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957204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PT 页数:167 大小:1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ppt(1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万物之灵万物之灵:人:人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思维功能的:思维功能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信息网络信息网络 -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一、神经元(一、神经元(neuron)-基本单位基本单位 1000亿亿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胞体胞体-合成合成各种蛋白质的中心,各种蛋白质的中心,接受和接受和整合整合传入传入 信息,发出指令信息,发出指令。突起突起-树突树突:较短,多个;:较短,多个;接受接受传入信息

2、传入信息。轴突轴突:较长,一条;:较长,一条;产生和传导产生和传导兴奋、兴奋、轴浆运输轴浆运输、营养性作用营养性作用。神经元的神经元的功能分段:功能分段:受体受体部位:部位: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的起始部位:传导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神经冲动的部位:递质释放递质释放的部位:的部位:(二)(二)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传导兴奋(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 称称神经冲动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1.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传导兴奋的速度 (

3、1)直径直径:(2)有无)有无髓鞘髓鞘:(3)髓鞘的)髓鞘的厚度厚度:(4)温度温度:2.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传导兴奋的特征(1)完整性完整性:(2)绝缘性绝缘性:(3)双向性双向性:(4)相对不疲劳性相对不疲劳性:(5)不衰减性:不衰减性:3.神经纤维的神经纤维的分类分类(1)根据)根据纤维纤维兴奋传导速度兴奋传导速度:A、B、C 三类三类 其中其中A类纤维又分为类纤维又分为、四个亚类。四个亚类。(2)根据纤维)根据纤维直径直径和和来源来源:、四类四类 类纤维又包括类纤维又包括a 和和b 两个亚类。两个亚类。(三)神经纤维的(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轴浆运输(1)概念概念:轴突内借助

4、:轴突内借助轴浆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流动运输物质的现 象,称为轴浆运输(象,称为轴浆运输(axoplasm transport)。)。(2)特点特点:双向性双向性:主动主动运输:运输:普遍性普遍性:(3)分类:)分类:顺向轴浆运输顺向轴浆运输:胞体:胞体 末梢末梢 快速轴浆运输快速轴浆运输(410mm/d):运输细胞器,通过):运输细胞器,通过驱动驱动 蛋白蛋白(类似肌凝蛋白,有杆部和头部组成)实现的(类似肌凝蛋白,有杆部和头部组成)实现的 慢速轴浆运输慢速轴浆运输(112mm/d):微管、微丝等:微管、微丝等逆向轴浆运输逆向轴浆运输:末梢:末梢 胞体;胞体;205mm/d 由由动力蛋白动力蛋

5、白(也称原动蛋白)运输(也称原动蛋白)运输 注意:神经生长因子、狂犬病病毒注意:神经生长因子、狂犬病病毒、破伤凤毒素;破伤凤毒素;辣根过氧化酶方法辣根过氧化酶方法:底物氧化而着色;研究发源部位底物氧化而着色;研究发源部位(四)神经的(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营养性作用*营养性营养性作用(作用(trophic action):):神经末梢经常神经末梢经常 性性释放营养性因子释放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被,持续地调整被 支配组织的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活动,影响其 持久性的持久性的结构结构、生化生化和和生理生理的变的变 化。化。二、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胶质细胞(一)神

6、经胶质细胞(neuroglia)的的特征特征(1)数量大数量大,分布广分布广:(2)有)有突起突起,但无轴突、树突之分:但无轴突、树突之分:(3)细胞之间)细胞之间不形成化学性突触不形成化学性突触:(4)不产生动作电位:不产生动作电位:(5)终生有分裂)终生有分裂增殖增殖的能力:的能力:(二)神经胶质细胞的(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功能 (1 1)支持支持作用:作用:(2 2)修复与再生修复与再生作用:作用:(3 3)免疫应答免疫应答作用:作用:(4 4)物质代谢和营养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作用:(5 5)绝缘和屏蔽绝缘和屏蔽作用:作用:(6 6)稳定细胞外的稳定细胞外的K K+浓度浓度:(7 7

7、)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第二节第二节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反射反射 (基本形式)(基本形式)反射弧反射弧 (结构基础)(结构基础)一、突触传递一、突触传递根据信息传递根据信息传递媒介物媒介物性质的不同:性质的不同:突触分为突触分为 化学性突触化学性突触-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电突触电突触-局部电流局部电流根据突触根据突触前后成分前后成分之间有无紧密的之间有无紧密的解剖学关系解剖学关系:化学性突触化学性突触分为分为-定向突触定向突触-递质作用范围极为局限递质作用范围极为局限 如:经典的突触和神经如:经典的突触和神经-骨骼肌接头骨骼肌接头 非定

8、向突触非定向突触-递质扩散距离较远、作用范围较递质扩散距离较远、作用范围较广广 如:神经如:神经-心肌接头和神经心肌接头和神经-平滑肌接头平滑肌接头(一)(一)经典的突触传递经典的突触传递 1.突触的微细结构突触的微细结构 2.突触的分类突触的分类 3.突触传递的过程突触传递的过程(电电-化学化学-电电)4.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电位(PSP)指发生在指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根据电位时程的长短其可分为根据电位时程的长短其可分为快、慢快、慢两种突两种突 触后电位触后电位,下面讲的是下面讲的是快突触

9、后电位快突触后电位.(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小结小结:突触前轴突末梢的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AP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Na+(主主)K K+通透性通透性ClCl-(主主)K K+通透性通透性CaCa2+2+内流内流 IPSPIPSPEPSPEPSP兴奋性递质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起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起整合整合作用,突触后膜

10、上作用,突触后膜上 电位改变的总趋势取决于同时产生的电位改变的总趋势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和IPSP 的的代数和代数和。注意注意:*当当总趋势总趋势为为超极化超极化时,突触后神经元表现为抑制;时,突触后神经元表现为抑制;*当突触后膜当突触后膜去极化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即可在轴突的达阈电位时,即可在轴突的始段始段 爆发动作电位。轴突始段爆发的动作电位再向两个爆发动作电位。轴突始段爆发的动作电位再向两个 方向扩布,可沿轴突扩布至末梢;也可逆向传到胞方向扩布,可沿轴突扩布至末梢;也可逆向传到胞 体,以刷新神经元胞体的状态。体,以刷新神经元胞体的状态。(二)非定向突触传递(二)非定向突触传递(非突触

11、性化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1.结构结构:曲张体曲张体(varicosity 2.特点特点 无无突触前、后膜的突触前、后膜的特化特化结构;结构;无一对一无一对一的支配关系,作用较为弥散;的支配关系,作用较为弥散;与效应器细胞与效应器细胞距离远距离远,一般大于,一般大于20nm;信息信息传递时间长传递时间长,可大于,可大于1s;产生效应与否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无相应产生效应与否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无相应受体受体;单胺类神经纤维单胺类神经纤维都能进行此类传递。都能进行此类传递。3.意义意义:一个神经元能支配较多的效应器细胞。:一个神经元能支配较多的效应器细胞。(三)(三)电突触传递电突触传递 1

12、.结构基础结构基础:缝隙连接缝隙连接 2.2.特点特点:无突触前、后膜之分,:无突触前、后膜之分,双向双向传传递;递;电阻低,信息传递电阻低,信息传递速度快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几乎无潜伏期。3.3.功能功能:促进神经元:促进神经元同步化同步化活动。活动。二、二、神经递质和受体神经递质和受体 -化学性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一一)神经递质神经递质(neurotransbitter)概念概念:由突触前神经元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合成并在末梢处并在末梢处释放释放,能特异,能特异 性性作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 体,并使突触

13、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 效应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的信息传递物质。Loewi 1921年年蛙心灌流蛙心灌流实验:实验:“迷走素迷走素”-Ach是最早被鉴定的神经递质。是最早被鉴定的神经递质。1.递质的递质的鉴定鉴定 突触前神经元有突触前神经元有合成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 成该递质;成该递质;递质递质储存储存于突触小泡内,受到适宜刺激时,能从突于突触小泡内,受到适宜刺激时,能从突 触前神经元触前神经元释放释放出来;出来;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产生一定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产生一定生理效应生理效应;存在使该递质存

14、在使该递质失活失活的机制;的机制;有特异的受体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激动剂和和拮抗剂拮抗剂,能分别拟似或阻断,能分别拟似或阻断 该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该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2.调质的调质的概念概念3.3.神神经经元元合合成成和和释释放放的的,不不在在神神经经元元间间直直4.4.接接起起信信息息传传递递作作用用,只只对对递递质质信信息息传传递递起起调调5.5.节作用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调质神经调质。调质所发挥的作用称为调质所发挥的作用称为调制作用调制作用。注意注意:递质递质 传递传递作用作用 调质调质 调节传递效率调节传递效率3.3.递质和调质的递质和调质的分类分类 分分 类类 主

15、主 要要 成成 员员 胆碱类胆碱类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胺类胺类 多巴胺、多巴胺、NENE、5-HT5-HT、组胺组胺氨基酸类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GABA肽类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调节肽、ADHADH、催产素、阿片肽、催产素、阿片肽、脑脑-肠肽、肠肽、A A、心房钠尿肽等心房钠尿肽等嘌呤类嘌呤类 腺苷、腺苷、ATPATP气体类气体类 NONO、COCO脂类脂类 PGPG类类4.递质共存递质共存:指指 一个神经元内存在一个神经元内存在两种两种或或两种以上两种以上5.的递质(包括调质)的现象。的递质(包括调质)的现象。例如:猫唾液腺例如:猫唾液腺

16、 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大量稀薄的唾液大量稀薄的唾液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唾液分泌唾液分泌 血管活性肠肽血管活性肠肽 增加唾液腺的增加唾液腺的血供血供和增强唾和增强唾 液腺上胆碱能受体的液腺上胆碱能受体的亲和力亲和力 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NE和和神经肽神经肽Y 少量粘稠的唾液少量粘稠的唾液 意义意义:在于在于协调协调某些生理过程。某些生理过程。注意注意:化学编码化学编码(递质的释放递质的释放 空间编码空间编码和和时间编码时间编码)5.递质的递质的代谢代谢6.合成合成-胞浆胞浆;贮存贮存-突触突触小泡小泡;释放释放-Ca2+依赖性释放依赖性释放;消除消除-酶解酶解、末梢、末梢重摄取重摄取、扩散扩散。

17、(二)受体(二)受体(receptor)1.受体的受体的概念概念:指指细胞膜细胞膜或或细胞内细胞内能与某些能与某些化学物化学物 质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 的的特殊生物分子特殊生物分子。激动剂激动剂(agonist):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结合并产生生物并产生生物效应效应 的的化学物质化学物质。拮抗剂拮抗剂(antagonist):只发生特异性只发生特异性结合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应 的的化学物质化学物质。配体配体:能与受体结构或受体分子特异性能与受体结构或受体分子特异性结合结合的的化学物质化学物质。2.受体的受体的分类分类(

18、1)以不同的)以不同的天然配体天然配体进行分类和命名进行分类和命名:(2)按递质受体)按递质受体激活的机制激活的机制可分为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或离子通道型受体或促离子型受体促离子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或蛋白耦联受体或促代谢型受体促代谢型受体:3.3.突触前受体突触前受体 意义意义:起起负反馈负反馈调节突触前递质释放的作用。调节突触前递质释放的作用。4.4.受体的调节受体的调节受体的上调受体的上调:指:指当递质分泌不足时,受体的当递质分泌不足时,受体的数数 量量将逐渐增加,将逐渐增加,亲和力亲和力也将逐渐升高。也将逐渐升高。受体的下调受体的下调:指:指当递质分泌过多时,则受体的当递质分泌过多

19、时,则受体的 数量数量将逐渐减少,将逐渐减少,亲和力亲和力也将逐渐降低。也将逐渐降低。(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1.1.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及其受体 胆碱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以:以AChACh为递质的神经元。为递质的神经元。胆碱能纤维胆碱能纤维:以以AChACh为递质的神经纤维。为递质的神经纤维。胆碱能受体胆碱能受体:能与:能与ACh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分类分类:毒蕈碱受体毒蕈碱受体(M受体受体)烟碱受体(烟碱受体(N受体)受体)胆碱能敏感神经元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分布有胆碱能受体的神经元。分布有胆碱能受体的神经元。毒蕈碱受体毒蕈碱受体(M受体受

20、体)分布分布-大多数副交感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节后纤维和少数交感节后和少数交感节后纤纤 维支配的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效应器细胞膜上上 作用作用-自主神经节后自主神经节后胆碱能胆碱能纤维兴奋的效应纤维兴奋的效应 (毒蕈碱样作用,即(毒蕈碱样作用,即M样作用)样作用)亚型亚型-M1、M2、M3、M4、M5机制机制-G-蛋白蛋白-第二信使第二信使阻断剂阻断剂-阿托品阿托品烟碱受体烟碱受体(N受体受体)分布分布-自主神经节的自主神经节的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和神经和神经-骨骼肌接头的骨骼肌接头的终终板板 膜膜上上 作用作用-兴奋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骨骼肌收缩兴奋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骨骼肌收缩 (烟碱样作用,

21、即(烟碱样作用,即N样作用)样作用)亚型亚型-神经元型(神经元型(N1)、肌肉型(肌肉型(N2)机制机制-ACh门控通道门控通道 阻断剂阻断剂-筒箭毒碱筒箭毒碱(N1、N2)六烃季铵六烃季铵(N1)、十烃季铵十烃季铵(N2)争论:争论:重症肌无力病重症肌无力病-合成合成Ach酶酶降低?降低?Ach N受体受体降低?降低?1972年年-亲和层析亲和层析的化学方法首次获得的化学方法首次获得AchN型受体型受体的纯品的纯品,人类第一次成功获得一种递质受体的纯品。人类第一次成功获得一种递质受体的纯品。1973年年-用用AchN型受体的纯品型受体的纯品给家兔给家兔免疫注射免疫注射 2周后家周后家 兔出现

22、骨骼肌麻痹兔出现骨骼肌麻痹不能活动不能活动类似人的重症肌类似人的重症肌 无力病;测定证明无力病;测定证明:产生了产生了抗抗Ach N受体的抗体。受体的抗体。其后:发现病人血清中含有抗其后:发现病人血清中含有抗Ach N受体的抗体受体的抗体 目前利用目前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受体蛋白的基因。克隆受体蛋白的基因。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1)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以NA作为递质的神经元作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以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为递质的神经元。

23、肾上腺素能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以:以NA为递质的神经纤维。为递质的神经纤维。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能与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和NA结合的受体。结合的受体。*受体受体(亚型:(亚型:1、2)分布:分布:多数交感多数交感节后节后纤维支配的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效应器细胞膜上上 作用:作用:兴奋兴奋性效应(小肠平滑肌除外)性效应(小肠平滑肌除外)机制:机制:G-蛋白蛋白-第二信使系统活动第二信使系统活动 阻断剂:阻断剂:酚妥拉明酚妥拉明(1和和2,主要是主要是1受体)受体)哌唑嗪哌唑嗪 (1受体)受体)育亨宾育亨宾 (2受体)受体)*受体受体(亚型:(亚型:1、2、3)。)。分布:分布:多

24、数交感多数交感节后节后纤维支配的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效应器细胞膜上上 (、受体可同时或单独存在)受体可同时或单独存在)作用:作用:1受体受体兴奋性效应;兴奋性效应;2受体受体主要为抑制性效应主要为抑制性效应 机制:机制:G-蛋白蛋白-第二信使系统活动第二信使系统活动 阻断剂阻断剂:普萘洛尔普萘洛尔(受体)受体)阿提洛尔阿提洛尔(1受体)受体)丁氧胺丁氧胺 (2受体)受体)注意:注意: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广泛广泛 对相应对相应递质、激素、药物递质、激素、药物起反应起反应 兴奋后的兴奋后的效应复杂效应复杂,与以下因素有关:,与以下因素有关:a.受体受体的特性:的特性:b.配体

25、配体的特性:的特性: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对受体的作用较强受体的作用较强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对对和和受体的作用均强受体的作用均强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主要对主要对受体有强烈作用受体有强烈作用 c.器官上两种受体的器官上两种受体的分布情况分布情况。(2)多巴胺多巴胺及其受体及其受体:主要位于中枢。:主要位于中枢。包括三个部分:包括三个部分:黑质黑质-纹状体纹状体:胞体胞体在黑质,在黑质,神经神经纤维纤维投射到纹状体;投射到纹状体;中脑边缘系统中脑边缘系统:胞体在中脑脚间核,:胞体在中脑脚间核,纤维投射到边缘前脑;纤维投射到边缘前脑;结节结节-漏斗漏斗:胞体在下丘脑弓状核,:胞体在下丘脑弓状

26、核,纤维投射到正中隆起。纤维投射到正中隆起。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受体:D1、D2、D3、D4、D5 5种。种。(3)5-羟色胺羟色胺及其受体及其受体:神经元集中在低位脑干近:神经元集中在低位脑干近 中线的中线的中缝核中缝核内。内。包括三部分:包括三部分:上行部分上行部分:胞体胞体在中缝核上部,在中缝核上部,纤维纤维投射到纹状体、投射到纹状体、丘脑、下丘脑、边缘前脑和大脑皮层;丘脑、下丘脑、边缘前脑和大脑皮层;下行部分下行部分:胞体在中缝核下部,纤维投射到脊髓;:胞体在中缝核下部,纤维投射到脊髓;支配低位脑干部分支配低位脑干部分:纤维分布在低位脑干。:纤维分布在低位脑干。5-羟色胺受体:羟色胺受体:

27、多多、复杂复杂;已知的有;已知的有7种,且亚型多;种,且亚型多;5-羟色胺递质系统作用主要由羟色胺递质系统作用主要由G-蛋白介导。蛋白介导。(4)氨基酸类递质)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及其受体:主要存在于中枢主要存在于中枢 神经系统中。神经系统中。兴奋性递质兴奋性递质-谷氨酸、门冬氨酸;谷氨酸、门冬氨酸;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氨基丁酸、甘氨酸。氨基丁酸、甘氨酸。谷氨酸谷氨酸:在脑和脊髓分布极为广泛,是:在脑和脊髓分布极为广泛,是脑脑内内 含量最高的含量最高的aa,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谷氨酸受体有两种类型:谷氨酸受体有两种类型:促离子型受体:配体化学门控通道。促离子型受体:配体化学门

28、控通道。促代谢型受体:促代谢型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偶联受体。-氨基丁酸氨基丁酸:大脑皮层的浅层和小脑皮层的大脑皮层的浅层和小脑皮层的普肯普肯 野细胞野细胞层含量较高。脑内层含量较高。脑内30%以上的以上的 突触以其为递质。突触以其为递质。受体包括:受体包括:促代谢型受体促代谢型受体GABAB受体:经受体:经G-蛋白介导以增加蛋白介导以增加 K+通道的电导。通道的电导。促离子型受体促离子型受体GABAA受体:配体化学门控受体:配体化学门控Cl 通道通道甘氨酸甘氨酸:脊髓前角内的脊髓前角内的润绍细胞润绍细胞释放的抑制性释放的抑制性 递质。其受体类似于递质。其受体类似于GABAA受体,受体,

29、可被可被士士 的宁的宁阻断。阻断。注意注意:甘氨酸也能与:甘氨酸也能与NMDA受体结合,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效应。产生兴奋效应。(5)神经肽)神经肽:指分布于神经系统的起指分布于神经系统的起信息传递信息传递 或或调节信息传递调节信息传递作用的肽类物质。作用的肽类物质。阿片肽阿片肽:指脑内具有:指脑内具有吗啡样活性吗啡样活性的肽类物质;的肽类物质;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调节腺垂体功能的肽类激下丘脑调节腺垂体功能的肽类激 素;素;脑肠肽脑肠肽:在在胃肠胃肠道和道和脑脑内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内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6)嘌呤类递质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及其受体:腺苷和:腺苷和ATP 腺苷腺苷是中枢

30、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抑制性调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抑制性调质。咖啡和茶咖啡和茶的中枢兴奋效应是由咖啡因和茶碱的中枢兴奋效应是由咖啡因和茶碱 抑制腺苷的作用而产生的。抑制腺苷的作用而产生的。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反射弧的中枢部分反射弧的中枢部分通常通常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 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一一)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1.1.中枢整合中枢整合 2.2.中枢中枢对效应器的控制方式对效应器的控制方式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四四)中枢兴奋传播中枢兴奋传播的

31、特征的特征(1 1)单向传播:单向传播:(2 2)中枢延搁中枢延搁:(3 3)兴奋的总和:兴奋的总和:(4 4)兴奋节律的改变:兴奋节律的改变:(5 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五五)中枢抑制中枢抑制 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1)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 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 特特 征:征: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超极化抑制超极化抑制兴兴 奋奋 冲冲 动动 传传 入入侧支兴奋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抑制性中

32、间N N元元抑制性中间抑制性中间N N元元释放抑制性递质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另抑制另一一中枢神经元中枢神经元突触后膜产生突触后膜产生IPSPIPSP 传入侧支性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意义意义:能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能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 动动协调协调起来起来。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突突触触后后膜膜产产生生EPSPEPSP该抑制属该抑制属反馈抑制反馈抑制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意义意义: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终止;促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促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 的活动协调一致的活动协调一致。N 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外传元兴奋冲动沿轴突外传侧支兴奋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抑制性中间

33、N N元元抑制性中间抑制性中间N N元元释放抑制性递质释放抑制性递质原兴奋的原兴奋的N N元抑制元抑制突触后膜产生突触后膜产生IPSPIPSP兴奋兴奋效应细胞效应细胞突突触触后后膜膜产产生生EPSPEPSP(2 2)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概念概念:通过改变: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的的 活动,最终使突触后活动,最终使突触后 神经元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抑制现象。从而引起抑制现象。*结构基础结构基础:轴突:轴突-轴突式突轴突式突 触。触。*机制机制:先刺激轴先刺激轴B B轴轴B B兴奋释放递质兴奋释放递质(GABA)(GABA)ClCl-外流使轴外流使轴A A部分去极化部分去极化在

34、此基础上再刺激轴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A A轴轴A A产生产生APAP幅度幅度轴轴A A CaCa2+2+内流量内流量轴轴A A释放递质量释放递质量胞胞C CEPSPEPSP幅度幅度 特特 征:去极化抑制征:去极化抑制特点特点:潜伏期潜伏期长、作用长、作用持续时间持续时间长,多存长,多存 在于在于感觉传入感觉传入系统中。系统中。意义意义:控制控制从外周传入中枢的感觉信息,从外周传入中枢的感觉信息,对感觉传入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感觉传入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一、躯体感觉的中枢分析一、躯体感觉的中枢分析 触触-压觉(触觉和压觉)压觉(触觉和

35、压觉)浅感觉浅感觉 温度觉(热觉和冷觉)温度觉(热觉和冷觉)痛觉痛觉 深感觉深感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位置觉位置觉 运动觉运动觉(一)传入通路(一)传入通路 1.丘脑前的传入系统丘脑前的传入系统 深感觉传导路径深感觉传导路径 特点特点:先上行后交叉先上行后交叉 作用作用:传导:传导本体感觉本体感觉 和和精细触精细触-压觉压觉浅感觉传导路径浅感觉传导路径特点特点:先交叉后上行先交叉后上行作用作用: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传导传导痛觉痛觉 和和温度觉温度觉,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传导传导粗略粗略 触触-压觉压觉。2.2.丘脑的核团丘脑的核团(1 1)第一类细胞群)第一类细胞群 (特异感觉接替

36、核特异感觉接替核):(2 2)第二类细胞群)第二类细胞群 (联络核联络核):(3 3)第三类细胞群)第三类细胞群 (非特异投射核非特异投射核):3.感觉投射系统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概念概念:丘脑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 的神经通路称为特异投射系统。的神经通路称为特异投射系统。特点特点:呈呈点对点点对点的投射,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皮的投射,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皮 层的层的第四层第四层。功能功能:引起:引起特定特定感觉感觉,并,并激发激发大脑皮层发出大脑皮层发出传出传出 冲动。冲动

37、。(2)非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概念概念:丘脑:丘脑非特异投射核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 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特点特点:多次多次换元,换元,弥散弥散性投射,与大脑皮层性投射,与大脑皮层无无 点对点点对点的关系,冲动的关系,冲动无特异性。无特异性。功能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兴奋状态。状态。(二)大脑皮层代表区(二)大脑皮层代表区:本体感觉代表区本体感觉代表区:中央前回中央前回 体表感觉代表区体表感觉代表区-(1)第一感觉区第一感觉区:中央后回中央后回投射规律:投射规律:交叉交叉投射(但投射(但头面部

38、为双侧头面部为双侧);投射区域大小与投射区域大小与感觉分辩感觉分辩精细度有关;精细度有关;呈呈倒置倒置安排(但安排(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是正立头面部代表区内部是正立的)。的)。(2)第二感觉区第二感觉区:在:在中央前回中央前回与与脑岛之间脑岛之间投射特点:双侧、正立、定位性差。投射特点:双侧、正立、定位性差。切除人脑第二感觉区并不产生显著的感觉障碍。切除人脑第二感觉区并不产生显著的感觉障碍。(三)躯体感觉(三)躯体感觉感觉的感觉的感知感知-取决于皮层兴奋的特定取决于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部位感觉的感觉的强度强度-取决于取决于 参与反应的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感受器数目目 Nf上上动作电位的频率动作电位的

39、频率*触压觉触压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深感觉)深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温度觉温度觉*痛觉痛觉-痛痛 痛觉痛觉 局部反应局部反应 痛反应痛反应 反射性反应反射性反应-躯体反应躯体反应 行为反应行为反应 内脏反应内脏反应痛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 (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躯体痛躯体痛 体表痛体表痛 深部痛深部痛体表痛体表痛:指发生在:指发生在体表体表某处的痛感。某处的痛感。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先后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先后 出现两种性质不同的痛觉,即出现两种性质不同的痛觉,即快痛快痛 (fast pain)和和慢痛慢痛(slow pa

40、in)。)。快痛快痛-刺痛,刺痛,传入纤维为传入纤维为A 类纤维,主要经特异类纤维,主要经特异投射投射 系统到达皮层的第一和第二感觉区。系统到达皮层的第一和第二感觉区。慢痛慢痛-烧灼痛烧灼痛,传入纤维为传入纤维为 C类纤维,类纤维,主要投射到扣带回。主要投射到扣带回。深部痛深部痛:指发生在躯体指发生在躯体深部深部,如关节、骨,如关节、骨 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处的痛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处的痛 感。感。一般表现为一般表现为慢痛慢痛。特点特点:定位定位不明确,可不明确,可伴有伴有恶心、出汗恶心、出汗 和血压改变等和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反应自主神经反应。二、内脏感觉的中枢分析二、内脏感觉的中枢分析

41、内脏中内脏中有有痛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但,但稀疏稀疏 无无本体感受器本体感受器 温度觉温度觉和和触压觉感受器触压觉感受器也也很很少少 -内脏感觉主要是内脏感觉主要是痛觉痛觉,且定位不准确,且定位不准确 体腔壁痛:体腔壁痛:由于由于体腔壁浆膜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疼痛;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疼痛;如:腹膜炎、胸膜炎时如:腹膜炎、胸膜炎时 内脏本身痛内脏本身痛-*内脏痛的内脏痛的特点特点:定位不准确定位不准确:发生发生缓慢缓慢,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长:对对扩张扩张刺激或刺激或牵拉牵拉刺激敏感,而对刺激敏感,而对 切割切割、烧灼烧灼等刺激不敏感;等刺激不敏感;能引起不愉快的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情绪活动,并

42、活动,并伴有伴有恶心、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改变。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改变。3.牵涉痛:某些牵涉痛:某些内脏内脏疾病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体表 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 象称为象称为牵涉痛牵涉痛(referred pain)。)。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前区、左肩、左上臂心前区、左肩、左上臂疼痛疼痛肾结石肾结石:腹股沟区:腹股沟区疼痛疼痛胆囊炎胆囊炎、胆结石胆结石:右肩区:右肩区疼痛疼痛胃溃疡胃溃疡、胰腺炎胰腺炎:左上腹、肩胛间:左上腹、肩胛间疼痛疼痛三、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三、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视觉:视觉:初级视皮层在初级视皮层在枕叶皮层

43、的枕叶皮层的距状裂上、下缘距状裂上、下缘。*听觉听觉:初级听皮层在:初级听皮层在颞上回、颞横回颞上回、颞横回。*嗅觉:嗅皮层在嗅觉:嗅皮层在边缘叶的前底部。边缘叶的前底部。*味觉:味皮层在味觉:味皮层在中央后回底部中央后回底部。*平衡感觉:与头部的空间方位有关;皮层水平平衡感觉:与头部的空间方位有关;皮层水平 第四节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内脏运动内脏运动-心肌、平滑肌收缩;心肌、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腺体分泌 躯体运动躯体运动-骨骼肌收缩运动,包括:骨骼肌收缩运动,包括:反射运动反射运动(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随意运动随意运动:由皮层直接控制,:由皮层

44、直接控制,在反射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反射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姿势姿势则为运动的背景或基础。则为运动的背景或基础。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一)脊髓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一)脊髓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 脊髓脊髓前角前角存在存在、和和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脑干的脑干的脑神经核脑神经核(、对脑神经对脑神经 核除外)内存在脑运动神经元。核除外)内存在脑运动神经元。(1)运动神经元和脑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脑运动神经元:接受来自四肢、头:接受来自四肢、头 面部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处的面部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处的外周传入信息外周传入信息,也接,也接 受从脑干到大脑皮层各级高位中枢的受从脑干到

45、大脑皮层各级高位中枢的下传信息下传信息,产,产 生一定的反射传出冲动,直达所支配的生一定的反射传出冲动,直达所支配的骨骼肌骨骼肌,因,因 此它们是此它们是躯体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躯体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会聚到运动神经元的各种冲动的作用:会聚到运动神经元的各种冲动的作用:引发引发随意随意运动;运动;调节调节姿势姿势,为运动提供合适而又稳定的基础;,为运动提供合适而又稳定的基础;协调协调肌群间的活动,使运动得以平稳和精确地进肌群间的活动,使运动得以平稳和精确地进 行。行。(2)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3)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注意注意:脊髓运动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都是:脊髓运动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

46、都是Ach。(二)运动单位:(二)运动单位:一个一个脊髓脊髓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或或脑干运动神经脑干运动神经 元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肌纤维所构成的一所构成的一 个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个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注意注意:运动单位的运动单位的大小大小决定于神经元决定于神经元末梢分支末梢分支数目的多少;数目的多少;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是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是交叉分布交叉分布的,有利于产生均匀的,有利于产生均匀 的肌张力。的肌张力。二、姿势的中枢调节二、姿势的中枢调节(一一)脊髓的调节功能脊髓的调节功能 1.脊休克:脊休克:概念概念: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当脊髓

47、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 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无反应 状态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spinal shock)。主要主要表现表现:脊休克时断面以下所有反射均暂时消失,脊休克时断面以下所有反射均暂时消失,发汗、排尿、排便发汗、排尿、排便反射无法完成,同时反射无法完成,同时 骨骼肌由于失去支配神经的紧张性作用而骨骼肌由于失去支配神经的紧张性作用而 表现表现紧张性降低紧张性降低,血管的紧张性也降低,血管的紧张性也降低,血压下降。血压下降。特点特点:以以脊髓脊髓为基本中枢的反射活动暂时丧失,为基本中枢的反射活动暂时丧失,知觉知觉和

48、和随意随意运动永久丧失。运动永久丧失。产生产生原因原因: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失去了高位中 枢的调节枢的调节,主要是失去从大脑皮层,主要是失去从大脑皮层 到低位脑干的下行纤维对脊髓的控到低位脑干的下行纤维对脊髓的控 制作用。制作用。不是由损伤刺激本身引起的不是由损伤刺激本身引起的。恢复恢复:*与动物的与动物的种类种类有关:有关:蛙、犬、人蛙、犬、人 *与反射的与反射的复杂程度复杂程度有关:有关:简单、原始简单、原始 的反射先恢复,如屈肌反射;复杂的的反射先恢复,如屈肌反射;复杂的 反射后恢复,如搔爬反射。反射后恢复,如搔爬反射。注意注意:知觉知觉和和随意随意运动永久丧

49、失。运动永久丧失。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说明说明-*脊髓是脊髓是最基本的运动中枢最基本的运动中枢,可以独立完成某些,可以独立完成某些 简单的反射活动;简单的反射活动;*正常时它们正常时它们是在是在高位中枢的控制下高位中枢的控制下进行活动进行活动的。的。*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既有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既有易化作用易化作用的一方面,的一方面,也有也有抑制抑制作用的一方面。作用的一方面。*动物动物进化进化越高级,反射活动越越高级,反射活动越复杂复杂,脊髓对高,脊髓对高 位中枢的依赖程度就越大。位中枢的依赖程度就越大。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调节骨骼肌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紧张度 或

50、产生或产生相应的运动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空 间的姿势间的姿势,这种反射活动称为,这种反射活动称为姿势反射姿势反射。2.2.脊髓对姿势的调节脊髓对姿势的调节*对侧伸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牵张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肢体受到:肢体受到较强较强的伤害性刺激时,的伤害性刺激时,在同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在同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 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意义:意义:动物的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动物的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有利于支持体重,保持身体有利于支持体重,保持身体平衡平衡。注意注意:屈肌反射屈肌反射不属于姿势反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