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程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财政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4144003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经济学(3+4)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 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因此财政是 政府为民理财的经济行为,财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财政学课程是 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 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及我国市场经济条 件下公
2、共财政的特性,了解我国财政分配的内容及管理方法,了解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 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及操作选择,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 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 的财政学理论知识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思维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运 用财政理论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财政学课程的先行基础理论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宏、微观部分)、高 等数学、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3、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财政理论知识以及现实财政现象的 理解、分析与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本课程除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将运用多种教学 方
3、法,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如多用启发式和研 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灵活采用 课堂(专题)讨论和课后作业(论文)的形式,鼓励学生在学懂弄通基本理论基础上, 大胆钻研探索和创新。教学中要突出重点,重点讲解难点问题。要坚持经济学的基本观 点,科学借鉴西方财政理论,密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实际,深入探索市场 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殊规律,并结合实际研究我国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政策 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与掌握传统财政学的 基本理论和内容,
4、同时也借鉴西方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理解市场经济中公共财政的 理论框架、一般规律及在我国的特殊表现,全面认识我国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理论。(二)能力目标在全面了解、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财政活动中现实问题的能力。(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使 学生明确财政民主化与法制化的重要意义,建立从事财政、参与财政工作与活动的光荣 感和责任感。三 课程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公共财政职能、公共支出概述、购买性 支出、转移性支出、公共收入概述、
5、税收原理和税收制度、政府非税收入、政府公债、 政府预算、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政策等问题。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为48课时(3学分),建议教学课时按以下方案分配:内容要求学 时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第一章财政学研究对象 第一节政府与市场 第二节财政概念 第三节财政职能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2 .财政概念及其基本特征3 .财政学核心概念4 .财政的三个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 配和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职能全面分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准确 掌握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必要性。系统掌握财政学的几个核心概念:财 政、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准确理解财政的三个基本职能。5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第一节 财政支出
6、分类第二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第三节财政支出的效 益1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与我国关于财政 支出的分类。2 .不同类型的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与 生产方式、准公共物品与公共定价问题。3 .财政支出效益概念、衡量财政支出效 益的方法。从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着手探讨中国计 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收支分类存在的问题,进 而领会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的必要性。准确理解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与生产 方式的差异。系统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衡量方法。7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 结构分析第一节财政支出规模 第二节财政支出结构1 .财政活动规模及其衡量。2 .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规律:瓦格 纳法则、规模.替代效应。3 .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的影响因
7、素。4 .财政支出结构及其理论。5 .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及其优化系统掌握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 的影响因素,深刻理解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 化的规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出规模 发展变化,掌握中国财政支出变化的历史背 景,进而深刻理解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 主要对策建议。5第四章财政收入规模与 结构分析第一节财政收入规模 第二节财政收入结构1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分析。2 .中国财政收入规模分析。3 .政府收费的主要类型:使用费、政府 性基金收入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从中国财政收入分类着手分析影响财 政收入规模的因素,进而深刻理解合理调节 中国财政收入规模的政策思路。全面掌握政府收
8、费的类型,理解收费与 税收的区别,了解其他政府收费的性质。5第五章 税收理论与实践第一节税收概述第二节税收原则第三节税负转嫁与归宿第四节税收的经济效应第五节税制改革第六章公债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公债原理第二节公债的经济效 应第三节债务负担问题第四节公债市场第五节政府债务分析第七章国家财政预算第一节国家预算制度 第二节预算管理体制 第三节财政平衡1 .关于“税收”概念界定的学者观点的 综述。2 .税收的专业术语。3 .税收的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4 .税收中性思想与税收的额外负担。5 .税负转嫁的基本规律。6 .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7 .税收与劳动供给、居民储蓄、企业投 资和个人收入调节。8 .拉
9、弗曲线和税收限度。9 .黄宗羲定律与中国税费改革。1 .公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条件。2 .公债分类、公债结构、公债负担等相 关内容。3 .公债的运行:发行与偿还。4 .李嘉图等价定律。5 .公债的经济效应:资产效应、需求效 应和供给效应。6 .公债的经济功能:弥补财政赤字、宏 观调控。7 .国债市场运行与国债市场的层次。8 .显性债务与或有债务、直接债务和间 接债务划分。9 .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1 .国家预算的内涵。2 .国家预算分类及原则。3 .国家预算管理制度的类型:部门预 算、政府采购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国 库集中支付制度等。4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 的意见和建议。5
10、.预算管理体制内涵与主要内容。6 .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7 .分级分税管理体制与财政收支划分 的理论依据。理解和西方学者关于税收的概念的界 定。掌握税收的相关专业术语。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内涵,掌握税收的公 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从税收效率原则角度理解税收中性思 想,并理解和掌握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分析 税收额外负担的方法。理解并掌握税收的基本规律。理解并掌握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分析税收与劳动供给、居 民储蓄、企业投资和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掌握拉弗曲线的内涵并理解税收限度。理解税收制度内涵及相关内容。掌握黄宗羲定律的内涵,理解构建巩固 中国税费改革成果的长效机制。理解并掌握
11、公债在二战后快速发展的 历史背景和经济背景。了解公债的分类。理解公债的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掌握公 债负担类型,进而掌握公债的限度问题。理解并掌握公债的发行方式、公债的偿 还方式及偿债资金的来源。理解李嘉图定价定律,进而理解公债的 资产效应。掌握公债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理解并掌握公债的经济功能。理解公债市场运行及公债市场的层次, 进而了解中国国债市场的运行现状。理解政府性债务类型的划分,进而理解 或有债务或隐性债务是世界性难题。理解并掌握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性债 务风险预警及防范的相关文件的精神。系统掌握国家预算管理制度的四种主 要类型: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收支两 条线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
12、。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 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理解当前中国财税体 制改革的必要性。了解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进 而理解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重大历史和现 实意义。理解并掌握财政平衡的基本内涵,进而 掌握财政平衡思想。8 .财政平衡思想与财政赤字的三种分 类。9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了解财政赤字的统计口径差异,进而理 解财政赤字的三种主要类型。理解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进而掌握弥 补财政赤字方式的各自优缺点。理解并掌握弥补财政赤字各方式的经 济效应。第八章财政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概述第二节财政政策的传 导第三节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的配合1 .财政政策内涵的界定。2 .经济
13、学思想的变迁与财政政策的历 史演变。3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财政政策主 体、财政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工具。4 .财政政策类型:自动稳定器和相机 抉择。5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6 .财政政策效应。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从经济干预思想的变迁出发,理解并掌 握财政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的基 本理论和主要知识点。理解财政政策类型,掌握财政政策操作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并掌握财政政策传导机制,进而理 解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的必要 性,进而学会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 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了解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 用的
14、基本情况。6合计48四、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本课程的重点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而通过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了解,理解现代市场经济体 制下政府干预的理论背景,进而理解财政内涵。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财政、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掌握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职能, 并理解财政实现上述职能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了解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的必然性,进而理解中国财政的具体收支分类。理解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差异,进而理解不同类型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的差异。理解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与公共生产的关系,进而掌握公共生产的典型形式一一国 有企业。
15、理解公共定价的概念,掌握公共定价的主要方法。理解财政支出效益内涵,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和私人支出效益的区别。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理解财政活动规模的评价指标。掌握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规律:瓦格纳法则,替代-规模效应。掌握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理解并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经济技术因素、分配制度因素、价格因素和 社会政治环境因素。理解并掌握税收和政府收费的区别。理解和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内涵的界定。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而掌握税收的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理解税收中性的内涵,学会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税收超额负担问题。理解并掌握税负转嫁的基本规律
16、。理解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而掌握税收与劳动供给、居民储蓄、企业投资和 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理解拉弗曲线的内涵,进而掌握供给学派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论述。理解税收制度的内涵,并掌握税收制度的发展演变。理解李嘉图等价定律,进而掌握公债的资产效应。理解公债结构问题,进而系统学习公债负担理论,从而掌握税收的限度问题。理解政府性债务的内涵及分类。掌握国家预算管理制度的类型: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收 支两条线制度。掌握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了解中国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掌握财政平衡思想,理解财政赤字弥补方式的差异。掌握财政政策构成要素的内容: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目标和财政
17、政策工具。掌握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而理解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必要性及其搭配方式。2 .本课程的难点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而通过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了解,理解现代市场经济体 制下政府干预的理论背景,进而理解财政内涵。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财政、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理解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差异,进而理解不同类型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的差异。理解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差异,进而理解不同类型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的差异。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而掌握税收的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理解税收中性的内涵,学会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税收超额负担问题
18、。理解李嘉图等价定律,进而掌握公债的资产效应。掌握财政平衡思想,理解财政赤字弥补方式的差异。掌握财政政策构成要素的内容: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工具。3 .解决途径(1)引导学生课外多阅读财政学(公共经济学)的相关前沿理论成果,通过对不 同观点的比较,扩展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培养学生多维思考问题的能力。(2)引入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理论。(3)采取课程讨论、专题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的研究性思维。(二)教学建议1、教学管理(1)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知识需求差异化,实施差别化授课。(2)在教学设施方面,可使多媒体设备和黑板并存,且保证计算机网络通畅、保 证桌椅
19、量满足选课学生需要。2、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单纯以讲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 合、注重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与政策相结合,综合运营案例教学法、 课程实验法、研讨性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等多种课程教学方式。3、教学手段(1)普遍应用多媒体教学,以PowerPoint为主要演示工具,体系清晰,重点突出, 设计精美,信息量大,提高授课效率。(2)网络教学作为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随堂使用的资料、思考题以及 每个作业都将及时更新,发布在本课程的公共邮箱或课程主页。(三)教学评价.考核方式本课程可以采取闭卷方式进行考核。试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
20、择题、判断题、辨析题、计算题、案 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考试的具体题型及分值分布,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及专业培养方案 的要求自主决定、灵活安排。4 .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成绩评定采取期末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综合的评定方式,考核成绩为总评成 绩,以百分制计算,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未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讨论、调查报告、研究小论文等完成情况,并参考出勤、上课 状态等因素综合评定。五、其他说明(一)教材的选用陈共.财政学(第9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二)教参资料的推荐蒋洪.公共经济学(财政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邓子基.财政学M
2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储敏伟,杨君昌.财政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布坎南.公共财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安东尼B 阿特金森,约瑟夫E 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 联书店,1992年.项怀诚.中国财政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三)推荐课外学习资源.经济类报刊及相关资料财政研究、中国财政、税务研究、中国税务、财贸经济、经济研究、税务与经济、涉外税务、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中国财经信息资料、经 济研究参考等专业学术期刊。经济日报、中国税务报、中国经济时报、经济学消息报、中国经济导报 等经济类报纸。1 .网络资源财政部网站、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中国国家海关总署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等各大 政府门户网站。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