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攻坚两年提升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攻坚两年提升行动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攻坚两年提升行动方案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我市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 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攻坚两年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黄办发(2021) 14 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 设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以“扫干净、码整齐、清通畅、保常态”为基本要求,以深入推进农村 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水、电、路、气、网全 面升级为主攻方向,以巩固完善乡村自治机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为主
2、要目标,在全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攻坚两年提升行动,持续改 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农村宜居宜业水平,为我市奋进全国县域经 济50强增添靓丽底色,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二)目标任务。按照“突出重点、全域推进、分步实施”的要求, 在全市着力推进农村领域环境整治,补齐农村基础议胞和基础公共服务 短板,提升农村“两基”建设水平。重点抓对U开展美丽乡村建设142 个村(30个示范村、112个整治村)的巩固提升,重点打造*镇、*镇 美丽乡村示范片和大金省道、*国道、保茗线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到 2025年底,全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行政村达到60%以上;农村生
3、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行政村农村生活 污水治理率达到35%;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应改尽改;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村庄清洁行动深入人心;基层党组织建设显著增强,农村文化、法律、 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打造一批在全省有亮点、在全国 有名气的特色乡村。项目资金。(三)注重宣传引导。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始终, 把发动群众作为衡量村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把群众满意作为美丽 乡村建设的重要标尺。激发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村 民投工投劳,做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和绿化美化。各乡镇各部门要 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舆论引导作用, 采取多种形式广
4、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总结推广一批先进典型。(四)强化资金支持。整合各类资金,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全力 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板尹取上级有关项目和 资金,整合本级项目资金、发行地方政府债乔、迟还鄙分土地增减挂钩 指标交易资金、提取部分土地出让金支行美朋乡村建设,市财政每年安 排专项资金不低于2000万兀,镇村可道当配套部分建设资金,支持列支 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发改单等释放红利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工作队派 驻单位加大点对点帮扶力度,加大智力、财力、物力支持。加大争取金 融资本尤其是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乡贤能 人企业老板参与家乡建设,鼓励支持群众筹资筹劳
5、参与村庄建议。(五)严格监管督办。按照统筹使用、注重绩效、全程监官的原则, 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监管、资金使用监管和项目绩效考核。严格 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湖北省农村小型建设项目管理的 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1) 29号)又件精神,简化优化规范化项目招 投标,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杜绝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样板工程 不准增加群众不合理负担,不准增加政府隙性债务,不准超额举债,确 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发挥最大效应。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 核的重要内容,根据需要开展专题或综合性督办检查,定期组织进行有 针对性的拉练。对工作滞后、进展缓慢的乡镇进行曝光、通报、约谈; 对行动
6、迅速、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乡镇给予奖补。二、工作重点(一)编制完善村庄规划1 .编制村庄规划。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积极 参与,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做到村村有规划、一村一张图,规划体现 乡村特色、地域特点,接地气、可操作。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实际, 修编简单实用规划,重点规划好村庄振兴重点及方向、主导产业选择、 农房建设风格等;搞好用地布局,划清耕地、宅基地以及生态保护红线 和村庄居民点发展边界控制线等,明确村庄水、电、路、气、污等基础 设施用地安排,提出居民点宅基地控制规模,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 范农房建设管理。2、编制区域规划。重点围绕*镇、*镇美丽乡村示范片和大金省
7、 道、*国道,*线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以涉及行政村的村庄规划为基 础,编制示范片、示范带区域实用性规划,重点突出示范片、示范带内 各村产业发展定位和布局、道载筝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建设风格和民房 建设风格等相互衔接,形成村与村、镇与镇和谱统一、互补互促发展的 良好局面。3、加强规划管理。加强村庄规划落实监督,强化对村庄规划区内建 设活动监督检查,坚决制止未经规划许可擅自违规建设行为。树立宣传 一批规划编制好、落实到位、整治建设成效明显的示范典型。(二)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到2025年底,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长效机制愈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基本完善。(1
8、)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市、镇、村三级农村环境卫生工 作机制,配齐配全垃圾储运设施和保洁人员,加强设施运行维护和保洁 员考核管理,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护机制运行成效。(2)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按照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等四种类别,每个自然村或每100户居民设置1个分类垃圾收 集点,配备1组分类收集容器,每个自然村因地制宜设置易腐垃圾堆肥 池和建筑垃圾调剂池,就地就近进行分类无害化处理。探索生活垃圾回 收“积分银行”、废弃建材回收“建材银行”等资源回收利用模式创新, 鼓励激励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和资源回收体 系,实现变废为宝。2 .抓好农村“厕
9、所革命”。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坚 持求好不求快、扎实稳步推进,一手抓农村问题户厕摸排整改,一手抓 农村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统筹治理,继续推进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1)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全面开展财政支持改造户厕问题摸 排,“因地制宜、因厕施策”,分类有序推进问题厕所整改,确保整改一 座达标一座,在2021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整改,确保群众满意。(2)坚持“集中连片改厕、集中统一处理、统筹粪污治理”改厕思 路,坚持农村改厕与保障供水和污水处理同步推进,紧密对接村庄规划, 统一谋划好地下供排水管网和地上排水沟渠规划建设,因地制宜择优选 取改厕模式,坚持质量第一、实用第一,扎实推进
10、农村“厕所革命”,实 现农村户厕应改尽改、农村公厕数量充足。(3)加强农村厕所建后管护,落实农村户厕管护主体和服务主体, 强化农民管护责任和管护意识,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 的农户厕所管护服务机制。完善农村公厕长效管护机制,纳入农村卫生 保洁员考核管理内容,强化日常管护督查考核,确保公厕正常运转。3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合理采用污水处 理模式,结合农村改厕,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使农村生活污水 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农村黑臭水体逐步消除。(1)推动乡镇污水处理厂二三级管网向农村延伸,对污水处理厂污 水收集管网建设规划覆盖范围内或有条件对接收集管网的村庄
11、,应优先 考虑对接污水处理厂。(2)鼓励有条件的村或村庄采用整村或整湾统一建造微型无动力、 微动力污水处理站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采用单户或多户使用的粪污 一体式处理化粪池,将农户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就近就地进行无害化处 理。(3)对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村庄,采用“大型三格(或三格以上) 化粪池+人工湿地”等处理设施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可根据村庄具体地 形条件,按照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建一个或多个化粪池。(4)对居住较为分散,或偏远、低洼位置的农户,可采用现制砖砌 三格化粪池进行处理。鼓励多户联合建造砖砌共用化龚池,节约土地资 源。配套建设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尾水进行自然净化再处理。(5)人工
12、湿地的选址和形式要结合村庄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设置,应 将湿地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相结合,可选择形式多样的人工湿地,让人 工湿地是粪污净化池又是村庄美化点,采用旱地式种植美焦或采用湿地 浅塘式种植莲花、浮萍等植物。4,推进乡村道路提档升级。推进市乡道、村道、干道公路网新改建 及养护工程,实现市乡道、村道、干道公路网道路畅通,道路两劳美化、 绿化升级。(1)按照技术等级不低于三级公路标准,推进县乡道线改建工程, 优先实施通客运班车和校车路段。(2)按照路面宽度不低于5.5米、路基宽度不低于6.5米的标准, 推进村道路面加宽改造,优先实施通客运班车和校车路段。对于交通量 小、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拓宽难度较
13、大的特殊路段,可适当降低标准。(3)推动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延伸,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美丽乡 村试点、乡村旅游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路面宽度原则上应达到 4.5米以上.(4)对于山区、地形地质复杂及交通流量小的路段,可因地制宜当 降低标准,确保宽窄适当。5 .推进村庄绿化。结合“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以绿治脏、以绿净村、以绿美村。(1)实施“美丽乡村路”建设工程,采用乔木、灌木、花卉错位种 植等方式,结合村居民宿、戾流水库、风景名胜、文化古迹等元素和芳 香小镇、白茶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沿线打造节点景观,推动道路两尝绿 化、美化、景观化,做到通村通组及组内道路应绿尽绿。(2)实施“绿满村庄”工程,
14、在村庄内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工作, 利用边角地、空闲地、拆违地等土地,建设一批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公共 绿地。以村内公共区域为重点,全面开展绿化设,建设一批绿色乡村、 森林村庄。(3)实施“小三园”建设工程,符合条件的农户房前屋后建成小果 园、小菜园、小花园,并就地取材建围栏,形成绿色生态小庭院。开展 村庄内水渠边、塘堰边、道路边植树绿化。6 .推进村庄亮化。解决村庄进出口和公共区域亮化问题,方便群众 出行。(1)每个村(农村社区)进出口、公共区域配置了盏左右的电力或 太阳能路灯,在主要巷道按需安装照明设施,有条件的村庄可向小街小 巷延伸。(2)结合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在村庄进出口、居民集聚区安装
15、 不少于5个的视频监控探头,并接入市级视频共享平台。(三)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1.抓好硬件建设。按照设施配齐、集成、共享的原则,实现农村党 员群众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村卫 生室、村级综治中心全健全、全达标。(1)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支持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鼓励有条件的村探索数字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 统筹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分中心、综治中心等农村基本 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提高使用双半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2)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整合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 礼堂、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现有基层公共服务资况,实
16、现新时代文明 实践站阵地达标,建设全覆盖。(3)加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每个行政村(农村社区)建成集 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投 入,实现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全达标。(5)加强村级综治中心建设。每个村(农村社区)设立一个综治中 心,通过参与当地矛盾纠分排查,预防和群、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等方式, 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2,抓好软件建设。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深化“党建引 领.活力村庄”改革,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的领导作用,加强村级组 织建设,健全建强村庄理
17、事会,促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提升 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水平。(1)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 能,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完善 “乡镇党委一村级党组织一村庄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建立 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 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 扎实推进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将红色元素融入美丽宜居乡村建 设中,积极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点、示范带。(2)提升乡村自治水平。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整合服务资源和服务 手段,建设集宣传党的政策、办理服务项
18、目、提供投诉咨询服务为一体 的便民服务中心。健全“互联网+监督”工作平台,推动“12345”公共 服务热线利民便民作用发挥,加强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监督。突出 村庄理事会建设,鼓励党员理事会长与村庄党小组组长交义任职,按法 定程序推行村庄理事会长兼任村民小组长。不断丰富完善“六进理事会” 内涵,支持村庄理事会参与制定或修订完善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将村 庄理事会打造成村民群众广泛参与乡村自治的平台。(3)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加强村级综治中心等乡村法治阵地建设, 强化法治知识政策宣传、法律产品服务、矛盾纠纷调解等职能。依托村 级综治中心和村庄理事会,科学合理划分农村网格,将理事会和农村网 格员打造
19、成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及时了解掌握农村不稳定因素的苗头, 及早处置,将矛盾纠分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4)提升农村德治水平。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广泛开展“十星级文 明户热“最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 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溥乔等不良习份。加强农 村“两堂精(教堂、祠堂)治理和管理,引导“两堂”转化为继水传统 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宣传社会王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序良俗的文化 阵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和谐。(5)加快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升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水平:持续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巩固控辍保学
20、工作成果。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县域内基层就诊率,全面推进健康乡 村建设,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坚持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发热 门诊全覆盖,并有效运行。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村级幸福 院、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城乡社会 救助兜底工作,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质量,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 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四)开展农村领域环境整治1 .明确整治内容。以“扫干净、码整齐、清通物、保常态”为主题, 以治理“脏、乱、差、臭”为突破口,以“五清一改”(清运农村生活垃 圾和杂物,清除河流、湖泊、沟渠和田问地头各类垃圾及废弃物,清
21、扫 农村则所,清理畜禽乔殖龚沔,清除村庄乱搭乱建、破旧废弃房屋和简 易旱厕等,清除违章广告和破损、污损宣传标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 境的不良习惯)为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2 .鼓励多方参与。加大村庄清洁行动宣传力度,通过持续推进村庄 清洁日(每月20日)活动和党员、村庄理事会、乡贤等带头示范,引导 农民群众改变不良习惯,养成爱卫生、爱环境良好习惯,形成文明卫生 行动自觉,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支持相关职责部门围绕铁路、公路、高 速路和江河湖库、景区景点等董点区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支持驻 村工作队派驻单位发动干部职工到驻点村开展清洁行动。广泛开展清洁 庭院巾帼行动、“爱国卫生”大扫除
22、、“十星级文明户”、青年志愿者服务、 “小手拉大手,清洁从我做起”等多形式村庄清洁行动。3 .建立包保责任制。市、镇、村各明确一名领导干部,对辖区内铁 路、高速、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交通干道和排灌沟渠沿线、堰塘 的环境卫生实行包保。划分每个农户责任区边界,农户对责任区清洁卫 生、花草树木和人行过道管护实行包保。三、工作步骤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攻坚两年提升行动从即日起,至2025年底,具体 分为三个阶段。(一)研究部署阶段(2021年10月前)。制定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攻坚 两年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清单。各乡镇各部门要 动员部署,对照市级行动方案要求,细化本乡镇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
23、 务和责任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各乡镇各部门于10月前将本乡镇行动 方案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 由口箱:*qq. com )。(二)集中攻坚阶段(2021年10月-2023年底)。围绕示范村、整治 村和*镇、*镇美丽乡村示范片以及大金省道、*国道、保茗线沿线 美丽乡村示范带,科学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计划,对照省级美丽乡 村不范村、整治提升村建设标准和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补短板、强弱项、 固优势,打造一批美图乡村示范片(带)。兼顾抓好其余村环境整治和“两 基”建议。(三)巩固提升阶段(2024年1月-2025年底)。组织对美丽乡村建 设三年攻坚行动进行“回头看”,查找
24、不足,整改提高,重点推进省级美 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和美丽乡村示范片、示范带提档升级,高标准、 高质量、高品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具有乡村风味、景区品位 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带),建成一批在全省有亮点、在全国有名气的特色 乡村。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 求抓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重大问题直接过问、 重点环节直接协调、重要工作直接部署。在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农办)做好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督导考核等 日常工作,每年制定阶段性任务目标和考核方案,加强日常督查指导和 考核考察。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加强工作指
25、导,抓好相关工作的推进落 实。各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人 具体抓,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手段,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建设成效。(二)层层压实责任。按照“市级统筹、乡镇主体、村级实施”原则, 建立党委农村部门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机 制。市相关部门主要负责顶层设计、督办协调,镇主要负责组织实施, 村主要负责具体任务落地落实。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指导督办 村庄规划、绿化;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指导督办县乡村道干线公路网建设; 城管部门负责指导督办农村垃圾治理;农业农村、卫健部门负责指导督 办农村“厕所革命”;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指导督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组 织、宣传、文旅、卫健、司法、教育、民政部门分别负责指导督办农村 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卫生室、综治 中心、幼儿园、村规民约等工作;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对上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