《90)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心理卫生评估#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 Meta分析黄艳苹1 李玲2(1广东工业大学心理学教学研究所,广州 510006 2广东白云学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广州 510450 通信作者 Emai:l hyp0911 1261com)=摘 要 目的: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真实水平,以便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检索了 20世纪 90年代初至今的有关大学生 SCL-90状况的实证研究,共收集文章 214篇,有效样本 232个,被试 263775人,包括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的 24个省市,并收集了论文中最经常使用的 5个常模作
2、为参照群体,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使用 M eta-analysis 51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 SCL-90得分状况的合并效应显示,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金华等人制定的成人常模与青年常模(d=0135,0122;Ps 0101),但高于大学生的 3个常模(d=-0126,-0122,-0110;Ps 0101);与各常模比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强迫、焦虑、恐怖与精神病性 4因子效应值高于其他因子;根据 263775名被试的得分进行合并,得到被试总体的 SCL-90各因子均分与标准差,并与其他5个常模差异显著(P 大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M eta分析中
3、图分类号:B84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5-0366-06 do:i1013969/j 1 issn11000-6729120091051015SCL-90 asM easure m ent ofM entalHealth in College Students:am eta-analysisHUANG Yan-Ping1,LI Ling21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depart ment ofGuangdong University ofTechnology,Guangzhou,5100062M en
4、tal health and education center ofGuangdong BaiyunUniversity,Guangzhou 510450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hyp0911 1261com=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mental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conduct the mentalhealth edu-cation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ally 1 M ethods:Among the studie
5、s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since 1990s,232 sa mpleswere collected aswell as the infor mation of 263775 college students fro m 24 provinces andcities and five nor mswere used as a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atawere analyzedw ith theM eta-analysis5131Results:According to the incorporative
6、 effects about themental health of the college students,the general levels of the collegestudents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r msmade by JinHua et al(d=0135,0122;Ps 0101),but higher than thatof three nor ms of college students(d=-0126,-0122,-0110;Ps 0101)1 M eanwhile,four factors,inclu-ding obsess
7、ion,anx iety,terror and psychosiswere higher than other factors1 According to the scores of263775 people,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SCL-90 factors was got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 m other 5 nor ms(P college student;mental health;sl-f reporting iventory;M eta-analysis 自从心理卫生运动开展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
8、康状况就一直受到国内外心理学界、医学界、社会学界等的重视。在我国,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逐年递增,其中多半使用的量表 均为 症状 自评 量表(Sel-f reporting Inventory,SCL-90),现版本由 Derogatis编制于 1973年。有时也叫做 Hopkins 症状清单(HSCL),HSCL的最早版本编于 1954年,称为/不适感量表 0(Discom fortScale);至 1965年,发展为 64项的 HSCL;到 70年代初,Derogatis编制了 58项版本(HSCL-58)1,这366ChineseM entalHea l
9、th Journa,lVol 23,No15,2009是在 SCL-90问世前应用和研究使用最广泛的版本,至今仍有人应用。以后发现,HSCL-58中恐怖性焦虑、愤怒-敌对的症状项目不足,而且缺乏反映更严重的精神病理症状-偏执观念和精神病性的项目,因此诞生了 SCL-90。王征宇将 SCL-90量表翻译为中文引入我国后 2,金华等人 3制定了该量表的成人常模与青年常模,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多数研究使用的都是该量表,而且多数研究所得结论也相对一致,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全国常模差。童辉杰对 20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结论提出质疑 4:首先研究者使用的常模大部分是 1986年金华等人制
10、定的成人常模和青年常模,而这个常模距今已经 20多年,是否适用值得商榷;其次研究者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释而提出的压力假说、准社会环境说、骄子效应、发展特殊时期等均存在诸多疑问。如,就业压力大是研究者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最多的解释,但是对普通成人来说,社会竞争、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生活压力未必就要比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小。同时,很多研究者认为,由于扩招的影响,大学生的素质比以往有所下降,心理健康水平也有所下降,并且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但是,经过层层筛选进入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他们在众多方面的竞争超越了自己的同龄人,而且,无论在受教育水平,还是生存环境等方面,可能都比同龄人优
11、越,自然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该优于常模,所以对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如此之差的结论有待考究。M eta分析(Meta analysis)又称荟萃分析、整合分析、汇总分析等,G lass 5首次提出并使用,主要是对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量化分析,它可以对具有不一致结论的研究进行整合,得出一个所有研究的共同效应。现今该方法已经在社会科学、医学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在心理学领域中使用还为数不多,本研究拟对搜集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行 Meta分析,以期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根据。1 对象与方法111文献检索在中国期刊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论
12、文数据库(CDMD)以及维普数据中以/SCL0 为检索词,共搜索到 1979 2008年 29年间的研究成果 764篇(检索截至时间为 2008年 4月 25日),以/大学 0 或/大学生 0 或/高校 0 等为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得到有关文献 345篇;再以/心理健康0 进行一级检索,然后以/大学 0/大学生 0/高校 0 等进行二级检索,检索到文献 532篇,排除重复文献后共搜索到文献 381篇,对已查得文献进行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得到文献 7篇,共 388篇。112文献剔除文献纳入标准: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调查工具为 SCL-90;报告了这个群体总的完整的SCL-90因子分数与标准差。
13、文献排除标准:贫困大学生、独生子女、网瘾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大学生调查结果;资料不完整,如没有被试数量,没有交代标准差等;一批数据多篇论文或者重复发表的论文;有明显错误而导致结果不可信的文献。最后检索到 1979 2008年间符合标准文献共 214篇,232个样本,文献中样本容量最少的为 30个,样本最大为 12357人,包括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24个省市共 263775个大学生被试。113统计方法采用 Meta分析方法,主要统计参数为效应量(d)6,效应量的计算采用两均数的差值再除以合并标准差的商,在本研究中是样本数据与常模的之差除以两者联合标准差值。d绝对值越大效应越大,Co-
14、hen提出 d绝对值的参考标准是,d 012(小效应)、012 d 018(大效应)7。为保证 Meta分析结论的稳定性,需要对 M eta分析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系数(Fai-l safeNumber,N fs)是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它能计算出需要多少没有收集的未发表的研究(通常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阴性 0 结果)阴性报告的结果才能使结论逆转 8-10。Nfs120即是让效应量小于 0102时在0105水平上所需的阴性研究数量,Nfs越大,M eta分析结论的可靠性越好,偏倚影响也越小 11。本研究采用 Ralf Schwarzer等编写的 Meta-analysis513版软件 12
15、,在对各研究的效应量合并时,M eta分析提供了两种合并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当待合并的各效应量同质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运算,若出现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2结 果211合并效应值分析21111 232个样本数据与全国常模比较在 232篇研究文献,与常模进行了比较的有 141367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年 第 23卷 第 5期篇。在与全国成人常模或青年常模的比较中,使用的均是金华编制的常模,并均得出结论: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常模。将 232个样本数据与金华的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得到合并效应见表 1,显示与金华的全国成人常模或青年常模相比,大学生在 9个因子上都具有
16、显著效应,均低于常模。与成人常模比较的效应值最低为躯体化因子,最高依次为精神病性、强迫、焦虑和恐怖因子;与青年常模比较的效应值最低为人际敏感因子,最高依次为精神病性、强迫、焦虑和恐怖因子。表 1 232个样本数据与全国常模比较合并效应表因子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N=1388)d(95%CI)N fs120P值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N=781)d(95%CI)N fs120P值躯体化0109(0104,0115)-010010117(0111,0123)-0100001强迫0146(0141,0152)304 01000010132(0127,0138)145 0100001人际敏感0128(012
17、2,0133)90 01000010105(0101,0110)-0105抑郁0135(0129,0140)172 01000010121(0116,0127)17 0100001焦虑0140(0134,0146)231 01000010132(0126,0138)141 0100001敌对0126(0120,0131)66 01000010118(0112,0123)-0100001恐怖0141(0135,0147)243 01000010115(0109,0121)-0100001偏执0139(0133,0144)216 01000010121(0116,0126)11 0100001精神
18、病性0152(0146,0158)371 01000010133(0127,0138)145 0100001因子平均0135(0129,0141)-01000010122(0116,0127)-010521112 232个样本数据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在所有文献中,与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的一般是以下 3 个常模:胡启先建立的 2685名大 学生常模 13,本文称为大学生常模;张智勇等进行 M eta分析研究中得到的 4141名大学生常模 14,称为大学生常模;唐秋萍等综合 1999年以前的研究,加权大学生的平均数得到 23861名大学生的常模 15,称为大学生常模。232个样本数据与 3个大学生常模比
19、较合并效应见表 2。表 2显示 232个大学生样本与 3个常模比较得到的平均效应值分别是-0126、-0122、-0110,并且在各个因子上效应值均为负,除了与大学生常模比较时焦虑、恐怖两因子上效应值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 2 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合并效应表因子与大学生常模 比较(N=2685)d(95%CI)N fs 120P值与大学生常模 比较(N=4141)d(95%CI)N fs 120P值与大学生常模比较(N=23861)d(95%CI)Nfs 120P值躯体化-0131(-0137,-0127)138 0 100001-0108(-0 114,-0103)-0 101
20、-0105(-0 110,-0101)-0 105强迫-0125(-0130,-0120)62 0 100001-0117(-0 122,-0112)-0 100001-0107(-0 112,-0102)-0 101人际敏感-0121(-0126,-0117)15 0 100001-0128(-0 132,-0124)89 0 100001-0109(-0 114,-0105)-0 1001抑郁-0136(-0142,-0131)189 0 100001-0130(-0 137,-0123)115 0 100001-0110(-0 115,-0105)-0 1001焦虑-0122(-0127
21、,-0118)19 0 100001-0114(-0 119,-0109)-0 100001-0101(-0 104,0106)-0 1313敌对-0121(-0126,-0117)17 0 100001-0128(-0 133,-0123)90 0 100001-0113(-0 118,-0109)-0 100001恐怖-0128(-0133,-0123)89 0 100001-0112(-0 117,-0107)-0 100001-0104(-0 109,0101)-0 1061偏执-0135(-0140,-0130)178 0 100001-0134(-0 139,-0129)161 0
22、 100001-0123(-0 128,-0118)37 0 100001精神病性-0119(-0124,-0114)-0 100001-0124(-0 129,-0119)48 0 100001-0114(-0 117,-0109)-0105212发表性偏倚分析杂志进行选登研究论文时,更倾向于发表具有显著性意义的研究报告,所以有些研究报告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时,就会被束之高阁而出现发表性偏倚 16。如果有很多阴性研究结果存在,那么对 Meta分析的结果会有很大影响。本研究中采用计算失效安全系数368ChineseM entalHea lth Journa,lVol 23,No15,2009(N
23、 fs)的方法加以识别。在表 1和表 2中 Nfs120指若使合并效应量降低到 0120所需的阴性报告数,并且在 0105水平上具有显著意义的。从结果看到,与5个常模的比较(全国常模与青年常模分开比较)中,45个比较结果中除了有 5个结果的 Nfs120 20,其他均比较高,最高达到 371,提示本研究发表性偏倚在 0105水平上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213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对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 Meta分析结果稳定性进行评估。通常的做法是排除异常结果的研究后比较剩余研究的 M eta分析结果。如果结果与原结果改变不明显,则结果的稳定性比较好 17。本研究中,由于大部分特殊被试的研究在样本入
24、选前已经被筛选,所以本研究主要是比较全部研究与剔除单一研究组或对照组 n 1000的研究后剩余研究的 M eta分析结果。筛选后进行同质性检验,达到显著性标准。然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各研究效应量合并,所得 d与 P 值与全部研究的 M eta分析结论一致,表明该组的 Meta分析结果均未从实质上改变原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较为稳定。214新参考常模尝试本研究对 263775名被试的 SCL-90量表得分进行了合并,合并公式如下 18:X合=X1n1+X2n2+,+Xknkn1+n2+,nk,S合=r(Si2+Xi2)nir ni-r(Xi ni)r ni2(X合与 S合表示合并后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25、,Xi与 ni表示各小样本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合并后得到大学生总体情况与 5个常模分数的比较见表 3。表 3显示:263775名被试的 SCL-90得分介于成人常模和青年常模与大学生常模之间,将本研究合并后的数值与其他 5个常模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除与成人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5,P 0105),与青年常模比较人际敏感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3,P 0105)外,其余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常模存在的偏差,再次证实了 Meta分析的结论。同时,这 263775名被试得分结果是否作为大学生常模更为合适,还需待进一步研究确证。表 3 2
26、63775名被试数据合并后 SCL-90得分与 5个常模得分的比较(x?s)因子本研究(N=263775)成人常模(N=1388)青年常模(N=781)大学生常模(N=2685)大学生常模(N=4141)大学生常模(N=23861)躯体化1139?01471137?01481134?0145*1157?0155*1145?0149*1144?0151*强迫1187?01621162?0158*1169?0161*2103?0166*1198?0164*1192?0164*人际敏感1179?01591165?0151*1176?01671192?0165*1198?0174*1185?0164*
27、抑郁1167?01621150?0159*1157?0161*1191?0164*1183?0165*1176?0164*焦虑1155?01541139?0143*1142?0143*1168?0158*1164?0159*1154?0157*敌对1158?01591146?0155*1150?0157*1173?0169*1177?0168*1168?0165*恐怖1140?01511123?0141*1133?0147*1154?0156*1146?0153*1142?0151*偏执1163?01571143?0157*1152?0160*1184?0163*1185?0169*1178?
28、0165*精神病性1150?01511129?0142*1136?0147*1161?0158*1163?0154*1158?0154*注:与各常模比较*P 0105,*P 01013讨论311 SCL-90量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定量表的适用性SCL-90量表在国外应用甚广,20世纪 80年代引入我国,随即被广泛应用,是一种较受欢迎的自评量表。SCL-90的设计初衷是测查精神病门诊患者的症状行为,王征宇引进之初也主要是应用于精神症状的研究 19。高旭等人的研究表明 20,国外 SCL-90的测量人群多是心理疾病患者,而且这些患者多是住院或门诊病人。在国内,1986年金华等提供了我国正常人
29、的常模,为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后,SCL-90的测评对象逐步从精神科病人扩展为正常人群,其测量目标也由精神症状扩展为心理健康。但是从量表内容上看,SCL-90只是一个 90题的症状校核表,其项目主要来自于精神病症状学,涉及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方面。主要目的是用于评定一个人369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年 第 23卷 第 5期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如何,临床上常用作精神科、咨询门诊的一个筛选量表 21。所以把它作为某人群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测试有些不妥。首先因为心理健康的概念不只限于有无心理症状,有心理症状当然可以认为其不健康,但无
30、心理症状并不能说他心理就是健康的。因而有人提出它只适合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不适于比较普通人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22。另一原因是 SCL-90测得的是一个人某段时间的症状水平(近一周内),是反映一个人当时某段时间里自我感觉的心理好坏状态,易受多项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生活事件的影响。如面临重要考试的学生,焦虑分偏高应属正常现象,一点也不焦虑则可能有心理问题 23。任何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诊断,都有一个时限,而不只持续一周就可下诊断的。所以,用它来作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量量表显然会存在偏颇。31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结论值得商榷金华、吴文源等在 1986年组织全国 13个地区协
31、作完成 SCL-90的 1388名正常成人的常模资料,具有较好的样本代表性。目前在国内使用 SCL-90的研究中多半也是使用该常模,但是,从陈树林等人对SCL-90的的信效度再分析的结果来看 24,现在正常人群的量表得分比 1986年常模显著提高,而且,在金华等人制定常模时,没有制定大学生常模,现在的一些研究者多半是使用当时的青年常模作为参照,而大学生与全体青年两个群体显然也不尽相同。从本研究的计数分析中看出,和成人常模以及青年常模比较的研究报告一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常模,而使用大学生常模,尤其是使用大学生常模 比较时,结论均是较常模好。在本文 Meta分析中得出,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
32、况与全国成人常模和青年常模比较显著较低,而且平均效应超过 012以上。很多研究者根据这个结果得出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令人堪忧,或者大学生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常模等结论。但是在与大学生常模的比较中又得出,大学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大学生常模要好,与胡启先或张智勇的常模相比合并效应均值也低于-012,与唐秋萍的常模比较合并效应均值为-011,这个结论又恰好相反,大学生被试的综合样本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常模。对这两种结果,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参照常模不一,但是哪个常模才更合理呢?首先,SCL-90的成人常模和青年常模由金华等人制定,取样于 1986年,取样范围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可以说在当时来
33、说此常模是较为适用的,但是现在事隔 20多年后,这个常模是否适合 21世纪的人群?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人们的精神生活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生活的要求,甚至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态度和当时也差异甚大;同时,该常模制定时就没有专门制定大学生常模,所以,这个常模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其次,3个大学生常模中,唐秋萍和张智勇的常模均来源于 M eta分析,未经过实证取样调查,结论很可能受搜索文献的广度影响;胡启先的常模进行了实证调查,但是所建立的常模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以致以后研究者凡使用此常模均得到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结论,此常模可能有些偏差,其效度有待考证。所以,现阶段大学生可利用参考的常模首先存在适
34、用性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低的结论显然值得商榷。虽然缺乏一个较为合理和客观的参考标准,但是从效应值的大小可以发现,大学生 SCL-90中的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 4个因子无论与哪个常模进行比较,大学生的得分均较高,提示今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这 4个方面着手。同时,本研究通过对 232个样本 263775名被试进行再分析,得到一个涵盖 24个省市,包括各专业类别各年级的大学生被试的综合结果,该结果的样本量巨大,与其他常模相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与 M eta分析结论一致,介于全国常模和大学生常模之间。这个再分析的常模无论从涵括的地域、范围、样本数量等来说,都更具有代表性。但是否该
35、常模较以往常模更科学,还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确证。参考文献 1De w MA,Soria JJ,SeghezzoME1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Sy mpto m Checklist 90(SCL-90)in an Argentine Bonicattopopulation sa mple J 1Soc Psychiatr Psychiatr Epide m io,l1997,32:332-3381 2王征宇 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J 1上海精神医学,1984(2):68-701 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 1中国正常人 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J
36、1 中国神经精 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1 4童辉杰 1 对 20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质疑与验证 J 1 思想理论教育,2007,9:41-431 5G lassGV1 M eta-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M 1 Beverly-H ills1CA:Sage Publications,19811 6GlassGV,M cGaw B,Sm ithML1M eta-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M 1 Beverly H ills,CA:Sage,19811 7CooperH1 The integrativ
37、e research revie w:A social science370ChineseM entalHea lth Journa,lVol 23,No15,2009approach M 1 BeverlyH ills,CA:Sage,19841 8He mert DA,Fons JR,van de V ijver 1 Cross-CultureM eta-AnalysesPre-conference workshop J 1 I ACCP,20041 9周旭毓,方积乾 1M eta分析的常见偏倚 J 1 循证医学,2002,(2):216-2201 10 凌莉,韩璐 1M eta分析方法的
38、正确应用 J 1 循证医学,2002,(2):102-1041 11Schmidt FL1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ing and cumulativeknowledge in psychology:I mplication for the training of re-searchers J 1 PsycholM ethods,1996,1(2):115-1291 12 Hedges LV,O lkin I 1 Statistical methods forM eta-analysisM 1 Ne w York:Acade m ic Press,19851
39、13 胡启先,易法建 1 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 1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1 14 张智勇,罗珊红 1 大学生 SCL-90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 J 1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77-781 15 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等 1 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 J 1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6-201 16 RosenthalR1 The File Dra wer Problem and ToleranceforNullResults J 1 PsycholBul,l 1979,3(10):319-3241 17 陈良英,何仲,魏丽丽 1M
40、eta分析及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J 1 护理学杂志,2005,20(4):76-781 18 陈洪 1 小样本合并成大样本的/组合标准差0 简易求解新方法及其应用 J 1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29):517-5181 19 单茂洪 1正确使用 SCL-90、16PF量表测查心理健康水平 J 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81-82 1 20 高旭,毛志雄,周忠革 1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在心理健康评定中的误区 J 1 中 国心理卫生杂 志,2006,20(10):684-6861 21 钱海明,李宏翰 1 SCL-90对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解、误用分析 J 1 宁波大学学
41、报(教育科学版),2007(27)2:27-301 22 王金道 1 SCL-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 J 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 2004,18(1):51-521 23 边俊士,井西学,庄娜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应用的争议 J 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236-2381 24 陈树林,李凌江 1 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 J 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5):69-721责任编辑:靖华2008-10-06收稿,2008-12-12修回(上接第 352页)参考文献 1Kordon A,K ahlKG1 Atte
42、ntion-deficit/hyperactity disorder(ADHS)in adulthood J 1 Psychother Psychoso m M edPsycho,l 2004,54:124-1361 2Conners CK,Erhart D,Sparro w EP1ConnersA dultADHDRating Scales(CAARS),TechnicalM anual M 1NewYork,NK:M ult-iHealth Systems,19991 3M annuzza S,Klein RG,K lein DF,et a11Accuracy of a-dult reca
43、ll of childhoo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J 1Am JPsychiatry,2000,159:1882-18881 4Adler L,Cohen J1 D 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adultsw ithADHD J 1 Psychiatr C1in North Am,2004,27(2):187-2021 5Cynthia AR,M oniCa EW,Cassandra R,et a11The TowerofLondon and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44、of ADHD inadultS J 1 A rch Clin Neuropsycho,l2004,19:661-6711 6Rei mherr FW,M archantBK,Strong RE,et a11Emotionaldysregulation in adult ADHD and response to atomoxetine J 1BiolPsychiatry,2005,58(2):125-1311 7Adler LA,SpencerT,i M ilton DR,et al 1 Long-term,open-labelstudy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45、of ato moxetine in adults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n interi m ana-lysis J 1 J Clin Psychiatry,2005,66(3):294-2991 8Davids E,GastparM1 A to moxetine for the treat ment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 J1 Ger man Fortschr NeurolPsychiatr,2004,72(10):586-5911 9Steer RA,R
46、anieriW F,Kumar G,et al 1 Beck DepressionInventory-II ite ms associated with sel-f reported sy mptoms ofADHD in adult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J 1 J Pers As-sess,2003,80(1):58-631 10 Cleland C,M agura S,Foote J,et al1 Factor structure ofthe ConnersAdult ADHD Rating Scale(CAARS)for sub-stance users J 1 Addict Behav,2006,31(7):1277-12821 11 Cole DA1 Utility of confir matory factor analysis in test val-idation research J 1 J consult Clin Psycho,l1987,55(4):584-5941责任编辑:石川2008-06-06收稿,2008-12-29修回37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年 第 23卷 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