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48989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学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 在众多宽大田填,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 20万公 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B.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C.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D.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存在众多宽大田坡,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 南侧还发现了 20万

2、公斤的稻谷堆积”,结合所学新石器时代的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已经有 了原始农业并有了一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排除A项;这一时期并 未形成国家,排除C项;精耕细作是铁犁农耕推动下产生的,排除D项。故选B项。2 .据古籍记载,夏、商、周三朝不断有接待“四夷”的活动,如“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 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周朝还专门设立“象胥”这一职官,负责接待四方使 节和诸侯宾客,“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上述现象 表明()A.中央王朝严密控制了边疆地区B.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C.中原王朝注重与周边民族交流D.各民族之间实现了和谐融洽【答案】C【解

3、析】【详解】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中央王朝不断接待周边少数民族使者,周朝还专门设置 “象胥”负责接待四方使节和诸侯宾客,表明中原王朝注重与周边民族交流,c项正确; 材料与严密控制边疆地区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排除B项;D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项。3 .西周时期,辅佐周王左右的太师、太傅、太保,合称“师保”。师保统辖诸侯百官,执 掌朝廷军政大权,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一现象()A.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力量B.表明国家雏形形成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成熟D.削弱了周王的权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辅佐周王左右的太师、太傅、太保”“统辖诸侯百官”等信息可推粮食收

4、成、逃犯、洋盗缉查、每月粮价波动等情况”、“有关军情利紧急事务的奏折必须使 用驿递,该用不用,不该用而用,都会受到申斥或处分”、“奏事处人员定期更换制度,以 防范任职时间过长可能带来的弊端”等可以概括得出。(2)根据材料,结合康熙雍乾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影响可以概括得出。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对宋代历史进行文本 挖掘分析。下面是出现较多的词汇:参知政事、话本、通判、张载、交子、市坊、岁币、苏轼、夜市、市舶司、榷场、党 争、佃户、沈括、转运使、李清照、糊名法、天子门生、景德镇、活字印刷术、占城稻、 禁军、指南针、澧渊之盟、青苗

5、法、王小波起义、米芾、武经总要等。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并据此拟定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有关知识进行论 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选词:通判、转运使、禁军论题: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宋初,为 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创设“通判” 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兼行政与监察于 一身,起到了与知州彼此制约的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北宋于 各路设转运使。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举贤荐能等职责, 削弱了地方的实力。禁军为北宋的正规军,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 府直接掌握。禁军每发

6、一兵,均须枢密院颁发兵符,使将不得专其兵,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 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总之,这些措施加强了宋王朝的中央集权,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 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注:“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学生若答其它且符合题意即可。)【解析】【分析】【详解本题属于小论文形式的考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首先选择三个关联 密切的词语,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得出主题,再进行阐述。如选择“通判、转运 使、禁军”,结合所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的史实,可从通判、转运使、禁军的权力设 置和作用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务必突出将地方的权力收归中

7、央,削弱地方,同时也解决 藩镇割据的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 济发展。论述时,必须做到持论有据,逻辑清晰,其它答案合理也可。【点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关市贸易自汉高祖创设之后,终两汉之世皆存。如表所示为部分史书的记载。时间关市记事出处高后四年(公元前184 年)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史记南越 列传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 年)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史记匈奴 列传景帝中元四年(公元前146 年)御史大夫奏禁马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汉书景帝 纪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汉罢马、弩关汉书昭帝 纪章帝元和元年(

8、84 年)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单于复愿与吏合市”。诏书听云遣驿使迎呼慰 纳之。北单于乃遣大且渠伊莫誉王等,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后汉书南 匈奴传安帝永初中(约 110年)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 市”后汉书乌 桓鲜卑传初平元年(190 年)刘虞“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后汉书刘 虞传(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关市贸易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关市贸易的影响。【答案】(1)特征: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分布范围较广;时断时开;政治色彩浓厚;限制 商品交易种类。(答出三点即可)(2)影响:有利于缓和汉王朝与少数

9、民族政权的关系;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 进了走私贸易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汉帝国的疆域拓展。(答出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特征:从材料中的推动力量来看,政府主导,民间参与;从材料中的分布范围来看,分布 范围较广;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时断时开;从材料中目的来看,政治色彩浓厚;从材料 中的商品种类来看,限制商品交易种类。【小问2详解】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缓和汉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力口强民族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走私贸易的发展、客观上推动汉帝国的疆域拓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知,王权责任重大(王权的加强)才产生了专门的辅政大臣,这样更有利于周王执掌运行 军政大权,从

10、而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力量,A项正确;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可知,国家雏形形 成最晚也是夏(甚至会更早些),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强盛时期,不可能到西周时期国家雏 形才形成,排除B项;西周时期实行的是血缘政治,官僚政治萌发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西 周时期不可能“促进了官僚政治的成熟”,排除C项;材料中虽然有“师保统辖诸侯百 官,执掌朝廷军政大权,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但“师保”属于“辅佐周王左右” 的辅政机构,从题干中不能得出“削弱了周王的权威”,排除D项。故选A项。4 .史记晋世家载:“(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邑大 朴翼。翼,晋君都邑也。”之后,桓叔之孙晋武公伐翼,灭晋络侯,“尽

11、并晋地而有 之”。这说明当时A.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B.分封制受到较大冲击C兼并战争促进国家统一D.王室与地方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邑大於翼。翼, 晋君都邑也。”可知,晋昭侯分封成师于曲沃,翼城则是当时晋国的都城,可是曲沃却比翼 城繁华庞大。这就为以后埋下了隐患。据材料“桓叔之孙晋武公伐翼,灭晋缗侯,尽并晋地 而有之”可知晋武公伐翼灭晋,列为诸侯,取代了原来晋国的君主,小宗驱赶大宗这也是春 秋礼坏乐崩的标志,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转型,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发生在晋国的 内乱,没有涉及兼并战争,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发生在晋国

12、王室的内乱,没有涉及地方, D错误。【点睛】“曲沃代翼”开始说起曲沃是当时晋国小宗的文侯的弟弟城市的封地,而翼城则是 当时晋国的都城,可是曲沃却比翼城繁华庞大。这就为以后埋下了隐患。昭侯元年,封文侯 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於翼。翼,晋君都邑也。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宾相 桓叔。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 於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秦国规定,东方各国来秦的移民可以享受免税、免租的优惠,任其开垦荒地。同时,对 秦人采取奖勤罚懒的方法,用严刑峻法来处罚惰农。这些做法()A.加速小农经济破产B.加剧了民族对立情绪C.维护了土地国有制D.增强

13、了国家竞争实力【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用鼓励垦荒、免税、免租等政策安置移民,用严刑峻法 处罚惰农等做法,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增强了国家竞争实力,D项正确;秦国奖励农耕做法加速了小农经济的发展,而非加速了小农经济破产,排除A项;秦国招徒移民,推 行重农政策等,不会加剧其统治区域内的民族对立情绪,排除B项;秦国鼓励垦荒等措 施,发展了土地私有制而非维护了土地国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5 .如图为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家居图。生动地呈现了织布、酿酒、舂 米、饲鸡和车马、武器等场景。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A.农业与畜牧业开始结合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盛行C.手工业技术居世

14、界一流D.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状况【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生动地呈现了织布、酿酒、舂米、饲鸡和车马、武器等场景”可知家 居图充分体现出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很少与外界有商品往来的自给自足的生 活状态,D项正确;“开始”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男耕女织强调个体农业和家庭手 工业相结合,材料中有车马、武器生产的场景,是汉代田庄经济的体现,排除B项;材料 中提及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并未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不能得出此结论,排除C项。故 选D项。6 .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 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酷,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

15、遗,独于田租不敢 增益”。武帝此举()A.体现以农为本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D.解决了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独于田租不敢增益”结合所学知识,可见汉代统治者视农业为国本,不敢增 加田租是为了避免动摇国本,A项正确;汉武帝敛财不仅为了战事,还有满足巡幸和奢侈 挥霍的原因,排除B项;汉武帝推行的各种政令,其本质的目的不是“藏富于民”,而是要 充盈国库,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武帝的措施“解决了”财政危机,排除D项。故选A 项。7 .元封元年,汉武帝到泰山封禅,下诏废除当地百姓逾期的田租和贷款,“加年七十以上 孤寡帛,人二匹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每)百户牛、酒。”这些措施

16、 A.体现了 “无为而治”的思想B.旨在减轻当地百姓的负担C.有利于民众对朝廷的认同D.反映了推恩令的全面推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下诏废除当地百姓逾期的田租和贷款”体现的是汉武帝泰山封禅之时对 当时百姓赋税的描述,主要是为了宣扬自身的仁政,利于民众对朝廷的认同,c项正确; 汉武帝时期时期采取的是“有为”的思想,排除A项;减轻百姓负担是材料的表象,非本质 目的,排除B项;推恩令针对是王国势力,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篇刻画了二十四位女性形象。如表为其中部分代表,据此 可知的历史信息是,当时()部分女性形象女子周氏的丈夫去世了,“妇兄

17、弟欲迎妹还”,周氏“终不肯归”,曰:“生纵不得与都郎同室,死宁不同穴!”王羲之的妻子都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说:王家见谢安、谢万到家里来。翻箱倒柜倾其所有地招待他们 “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钟氏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其和郝氏是姑婢,两个人既亲密 又互相敬重,不因为门第高低欺压对方或妄自菲薄。B.人们崇尚率真注重自我D.妇女深受封建礼教束缚A.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儒学成正统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篇刻画了二十四位女性形象。如表为其中部 分代表”并结合所学可知,世说新语中的“贤媛”篇是作者用以记录女性的篇章,材料中 周氏“生纵不得与郡郎同室,

18、死宁不同穴!”,表现了其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王羲之的妻子 郁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说“王家见谢家兄弟来,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翻出来款待人家;见 你们来,不过平平常常罢了。你们可以不必再去了“,可以看到其不趋炎附势,注重自我; 而材料“钟氏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不因为门第高低欺压对方或妄自菲薄”,这 些都表明了中国古代社会,虽然女性的地位较低,但仍有不少女性脱颖而出,她们崇尚率 真注重自我,B项正确;中国古代女性地位较低,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 儒学正统地位,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女性的眼见着实,而非强调礼教的束缚,排除 D项。故选B项。8 .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

19、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 的重要原因是()河南河东地区滇南燕代地区河北地区 河西甘凉城区口前期后期A.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B.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C.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D.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可知,北魏前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主要为漠南燕北地区,后期中枢机构 长官籍贯多为河南河东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都城由平城到了洛 阳,北魏政权中心区域向南推进,因此中枢机构长官籍贯也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A项 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唐朝开始的,排除C项;权力机构的调整不 会影响其长官籍贯的构成,排除D项。故选B项。9 .唐律疏议中

20、有“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 论”的规定。此律条的“疏议”释义:“化外人,谓萧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 制法不同。”该规定主要体现了唐代()A.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B.优容宽待的民族政策C儒法结合的法律体系D.灵活务实的治理策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化外人, 谓萧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可得出同类与异类的处理方式不同,反 映出当时灵活务实的治理策略,D项正确;材料与兼收并蓄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不仅 针对其他民族,还有外国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儒法结合,排除C项。故选D

21、 项。10 .唐德宗在位期间(779-805),方镇取代了州的地位,拥有实际上的一级行政区的职 权,如表从侧面反映了唐德宗时期()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中央与地方钱税和粮税分配表项目收入总额支出总额中央提成额地方留成额钱税3139.8万贯1089.8万贯2050万贯粮税1615. 7万贯215.7万贯1400万贯合计4755. 5万贯1305. 5万贯3450万贯A.赋税制度根本变革B.白银成为法定货币C.藩镇势力日渐增强D.经济重心加速南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钱税和粮税方面,地方留成额远多于中央提成额,从侧面反映 了唐德宗时期藩镇势力日渐增强,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赋税

22、制度根本变革,排除A项; 材料未体现白银成为法定货币,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D项。故 选C项。11 .朱熹认为历史、自然、医学、名物和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 用,对儿童追求圣人境界的引导效果要远远大于抽象而空洞的理论讲解。朱熹的这一认识 蕴含()A.循序渐进 学习方法B.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C.知行合一的哲学主张D.注重实践的务实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朱熹重视学习对儿童心性培养的作用,肯定引导儿童追求圣人境界,否定抽象而 空洞的理论讲解,其认识蕴含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循序渐进的 学习方法,排除A项;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哲学主张

23、,排除C项;注重实践的务实精神与“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2 .宋代规定,品官地主可根据官阶的高下,占有限定范围内的土地并可以不承担法定义 务。但事实上,这些地主无限制兼并土地,到宋英宗时,这种不承担法定义务的土地占全 国垦田的70%。这一现象()A.推动文官制度确立B.导致赋税制度重大变革C.形成冗官冗费局面D,造成土地经营形式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地主无限制兼并土地,到宋英宗时,这种不承担法定义务的土地占全国 垦田的70%”可知,宋朝时期,政府不抑土地兼并,大量土地集中在地主的手中,造成土地 经营形式发生变化,租佃制逐渐成熟,

24、D项正确;推动文官制度确立,在材料中没有体 现,排除A项;导致赋税制度重大变革,在材料中也没有足够信息说明,排除B项;形成 冗官冗费局面,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 .1268年,忽必烈设御史台,任用亲臣与近臣出任御史台官员,规定中书省、枢密院有 事进奏,必须有御史台官员同奏。他下诏强调:“台官职在直言,联或有未当,其极言无 隐,毋惮他人,朕当尔主。”这说明忽必烈()A.沿用前代的中央官制B.赋予御史独立的地位C.纠正自身的不当之处D.注重监察机构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忽必烈设御史台并“规定中书省、枢密院有事进奏,必须有御史台官 员同奏”,还下诏强调御史台官“极言

25、无隐,毋惮他人,朕当尔主”,说明忽必烈注重监 察机构的作用,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项。14 .明朝中叶,福建泉州农民“往往有改田种甘蔗者”,广东东莞、番禺、增城和阳春一 带出现了 “蔗田几与稻田等”的现象,闽、粤地区荔枝和龙眼等水果的种植也成为农户重 要经济来源之一。这种现象反映了明朝()A.传统小农经济的瓦解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C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D.农民饮食结构重大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农户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反映了明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B 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传统小农经济逐渐瓦解,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农业技术体系的形 成无关,排

26、除C项;农民的饮食结构没有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教化”一词在董仲舒著作中出现频率很高。他指出:“凡以教化不立而万 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并反复强 调:“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 “天下所未和平者,天子之教化不政也。” “王 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 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不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而 “太学

27、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摘编自朱人求董仲舒教化哲学研究材料二 “二程”关注国家前途,强调“帝王之道,教化为本“,多次直言上疏,用 自己的思想学说影响皇帝,提出“格君心之非” “王道治国”等一系列政治举措和治理模 式。程颖认为“得贤才为本“,请求皇帝兴办学校。在官吏的德才关系问题上,“二程” 强调修己之道,以德为先。程颐呼吁要将“宽赋役” “劝农桑”等措施作为重民保民、治 理天下的要务,实现富裕的同时才能进行道德教化。还提出了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 婚姻妇女观。程颐指出,圣人虽然崇尚道德教化,但是也不能轻视刑罚的作用,应该在先 有刑罚的基础上进行德化。摘编自丁静二程教化思想及其当代

28、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教化思想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与“二程”教化思想的相同之处,并简 评“二程”教化思想。【答案】(1)背景:大一统局势下,王国问题严重;汉初休养生息,国力增强;汉武帝加强 中央集权;董仲舒改造儒学。(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相同之处:都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主张教化对象应广泛;重视学校的教化功能; 选才重道德。(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简评:发展儒家教化思想;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建立,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禁锢了人性 发展。(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分析】【详解】(1)背景:都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主

29、张教化对象应广泛;重视学校的教化功 能;选才重道德。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大一统局势下,王国问题严重;汉初休养生息,国 力增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改造儒学等方面说明董仲舒教化思想提出的背景。(2)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 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并结合材料二“二程关注国家前途,强调帝 王之道,教化为本可得出,董仲舒与“二程”教化思想的相同之处是:都强调道德 教化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一“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并结合材料二及所 学可知,董仲舒与“二程”都主张教化百姓,由此可知,董仲舒与“二程”教化思想的相同之 处是:主张教化对象应广泛

30、;根据材料一“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并结合材料二”程融认为得贤才为本,请求皇帝兴办学校”,可知,董仲舒与“二 程”教化思想的相同之处是:都重视学校的教化功能;选才重道德。简评:根据材料二并结 合所学知识,从发展儒家教化思想;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建立,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禁 锢了人性发展等方面简评“二程”教化思想。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奏折制度产生于康熙时期。在雍正时期,除各省总督、巡抚有权密折奏事之 外,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地方大员,甚至一些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也获得了奏折 使用权。对不熟悉的官员,雍正帝要求亲信对其“细加察访,密奏以闻”。雍正帝还频发 折匣

31、,折匣上有锁具,宫中及具折官员各有钥匙一把,凡拥有奏折权的官员每人发给几 只,专门用来传递奏折,无匣封装的奏折内廷不予收接。此外,雍正帝推行轮班奏事制 度,促使各地官员尽职尽责,使百官的违法违纪行为能及时传达。乾隆时期,奏折制度有 了进一步的发展。各地官员均获得奏折言事的权力,奏折言事的范国则扩展到人口、粮食 收成、逃犯、洋盗缉查、每月粮价波动等情况。有关军情和紧急事务的奏折必须使用驿 递,该用不用,不该用而用,都会受到中斥或处分。随着奏折数量增加和作用提升,乾隆 帝严令除军机处应奏事件仍旧交奏事太监呈进外,其余一切奏折均由奏事官员转交,大臣 官员不得与太监交谈,违者从重治罪。乾隆帝还规定了奏

32、事处人员定期更换制度,以防范 任职时间过长可能带来的弊端。摘编自傅礼白康雍乾时期的奏折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奏折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奏折制度的历史作用。【答案】(1)上奏人员范同和上奏内容不断扩大;重视对地方史治的监督;递送规范化,保 密性强;实行轮班奏事,管理制度化。(2)皇帝能够更直接、更广泛地收取信息;丰富了同家治理体系,提高了决策效率;加强 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解析】【详解】(1)从“除各省总督、巡抚有权密折奏事之外,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地方大员, 甚至一些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也获得了奏折使用权”、“颁发折匣,折匣上有锁具,宫中 及其折官员各有钥匙把,凡拥有奏折权的官员每人发给几只,专门用来传递奏折,无匣封装 的奏折内延不予收接”、“雍正帝推行轮班奏事制度”、“奏折言事的范围则扩展到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