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 第4章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 第4章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ppt(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第4 4章章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物流网络的含义;掌握物流网络的结构模式;掌握物流网络设计的原理;了解物流网络的研究对象;了解供应链物流结构 了解物流网络设计模型的选择。第四章第四章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第一节 物流网络概述第二节 物流网络的结构模式第三节 物流网络设计与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物流网络概述物流网络概述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信息化、高科技化和全球化,物流已受到各国政府、学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有效地计划、管理和控制原
2、材料、中间仓储、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由此可见,物流网络涵盖物流及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物流网络规划与管理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最基础作业之一。一、物流网络含义一、物流网络含义物流网络是从网络的角度研究物流,这是物流研究的新视角。最熟悉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连接介质,按照要求进行的连接,以供用户共享文件、程序、数据等资源的一种组织形式。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有交通运输网络、区域经济网络、社会网络等。从概念上讲,它们都具有相似性,但物流网络还具有其独特性。(一)物流网络的定义 物流网络是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一个完整的
3、物流网络是由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线路和物流节点共同组成的。物流网络定义为:“在网络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物流网络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设计一个物流网络,可能包含以下多种目的。1.提供优质服务。2.准时、快捷。3.节约。4.规模化。5.库存控制。(二)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1.服务性。2.开放性。3.信息先导性。4.外部性和规模效应。5.整体性。6.服
4、从性。(三)物流网络化 物流网络化就是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将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网络化”,把物流从一种“混沌”状态转变为有序的网络化状态,用系统思维统领物流网络的规划设计。物流网络化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考虑。在微观层面,主要是通过一般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物流规划设计,推动物流网络化;在宏观层面,则通过政府的物流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物流运作环境,推动国家宏观经济物流的网络化。对于一般企业的物流网络化,主要分3步来进行。首先是实现企业内部的物流网络化。通过将采购、存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活动和物流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内部物流网络化。现在许多企业成立物流中心,将采购、外协加工、仓储、配送到工
5、位、在制品转运、成品运输作为物流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这种网络化的有力措施和表现。其次是实现交易双方企业间的物流网络化。这是指通过与供方和客户的合作,实现运输和物资保管活动的合理化。最后是实现同行业企业间的物流网络化。这是指通过与同行其他企业的合作,实现物流网络化,如实现共同配送、共同集货、共同仓储等。物流企业的网络化,也是分3步来进行的。首先是运输手段的网络化。许多物流企业只有某种运输方式,而单一运输方式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需要将不同运输手段加以有机结合,以满足客户需求,方便客户运作,同时也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如提供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其次是物流企业间的网络化,即通过物流企业间的合作,实现
6、共同配送中心、共享信息网络等。最后是物流需求信息整合,即通过对物流需求信息的集中、组合、优化配置等实现物流网络化,如小批量货物的配载运输等。二、物流网络的研究对象二、物流网络的研究对象物流网络由节点和线路以及伴随的信息组成。节点是一种物流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商品生产场所(如工厂)、商品存储场所(如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商品市场场所(门店、超市等)以及相伴随的信息收集处理点。线路表示商品在不同节点间的移动路线,即运输路线,或者通常所说的流通渠道,伴随有信息传递方式。线路有长短、宽窄的特性。在层次上,物流网络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上的物流网络研究
7、国际、国家、区域、城市、园区物流网络构建与设计;微观物流网络研究企业物流网络构建与设计。(一)微观物流网络 1.制造企业生产场所 对于制造型企业,物流网络包括设施网络、供应网络、仓储网络、配送网络和装卸搬运网络。2.批发企业存储场所 对于批发企业,物流网络同制造企业一样,同样涉及设施网络、供应网络、仓储网络、配送网络和装卸搬运网络,但其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3.零售企业市场场所 零售企业的物流网络同样涉及设施网络、供应网络、仓储网络、配送网络和装卸搬运网络,其关键点在于终端设施网络和仓储网络。(二)宏观物流网络 1.物流园区物流网络 物流园区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研究和发展某个或者多个特定物流领域的
8、事业,以此为基础逐步建设成为该领域内具有强大核心竞争能力主体而确定的中心性区域。物流园区是一个大的物流节点,其主要功能是集成和整合。它集成了小的物流节点,不仅是不同的物流线路的交会点,还是集商流、信息流、物流运作、物流文化于一体的集散中心;它整合第三方物流业务、物流企业业务和企业物流业务,为入驻企业和物流相关部门提供一体化服务。它具有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环境共建、优势互补、专业化运作、集成辐射等优点。2.城市物流网络城市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课题,目前关于城市物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日本学者谷口教授认为:“城市物流是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交通阻塞、能源浪费等因素,对城市内私
9、有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城市物流网络的主要功能是聚集、扩散和中介。聚集是通过从城市外部向城市的流通,实现资金、商品、人口、信息、技术等的集中,保证城市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促进城市经济的稳步发展。扩散是聚集的保证和交换条件,通过由城市向城市外部的流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不断地扩大和扩散,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中介是指城市的市场作用通过各种过境流通、代理服务,增强城市物流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实现区域内的广泛联系。3.区域物流网络区域物流是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内物资流动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整体控制,实现区域内物流各要素的系统优化,以满足区域内
10、生产、生活需要,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物流网络以城市为核心,通过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的方式,实现区域内的物资流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物流网络具有明显的层次特征,依托大中城市内部的物流网络、大中城市与周围地区或毗邻地区或经济区内的物流网络、大中城市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之间的物流网络、一些城市与国外一些城市或地区的物流网络,形成了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市场;区域物流网络依托信息网络,实现区域物流的一体化管理与协调,全面综合地提高物流规模效益。4.国际物流网络国际物流是指各个国家和不同组织之间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执行和协调的过程。国际物流是以
11、实现国际商品交易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在国际间的有效流动,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国际物流依照国际惯例,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利用国际物流网络,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国际物流与城市物流、区域物流相互叠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国际物流网络依托物流节点(口岸、保税仓库、中转仓库)、运输航线(海洋、航空和陆地)和物流信息(单证、支付、客户资料、市场行销和供求信息等)将货物运送到世界各地。电子数据交换(EDI)是国际物流网络信息化的重要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12、 物流网络的结构模式物流网络的结构模式组成网络相互联系的要素的整体形态叫做网络的结构。物流网络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的排列顺序就构成了物流网络的结构。这里概括地介绍物流网络的流动结构、功能结构、供应链物流结构、治理结构、网络结构和产业结构。一、流动结构物流网络就像是一条完整的河流,从端面上看,它具有河流的7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径、流速和流效。这7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的。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流体、流向、流量、流径和流速决定采用的载体的属性,载体对流向、流量、流径和流速有制约作用,载体的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均会产生影
13、响,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径和流速决定流效。因此,应根据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流向、流程的远近及具体运行路线、流量大小、流速快慢和流效的高低决定载体的类型和数量。二、功能结构物流网络的功能结构就是前面提到的物流网络的基本功能,即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其中,运输和存储是物流网络的最基本功能,首先是有运输,然后是存储,装卸搬运伴随运输和存储而生,包装和流通加工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处理则贯穿整个物流过程并起核心作用。再次强调,物流网络的功能结构取决于生产和流通的模式。三、供应链物流结构供应链包括物料供应、生产、流通和消费4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背后,都需要物
14、流网络的支持与服务。因此,供应链的物流结构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流通物流和消费物流组成。在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作业。四、治理结构物流网络的治理结构是指物流网络资源配置的管理与控制的机制和方法。物流网络的资源在区域或行业。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初始配置状态是历史形成的,不是按照一个特定的物流网络的要求来分布的。如何解决将产权分散的物流资源为特定的物流网络服务问题,这就是物流网络的治理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Oliver Williamson关于合同治理的契约理论,可以把物流网络的治理结构分为4类: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和单边治理。网络结构是指物流网络的
15、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增长极网络、点轴网络、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和复合网络。1.增长极网络,是指经济社会集中在一点形成的经济增长点,也是经济集聚与扩散相互协同形成的一种地域经济社会结构。它以一点为核心,呈放射状分布。扇形和星形网络是其呈现的两种典型网络结构形式。直观上可以用一对多网络结构来理解。一对多网络结构在工厂配送中心或者在单个配送中心客户的关系当中最为常见。典型网络结构形式典型网络结构形式(a)(b)(c)典型网络结构形式,扇形(a)和星形(b)网络结构。网格形(c)网络结构。2.点轴网络,是指消费者大多产生和聚集于一点,形成大小不等的市场,而相邻节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不是平衡辐射,而是沿交通线、
16、资源供应线进行。以点轴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系统呈现沿干线以带状分布为主,物流网络在沿线重要交通站点及枢纽呈放射状分布。带形网络和环形网络是其呈现的两种典型网络结构形式。3.多中心多层次网络,是不同地域之间相互联系、密切合作所形成的一种物流空间网络。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协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物流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网格形网络就是它的典型形式。4.复合型网络,是指由两种以上网络结构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网络结构,它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需求。六、产业结构物流是一个产业,这是因为在物流中包含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电信服务,它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又是由
17、诸多相关行业聚合而成的群体。物流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基础性产业。具体包括物流基础业、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系统业、第三方物流业和货主物流业。第三节第三节 物流网络设计与分析物流网络设计与分析一、物流网络设计的原理 物流网络是一种复杂网络,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动态多变,跨越时空,涉及众多行业,既要满足社会需求、节能环保,又要经济合理、节约物流总成本,这些都对物流网络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在规划中不迷失方向,必须遵循4项基本原理:系统分析原理、供需平衡原理、供应链一体化原理和成本效益分析原理。二、物流网络设计的步骤二、物流网络设计的步骤物流网络设计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和程
18、序。首先是网络设计,这是规划的重点。为了设计好物流网络,需要确定客户服务水平,制定标准。然后进行详细的网络结构设计。(一)物流网络规划层次 物流网络的设计问题是整个物流规划的起点。物流规划活动计划频率网络设计总量计划与分配滚动计划与主生产计划交易处理短期计划年度季度/月月/周日日数据库1.网络设计,即设计良好的物流网络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配送中心、工厂以及其他节点的数量、选址与运行能力(容量或产量)。设定各节点的库存水平,确定客户服务水平。网络设计所需的数据为总量数据与长期预测,该项工作的时间间隔通常在1年以上。2.总量计划与分配。决定配送中心、工厂及原材料来源的总量(需求量、产量或采购量
19、),以及总量在各节点的分配。计划间隔期为季度或月。3.滚动计划或主生产计划。本层计划与上一层计划不同之处在于计划的对象是各种具体的产品而非笼统的总量。目标是确保需求预测与库存目标的实现。计划期间隔为月或周。4.交易处理。指为随机来到的客户订单安排供货。5.短期安排。指合理利用运输等企业资源,保证按时向客户送货。(二)客户服务水平评价 网络设计的第一步是客户服务水平评价。评价方法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1.外部评价 外部评价典型的方法是客户问卷调查,需要客户回答的问题包括:客户所期望的服务水平是什么?竞争对手所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是什么?争对手如何实现其服务水平?公司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其战略可以达到
20、成本与对最终客户服务的期望水平?公司在多大程度上从“渠道观点”来决定分配渠道中哪个部门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怎么做的问题?公司的物流战略是否支持企业的战略?2.内部评价 内部评价是了解企业实际提供的服务水平,需要回答的问题包括:企业是如何衡量服务水平的?衡量单位是什么?业绩标准或目的是什么?目前达到什么水平?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有多大?这些衡量指标是如何得到的?是否有内部客户服务报告系统?企业各业务部门是如何理解客户服务的?企业各业务部门在交流和控制中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订单周转时间的波动有多大?是如何影响客户业务的?综合内部和外部客户服务水平评价结果,重新确定适当的客户服务水平,作为
21、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依据。(三)设定标准 以企业当前的管理政策、物流运作模式与绩效作为参照,即设定基准目标。典型的基准是企业当前物流系统的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建模分析是解决网络设计问题的流行方法,因为很多分析工作不可能放到实际运作中来进行,只能借助于适当的模型。基准的设置是模型分析中重要的一步,通过调整模型中的参数与变量,得到不同的运行结果,将这些结果与基准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确定一些重要参数(如需求量、库存量、运输批量等)与模型运行结果(如物流成本和客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据此才能选择出最优的物流网络设计方案。(四)物流网络结构设计 网络构架的主要目标有3个:1.在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约束下求得
22、最低的物流总成本;2.在一定的物流总成本约束下实现最优的客户服务水平;3.通过尽可能地扩大特定的客户服务水平所创造的收益与相对应的物流总成本之间的差距,获得最大的利润。三、物流网络设计所需数据三、物流网络设计所需数据物流网络设计工作不是拍脑袋,也不是长官意志,而是科学工作。科学工作的基础在于数据,让数据说话。因此,在物流网络设计时要求收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将数据转化为设计需要的信息。(一)数据清单 物流网络设计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大量数据作为规划的基础,这些数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线上的所有产品清单,如产品名称、型号、规格、质量、尺寸、材质、用途等。2.客户、存货点、原材
23、料供应源的地理分布,可以在地图或GIS中将它们的位置清楚地标注出来。3.每一区域内客户对每种产品的需求量。4.运输成本和费率。5.运输时间,订货周期,订单满足率。6.仓储成本和费率。7.采购/制造成本。8.产品的运输批量,即产品一次运送的数量。9.网络中各节点的存货水平及控制方法。10.订单的频率、批量、季节波动情况。11.订单处理成本与发生这些成本的物流环节。12.客户服务目标。13.在服务能力限制范围内设施的可用性。14.产品配送模式。(二)数据来源 如何收集上述数据,是物流网络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正式的物流信息系统,这给数据收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即使一些企业有
24、管理信息系统,但数据也不够全面。因此,主要的数据收集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即使一些企业有管理信息系统,但数据也不够全面。因此,主要的数据来源是通过其他渠道,如企业经营运作文件、财务会计报告、物流研究报告、公开出版物、人员调查等。(三)数据编码 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赋予一定规律性、易于人或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图形、颜色、文字等,它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和传递、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数据编码就是给数据赋予代码的过程,它是一项数据处理技术,在信息化条件下,数据编码尤为重要。数据编码有利于实现计算机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就物流而言,产品编码、客户编码、地理编码等,对于快速识别和处理
25、物流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四)数据转化为信息 数据仅仅是对现实的一种客观描述,有了数据之后,还必须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组织、概括、分类等处理工作,使之成为辅助决策的有用信息。针对物流网络设计问题,有必要研究信息的关键要素,以及信息的产生过程。1.数据单位 在物流分析中常用的单位有质量单位(如kg(千克)、t(吨))、货币单位(如元、美元、欧元、日元等),长度单位(如m(米)、km(公里))、面积单位(如m2(平方米)、km2(平方公里))、体积单位(如L(升)、gal(加仑))、计数单位(如箱、件)等。物流数据库以何种单位为主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对数据的使用和分析习惯,生产制造企业往往采用质量或计数单
26、位,而批发和零售企业多采用货币单位。2.产品分类组合 企业的产品线中往往包含成百上千种类别,这种多样性一方面产生于不同的产品特性与式样,另一方面也产生于同种产品的不同包装与尺寸。在物流网络设计中,显然不可能针对每一种如此细分的产品类别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这就需要对产品进行分组归类。网络设计通常要求作为分析对象的产品类别不超过20个。3.运输费率估算 物流网络设计中,运输费率是一个重要的数据。由于物流成本是网络设计的主要决策依据,因此必须对各种方式的运输费率作出准确的估算。企业自备运费的费率估算需要掌握较为详细的运作成本数据以及运输工具的行驶路线。从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出发,企业通常会将一部分
27、产品运输工作交给企业外部运输力量来完成。租用外部运输力量的运输费率由承运企业提供。4.客户集聚处理 企业的客户通常散步在各地,但又相对地集中在中心城镇。在物流网络设计中,没有必要对每个客户进行单独分析;成千上万的客户产生的购买需求量可以用地理分布上的一定数量的聚集点来表示。将整个市场销售用这些聚集点来代表而进行网络设计分析,在运输成本估算的准确性上不会有大的偏差。5.设施成本 与仓库设施相联系的成本可以分为3大类:固定成本、存储成本和操作成本。固定成本包括税收、租金、管理费用、资产折旧等项目,这类成本不随仓库存储量的变动而变动;存储成本是平均存货水平的函数;操作成本则随货物周转量的变动而变动。
28、对于企业自行建造的仓库等设施,会计部门会定期提供成本清单。物流管理人员需将这些成本细分为上述3大类,以便进行物流网络规划分析。当企业租用公共仓库时,则只需考虑可变的存储成本与操作成本,相关的费率很容易计算出来。6.库存量与周转量的关系 物流网络设计中涉及仓库的数量、选址与容量决策,有必要弄清仓库的库存量与周转量之间的关系,估算仓库的库存水平。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库存政策来确定。例如,企业的仓库周转率目标是每年周转13次,则表示该仓库平均库存量是它所服务的市场年销售量的1/13。这种描述虽然对管理层来说容易理解,但并不十分准确。更加准确的描述需对仓库库存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7.需求预测 完
29、全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进行物流网络设计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物流网络设计是为企业未来的物流运作而设计的,因此在分析中有必要采取一些中长期预测方法。在实践中,许多企业采取5年预测数据进行网络设计。8.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财务限制、规划所能提供的最大投资额;法规和政治限制,如选址必须排除某些特殊区域、要符合环保要求等;人力资源限制,即要充分考虑是否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物流专业人员来支持新规划;时间限制,即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新规划的任务;合同限制,包括现有的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合同。这些限制性的条件也会对网络设计有重要影响。四、物流网络设计模型的选择四、物流网络设计模型的选择虽然
30、可用于网络分析的模型有许多种,但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很少的几类:数学分析技术;仿真模型;启发式模型;最优模型;专家系统模型。(一)数学分析技术 这类技术泛指各种只借助简单数学分析技术的方法,包括统计图表、制图技术和表哥对比等几种方法。但是,这类技术的分析结果不一定就是低质量的。洞察力、经验和对网络规划的良好理解使得人们能够做出满意的设计。这类方法能够考虑主观因素、例外情况、成本和限制条件等许多最复杂的数学模型也不能包括的因素。这使得分析内容更丰富,并且有可能得出能直接用于实施的设计方案。(二)仿真模型 网络的仿真通常包括模拟成本结构、约束条件和其他能够合理地代表网络的因素。这类模拟通常利用随机的数
31、学关系来完成。因而,仿真程序就是对系统的模型进行抽样试验的技术。也就是说,将一定的网络结构表示为仿真模型,然后提供与系统方案运营相关的成本和其他数据,就同样的、不同的方案反复多次进行试验,就可以生成有助于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统计数据。由于模型关系非常复杂,所处理的信息量巨大,因此仿真通常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仿真可被用来处理物流管理中的各种规划问题。如利用仿真模型进行仓库选址、进行网络优化和选择运输策略等。绝大部分仿真模型要针对所分析的具体问题专门设计。大多数的仿真模型还是建立在通用仿真语言的基础之上的。这些语言包括SIMSSCRIPT,GPSS,SIMULA,DYNAMO,SIMFACTORY和
32、SLAM。现在,这些语言中的大多数都具有图像功能,模拟时产品的流动和库存的水平可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屏幕上,便于对结果进行解释。(三)启发式模型 启发式模型是某种形式的混合模型,它将仿真模型定义的真实性与最优模型所能实现的寻找最优解的过程结合在一起。启发式模型一般可以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但无法保证获得最优解。模型是围绕启发式方法的概念建立的,欣克尔(Hinkle)和库恩(Kuehn)对启发式方法概念的定义如下:这是一个简化了的推理过程,寻求得到满意答案,而不是最优解。启发式方法包括一种规则或计算程序,可以限制问题的可行解的个数,它模拟人的一些行为准则,对无法求得最优解的问题,得出一个可接受的解,
33、从而缩短了问题的求解时间。启发式模型对某些物流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如果人们建模的目的是要找到最佳答案,且利用优化法对问题求解要求的条件过多时,那么启发式模型会非常有用。我们常常在规划时使用启发式方法,它们可以表现为某些准则或概念。以下是一些启发式方法的规则:1.最适合建仓库的地点是那些需求最大的地区或临近这些地区的地方;2.应该由供货点直接供货给那些按整车批量购买的客户,不应再经过仓储系统;3.如果某产品出、入库运输成本的差异能够弥补仓储成本,就应该将该产品存放在仓库里。4.生产线上最适合采用适时管理而不是采用统计库存管理方法的物料是那些需求和提前期波动最小的物料;5.下一个进
34、入分销系统的仓库就是那个节约成本最多的仓库;6.从分销的立场来看,成本最高的客户就是那些以小批量购买且位于运输线末端的客户;7.从分销网络最远端开始,沿途搭载小批量货物直到装满整车,再回到运输起点的运输方法是最经济的。上述规则都可以纳入一个模型,一般是计算机软件,这样在求解时就能遵循这些逻辑规则。(四)最优模型 最优模型是依据精确的数学过程评价各种可选方案,且能保证得到针对该问题的数学最优解(最佳选择),即从数学上可以证明所得到的解是最优的。许多确定性的运筹学模型或管理科学的模型都属于此种类型。这些模型包括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和整数规划)、枚举模型、排序模型、各种各样的微积
35、分模型和设备替换模型。许多最优模型已经过概括总结,可以买到相应的软件包。最优模型的优势如下:1.在给定一整套假设条件和数据下,可以保证用户能得到最优解;2.可以正确处理许多复杂的模型结构;3.因为得到了所有的方案,并进行了评估,所以分析的效率会更高;4.因为每次都保证得到最优解,所以可以放心地对各次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最优模型和启发式模型所获得的解在成本上或利润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尽管最优模型的这些优势使人印象深刻,但它也并不是没有缺点。最优模型最主要的缺点就是随着问题的复杂程度的增加,即时利用最大型计算机,也无法在合理的计算时间内得到最优解。因此常常需要在求解时间和问题描述的现实性之间取得平
36、衡。虽然如此,有限的最优模型也可以应用在启发式模型中,求得部分问题的最优解。(五)专家系统模型 如果曾对某个规划问题(如网络规划问题)进行过多次求解,规划人员就会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法积累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往往胜过最复杂的数学公式。如果能将这样的知识或经验融入现有模型或专家系统中,就能够比单独使用仿真技术、启发式方法或最优化方法得出的结果总体质量更高。专家系统的定义为:专家系统是一种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利用专家的知识和求解的逻辑推理方法以专家的水平解决问题。尽管专家系统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经有一些关于该系统应用的报道,如辅助医疗诊断、探测矿物、设计海关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在托盘上码放
37、货箱等等。在物流管理的库存、运输和客户服务等领域也已开始应用专家系统模型。与传统的规划系统相比,专家系统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1.专家系统既能处理定性的信息,也能处理定量的信息,使得某些关键性的主观因素(如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可以很容易成为决策过程的组成部分;2.专家系统能够处理不确定的信息,而且利用部分信息也能够对问题求解,这样能够解决一些更复杂的、未能很好地组织起来的问题;3.专家系统解决问题时使用的信息最少,因此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4.专家系统展示的是专家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使得物流管理人员能够很快地提高决策能力;5.专家系统提供的知识可转移、可复制且具有文档化特征。开发专家系
38、统模型的最大困难就是指定专家、确定知识库和获得专家们的相关知识。(六)决策支持系统 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数据库和分析工具已经结合在一起,形成现在所谓的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使用户直接与数据库交互作用,将数据直接导入决策模型,以简洁的描述分析来辅助决策过程。决策支持系统包括四个基本的子系统。1.交互系统,使用户和系统可以直接交流;2.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从内部数据库和外部数据库获取必要的信息;3.建模子系统,该系统允许用户通过输入参数,针对具体决策需要调整条件来实现与管理科学模型的交互作用;4.输出系统,该系统具有图像功能,这样用户可以提出假定推测问题,并可以得到便于解释的输出形式。这样的
39、系统为决策者提供的可能是仅仅能够与之进行交互的环境,但为用户做最终决策则留有很大的余地。与之相反,决策支持系统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可执行的方案。如果涉及到战略设计,前一种情况比较典型;如果只是做短期计划,则后一种特征更重要。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都为规划过程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本章小结本章小结物流网络是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一个完整的物流网络是由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线路和物流节点共同组成的。物流网络定义为:“在网络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
40、网络体系的总称。”物流网络是物流网络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其中,物流组织网络是物流网络运行的组织保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物流网络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和运作;物流信息网络是物流网络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物流网络既不是单纯指企业内部的物流网络,也不是专指外部物流网络,而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概念,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资源共享性,运用网络组织模式构建起来的新型物流服务系统。物流网络由节点和线路以及伴随的信息组成。节点是一种物流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商品生产场所(如工厂)、商品存储场所(如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商品市场场所(门店、超市等)以及相伴随的信息收集处理点。线路
41、表示商品在不同节点间的移动路线,即运输路线,或者通常所说的流通渠道,伴随有信息传递方式。线路有长短、宽窄的特性。在层次上,物流网络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上的物流网络研究国际、国家、区域、城市、园区物流网络构建与设计;微观物流网络研究企业物流网络构建与设计。组成网络相互联系的要素的整体形态叫做网络的结构。物流网络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的排列顺序就构成了物流网络的结构。这里概括地介绍物流网络的流动结构、功能结构、供应链物流结构、治理结构、网络结构和产业结构。物流网络是一种复杂网络,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动态多变,跨越时空,涉及众多行业,既要满足社会需求、节能环保,又要经济合理、节约物流总
42、成本,这些都对物流网络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在规划中不迷失方向,必须遵循4项基本原理:系统分析原理、供需平衡原理、供应链一体化原理和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网络构架的主要目标有3个:1.在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约束下求得最低的物流总成本;2.在一定的物流总成本约束下实现最优的客户服务水平;3.通过尽可能地扩大特定的客户服务水平所创造的收益与相对应的物流总成本之间的差距,获得最大的利润。物流网络设计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和程序。首先是网络设计,这是规划的重点。为了设计好物流网络,需要确定客户服务水平,制定标准。然后进行详细的网络结构设计。因此,在物流网络设计时要求收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将数据转化为设计需要的信息。虽然可用于网络分析的模型有许多种,但可以把它分为数学分析技术、仿真模型、启发式模型、最优模型、专家系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