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三章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第三章精选PPT.ppt(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格心理学第三章第1页,此课件共24页哦3:对人类动机在时间上归因的观点不同,Freud持因果论观点,用过去经验解释人格,荣格倾向于目的论,强调个体心理潜能的指引作用,以及生活契机的重要性。4:人格动力学不同.Freud 强调冲突的重要(冲突焦虑释放)Jung强调统合、均衡的重要作用(解决冲突应选择较弱的第三种活动)5:对人性态度的不同。Freud是悲观论,而Jung则是乐观的老年期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不应回首而应向前看.第2页,此课件共24页哦二、荣格理论的人格结构 由三部分组成 1:意识自我(conscious ego)自我就是我们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情绪和知觉 2:
2、个人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包括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和遗忘,或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属于阈下知觉的东西,类似“前意识”情结(complex):富于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和思想.无意识情结占用了大量心理能量,干扰正常活动和记忆。影响心理发展证明:“语词联想测验”,情结指示词,情结越强,异常反应越大。第3页,此课件共24页哦 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是Jung理论的核心.它是自远古以来祖先经验的储存,每个民族成员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原始意念原始意念是由遗传而来的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倾向性.每个时代中的每个成员都
3、经历过的经验,如出生、死亡、太阳、母亲等都有相应的原始意象,并且代代相传,决定人的反应倾向性。原始意念(archetypes):1)人格面具(persona):社会分配给一个人的角色以及他对此角色的理解第4页,此课件共24页哦2)阴影(shadow):指人本性中代表兽性的象征,在集体无意识中通过人类祖先遗传而来,是心灵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3)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帮助男女了解和交往 anima-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向 animus-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向 4)自身(self)精神中协调其他部分的结构,目的是达到人格的统一和完整,获得自我实现.自身是人格的核心
4、.第5页,此课件共24页哦三、心理类型 1913年首次提出两种心理类型:内倾和外倾。1:定势(attitude):指力比多的运动方向,向内-内倾;向外-外倾 2:思想机能(functions of thought):个人理解内外部刺激的典型方式。1)感觉 2)思维,3)情感,4)直觉 每人常表现出一种机能和一种定势占优势,而其他处于无意识中,形成了8种心理类型.(测量量表:梅彼类型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第6页,此课件共24页哦 1)外倾思维型2)外倾情感型3)外倾感觉型4)外倾直觉型5)内倾思维型6)内倾情感型7)内倾感觉型8)内倾直觉型第7页
5、,此课件共24页哦第二节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的个人心理学与Freud的分歧:对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引起自卑的补偿是人格的原动力,而非力比多.每个人都具有努力追求优越的潜能.1:寻求优越 每个人生来具有自卑感,这标志人生已开始就要为克服自卑感而抗争,这种抗争叫做寻求优越.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就越强烈 过度自卑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无助感)第8页,此课件共24页哦 自我调节好的人是通过公众利益表达他们对优越感的寻求.自我调节差的人是通过损人利己来寻求优越感的.2: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两类父母行为导致人成人后产生人格问题:溺爱(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保护)问题:剥夺
6、独立性,引起更强自卑感 忽视(过少的关注、放任)问题:冷酷、怀疑、不懂爱,人际关系差3:出生顺序 头生和末生儿童受溺爱,自卑感 强,依赖;老二最好第9页,此课件共24页哦第三节 艾里克森(Eric Eriksen,1902-1994)的 自我心理学 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是人格的一个独立部分,其作用是建立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自我认同危机: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体验到的混乱和失望。出现时期:青春期,社会动荡,战争威胁,政治更迭,家庭危机等 二、生命周期的人格发展 Freud认为人格是出生最初几年形成的,Eriksen认为人格的发展是毕生的。有8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10页,此课件共24
7、页哦婴儿期(0-1岁)-信任不信任学步期(1-3岁)-自主性害羞和怀疑儿童早期(3-6岁)-主动性内疚小学期(6-11岁)-勤奋自卑青少年期(12-20岁)-自我认同感-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20-24岁)-亲密孤独成年期(25-65岁)-抚育后代停滞老年期(65岁-死亡)-自我完善失望第11页,此课件共24页哦婴儿期(0-1岁)信任对不信任 新生儿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都影响到他们以后的人格发展。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它是周围人们的信任和对自己的信赖。这样的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从
8、小没有得到充分关爱和照顾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第12页,此课件共24页哦学步期(1-3岁)自主性对害羞和怀疑一岁以后的儿童想知道:我能做什么?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他们常常要试试自己的能力大小。形成了自主性的儿童,觉得自己是独立的,善于自我表现,富于自信心。父母过度保护会阻碍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害羞和怀疑感。在大人谈论自己时用手捂住脸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儿童。此阶段儿童产生的自我控制感是自由意志的开始。具有较强自主性
9、的儿童,在以后生活中,将很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自信使他们能向艰难困苦挑战,并战胜它们。羞怯和怀疑的儿童将永远是追随者,他们依赖性强,缺乏果断性,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第13页,此课件共24页哦儿童早期(3-6岁)主动性对内疚这是儿童形成主动性的关键时期。成功解决这一危机会促使雄心壮志的产生和追求感的形成。主动性与前一阶段的自主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他们体会到完成一项任务的喜悦。不能很好地形成主动性的儿童,会产生内疚感,他们缺乏主动性,总是依赖别人。良心也是在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形成了强烈的主动性的儿童就有了“追求感这是一种坚定信念,它不受内疚感的威吓,表明我就是我心目中要成
10、为的人”(埃里克森)。这一坚定信念在儿童后来的生活中起着指导作用,也许是推动他完成大学学业的动机,或许为他在以后的寻找职业时的“自我推销”提供了信心。第14页,此课件共24页哦童年中小学期(6-11岁)小学阶段):6-11 勤奋对自卑儿童进入这一年龄阶段后,会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了竞争。他们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比学习,也比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如果儿童体验到了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今后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铺平了道路。但失败的体验,会使儿童产生一种不适当的感情,对今后的创造与生活都期望不高。正是在这个时期,在青春期躁动到
11、来之前的少年时期,儿童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或者形成了自卑感和对自己的天分和能力的低评价。第15页,此课件共24页哦青少年期(中学阶段)12-20 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我是谁?自我认同感 我过去曾经怎样?我现在怎样?我将来会怎样第16页,此课件共24页哦青少年期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时间观念和时间混乱;自我肯定和自我怀疑;角色扮演成功和角色扮演失败;成就感和挫折感;清晰的和混乱的性别认同感;正确的和混乱的权威感;思想政治方面的自我认同感第17页,此课件共24页哦成年前期:20-24 亲密对孤独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亲密感,并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长,这就需要与他人形成一种“心理上的真正的
12、、相互的亲密感”,这包括友谊和异性伙伴。亲密感发展的结果一般是结婚。在这一阶段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密感的人,会面临孤独。他们可能经历了多次肤浅的关系,但从来没有在真正的密切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有些人回避建立那种需要爱的承诺或亲密感的关系,独身生活及其方便,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个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第18页,此课件共24页哦成年期:25-65抚育后代对停滞进入中年的人开始关心下一代。父母通过教育孩子,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无子女的成人通过与年轻人的接触而丰富自己的生活。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产生一种由繁衍、培养、教育下一代而满足的感觉。不关心孩子的身
13、心发展的人被停滞感困扰着,这是一种厌恶和个人感情贫乏的状态。如有些父母从教育孩子中很少获得快乐,而是充满厌烦,对生活感到不满。在孩子发展中不能展示自己的潜力,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可悲的。第19页,此课件共24页哦老年期:65-死亡 自我完善对失望以满足的心情回忆往事的老年人,以一种完善感走完最后的发展阶段。老年人回首往事时,常以一种不得已的心态接受现实,走过的路虽然不能再重走一遍,但是有完善感的人接受这一现实,因此感到满足。不能形成这种完善感的人会落入失望的境地。他们觉得自己的时间太少了,年轻人拥有的机会他们都没有了,一生已经过去,他们希望再重新生活一遍,因此常常通过对他人的厌恶和轻蔑来表达他
14、们的失望。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比一个老年人的失望更悲哀,也没有什么事情比一个充满完善感的老年更令人满足。第20页,此课件共24页哦 第四节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的社 会文化理论反对Freud关于妇女,以及男女人格上的差异是天生的看法。强调社会和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关于神经症 Freud认为是先天的内部心理冲突的表现,与环境无关 Horney则认为所有神经症都是由特定文化决定的.案例1:一位妇女,表面友善、热情,但实际总想要求 别人,不善独 处,不接受朋友的建议,不接受男 友独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与男友的关系不能长 久,“水性扬花”第21页,此课件共24页哦案例2:
15、一个男人,说话爱挖苦人,语言尖刻,对所有人都持轻蔑态度,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他,现在是个成功的商人。案例3:一位妇女,一家小公司的绘图员,很少与同事来往,没有朋友,社交活动很少,每天晚上独自度过。共同问题:不愉快,极力避免不适和不安全感,外在行为:疏远别人。内心深处:胆怯、可怜的人,采用自我挫败的人 际交往方式原因:Freud无意识争斗 Horney认为这些神经质行为始于儿童期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制造焦虑的家庭环境。第22页,此课件共24页哦神经质家庭教育的特点:漠不关心,不尊重儿童的个人需要,对儿童表现出蔑视的态度,缺少真正的家庭指导,赞扬过多或批评过多,缺乏足够的温暖,不得不在父母意见分
16、歧时做出选择,过度保护,和其他儿童隔绝,父母不公正、歧视、不兑现承诺,敌意的气氛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儿童会采用三种应对策略:1)接近人群 依赖他人,需要被人喜欢、被人爱、受人同情、受人欢迎和接受,然而,尽管他们需要爱,但是却不能真正地爱,缺乏深入的、双向的交往关系,因为他们只是依附别人,不会付出,只会索取,不会分享感情,只会要求感情。第23页,此课件共24页哦2)反对人群 攻击和伤害别人,以此来对自己不安全感和不适应感进行补偿.依靠暴力获得了短暂的权利和尊重,但没有真正的友谊他们相信:人从根本上都是敌意的,因此应该先下手为强.而爱和其他积极的情感都是愚蠢和软弱的.3)远离人群 采取躲避外部世界的方式应付焦虑,大多回避喜欢、爱、同情和友谊,强烈希望保持个人隐私,不喜欢人际交往。2:女性心理学 用男性的子宫嫉妒反击Freud的女性的阴茎嫉妒。社会环境的影响.第24页,此课件共24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