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儿童及少年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儿童及少年保护.ppt(8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認識兒童及少年保護張貴傑兩天的主題認識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網絡釐清學校與教師在兒少保護的法定角色及職責辨識家庭暴力、性侵害及高風險家庭方案的差異辨識家庭暴力及適當管教的差異認識目睹兒童的處遇清楚通報責任及方式認識現行的社政及教育系統處遇模式台灣每年有多少孩子受虐?年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5月底人數7,8379,89710,094 13,566 17,086 17,4768,575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類型 遺棄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不當管教635852421施虐者身分 父母照顧者親戚機構同居人其他77%7%5%0.1%3%8%兒少保護立基的基本信念與價值(一)
2、每個孩子都有權利獲得足夠的照顧與管教,並免於虐待、疏忽與剝削的恐懼。(二)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安全而永久的家庭。(三)家長是其子女主要的照顧者與資源提供者。(四)不論家庭的類型,一個家庭都該有其獨特的價值、品行與尊嚴。(五)最適孩子成長的處所是能提供孩子終生安全與幸福關係的家庭。(六)大部分的家長其實都是有誠意、也有意願扮演良好的親職角色。(七)遭遇困難的家長若經過協助,大多可以扮演良好的親職角色,社會因此有責任提供家長所需的服務,來幫助他們達到改變的目的。(八)如果家長沒有能力、沒有意願克盡其親職義務,為了孩子最佳利益,社會有權利與義務直接介入家庭以保護孩子的安全福祉。兒童及少年保護的網絡
3、工作家庭暴力、性侵害及高風險方案的定義及差異對家庭暴力的迷思1.家庭暴力不會常常發生,即使偶而發生也不會惡化。2.只有低收入戶、特定的種族、宗教、教育程度低的人,才會發生家庭暴力。3.酗酒是造成家庭暴力的最大原因。對受虐婦女的迷思1.受虐婦女不是自己犯錯在先就是有被虐待狂,而且教育程度必然很低。2.受虐婦女似乎很神經質,要不就是精神失常。3.受虐婦女往往會再選同樣暴力的人作為配偶。4.受虐婦女大可以一走了之,應不是什麼難事。5.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即使不堪虐待,也要繼續忍不去。對施虐者的迷思1.施虐者沒有能力改變或控制自己的暴力行為。2.施虐者對所有的人,都是暴力相向的。3.施虐者有精神病
4、而且對自己的暴力常是樂在其中的。4.施虐者必然是失敗者,少有成就,而且缺乏愛心、長相凶暴的人。對受虐兒的迷思1.不打不成器,怎麼打都是為孩子好。2.父母通常會適時控制自己,而不會造成孩子的傷害。3.受虐兒童青少年必然有錯在先,才會被虐。對家中性虐待的迷思1.性虐待絕不可發生在家中。2.只有女性才會受害,而且加害人也必然是男性。3.只有沒錢沒勢的家庭才會發生性虐待。4.性虐待的加害人必然是精神失常、變態或智能不足的人5.加害人是為了性慾才施虐的。對處理家庭暴力的迷思1.暴力是為了渲洩情緒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2.報警就可以保護受害者。3.夫妻吵架床頭吵,床尾和,大事自然會化小,小事也會變成沒事,何
5、必插手。4.解決家庭暴力的最好方法是在完整的家庭中解決而不是家人分離兩地。5.結婚可以改善一個施虐者的暴力行為。對於性侵害的迷思1.只有強暴才算性侵害2.只有在深夜外出,或是偏僻的空地、暗巷裡,才會發生性侵害。3.性侵害的發生都是臨時起意的。4.長輩、父母親、親戚、手足不可能對家人進行性侵害。5.對於兩相情願的性關係,哪裡算是性侵害呢?對於性侵害被害人的迷思1.只有發育成熟、穿著暴露的年輕女子才會遭到性侵害。2.只有女性才會遭到性侵害。3.只要被害人奮力抵抗,就能避免性侵害發生。4.遭到性侵害的女性多半具有強烈的性慾,或在不正經的家庭中長大,否則好女孩是不會遇到這種事的。5.被害人會為了某些原
6、因(如報復或獲取利益),謊稱受到性侵害。對於性侵害加害人迷思1.性侵害的加害人都是陌生人。2.加害人都是貧窮的、少數民族或是沒有受教育者。3.加害人都是行為異常、精神有問題的人。4.男性因為無法控制性慾,才會以性來侵害女人。5.加害人都是男性。家庭暴力何謂家庭暴力家暴就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一般是指發生於家庭成員間的暴力虐待行為。家庭暴力是嚴重的犯罪行為。宣導短片http:/www.gender.edu.tw/academy/index_videos_home.asp#身體虐待推、甩、踢、揍、摑、抓、咬、拗扭肢體,甚至使用刀械槍枝等攻擊受害人。言詞虐待企圖以字眼、聲調來控制或傷害另一個人
7、。例如:吼叫、尖酸諷刺、威脅將對方 或小孩殺害、揚言使用暴力、大罵對方愚蠢、侮辱、不實的控訴。心理虐待威脅自殺、不准對方使用電話和擁有金錢、逼問對方行蹤、質問孩子是誰的?和錢怎麼花的?阻止對方探視其親人、嘲笑、侮辱對方的朋友、濫用藥物和酗酒、不實的指控對方有外遇、極度忌妒、無法保有一份工作、禁止對方上學或工作、跟蹤、監視、謊言操控人、批評對方的外表、責備、冷漠以對。性虐待強迫對方進行性行為、逼迫對方看色情影片或圖片、拒用保險套等等。是否構成家庭暴力需要更多的了解和審慎的評估,若有任何的擔心或疑慮,不妨向相關的專業機構諮詢。性侵害高風險的方案中華民國98年11月24日內授童字第098084014
8、2號函修訂 推動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實施計畫實施目的:及早篩選發現遭遇困難或有需求之高風險家庭,轉介社政單位主動提供預防性服務方案,以預防兒童少年虐待、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發生。服務內容(一)專業人員關懷訪視,以個案管理員角色模式,為個案家庭做需求評估、尋求資源、安排轉介、督導服務、追蹤評估等,提供支持性、補充性服務,增權家庭建立完整家庭功能服務。(二)結合保母支持系統幼托園所提供幼兒臨托及喘息服務。(三)運用社區志工,推動認輔制度,協助兒童少年身心成長發展,或轉介參加國中小學學童課後照顧服務。(四)辦理親職教育活動及增強父母或照顧者親職知能、親職指導或促進親子參與及親子關係之服務。(五)針
9、對精神病、酒藥癮家庭,轉介衛生局提供醫療及戒治資源。服務內容(六)針對須就業輔導家庭,轉介就業服務單位,提供職業訓練及就業輔導資源。(七)結合民間社會福利資源協助案主改善困境。(八)輔導進入社會救助系統、中低收入兒童少年生活補助、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緊急生活扶助、托育補助及早期療育。(九)辦理高風險家庭宣導及教育訓練,強化高風險家庭篩檢轉介機能,擴大轉介來源。(十)其他依個案狀況予以適當之輔導處遇。校園內需通報的案件有哪些校園內需通報的案件有哪些?責任通報家庭防治法(修正日期 民國 98 04 月 29 日)第 50 條: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床心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員警人員、移民業務人
10、員及其他執家庭防治人員,在執職務時知有疑似家庭情事者,應即通報當地主管機關,至遲得逾二十四小時。責任通報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修正日期 民國 99 01 月 13 日)第 8 條: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員警人員、政人員,於執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即向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別其身分之資訊,除法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責任通報兒童及少法(修正日期 民國 97 08 月 06 日)第 34 條: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員警、司法人員及其他執兒童
11、及少業務人員,知悉兒童及少有下情形之一者,應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一、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二、充當第二十八條第一項場所之侍應。三、遭受第三十條各款之為。四、有第三十條第一項各款之情形。五、遭受其他傷害之情形。責任通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發布日期 民國 94 03 月 30 日)第 11 條: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學校或主管機關處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
12、少性交防制條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規定通報。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其身分之資,應予以保密。職責通報校安事件中輟事件性別平等教育法(民國93年6月23日)第21條: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理。學校的通報常見的錯誤是責任通報而未通報事件的程度在通報時降級應該向教育及社政主管機關通報,卻只通報其一事件通報給窗口即被壓下通報內容屬學校可處理事件,卻期待外部單位介入通報錯誤:訊息錯誤或通報單位錯誤監察院9800012398071
13、6號高中性侵糾正案監察院98000279980716號高中性侵調查報告未依法通報或延遲向縣府通報教育部未盡督導之責該校為對學生權益未盡周延保護校長以相關人員延宕通報及法律規定不清卸責,核有疏失練習辨識問題類型問題類型高風險高風險113113兒童或少年遭受身心虐待。兒童或少年遭受身心虐待。主要照顧者失業,孩子三餐不繼。主要照顧者失業,孩子三餐不繼。婚姻暴力。婚姻暴力。發生性侵害或亂倫事件。發生性侵害或亂倫事件。家中成員罹患精神疾病,未就醫服家中成員罹患精神疾病,未就醫服藥,發病時可能危及兒少安全。藥,發病時可能危及兒少安全。高高風險與風險與113的區別?的區別?問題類型問題類型高風險高風險113
14、113社工可以社工可以強制安置強制安置小孩嗎?小孩嗎?一定要接受社工的一定要接受社工的“打擾打擾”嗎嗎?社工可社工可“開罰開罰”嗎嗎?社工會提供協助嗎社工會提供協助嗎?對通報者會對通報者會保密保密嗎嗎?高高風險與風險與113的區別?的區別?l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兒少保護兒少保護(兒虐兒虐)案件應案件應:1.1.填寫填寫家庭暴力與兒童少年保護事件通報表家庭暴力與兒童少年保護事件通報表2.2.通報至通報至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113113專線)專線)3.3.彰化縣通報傳真、電話:彰化縣通報傳真、電話:家暴及兒少保事件通報高風險家庭通報高風險家庭通報填寫填寫彰化縣高風險家
15、庭評估表彰化縣高風險家庭評估表傳真彰化縣社會處社會工作科傳真彰化縣社會處社會工作科傳真電話:傳真電話:提供社工人員所通報家庭之相關訊息提供社工人員所通報家庭之相關訊息案例判斷這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案例?應向誰通報或啟動什麼樣的機制?案例一小婷向老師哭訴遭受班上男同學的性騷擾,班上男同學用手掀開領口衣服,看她的胸部,她覺得不舒服案例二小美的爸爸會拿棍子打她和媽媽及兩個哥哥,並且在喝醉之後,會對大哥施暴。哥哥們曾出現自傷的狀況。小美因情緒不穩定,而被老師發現其家中的情況。案例三小六的小華情竇初開,和另一學校小六的女生小莉經過網路交友認識、相戀進而發生關係,雙方互告,經和解雙方家長同意讓他們交往,約定
16、高中畢業後結婚,事隔半年在畢業前夕,鄰校校方人員告知小莉懷孕案例四阿香的媽媽罹患精神分裂症,與他的爸爸常一言不和就大打出手,並且還會打她和弟弟。案例五小慧的爸爸常對媽媽施暴,且懷疑媽媽有外遇而不准媽媽外出買菜。媽媽不堪同居虐待,因此帶著小慧離家出走,小慧因此沒有到校上課。案例六阿景在國一時曾因交友不慎而有吸毒,轉學後仍與這些壞朋友有聯繫,爸爸無力管教和勸誡,媽媽又酗酒也常不見蹤影。阿景在上週三開始與家裡失去聯絡,也沒有到校上課。案例七阿宣疑似有智能不足的狀況,但資源班老師請家長帶去鑑定,家長都沒有配合,最近很常出現一些不太好的行為,像是胡言亂語、隨地大小便或是模仿A片中的動作。案例八阿怡的爸爸
17、在跟媽媽離婚後常會帶朋友回家一起喝酒,一喝就是一整天。這些朋友喝醉後,會對阿怡做出猥褻的行為,讓阿怡非常害怕。案例九大寶的媽媽因工作關係,心情不佳,雖然很疼大寶,但最近常跟大寶說她想要自殺、離開人世。大寶很擔心媽媽,雖然有跟爸爸說,但爸爸也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案例十小君某一天到校一直哭,導師利用下課後了解小君哭的原因,她告知導師,昨晚父親叫她到房間並對她上下其手,並對她性侵,她一直喊好疼父親才停止。小君父母雖離異,還是同住一起,欠了很多債務,母親日以繼夜賺錢養家,為了清償債務,很少在家,加上父親長時間酗酒,不務正業,所以對女兒下手。案例十一卡卡到國小就讀後,學習狀況和人際關係似乎有無法適應的狀
18、況,功課也都沒有寫完、考試都不及格。老師跟媽媽反應後,媽媽雖然有監督他完成功課,但考試依然都不及格。案例十二大軍的爸媽離婚後,監護權屬於爸爸,但爸爸又入獄服刑,所以把他托給姑姑照顧。大軍對學校功課不感興趣,甚至常在學校與同學或師長發生衝突,姑姑給他的午餐費也都拿去買其他的東西。甚至到校常遲到或是無故不到。姑姑很想好好照顧大軍,但姑姑也不知道要怎麼跟大軍溝通。姑姑最近也因經濟不景氣,遭遇了被裁員的窘境。我們能做什麼?教師在兒少保護工作的角色 張貴傑博士玄奘大學社會福利系學校的角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家庭壓力模式_ABC-XHill(1958)A令人生氣的事件或壓力源X指壓力的強弱與危機B指事
19、件發生時,家庭擁有的資源或能力C指家庭對事件所賦予的意義家庭壓力模式_雙重ABC-XMcCubbin和Patterson(1983)水平垂直壓力模式水平垂直壓力模式垂直壓力源垂直壓力源家庭型態家庭型態.迷思迷思.秘密秘密.傳說傳說個人個人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擴展家庭擴展家庭社區社區.工作夥伴工作夥伴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經濟時間時間水平壓力源水平壓力源1.發展性壓力發展性壓力:生命週期的遞移生命週期的遞移2.未預期壓力未預期壓力:猝死猝死.慢性病慢性病.意外意外釐清社工員的作為目的:教師回到傳道授業解惑的理解理做為人師或是經師教師的職責原諒我的召喚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談起什麼是敎?什麼是學?是
20、教學相長?還是師生共學?理想中的師生關係圖像從過去的經驗從時代變遷的角度從個人的期待師生的新關係尊師重道的必然與不然 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常常拿過去的知識,敎現在的孩子,去面對未來的世界教師面對學生的困境你所不能忍受的行為有哪些?到底是誰的困擾?問題孩子的行為vs.孩子的問題行為動機爭取注意力爭取公平缺乏安全感避免懲罰報復需求Maslow處理問題困擾壓力的能源學生的在學生老師的在老師(自己的在自己)情緒感受需要渴望動能衝突反映了多重及複雜的訊息:價值觀點世界觀權力期待整合模式的衝突解決之道:關鍵在於可以施力的一方Q&A目睹家暴個案處理流程張貴傑何謂目睹兒童目睹暴力兒童少年指的是兒童在家庭暴力事件
21、中未有直接受到暴力,但經常目睹雙親(現在或曾有婚姻關係)之一方對另一方施予虐待之兒童或少年,包括直接或間接目睹虐待行為之十八歲以下兒童少年。目睹家暴的當下反應害怕哭泣逃離暴力現場捲入暴力事件(保護受虐者或自己也遭受暴力)假裝暴力不存在自我隔離黏著覺得可以保護他的家人.目睹家暴的後續反應:情緒方面恐懼、焦慮(擔心暴力再度發生、害怕失去父母、不敢表達憤怒的情緒)。羞恥(認為只有我家有家庭暴力,覺得丟臉)。罪惡感(認為暴力會發生是我的責任)。悲傷(看到家人互相傷害)。無力、無助(我無法改變、阻止暴力的發生;沒有人能幫我)。困惑、忠誠度問題(我該愛施虐者還是恨他?我要站在哪一邊?)。壓抑、隔絕自己的情
22、緒。自我貶低、難以信任別人。目睹家暴的後續反應:生理方面身心症狀:頭痛、胃痛常感到疲倦、想睡抵抗力弱,容易生病注意力不易集中厭食或嗜睡個人衛生不良目睹家暴的後續反應:行為方面退縮(因擔心暴露家庭暴力的秘密、因為自我價值感低)。退化(包括:分離焦慮、尿床、吸手指、用小小孩的口吻)。過度表現(希望自己什麼都是最好的)。過度討好、照顧他人(害怕衝突、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攻擊、破壞行為(情緒的宣洩、自我放棄、過度自我保護)。自我傷害。逃學、逃家。目睹家暴的長期反應自我價值感低。人際關係不佳,社交功能低落。學習以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處理壓力。錯誤而僵化的兩性互動態度,不平等的兩性關係。參考資料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網http:/www.gender.edu.tw/academy/index_videos_home.asp 內政部,人生領航員:協助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