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6364004课程名称:信息论与编码/Information Theory & Coding学分: 2学时:32 (实验:0 上机:0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工科本科专业建议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开课单位: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标准:考试:80%;平时20%。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曹雪虹,张宗橙.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主要参考书目:1傅祖芸,赵建中.信息论与编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年.2王育民.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内容概述: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课, 答疑等基本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信息论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如端、互信息烯、自信息量等。掌握信息 在信息论角度的定义、统计度量;掌握信道与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等信息论理论;掌握信源编码方 法,如香农编码方法,费诺编码方法,Huffman编码等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理解信道编码理论以及 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法,如线性分组码,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初步具备编写基本信源码,如香农码, 费诺码,Huffman码及常用的信道码,如线性分组
3、码的能力。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364004课程名称:信息论与编码/Information Theory & Coding学分:2学时:32 (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工科本科专业建议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开课单位: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论的基 本理论和概念,如熠、互信息嫡、自信息量等;掌握信息在信息论角度的定义、统计度量;掌握信道与信 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等信息论理论;使学
4、生掌握信源编码方法,如香农编码方法,费诺编码方法, Huffman编码等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使学生理解信道编码理论以及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法,如线性分 组码。目的与任务:使学生初步具备编写基本信源码,如香农码,费诺码,Huffman码及常用的信道码,如 线性分组码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建立最佳编码、最佳调制和最佳接收方法的最佳系统的理论原则,从而为 进一步对通信体制和通信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还要使学生在掌握信源 编码、信道编码的理论和方法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具备基本信源码和常用信道码的程序设计能力。(对应通 信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3、2.2、4.1;对应电子信息工程专
5、业毕业要求:1.3、2.2、4.1)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2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为28学时,习题为2学时、复习为2学时 实验教学为0学 时;课程教学共有6章,具体内容及学时安排等如下表所示:课程内容教学 要求重点 ()难点(A)学时 安排实验学时上机 学时备注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信息论的形成与发展C第二节通信系统的模型C第二章信源与信息增5(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第节信源的描述与分类C第二节离散信源焙和互信息A第三节离散序列信源焙A第四节 连续信源燧和互信息A第五节冗余度C第三章信道与信道容量4第一节佶道的基本概念C第二节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A第三节离
6、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B第四节连续信道及其容量A第四章信息率失真函数4第一节平均失真和信息率失真函数A第二节 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R (D)计算B第五章信源编码10第一节编码的定义A第二节无失真信源编码A第三节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B第四节常用信源编码方法简介B第六章信道编码4第一节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A第二节纠错编译码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B第三节线性分组码A习题2复习2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理论性较强。适度的习题课、复习课可以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鉴于学时有限,不安 排实验(上机)项目。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常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标准:考试:80%;平时20%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曹雪虹,张宗橙.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主要参考书目:1傅祖芸,赵建中.信息论与编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2王育民.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X)5年.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本课程大纲是根据通信、电子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和要求及相关专业课程指导委员会的教学有关基 本要求以及相关专业认证要求制定,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