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6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材料一:2021年10月11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 (C0P15)开幕式上,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从埃及环境部长兼C0P14主席亚斯敏福阿德手 中接过C0P15主席锤。时隔3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时刻”开始了。旨在同奏全球可 持续发展乐章的C0P15,被赋予引领未来的重要使命。中国作为C0P15东道国,被广泛认为将在 推动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幕式上,短片“象”
2、往云南在开场时播放,人们再次见到了几个月前一路向北的亚洲 象。它们洗澡、漫步、吃庄稼顽皮可爱,引发人们对如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思考。这一 路,人与象相伴同行,人象和谐的画面温暖了全世界。在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看来,这是我国生 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生动写照,也充分说明“无论国界、肤色、种族、语言,保护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是我们最大的公约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说,只有不断提高国际各方和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 样性的意识,借力金融、立法等各种工具,在大自然与经济发展之间建立平衡,才能够最终实现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路径与机制,将
3、生态 文明建设写入宪法,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样本。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代表提到,在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国家中,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在“南南对话”的框架下,中国不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展示了如何谋求人类文明和自然之间的生 态平衡,也积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中东欧区域代表也认为,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 面表现出足够的领导力。黄涧秋介绍,在非洲一些铁路沿线,中国专门修建大量动物的通道,保障野生动物自由迁徙。 在加纳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中,还特意建立海龟孕产中心,保护并放生上万只小海龟。中国还积 极推进生态扶贫,吸纳160多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的建设,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
4、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带动200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助力中国实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 贫奇迹。着干。曹德旺觉得他有格局,将他调离了锅炉车间。后来,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从 部门经理最后做到了福耀副总裁。材料二:“90后”赵鹏菲在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就业的机会,到河北石家庄平 山县一所小学任教,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因山区缺老师,他就成为了这所山区小学的全科老 师。三年服务期满后,他为了山区的孩子而毅然选择留下继续任教,体现了当代青年的格局。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
5、少于800字。答案和解析15.【答案】B、D、C、先介绍标志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时刻”开始的C0P15大会 开幕;然后介绍了反映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开幕式开场短片;接着记叙各国官员和代 表发言,突出中国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的贡献;最后介绍哈尼族姑娘的发言,说明了 “绿 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古人运用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 矛盾的思想。实践。发展科研,提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借力金融和立法等工具,采取如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措施。在全世界发挥中国的主导作用。加强合作,团结、帮助各国,协 调发展。按照美的规律建设,在大自然与经济发展之间建立平衡。【解析】
6、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阅读此类文本,应注重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 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解答】B.”就能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错,原文为“只有不断提高国际各方和社会各界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借力金融、立法等各种工具,在大自然与经济发展之间建立平衡,才能够最 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把必要条件变成了充分条件。故选Bo2【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 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解答】D. “过于保守”错,程度加重了。
7、原文为“稍微保守一点”,“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上一些国家 提出了 30%的目标,这个目标非常好,但我们也要考虑10年后能不能最终实现。故选D。3 .【分析】本题考查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材料的观点是什么,然后深入分析选 项的论据主要表达的内容,以此进行一一对应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同时也应了解论据的特点。【解答】“劳而不伐,有功不德,厚之至也。”释义:辛劳而不夸耀,有功绩而不自以为是恩德,这是敦 厚的极致境界。A.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释义: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因为大网 所捞必多,对于鱼类、对于自然会造成伤害;飞鸟归巢,它们也需要栖息繁殖。B. “万物各得其
8、 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释义:万物都有自己的和谐与生长,各自得到自然滋养而成熟。D. “夫 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释义:在大德昌盛的时代,人和鸟兽混居,跟各种物类 相互聚合并存。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并能够对每个部分进行概括。做此题,首先要给文章的内 容进行层次划分,然后根据每个层次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此可以得到答案。第一段根据“全球生 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时刻开始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 (COP15)开幕式”可知I,文章首先介绍标志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时刻”开始的COP15大 会开幕。第二、三段根据“开幕式上,短片象往云南在开场时
9、播放,人们再次见到了几个 月前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可知,然后介绍了反映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开幕式开场短片, 第四至七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代表提 到”“黄润秋介绍,在非洲一些铁路沿线,中国专门修建大量动物的通道,保障野生动物自 由迁徙”,记叙各国官员和代表发言,突出中国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的贡献。第八、 九段“20岁的哈尼族姑娘施晓悦在开幕式上向世界介绍”,最后介绍哈尼族姑娘的发言,说 明了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4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题于中马克思主义观点“人 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科学认识和正确运
10、用自然规律”,材料二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核 心是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思想天人合一,阐释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可知,首先要学习马克思 主义和中国古人运用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的思想。根据材料一 “借力金融、立法等各 种工具,在大自然与经济发展之间建立平衡,才能够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支 持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哈尼人以木刻分水制度,保持了梯田用水的 公平和谐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农耕文明奇迹”可 知,具体实践中要发展科研,提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借力金融和立法等工具,采取如生态 农业、生态旅游等措施。根据材料一“在世界上生
11、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国家中,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 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表现出足够的领导力”可知,在全世界发挥中国的主导作用。根据材料二“自 然本身得到尊重,其规律受到遵从,其组分获得保护,人类通过对陆地和海洋的可持续生产与消 费满足自身需求,以此保证自然与人类的可持续性并使它们归于统一”可知,在大自然与经济发 展之间建立平衡。69.【答案】A、B、从文体上说,体现了微型小说语言的“言简意丰”,让作品意蕴丰厚。 从读者来说,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结尾余味无穷。、“同一首歌”既指那位中年 人在歌厅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也指刘老头曾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的“雄赳 赳气昂昂跨过鸭
12、绿江”。表面看,客人所唱和老刘所忆是同一首歌,事实上“同一首歌”呈现出不同时代承载的不同意 蕴。歌厅客人的演绎具有戏谑的效果,而在刘老头心中则寄寓着悲壮的战争记忆和革命情怀。小说以“同一首歌”为题,让红色历史在普通人的视角下得到不同呈现,含蓄地批评了当前社 会部分人对革命战争的遗忘。【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准确分析选项。因此,把握题干要求的文本 内容,抓住关键词,逐一进行排除,即可得答案。【解答】B. “有限视角” “用歌厅经理的口吻”有误;C. “不相信”有误;D. “顾客明白”有误。故选A。2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题
13、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 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内容的分析。解答此类 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解答】B. “补叙为主”有误;补叙是交代事件背后的真相。故选B。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结尾段的艺术手法的能力,结局留白是留下让读者思考参与情景的空间,“只 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让读者想象为什么找不到了,是谁让 这首歌曲不再出现在歌单上的。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结尾余味无穷。结尾“只是客人 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虽没有交代是经理取消了歌单
14、,但读者不难想 到,体现了微型小说语言的“言简意丰”。经理取消了歌单,说明通过刘老头的讲述,当时包厢 里的人包括经理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们认识到不该忘记历史,应该尊重革命战争中牺牲的英 雄,突出了文章主题,使得作品意蕴丰厚。4.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小说的审美鉴赏能力。可以从揭示文章主题、概括文 意、表现行文思路结构、传达作者情感和吸引读者兴趣等方面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歌厅中“一 个大腹便便头发油光程亮的中年人正演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而这首歌正是刘老头 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的,“干活的时候我们扯着嗓子唱歌,不唱别的,就唱这首歌”,二者 唱的是“同一首歌”。深层含义:中
15、年人唱这首歌,“不老老实实照着音乐走,而是演绎成了一 首摇滚歌曲,嘶哑狂放”,给人戏谑的感觉;当年刘老头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这首歌,是 激发战士们干活的热情,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现在听到这首歌,”就想起满山坡的空坟来”, 这首歌寄寓着悲壮的战争记忆和革命情怀。“同一首歌呈现出不同时代承载的不同意蕴。主 旨含义:同一首“雄赳赳气昂昂”歌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被唱出不同的意蕴,文章通过刘老 头的讲述,让红色历史在普通人的视角下得到不同呈现,含蓄地批评了当前社会部分人对革命战 争的遗忘。1014.【答案】C、A、C、这一定是因为有北匈奴的使者来到,(鄢善王)犹豫不知归附 谁的原因。明智的人在事情
16、还没有发生时就会看到迹象,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于阑是大国且离汉朝路途遥远,现在我即使率领几百人同去,到了于阑国也不会变强;如果发 生意外的事,人多了反倒是累赘。、行事果决。富于谋略。团结同僚(或“不贪功”)。【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 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 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 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解答】C.“状”,名词,情形,
17、情况,作“知”的宾语,因此“超密知其状”句意完整,“报”,动词, 与“状”放在一起意思句子结构不恰当,故应在“状”后断开,排除A、B; “其首”是“斩” 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故选C。句子翻译为:班超暗中知道了其中情形,回报同意 了他们的请求,让巫自己来取马。巫到了,班超立即砍下他的头送给广德,并责怪他。广德非常 惶恐,立即进攻杀死匈奴使者而投降班超。班超重赏广德王的下属,于是由此平定安抚了此地区。 故选Co2【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
18、制 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 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解答】A. “北匈奴即北狄”错误。北狄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匈奴只是其中一支。故选A。3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 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解答】C.“郭恂大惊失色,认为班超太武断冒进了错误,根据原文“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 举手日: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可见,郭恂并没有“认为班超太
19、武断冒进 了”,只是因为心思转动而脸色变换。故选C。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 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册, 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重点字词:“所从”,归附谁;“未萌”,没有发生;“况 邪”,何况了。“将”,率领;“不虞”,不测;“累”,累赘。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 内容及所要表达的观点,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 出答案。明帝再次派遣他前去是因为他在都善国的行动。都善王
20、的态度一改变,他立即察觉其原 因,并果断地作出决定“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灭此虏,即都善破胆,功成事立矣”“遂将吏土往奔虏营,顺风纵火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 其使及从土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可见他行事果决,发现问题立即行动,绝不犹豫。“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日: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召 都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告以汉威德,自今以后,勿复与北虏通。广叩头,愿 属汉,无二心”可见,他富有谋略,对同事施以恩惠,分享功劳;对都善国王施以威压,使得 对方服从归顺。参考译文:明帝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带兵出击
21、北匈奴,派遣代理司马班超与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 域。班超到了都善国,都善国王广接待他们的礼节非常完备,而后忽然变得疏远懈怠。班超对他 的随从人员说:“一定是有匈奴使者到来,使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缘故。目光锐利 的人能看到未曾萌生的苗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呢? ”又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的办 法,只有乘夜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我们有多少人,必定大感震惊恐怖,可以消灭光了! 只要消灭这些人,都善王广就会吓破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大家说:“好。”天一黑,班超 就带领兵士奔袭匈奴使者营地,顺风点火,前后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惊慌。班超亲手击杀三人, 官兵斩杀匈奴使者及随从人员三十多
22、颗头,剩余一百多人都被烧死。次日,才回去告诉郭恂。郭 恂大惊,一会儿(由于思路变换而)脸色改变,班超看透他的心思,举手说:“你虽未一起行动, 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揽功劳呢? ”郭恂于是高兴起来。班超于是把都善王广请来,将匈奴使者 的头给他看,举国震恐。班超明白地告诉他汉朝的威严,让他从今往后,不能再与匈奴往来。都 善王广叩首说:“情愿归属汉朝,没有二心。”众人回去向窦固汇报。窦固十分高兴,详细向朝 廷报告班超的功劳,并请求另行选派使者出使西域。汉明帝说:“像班超这样的使臣,为什么不 派遣他,而要另选别人呢?现在任命班超作为军司马(汉代大将军的属官),让他完成(类似) 先前的功劳。”窦固再次派遣
23、班超出使于阑,想增加他的人马,班超希望给予原本跟从他的三十余人就足够 了。说:“于闽是大国且离汉朝路途遥远,现在我即使率领几百人同去,到了于阖国也不会变强; 如果发生意外的事,人多了反倒是累赘。”当时,于阖(西域国名)国王广德豪横自大于南道(从 汉朝内地出阳关、玉门关西行,有南、北两道),而匈奴派了使者来监护他。班超到达于阖国, 广德王态度礼节十分冷淡,而且这个国家的风俗很迷信巫术。巫师说:“天神发怒了,你们为什 么想要亲向汉朝?汉使有一匹身黄嘴黑的马,赶快弄来祭祀我(天神)!”广德于是派使者向班超 要求那匹马。班超暗中知道这一阴谋,回报同意献出此马,但要巫师亲自来取马。一会儿,巫师 到了,班
24、超立即砍下他的脑袋以此送给广德,就此言辞责备他。广德向来知道班超在都善国诛灭 匈奴使者的事,大感惶恐,立即攻杀匈奴使者而归降班超。班超重重赐赏了广德及其臣下,因就 镇定安抚。于是诸国都派遣质子入汉朝侍奉,西域与汉朝断绝来往六十五年,到这时才又再次护 通使者。1516.【答案】B、末两句写离别之景(“柳桥”),照应词题。景色优美轻快,寓情 于景(以景结情),与上一句(“水流云散各西东”)形成情绪转折,分别之怅惘渐行渐远,可 见词人的旷达风采,优美含蓄,余味悠长。【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这类综合考查诗歌的题目,涉及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
25、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 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 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判断时注意仔细辨析。【解答】B. “说明赴任途中作者唯有愉悦之情”错误。“春光还与美人同”把春光说成与美人一样,在相 聚的时候,彼此间无限眷恋,但说到分手就这样依依不舍地分手了。这个比喻精当,深挚地体现 出词人恋春又惜春的真挚感情,所以并不是“唯有愉悦之情”。故选B。2.本题考查对诗歌句子的赏析。解答此类题,要分析诗句的含意,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手 法等,还要结合其在整首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来进行赏析。”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26、”的意 思是:离别时,明月照着半个花院,旅途中和风轻轻吹着,像是在诉说着无边的愁绪。末两句写 离别之景,照应题目“临江仙离果州作”,此词为1772年2月作者赴任途中经果州(四川南充) 时所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这两句是对偶句,前句写离开果州前的夜色之美,后句写 离开后旅途的昼景之美。花院明月,半廊可爱,柳桥轻风,一帽无嫌。寓情于景,词人陶醉在这 样的美景中,虽不言情,却可见轻快之情,似清丽又似含蓄有加。17.【答案】(1)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2)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侧重“识记”“理解”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 要
27、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注意淇、覆、拂等字的 理解。1820.【答案】B、D、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全球企业人格化,“云端握手”形象贴切 地写出了全球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愉快合作,凸显了中国进博会技术先进,形式多样,为全球企业 的合作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平台。【解析】L【分析】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 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 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解答】第一处,虚怀若谷,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观点;海纳百川,指大
28、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接纳和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结合下文“敞 开大门拥抱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小企业”,这里是说中国经济接纳包容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小企业, 应该用“海纳百川”。第二处,涤荡,指荡洗、清除;扫荡,指扫除、涤荡,泛指彻底清除。搭 配下文“浊流”,这里应该用“涤荡”。第三处,进而,表递进关系;从而,表因果关系。结合 上文“与各国发展意愿相汇相融”和下文“具象为进博会现场一个个展台、一次次研讨、一场场 签约”,这里应该是递进关系。应该使用“进而”。第四处,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 大。气势磅礴,形容气势浩大。搭配上文“蓝海”,这里应该用“波澜壮阔”。故选Bo2【分
29、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 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 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 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解答】此句有两处错误,“共享繁荣、共同发展、共迎挑战”语序不当,应改为“共迎挑战、共同发展、 共享繁荣”;“提升全球共迎挑战、共同发展、共享繁荣”搭配不当,应改为“促进全球共迎挑 战、共同发展、共享繁荣”。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重点句子进行赏析的能力
30、,“全球企业在云端握手”,主语 是“全球企业”,而谓语“握手”是人的行为,所以这里使用拟人。然后结合语境以及拟人的作 用来分析表达效果。“握手”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方式,可以沟通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 信任,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云端”是指互联网。此处说“全球 企业”“在云端握手”是说全球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合作;使用“握手” 一词展现合作的愉快; 结合语段可知,是“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给全球企业提供了这样一个合作的平台,凸显 中国进博会技术的先进,形式的多样。2122.【答案】C、示例:(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显著;(这些成分)它们具有(起到) 美容作用;促进皮
31、肤伤口愈合。【解析】1【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语段的内容要点,要明确所选的语句是 对上文的延伸,然后根据由近及远的层次步步深入,其次要做到所选句式能使语句表达连贯通畅, 第三要注意句式之间的疏密关系。要善于比较各选项的异同,密切结合语境要求和表达需要来寻 找最佳答案。【解答】根据上下文的语意关系,不能用“还有,故排除B、D; ”有的功能”比“起的作用” 的表达与“能让皮肤变得更为细嫩” 一句衔接更流畅。故选Co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解答时,先要筛选出关键的信息要点,再结合题干 要求进行概括,注意字数限制。从“但是”可知,横线处所填内容应有转
32、折之意,而后文有“有 效美容成分不充足”,因此应从“效果不佳”方面作答;从前文的“含有尿囊素和乙醇酸”可 推出“它们”(这些成分),从后文写尿囊素和乙醇酸的作用和功能可推出“起到美容作用”; 从“更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可知,“主要成分肽和氨基酸”也像尿囊素一样能“促进伤口愈 合”。23.【答案】【参考范文】用大格局过好小日子菜根谭里有一句: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人生 在世,不过沧海一粟。我们在意的时间,可能只是宇宙电光火石般的瞬息。我们纠结的地方,也 许不过才如蜗牛角那样渺小。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早已渗透在古老民族的朴素生活中。1300
33、年前,在中国西南部,崇拜大自然的哈尼祖先悉心保护着茂密森林,围绕森林涵养出丰富水源。 哈尼人在森林之下搭屋建寨,又在村寨周边依山就势,挖田取水,开垦出宛如天梯的哈尼梯田。20岁的哈尼族姑娘施晓悦在开幕式上向世界介绍,哈尼人以木刻分水制度,保持了梯田用水 的公平和谐,沿梯田而下的水,在河流中形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变成降雨。人的活动不仅没有破 坏自然的循环,反而帮助它变得更加良性,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人与自然 高度协调的农耕文明奇迹。千百年来,哈尼人在这片土地上与自然融为一体,保护、促进了多样的生命世界,让巍峨连 绵的哀牢山区拥有2000多种植物和460种野生动物,成为世界生物多样
34、化的热点地区。今天的哈 尼人在美丽的自然山水之中,依托生态农业和体验式旅游,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 态文明理念。(摘编自“中国时刻”开启翻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篇章)材料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项原则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紧密相关,高度契 合。”在以“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为主题的C0P15生态文明平行论坛上所做的主 旨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说,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思想“天人合 一”,阐释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通过对近两百年来流行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反思,以及对西方主流文化视角和东方传统 文化视角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比较,2020年魏辅文团
35、队在国家科学评论发表文章认为,与仍然 没有摆脱人与自然二分观点的2050年愿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比,“天人合一”理念认为人 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蕴含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尊重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更有助于扭转自然退化和 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对于当前出现的一些人和自然的关系矛盾应该如何处理?我们要向传统文化汲取智慧。” 魏辅文举例说,比如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曾子说“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强调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李白说“天不言而四时行, 地不语而百物生”,其意为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基于长期研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 20
36、50年“天人合一”的新愿景,即自然本身得到尊重,其规律受到遵从,其组分获得保护,人类通过对陆地和海洋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满足自身需求, 以此保证自然与人类的可持续性并使它们归于统一。何为格局?便是你如何看待世界与自己。一个人的格局,映衬着他的世界,也影响着他的一 生。人们总说,有格局者,成大事也。但其实大多数人都过着平凡的日子,都是为小事而忙碌着。何为大格局?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人有大格局,便深知生活的常态是高低起伏。 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得到时是经验,得不到时是经历。苏东坡在数次被贬后,依然能走到哪吃 到哪。他知道那些萧瑟处,不过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他的豁达,是对生活的心怀高远。曾
37、国藩时常以一句话训诫自己: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以低调之心,行高调之 事。见过高山,方知下山不易,才会格外珍惜每一个随风而行的日子。终其一生,我们不过都是 人生路上的旅者。心中有大格局,如同占领高地。望得见前路坦荡,亦深知总有歧路。一程又一程出发,一期 一会在当下。曾经的书画琴棋诗酒花,总有一天会落到日常里,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人的圈子越小, 心万万不可越变越小。不然,可能生活就成一地鸡毛。心太小的人,会拿着自己的锤子,去丈量 别人的是非,衡量他人的对错。但世界之大,人各有异。接受他人的不同,亦是包容自己的所有。心有大格局,如海纳百川,上善若水。越是平淡的 日子,越需要宽广的胸襟,
38、方能心安有福。大格局,认真思考过生活。有一个词叫“内卷”,原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停滞不前的状 态,但如今成了人们对生活、工作、学业无能为力的调侃。被迫内卷,大多数时候也是因为不知 自己要的是什么,才会人云亦云,才会着急被落下。就像很多人看直播时,一激动就跟着下单了, 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怎么用。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有大格局的人,对待自己的生活,有着认真 的思考。因此能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不被外界的标准裹挟,以合适的节奏自在生长。格局,是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他看世界的角度。格局,是一个人的胸襟,决定了他与世界 的包容度。格局,是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生活能否过得自在。平
39、凡如我们,唯愿心有大格 局,过好小日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一,陈居里名牌大学毕业,却甘愿从福耀的锅炉车间的板车工干起,任劳任怨,一干就是7 年。从锅炉工到部门经理,再从部门经理到福耀副总裁。他的成功是从基层开始,一步一个脚印, 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材料二,“90后”赵鹏菲硕士毕业,却不慕荣华,毅然扎根于山区小学,把青春献给了孩子,献 给了山区基层教育事业。题干要求“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这就必须找到两则材料内涵上的联系。审读材料要 注意两个关键句:一个是材料一中的“曹德旺觉得他有格局”,另一个是材料二中的“他为了山 区的孩子而毅然选择留下继续
40、任教,体现了当代青年的格局”。不管是陈居里,还是赵鹏菲,他 们都是他们所处的时代的青年人学习的典范,都是有“格局”的时代青年。陈居里的“格局”体 现于不好高鹫远,踏实肯干,愿意从基层做起,这是一种难得的务实精神。赵鹏菲的“格局”体 现于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活出青春的绚丽色彩。两相比较,“务实”“从基层做起”“不好高 鹫远”是他们的“格局”的共同特质。所以,考生在作文里所谈的“感悟与思考”应该紧紧围绕“时代青年的格局”来进行。具体行文, 可以把“新时代青年应该体现怎样的格局? ”作为论述的重心,而“格局”的内涵应立足于材料, 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大局观、务实精神与奉献品质。参考立意:万丈高楼平地起
41、,新时代青年应有务实精神。好高鹫远,行而不远。争做有“格局”的时代青年。他们同时以中国“天坛”的构建展示通往这一目标愿景的阶段性路径。其基石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与研究的能力建设、概念主流化和资源调动,最主要的支柱是保护、可持续和福祉。通过这 一路径到2030年,维护1/4个地球以保持完整、具有功能和连续的生态系统支持自然与人类的可 持续性,同时解决其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驱动因素;到2040年,将这个比例增加到1/3个地 球;到2050年,将这个比例增加到1/2个地球,并最终实现2050年愿景。“当时,我们团队提出的2030年目标要稍微保守一点,因为我们的目标既要有雄心壮志, 又要务实。”魏辅文
42、说,“C0P15第一阶段会议上一些国家提出了 30%的目标,这个目标非常好, 但我们也要考虑10年后能不能最终实现。”(摘自冯丽妃魏辅文院士:中国正在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COP15东道国,在推动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 性框架”中,中国被广泛认为将扮演重要角色。B.英格安德森说,不断提高国际各方和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在大自然与经济 发展之间建立平衡,就能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 2020年,通过研究反思,魏辅文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发表文章认为,2050年愿景“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
43、”仍没有摆脱人与自然二分观点。D. “天人合一”的新愿景,是尊重保护自然,通过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满足自身需求,以此保 证自然与人类的可持续性并使它们归于统一。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与人相伴同行,人象和谐的画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生动写照。B.中国西南部历史悠久的哈尼族人尊重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保护、促进了多样的生命世 界。C.我们要向庄子、曾子、李白等古人学习,汲取传统文化智慧来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矛 盾。D.相比于COP15会议上一些国家提出的30%的目标,魏辅文团队提出的2030年目标过于保 守。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难以支持“天人
44、合一”思想的一项是()A.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一一论语B.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一一荀子天论C.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一一易经D.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一一庄子外篇马蹄.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人类的超越性就在于能够科学认识和正 确运用自然规律,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构造。我们应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 系的思想。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文本一:同一首歌阿成某歌厅最近雇用了一个刘老头当勤杂工,这个刘老头老且不说,腿还有一点跛,嘴也有些 碎,而且还贪杯。经理很
45、快就不满意了。有一天,经理看见刘老头坐在一个包厢临门的地方醉眼迷离地抹眼泪,不禁又气又乐,便 走过去问,您老觉得在这里受委屈了吗?刘老头哭得正欢,不说话。经理往包厢里看,一个大腹便便头发油光锂亮的中年人正演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 江”。此公唱歌讲究作派,嗓子不错,自我感觉更好,他不老老实实照着音乐走,而是演绎成了 一首摇滚歌曲,嘶哑狂放,但也挺有新意。这人唱完了之后,硬是作了一个挎枪行军的动作,舞 池边上就有人吹口哨打响指,场面煞是热闹。经理收回眼光,你是因为这个呀,这是一首革命歌曲。刘老头瞪着眼睛,革命歌曲有这样 唱法吗?刚才唱歌的中年人此时也凑上来了,被老头满嘴的酒气熏得后退了一大步,他
46、笑着说, 应该怎么唱法?您当过兵吧?老头点点头。中年人也醒悟过来,敢情您老到过朝鲜?老刘又点点 头。另一个小姐接着道,您杀过美国鬼子吗?老刘愣怔了一下,摇摇头。围观的人们都哄笑起来。中年人说,您在朝鲜战场上是干啥的?老刘呼噜着鼻子说,咱是后勤兵,在朝鲜待了一个 秋天,那一个秋天我们差不多都在挖坑。挖坑?您是说挖战壕吗?先前的那个小姐问。老刘说, 挖坑就是挖坟。那边的冬天冷,土冻得厉害,就得在秋天上冻以前把坟预先挖好了。一个小伙子没有听清前面的话,冒冒失失地问,您给谁挖坟呢?冬季大反攻呀,反攻不就得 有阵亡吗,给咱们自己人提前备着呀。老刘抹一把眼泪,说,我们一边干活一边打赌,看谁能躺 到自己挖的
47、坑里。干活的时候我们扯着嗓子唱歌,不唱别的,就唱这首歌。多少年了,一直到现 在,一听见这首歌就想起满山坡的空坟来喧闹的包厢马上沉默下来了。沉默当然只是暂时的。此后的日子里,经理继续经营他的歌舞厅,老刘头继续当他的勤杂工。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 了。文本二:双关是一种“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称之为“指物借意”,实指一物,巧借他意。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称 它是诗的“借字寓意之法”,借同一字,寓另一意。所以,尽管一语“双关”,而后者所“关” 之意才是作者的用意所在。作为微型小说运用的双关,已不是个别词语的修辞问题
48、,它已成为谋 篇布局表达内容所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一类是利用标题词语的谐音来双关。比如向不通既 是指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又谐音“想不通”。另一类是意义的双关。它利用同一词语的多义, 兼指文中彼此两件事,前者是实指,表达词语的一个意义;后者是虚指,暗示同词语的另一意义, 创造出作品“复意”的深厚意蕴。比如考,一个“考”字,实写参加招生考试的考,从分数 观点看,主人公没有考好;虚写考场上经受舞弊考脸的考,在刚起步的人生道路上主人公对于道 德上诚实与虚假、正直与邪恶方面的考验,却是考好了。这可以说是一场更重要的“考试”,真 正决定着人一生的命运。同一 “考”字,一语双关,而含意深邃,回味无穷。(摘编自凌焕新微型小说艺术探微)5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一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故事,以一种同样看似简单的对比方式,将读者从一个国泰 民安的时代带入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的年代。B.小说以有限视角叙事,开头从歌厅经理的视角切入,用歌厅经理的口吻简洁地道出了故事 发生的开端,也让读者对故事主人公有了初步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