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2009-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教材(第三版)-最新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S16949:2009-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教材(第三版)-最新版.pdf(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TS16949:2009-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教材(第三版)测量系统分析培训教材(第三版)2课程大纲课程大纲测量系统分析的意义和目的;测量系统分析的意义和目的;测量系统分析的定义:测量系统分析的定义:测量系统、量具、测量、测量过程;测量系统、量具、测量、测量过程;测量系统分析的基础知识:1)、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分辨力2)、理想的测量系统3)、测量系统的共同特性4)、测量系统的评定步骤和准备测量系统分析的基础知识:1)、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分辨力2)、理想的测量系统3)、测量系统的共同特性4)、测量系统的评定步骤和准备
2、计量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计量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1)偏倚1)偏倚2)稳定性2)稳定性3)线性3)线性4)重复性和再现性(R&R)4)重复性和再现性(R&R)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1)小样法1)小样法2)大样法2)大样法3测量的重要性测量的重要性 如果测量出现问题,那么合格的产品可能被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产品可能被判为合格,此时便不能得到真正的产品或过程特性。如果测量出现问题,那么合格的产品可能被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产品可能被判为合格,此时便不能得到真正的产品或过程特性。因此,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因此,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过程活动过程活动原料原料
3、人人 机机 法法环环测量测量测量测量结果结果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4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戴明说没有真值的存在戴明说没有真值的存在Y=x+测量值真值+测量误差测量值真值+测量误差一致一致5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误差的来源 分辨能力分辨能力 精密度精密度(重复性)(重复性)准确度准确度(偏差)(偏差)损坏损坏 不同仪器和夹具间的差异不同仪器和夹具间的差异 不同使用人员的差异不同使用人员的差异(再现性)(再现性)使用不同的方法所造成差异使用不同的方法所造成差异 不同环境所造成的差异不同环境所造成的差异网址:http:6测量的变异说明测量的变异说明测量系统变异性测量系统变异性工件+(零件)工件+(零件)仪器+(
4、量具)仪器+(量具)环境环境人员人员标准标准弹性变形清洁度隐藏的几何形状隐藏的几何形状隐藏的几何形状隐藏的几何形状设计维护制造清洁度热膨胀照明压力温度振动经验理解体力温度培训溯源性稳定性7为什么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为什么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即使量具经过检定或校准,由于人、机、料、法、环、测等五方面的原因,会带来测量误差。即使量具经过检定或校准,由于人、机、料、法、环、测等五方面的原因,会带来测量误差。检测设备的检定或校准不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检测设备的检定或校准不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满足QS9000、ISO/TS16949标准的要求:满足QS9000、ISO/TS16949标准的要求:ISO
5、/TS16949:2009标准7.6.1规定:为分析出现在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的变差,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研究。此要求必须适用于在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这些分析方法以及接收准则的使用必须符合顾客的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采用其他的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必须获得顾客的批准。8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的变差(测量误差),了解变差的来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的变差(测量误差),了解变差的来源。确定一个测量系统的质量,并且为测量系统的改进提供信息。确定一个测量系统的质量,并且为测量系统的改进提供信息。保证所用统计分析方法及判定
6、准则的一致性。保证所用统计分析方法及判定准则的一致性。9测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测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术语术语测量系统及其统计特性测量系统及其统计特性分辨力、稳定性、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线性分辨力、稳定性、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线性理想的测量系统理想的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的共同特性测量系统的共同特性测量系统的评定步骤和准备测量系统的评定步骤和准备10术语术语 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而赋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而赋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量具:任何用来
7、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量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量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手机:手机:1392941922211测量系统的组成测量系统的组成测量系统测量系统人人机机料料法法环操作人员量具/测量设备/工装被测的材料/样品/特性操作方法、操作程序工作的环境环操作人员量具/测量设备/工装被测的材料/样品/特性操作方法、操作程序工作的环境12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通常使用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来衡量测量系统的质量:1)分辨力通常
8、使用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来衡量测量系统的质量:1)分辨力Discrimination2)偏倚2)偏倚Bias3)重复性3)重复性Repeatability4)再现性4)再现性Reproducibility5)线性5)线性Linearity6)稳定性6)稳定性Stability13分辨力(率)分辨力(率)定义:指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定义:指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传统是公差范围的十分之一。建议的要求是总过程6(标准偏差)的十分之一。传统是公差范围的十分之一。建议的要求是总过程6(标准偏差)的十分之一。T103014分辨力(率)分辨力(率)1234
9、5123451234512345分辨力好分辨力好123451234512345分辨力差分辨力差15偏倚偏倚 偏倚:是测量结果的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观测平均值平均值与与基准值基准值的差值。的差值。基准值的取得可以通过采用更高级别的测量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来确定。基准值的取得可以通过采用更高级别的测量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来确定。基准值观测平均值偏倚偏倚16重复性重复性重复性重复性是由重复性是由一个一个评价人,采用评价人,采用一种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同一零件的零件的同一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真值均值真值均值真值真值均值均值重复性
10、差重复性差重复性好重复性好0769-853298500769-8532985017再现性再现性 再现性是由再现性是由不同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同一零件的零件的同一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再现性操作者B操作者C操作者A再现性操作者B操作者C操作者A真值真值真值真值再现性好再现性好再现性差再现性差18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同一基准或零件的相同相同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总变差。稳定性稳定性时间1时间1时间2时间219线性线性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线性是在量具预期
11、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可以用整个仪器量程范围内的偏移之差(或偏差)的量度来度量样本的线性度。如果偏移在整个量程范围内不变,则具有很好的线性度。量程量程基准值观测平均值基准值观测平均值20线性线性此时线性度不是个问题此时线性度是个问题此时线性度不是个问题此时线性度是个问题偏移偏移测量单元测量单元.0001 .001 .01 .1.0001 .001 .01 .1偏移偏移测量单元测量单元.0001 .001 .01 .1.0001 .001 .01 .1观测的平均值基准值观测的平均值基准值无偏倚有偏倚无偏倚有偏倚21测量系统的分析测量系统的分析 测量系统的变差类型: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
12、性、线性测量系统的变差类型: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 测量系统特性可用下列方式来描述:1)测量系统特性可用下列方式来描述:1)位置位置:稳定性、偏倚、线性。2):稳定性、偏倚、线性。2)宽度或范围宽度或范围:重复性、再现性。:重复性、再现性。22位置和宽度位置和宽度位置宽度位置宽度标准值23理想的测量系统理想的测量系统理想的测量系统在每次使用时:理想的测量系统在每次使用时:应只产生应只产生“正确正确”的测量结果。的测量结果。每次测量结果总应该与一个标准值相符。每次测量结果总应该与一个标准值相符。一个能产生理想测量结果的测量系统,应具有一个能产生理想测量结果的测量系统,应具有零方差零方
13、差、零偏倚零偏倚和所测的任何产品和所测的任何产品错误分类为零概率错误分类为零概率的统计特性。的统计特性。24测量系统所应具有的特性测量系统所应具有的特性 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中,这意味着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这可称为统计稳定性;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中,这意味着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这可称为统计稳定性;测量系统的变异必须比制造过程的变异小;测量系统的变异必须比制造过程的变异小;变异应小于公差带;变异应小于公差带;测量精密应高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一般来说,测量精度是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的
14、十分之一;测量精密应高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一般来说,测量精度是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的十分之一;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可能随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化。若真的如此,则测量系统的最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的较小者。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可能随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化。若真的如此,则测量系统的最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的较小者。25测量系统的评定测量系统的评定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明白该测量过程并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满足我们的需要。主要有二个目的:1)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所需要的统计特性,此项必须在使用前进行。2)发现种环境因素对测量系统显著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等,以决
15、定其使用的环境要求。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目的是在验证一个测量系统一旦被认为是可行的,应持续具有恰当的统计特性。常见的量具R&R分析是其中的一种试验型式。26计量型测量系统研究计量型测量系统研究2727(1)确定M名操作者A、B、C(1)确定M名操作者A、B、C,选定N个被测零件,按1、2、,选定N个被测零件,按1、2、,编号。被选定零件尽可能反映整个过程的变差。(2)测取数据:A以随机顺序测取所有数据并记录之,B、C在不知他人测量结果的前提下,以同样方法测量各零件的数据并记录之。(3)再以随机顺序重复上述测量r次(如23次),编号。被选定零件尽可能反映整个过程的变差。(2)测取数据:A以随机顺
16、序测取所有数据并记录之,B、C在不知他人测量结果的前提下,以同样方法测量各零件的数据并记录之。(3)再以随机顺序重复上述测量r次(如23次)计量型测量系统研究计量型测量系统研究作业步骤:作业步骤:安丰咨询安丰咨询2828(4)数据处理-极差计算(4)数据处理-极差计算。时,当查表,可根据试验次数,计算控制限(总平均极差极差计算每个操作者的平均次测量的极差各个零件进行分别计算每个操作者对07)4(;/).)3(;,.,)2(;,.,2,1;,)1(34334=+=DrrDDDRLCLDRUCLMRRRRRRRRNjRRRrRRmbamcbacjbjaj2929(5)数据处理-均值计算(5)数据处
17、理-均值计算jjPDIEFMcbaNAMCBAjjjjjjjjjMinXMaxXRMinXMaxXXXXXXMAAANXXXXXMCBAMXMCBA=+=+=+=与最小值之差,认为求各零件均值中最大值最小值之差,认为求各人均值中最大值与总均值例如值求出各人所有零件的均值求出所有人各零件的均求出各人各零件的均值)6()5().(1)4().(1,.,)3().(1)2(,.,)1(213030(6)结果分析(6)结果分析 以下计算的变差均以99%的正态概率为基础,即变差=5.15以下计算的变差均以99%的正态概率为基础,即变差=5.15 重复性重复性05.3,345.4,2111=KrKrKRE
18、V当试验次数3131重复性示例:重复性示例:(6)结果分析(6)结果分析零件试验零件试验1234512345121722021721421621621621621622022162162162122192192162152122203216218216212220X220220216212220X平均值平均值216.3218.0216.3212.7218.3216.3218.3217.3215.7213.3220.0216.9极差极差1.04.01.02.04.04.04.01.04.00.0R=2.5D3D4UCLR=R*D4=6.403.267 控制图常数控制图常数LCLR=R*D3=0.
19、002.575g23g23g23试验次数试验次数m=311.411.9151.191.7491.161.72g=1021.281.8161.181.73101.161.72d2=1.72(查表查表)31.231.7771.171.73111.161.71零件变差零件变差 e=2.5/1.72=1.4541.211.7581.171.72121.151.71重复性重复性=5.15 e=7.5平均极差分布的平均极差分布的d2值零件数量值零件数量*评价人评价人mm零件变差零件变差3R图控制限图控制限m e=R/d2评价人评价人 1评价人评价人 2子组内观察次数子组内观察次数23232(6)结果分析(
20、6)结果分析 再现性再现性070.2365.32.,/15.5)()(22222222=AVKmKmrNmddKNrEVKXAVDIFF若根号内为负值,则时,时,当评价人数试验数零件数,其中取决于其中3333零件试验零件试验1234512345121722021721421621621621621622022162162162122192192162152122203216218216212220X220220216212220X平均值平均值216.3218.0216.3212.7218.3216.3218.3217.3215.7213.3220.0216.9极差极差1.04.01.02.04
21、.04.04.01.04.00.0平均值极差平均值极差 R0=216.9-216.3=0.6g23g23g23评价人数评价人数 m=211.411.9151.191.7491.161.72g=1(只有只有1个极差个极差)21.281.8161.181.73101.161.72评价人标准偏差评价人标准偏差=R0/d2=0.431.231.7771.171.73111.161.71再现性再现性=5.15R0/d2=2.241.211.7581.171.72121.151.71平均极差分布的平均极差分布的d2值值 因量具变差影响了再现性的估计值,必须减去重复性部分来校正。因量具变差影响了再现性的估计
22、值,必须减去重复性部分来校正。校正过的再现性校正过的再现性=(5.15R0/d2)2-(5.15 e)2/nr =1.0 n=零件数量,零件数量,r=试验次数。试验次数。校正的评价人标准偏差校正的评价人标准偏差 0=1.0/5.15 0.19评价人评价人 1评价人评价人 2mmm再现性示例:再现性示例:(6)结果分析(6)结果分析3434(6)结果分析(6)结果分析 零件间变差(PV)零件间变差(PV)零件间变异:是指同一人或不同人使用同一量具测量不同零件零件间变异:是指同一人或不同人使用同一量具测量不同零件之相同特性所得之变异。之相同特性所得之变异。PV=Rp K3其中:Rp为样品的平均值极
23、差,K3=5.15/d2注:d2取决于零件数(n)当n=10时,d2=1.62其中:Rp为样品的平均值极差,K3=5.15/d2注:d2取决于零件数(n)当n=10时,d2=1.623535零件间变差示例:零件间变差示例:(6)结果分析(6)结果分析零件试验零件试验1234512345121722021721421621621621621622022162162162122192192162152122203216218216212220220220216212220平均值平均值216.3218.0216.3212.7218.3218.3217.3215.7213.3220.0极差极差1.04
24、.01.02.04.04.04.01.04.00.0平均值平均值217.3217.7216.0213.0219.2极差极差RP6.2零件间的标准偏差零件间的标准偏差 P=RP/d2g23456零件数零件数m=511.411.912.242.482.67g=1(只有只有1个极差个极差)21.281.812.152.402.60 P P=6.2/2.48=2.5031.231.772.122.382.58零件间变差零件间变差PV=5.15*P=12.8841.211.752.112.372.57平均极差分布的平均极差分布的d2值评价人值评价人 1评价人评价人 2m3636(6)结果分析(6)结果分
25、析 参数表:参数表:3737(6)结果分析(6)结果分析 测量系统双性(R&R)测量系统双性(R&R)总变差(TV)总变差(TV)22)()(AVEV+T V=22)()&(PVRR+R&R=3838(6)结果分析(6)结果分析 测量系统GR&R(%R&R):(Gauge Reproducebility and Repeatability)测量系统GR&R(%R&R):(Gauge Reproducebility and Repeatability)%R&R=100(R&R/TV)示例3939(6)结果分析(6)结果分析%R&R可接受的条件是:%R&R可接受的条件是:数值数值10%10%的误差
26、测量系统可接受的误差测量系统可接受 10%数值30%10%数值30%数值30%的误差测量系统不能接受,须予以改进。进行各种努力发现问题并改正,必要时更换量具或对量具重新进行调整,并对以前所测量的库存品再抽查检验,如发现库存品已超出规格应立即追踪出货,通知客户,协调处理对策的误差测量系统不能接受,须予以改进。进行各种努力发现问题并改正,必要时更换量具或对量具重新进行调整,并对以前所测量的库存品再抽查检验,如发现库存品已超出规格应立即追踪出货,通知客户,协调处理对策4040(6)结果分析(6)结果分析 当重复性(AV)变差值大于再现性(EV)时当重复性(AV)变差值大于再现性(EV)时量具的结构需
27、再设计增强量具的结构需再设计增强量具的夹紧或零件定位的方式(检验点)需加以改善量具的夹紧或零件定位的方式(检验点)需加以改善量具应加以保养量具应加以保养4141(6)结果分析(6)结果分析 当再现性(EV)变差值大于重复性(AV)时当再现性(EV)变差值大于重复性(AV)时作业员对量具的操作方法及数据读取方式应加强教育,作业标准应再明确订定或修订作业员对量具的操作方法及数据读取方式应加强教育,作业标准应再明确订定或修订可能需要某些夹具协助操作员,使其更具一致性的使用量具可能需要某些夹具协助操作员,使其更具一致性的使用量具量具与夹治具校验频率于入厂及送修纠正后须再做测量系统分析,并作记录量具与夹
28、治具校验频率于入厂及送修纠正后须再做测量系统分析,并作记录4242(7)线性分析(7)线性分析 在测量仪器的工作范围内选择一些零件可确定线性。这些被选零件的偏倚由基准值与测量观察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在测量仪器的工作范围内选择一些零件可确定线性。这些被选零件的偏倚由基准值与测量观察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正如在偏倚研究中一样,零件的基准值可由工具室或全尺寸检验设备确定。在操作范围内选取的那些零件由一个或多个评价人测量,确定每一零件的观察平均值,基准值与观察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为偏倚,要确定各个被选零件的偏倚。线性图就是在整个工作范围内的这些偏倚与基准值之间描绘的。线性:正如在偏倚研究中一样,零件的基
29、准值可由工具室或全尺寸检验设备确定。在操作范围内选取的那些零件由一个或多个评价人测量,确定每一零件的观察平均值,基准值与观察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为偏倚,要确定各个被选零件的偏倚。线性图就是在整个工作范围内的这些偏倚与基准值之间描绘的。线性:4343(7)线性分析(7)线性分析 线性示例:某工厂领班对确定某测量系统的线性感兴趣。基于该过程变差,在测量系统工作范围内选定五个零件。通过全尺寸检验设备测量每个零件以确定它们的基准值。然后一位评价人对每个零件测量12次。零件随机抽取,每个零件平均值与偏倚平均值的计算如下表所示。零件偏倚由零件平均值减去零件基准值计算得出。线性示例:某工厂领班对确定某测量系统的
30、线性感兴趣。基于该过程变差,在测量系统工作范围内选定五个零件。通过全尺寸检验设备测量每个零件以确定它们的基准值。然后一位评价人对每个零件测量12次。零件随机抽取,每个零件平均值与偏倚平均值的计算如下表所示。零件偏倚由零件平均值减去零件基准值计算得出。4444(7)线性分析(7)线性分析123452.004.006.008.0010.0012.705.105.807.609.1022.503.905.707.709.3032.404.205.907.809.5042.505.005.907.709.3052.703.806.007.809.4062.303.906.107.809.5072.50
31、3.906.007.809.5082.503.906.107.709.5092.403.906.407.809.60102.404.006.307.509.20112.604.106.007.609.30122.403.806.107.709.40123452.004.006.008.0010.0012.705.105.807.609.1022.503.905.707.709.3032.404.205.907.809.5042.505.005.907.709.3052.703.806.007.809.4062.303.906.107.809.5072.503.906.007.809.5082.
32、503.906.107.709.5092.403.906.407.809.60102.404.006.307.509.20112.604.106.007.609.30122.403.806.107.709.40最佳拟合这些点的线性回归直线及该直线的拟合优度(R最佳拟合这些点的线性回归直线及该直线的拟合优度(R2 2)计算如下:)计算如下:2.494.136.037.719.382.494.136.037.719.38y baxy bax式中:x 基准值式中:x 基准值2.004.006.008.0010.002.004.006.008.0010.00 y 偏倚 y 偏倚0.490.120.02
33、-0.29-0.620.490.120.02-0.29-0.62 a 斜率 a 斜率0.401.300.700.300.500.401.300.700.300.50偏倚=bax=0.7367-0.1317*基准值b=0.7367斜率越低,线性越好。=0.977907y/n-a*(x/n)R偏倚=bax=0.7367-0.1317*基准值b=0.7367斜率越低,线性越好。=0.977907y/n-a*(x/n)R2 2=(xy-(x*y/n)=(xy-(x*y/n)2 2x x2 2-(x)-(x)2 2/n)(y/n)(y2 2-(y)-(y)2 2xx2 2-(x)-(x)2 2/na=-
34、0.13167极差零件基准值xy-(x*y/n)试验次数零件均值基准值偏倚/na=-0.13167极差零件基准值xy-(x*y/n)试验次数零件均值基准值偏倚线性图-0.80-0.60-0.40-0.200.000.200.400.600.002.004.006.008.0010.0012.00基准值偏倚4545计量型测量系统研究计量型测量系统研究46计数型量具计数型量具 就是把各个零件与某些指定限值相比较,如果满足限件则接受该零件否则拒收。就是把各个零件与某些指定限值相比较,如果满足限件则接受该零件否则拒收。计数型量具只能指示该零件被接受或拒收。计数型量具只能指示该零件被接受或拒收。计数型测
35、量系统的分析方法有: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有:1)小样法;2)大样法。1)小样法;2)大样法。4747(8)GO/NO GO分析(小样法分析)(8)GO/NO GO分析(小样法分析)先选取20个零件来进行。先选取20个零件来进行。选取二位评价人以一种能防止评价人偏倚的方式两次测量所有零件。选取二位评价人以一种能防止评价人偏倚的方式两次测量所有零件。在选取20个零件时,必须有一些零件稍许高或低于规范限值。在选取20个零件时,必须有一些零件稍许高或低于规范限值。所有的测量结果(每个零件测4次)一致则接受该量具,否则应改进或重新评价该量具,如果不能改进该量具,则不能被接受并且应找到一个可接受之替代
36、测量系统(续)所有的测量结果(每个零件测4次)一致则接受该量具,否则应改进或重新评价该量具,如果不能改进该量具,则不能被接受并且应找到一个可接受之替代测量系统(续)4848(8)GO/NO GO分析(小样法分析)(8)GO/NO GO分析(小样法分析)当为不能接受时,可能有但不限于下列情况,并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当为不能接受时,可能有但不限于下列情况,并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仪器性能不稳定,检查并修理或更换仪器;仪器性能不稳定,检查并修理或更换仪器;对测量者进培训,提高测量者测量水平;对测量者进培训,提高测量者测量水平;量具的夹紧或定位装置需要改进。(续)量具的夹紧或定位装置需要改进。(续)494
37、9(8)GO/NO GO分析(小样法分析)(8)GO/NO GO分析(小样法分析)橡胶软管内径通过不通过塞规GO/NO GO示例:橡胶软管内径通过不通过塞规GO/NO GO示例:50大样法分析大样法分析对于某计数型量具,用量具特性曲线的概念来进行量具研究,GPC是用于评价量具的对于某计数型量具,用量具特性曲线的概念来进行量具研究,GPC是用于评价量具的重复性和偏倚重复性和偏倚;这种量具研究可用于单限值和双限值量具;这种量具研究可用于单限值和双限值量具;对于双限值量具,假定误差是线性一致的,只需检查一个限值。对于双限值量具,假定误差是线性一致的,只需检查一个限值。一般地,计数型量具研究包括获得多
38、个被选零件的基准值。这些零件经过多次(m)评价,连同接受总次数(a),逐个零件地记录,从这些结果就能做估计重复性和偏倚。一般地,计数型量具研究包括获得多个被选零件的基准值。这些零件经过多次(m)评价,连同接受总次数(a),逐个零件地记录,从这些结果就能做估计重复性和偏倚。51分析步驟分析步驟 选取零件;最根本的是已知研究中所用零件的基准值。应尽可能按实际情况等间隔选取八个零件,其最大和最小值应代表该过程范围;选取零件;最根本的是已知研究中所用零件的基准值。应尽可能按实际情况等间隔选取八个零件,其最大和最小值应代表该过程范围;八个零件必须用量具测量m=20,并记录接受的次数(a);八个零件必须用
39、量具测量m=20,并记录接受的次数(a);对于整个研究,最小的零件必须a=0,最大的零件a=20,记录接受的次数(a)。其余1a19;对于整个研究,最小的零件必须a=0,最大的零件a=20,记录接受的次数(a)。其余1a+aaapapamaifamaifmaamaifmap53计算偏倚计算偏倚factor adjustmentan is 08.108.1)005.0()975.0(ityRepeatabillimitLower)5.0(=aTaTaTPatXPatXPatXBias1.08是个判断因子54确定偏倚是否明显偏离确定偏倚是否明显偏离“0 0”zero.fromdifferet tl
40、ysignifican is bias the5,19)then 2.093(0.02an greater th is valuecalculated thisIf3.31ityrepeatabilBiast=如果计算结果远大于2.093(0.025,19),那么偏倚明显偏离“0”55大样法示例大样法示例?计数型量具用于测量容差为+-0.010的一个尺寸,该量具是一个线端自动检查量具,为完成计数研究,8个零件用该量具各自测量20次,这8个零件基准值从-0.016至-0.008。各零件接受次数为:XTaPa-0.016000.025-0.015010.075-0.014030.175-0.013
41、050.275-0.012080.425-0.0110160.775-0.0105180.875-0.0100200.975-0.0080201.00056Pa&Xt 图Pa&Xt 图-0.0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1.00.90.80.70.60.50.40.30.20.10.0XtPa57回归图回归图-0.0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1.00.50.0XtPaR-Sq=0.925Y=2.31411+148.192XRegression Plot58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能須加補正值或適用所以明顯的偏,可86.90073.00023.03.313.310073.008.1)0163.0(0084.00023.0)010.0(0123.0=RBiastRBias所以明显的偏离“0”,可能须加补正值或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