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特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作品的特性.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学作品的特性文学创作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一、生活真实是指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人或事。是客观生活中实有的 存在。它既包括个别的、偶然的现象,也包括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生活真实是自然形态的,生活中的粗与精、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 本质与非本质的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都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它 是未经加工的原料,既有无比生动丰富的一面,又有分散、零碎、粗 糙的一面,是文学的艺术真实的基础和源泉。文学创作必须以生活真 实为依据。生活真实有待艺术加工才能成为艺术典实。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提炼、加工,渗透了作家的思想感情, 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生活图画。它既是艺术地反映生活 所达到的
2、正确性程度,又是生活真实的升华和提高。一方面是以客观 实在的生活真实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不是照搬生活中的人和事,而是 作家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提炼、概括、加工的结果,体现着作家对 生活的感受、认识和评价,渗透着作家的政治倾向、道德观念、是非 标准和审美理想。因此,艺术真实虽来源于生活真实但又高于生活真实,更集中、更典 型、更理思、更带普遍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真实又具有审美素 质。它既是一种特征的真实、本质的真实,是作家所揭示的生活的真 实性,又是一种幻觉的真实、想象的真实,是欣赏者在头脑中所唤起 的表象或幻象的逼真性。这样,它把生活真理的揭示与审美情感的表 现统一起来,相得益彰,在欣赏者的审
3、美心理上造成合适的真实感, 即现实感、真切感、逻辑感、生命感、历史感等的综合。三、由于各种创作方法的特点不同,艺术真实的表现形态往往是多样 的。如现实主义要求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与客观的实际生活,从外在 现象到内在本质相切近,即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子表现生活;浪漫主义 则可在合乎情理与生活逻辑的前提下,采用幻想、夸张、拟人化等手 法虚构人物和故事,即改变生活的外在形式,按生活应有的样子表现 生活。能否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取决于作家是否具有进步的 世界观、丰富的生活经验、高深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的创造能力。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思想性是指文学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全部思想内容的正 确性、深刻性和高度
4、。思想性的实质是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作家对 生活的思考和认识,是作家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体系对社会生活进行 审美评价时体现出来的政治、伦理、社会观点和审美理想的表现。由于作家生活在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之中,因而体现在他作品中的思 想内容就会使作品带上符合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的倾向。作品思想性的正误、高低、深浅,取决于作家的世界观、思想水平和对生活 的认识水平。思想性是文学作品内容美的重要条件。缺乏思想性会给作品的美学价 值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使作品失去主要的美学价值。优秀的文 学作品,其思想性与艺术性融合起来,达到高度统一,使人民群众得 到积极的思想启迪和生动的审美教育。准确性准确性马克思主
5、义文风的基本特征之一。准确地、实事求是地反映 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真实地表现事物发展的具体形态,是马克思主 义文风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准确,就是指作者要用客观的、科学 的眼光和态度认识和分析事物,在写作中做到内容上观点正确、材料 精确、观点和材料统一;在表达上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 乎逻辑。要做到这几点,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到:1 .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凭主观愿望和臆 断写文章。2 .立论要准确,材料分析要严谨,以历史的、辩证的科学方法抓住事 物的本质,从事实的整体和相互联系中,寻求问题的答案。3 .文章的表述须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连贯,注意
6、文 字的推敲,用准确、规范、生动的语言阐明文意。如何理解文学作品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深刻 和可信的程度。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文学作品只有真实地反映社会生 活,才能允分发挥它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不是具有真实性,不在于它是否符合生活中的个 别事实,而在于它是否通过对一系列生活现象的描绘,正确地体现了 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 系,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要求。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文学样式和创作方法在反映生活真 实上的特殊性,而不能作简单划一的要求。文学作品能否具有真实性
7、的品格,与作家的世界观、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创作方法和表现能 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进步的世界观,正确的倾向性,真诚的生活态 度,有助于正确地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探讨文学的情感性情感性是指文学作品能够表现、传达、交流和激起人的情感的特殊性 能。文学艺术与科学理论不同,它虽然包含有认识的成分,但同时也 是与认识活动性质不同的情感活动,即它在进行认识的同时,也表现 创作主体对外在世界的情感态度、评价和倾向。情感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动力,也是文学的重要对象、原料和作品的主 要内容之一。在创作中,作家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之中,赋予对象 以生命,使其主观化、情趣化,从而使作品以情动人,增强艺术的感 染力,发挥
8、它的社会作。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艺术。但并非任何情 感的表现都可以成为艺术。艺术中的情感必须深沉、丰富、凝聚,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又是 一种审美情感,既具有作家个人的特点,又包含着普遍性的社会历史 内容。唯其如此,它才能使众多的欣赏者产生共鸣。它和思想性交融 在一起,又必须寄寓在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之中,通过一定的物质材 料而传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情感性与思想性、形象性的完美统一, 文学作品才会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扣艺术感染力。鲜明性鲜明性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基本特征之一。鲜明性,是严肃的科学态 度与饱满的革命热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冷静分析”为基础,寓作 者的激越情感于说明事实真相之中。它表现为立
9、场坚定,旗帜鲜明。 做到这一点,作者在文章写作时应注意:1 .襟怀坦白,是非观念明确,以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无私无畏 的战斗激情为写作的指导方针。2 .敢于思想交锋,善于在驳难论战中阐发自己的观点。3 .抓主要矛盾,突出中心论点,材料要精选,论证要集中,做到纲举 目张,以点带面。避免喧宾夺主,平铺直叙,材料淹没观点。4 .语言简练明朗,风格清新刚健。文风的社会作用文风的社会作用文风应一定时代的生活需要而产生,某种文风一旦 形成,又会对产生它的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政治斗争以及世界观产 生反作用力。这种对社会的反作用有积极与消积两种状况。代表进步、健康的时代精神的文风,是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10、发展 的积极推动力。如“五四”文风对推进中国民主革命向前发展的巨大作用即是明证。代表腐朽没落阶级与思想倾向的文风,则对社会起一种消极作用。如 古代中国历次浮靡文风,往往使社会风气淫靡,人的道德观念败坏, 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弊病;党八股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文风,在中国 革命史上也曾产生过极大的危害。可见,文风对社会风气、时代精神的形成,对社会进步的发展,有着 很大的影响。辞达而已矣的含义辞达而已矣是孔子关于文辞与意义关系的论述。语出论语卫灵公。 达的对象是意,在句子里被省略了。由于孔子语焉不详,后世的解释 也众说纷纭。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文辞是为意义服务的。二、达意而已矣。过与不及都是不恰当的。过,则是孟子所批评的“以辞害义”;不 及,则如孔子所说:“言之无文,则行而不远。”晋代陆机说:“辞 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文赋)宋代司马光说:“明其足 以通意,斯止矣,无事于华藻宏辩也。”(答孔文正司户书)这 都是符合孔子原意的。随着文学本身的发展和纯文学的出现,许多人便觉得孔子的这句话不 管用了,因而加以补充。宋代苏轼说:“(求物)能使了然于口与手 者乎?是之谓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答谢民师书) 这里就把达扩展到达物之妙,文不胜用的高度了。明代袁宗道更直接 解释为“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白苏斋集论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