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艺术技巧:表达方式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艺术技巧:表达方式公开课.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艺术技巧:表达方式【考点解析】一首诗词艺术价值的高低,既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因此,“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了 诗人的至高追求。作为高考诗歌鉴赏要求之一的“表达技巧”,就属于“怎样写”的范畴。鉴赏诗歌的 表达技巧,是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所谓鉴赏,实际 就是对作品进行品评”。鉴赏的前提是鉴别,而鉴别则是与阅读中的理解相关联的,离开了理解就 无从鉴别: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的享受。鉴赏的目的是批 评,批评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它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审美判断,评价作品的高下优劣得失,或联系 实际,展开联想,获得某种新的感受和认
2、识。鉴赏与阅读,密不可分,可以说,鉴赏的每一内容 无不以阅渎理解为基础;而阅读的每个环节,也无不可提到鉴赏的高度。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第一节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 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这种方式比较直 观,这里仅略举三例,不深入讨论。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析】作 者在叙事描写的
3、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 想感情。例2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 儿)【析】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例3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析】前 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 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 合在一起。例4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例5 :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一心只把哥来
4、想,头痛难忍又何妨?)例6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析】直 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例7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 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析】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 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例8 :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析】这首曲写送 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却转到写将士奋勇
5、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 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 了。例3 :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 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定义及举例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例1: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 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例2 :清代龚自珍的病
6、梅馆记,借梅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 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例3:茅盾的白杨礼赞,借中原地区常见的白杨树来表现解放区广大军民不屈不挠、力求上进 的精神。例4 :古诗中,象骆宾王的狱中咏蝉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 性不为时人所了解。例5 :陈子昂的许多感遇诗也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或借助香兰杜若、或借助珍禽翡翠来抒写 心中的怀才不遇之慨。例6 :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析】诗中三四 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 借,自能声名远
7、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例7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姨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 杏花)【析】杏花,绚丽而脱俗,傍水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 花,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现。(2)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 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3 )托物言志与象征、比兴、比喻的
8、关系托物言志与象征、比兴、比喻有密切联系。象征要有象征体,那便是物,象征要表达的思想就在 作者对物的描写和评价之中。比兴呢?最早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的“他物”与 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必然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很多诗,既是托物,又兼比兴,又是象征。例1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比兴,又是托物,同时也是象征,因为它奠定了全诗的感 情基调,也表现了刘焦之情的难舍难分、留恋相许,更是刘焦爱情悲剧的象征。例2 :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瘦纤腰学不成。”(唐彦谦垂 柳)【析】这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 托
9、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 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典故,抒发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 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硬时弊,畅快淋漓。这 里面有托物言志,有比兴,有用典,有直白。例3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 西涧)【析】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 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 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
10、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典型例题】例题1:看下面几句诗,都属于哪种抒情方式?“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情答案:柳词和杜诗是借景抒情,而于诗和郑诗是托物言志。柳词.;杜诗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 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于诗;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 民族意识,郑诗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 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
11、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 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启发:通过比较上述四首诗,我们体会到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 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 种物品。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 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例题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问题: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麓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问:菊、画菊分别表现了
12、诗人怎样的品格?答案: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咏物言志法。咏物言志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即 所谓“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文心雕龙)o它要求作者选择的客观事物与他想表达的主观志趣 必须契合交融,能给人以艺术感染和思想启迪。菊、画菊都是通过对“菊”的具体描绘以 述志抒怀。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坚 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问题:送魏万之京李顾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随。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
13、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问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 的什么情绪?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 神伤的情绪。问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 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3、借事抒情(用现实之事或历史典故)(1)因事缘情(用现实之事):叙事性作品:如兵车行石壕吏抒情性作品:用行为举止(多为细节)来抒情。例1: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14、封。”(唐代张籍秋 思)【析】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 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例2 :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白居易蓝桥 驿见元九诗)【析】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 其人而及其诗而已。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可贵的友 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 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这正是所谓“言浅而深,意微而显”。(2)咏史抒怀(借历史
15、或典故):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 物的认识。例1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 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析】本诗借诸葛 亮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例2 :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 长叹。”(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析】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 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例3: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
16、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 巷)【析】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衣冠往来的乌衣巷,而今已经荒凉冷落,笼罩在寂寥惨淡 的氛围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1、点染(1 )概念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 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 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 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2 )举例例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17、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 净沙秋思)【析】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例2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 铃)【析】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例3:李清照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 (声声慢)来渲染伤心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自己“愁”的主旨。例4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 别正宫端
18、正好)【析】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是染, 后面“总是离人泪”是点。2、曲直曲与直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一般来说,诗人心情平静 时,喜欢含蓄委婉,感情激动时,便直吐为快。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是复杂变化 的,因而在作品中总是兼用曲与直两种手法来表情达意,力求做到曲直互补,妙合其心。例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令人神往的仙境世界,明写了对仙境的向往,暗写了对现实 的强烈不满,属于“曲”的手法;到诗的结尾处却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 就是“直”,一曲一直间将诗人率真可爱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例
19、2 :白居易琵琶行:虽然也曲直兼用,但没有了李白的率真,而是以曲为主;他写琵琶女的 身世遭遇,直接表明的是对下层歌妓和劳苦百姓的同情,曲折表达的却是受挫后,对现实的深刻 认识和对世态炎凉的强烈不满。说自己的遭际属于“直”吧,可他还是表达得那么“曲:不讲原委, 只诉同感。曲折与直率的运用,与诗人的心境有关,确实耐人寻味。3、隐显“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隐显”与曲直”非常相似,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说, 因为曲就是隐,直就是显。诗人在表达深藏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其他的一 般都表达得较直接明白。例1: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
20、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 上张水部)【析】明明是想说自己考前心里没底,又充满成功的期待,盼望张籍的帮助,却又 隐讳曲折地虚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画眉深浅入时无? ”可谓隐讳而妙极。例2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析】在明显地抒发哀悼亡妻之情的同时,也隐约地 抒发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政治失意之情,可说是隐得深沉。4、移情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以我观物,使物皆着我之色彩。”例1:扬州慢: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析】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例2 : “多情却以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
21、赠别 二首(其二)【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 人垂泪,何况人乎?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在诗歌鉴赏时考描写,主要是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角度来命题。(-)基本概念:1、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例1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 枝词)【析】此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2、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描写是侧面描写。例2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洗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 行)【析】此诗第二句侧面描
22、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 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例3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 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 山的高峻奇伟。(二)考试重心高考主要在正面描写的几个角度上命题。(三)正面描写命题角度。1 X 虚实结合(1)定义(虚实的内涵)总体说明: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 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 情为虚;眼见为实,想
23、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 将来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和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分类说明:所谓“虚”,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例2: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例3 :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又以实写虚,将抽象的 “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新鲜美妙,让人回味。例
24、4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例5 :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2 ) “虚”的三类内容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1 :梦游天姥吟留别:【析】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 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 的黑暗。例2 :李白蜀道难:【析】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 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
25、已的蜀道形象例3 :李商隐锦瑟:【析】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 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让后学者畅想不已,被喻为古 代“朦胧诗”。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1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析】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 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 非之感。例2 :“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析】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设想的未
26、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 将倍增其乐。例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析】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 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例2 :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鹿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 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揭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 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牺牺惶惶的寄。(西厢记长亭 送别正宫叨叨令)【析】崔莺莺送别张生的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3 )虚实结
27、合的作用“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 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 趣味。相反相成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1:姜夔扬州慢:此词中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 “尽荽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 今衰的感慨。相辅相成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例1: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
28、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析】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 “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典型例题】例题1: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 夜,短松冈。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问:这首诗上下片各分两层,请概
29、括各层的内容。答题指要:这首诗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 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金圣叹在水浒批语中说:“文到 入妙处,纯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适合于表现广阔的生活画面,增加文章的思想容 量,深化主题。苏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 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 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从字面来看是写亡妻;“年 年断肠”,实际上是词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4 )“虚”与联想、想象“
30、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 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为实。对中学生的考试,不会太难,因此,能注意这几点区分就行 了。例1 :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 阳县青草湖)【析】程千帆说“西风吹老洞庭波”有三奇:秋风的到来,不从草木变衰而从湖水兴 波见出,一奇也;湖波能老,二奇也;湖波之老,是由于西风之吹,三奇也。其实这首诗还有一 奇,那就是只此一句写实,其余三句均为虚。“一夜”句是想象中有夸张,“醉后”句哪来实景? “满 船,更在梦中。例2 :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
31、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高适塞上听 吹笛)【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 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 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 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 (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2、动静结合(1)基本概念动静结合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就成为常用的一
32、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青宿池边 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 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 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例1:“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析】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给人美妙的遐想。例2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析】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例3 : “两个黄鹏鸣翠
33、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 句)【析】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 中见动,是诗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动。例4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 山)【析】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 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 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既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2 )常用方式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
34、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 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 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例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 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手法之 -O山居秋暝对景物的刻画细致入微,既有自然风景图,又有田园生活图。诗人在描绘的景 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 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
35、,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 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 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例2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析】前两句写 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偶尔听到几点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 而更显得山之静。后两句明暗对比:一缕夕阳射进蔚然深秀的树林,落日余晖打在一块青青的苔 葬上。这里为声衬静,用了衬托,也用了对比。例3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以动衬静。3、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
36、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 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例1:柳宗元江雪:“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 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 拔、卓然而立的品格。例2 :杜甫蜀相:由诸葛亮的祠堂写到这位蜀汉贤相的一生事业。其颈联云:“三顾频烦天下 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
37、两句之所以显得格外厚重,就是因为它所包容的内容异常丰富:前一 句,抵得一篇隆中对,后一句,抵得两篇出师表;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他与先主刘 玄德的君臣遇合,从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他治蜀的政绩和北伐的功业;“天下计”言其宏图,“老 臣心”表其忠贞。类似这种手法,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4、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 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 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尝鼎一帝”“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效果。 例1: “长安回望绣成
38、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 宫)【析】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 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 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例2 :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析】此诗寓引古鉴今之意,抒凭吊今昔之情,向来极负盛名。诗云唐诗别裁说它:“只四语 已抵一篇长恨歌矣。”养一斋诗话称它:“一十个字,足赅连昌宫词六百字,尤为妙
39、境。” 究竟妙在何处?在于“小处寄慨,倍觉嗟叹有情(纪啊)O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 的细节组成全篇。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其罪,非玄宗而谁?她 们应该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诗人抛开了许多激烈的事情不用,只是让这些宫女,闲 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以消磨时光。如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 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 轻笔带过,然而,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所以,沈德潜赞日:”只说玄宗, 不说玄宗长短,佳绝!”例3 : “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
40、,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析】以“时时误拂弦的细节,传达出人物微妙的心理情态;例4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窝。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张佑咏内 人)【析】以“剔开红焰救飞蛾的细节,表现了宫女幽居深宫的哀怨;例5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 巷)【析】通过燕子”的细节,抒发了古今盛衰的感慨;例6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 思)【析】此诗表现的是行客思念故乡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 一般地直抒胸臆,眼看此诗在平庸的叙述中失掉了艺术
41、的光辉,然而,最后结出“行人临发又开 封”,使境界突现,形神逼露,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可谓是“平中见奇”,“点铁成金”,致使潘德 舆在养一斋诗话,推崇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例7 :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欣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皆以陆为名。(陆游山村经行 因施药)【析】运用细节使诗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气息,大有奇趣;例8 :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老龙钟七十强。犹有嫁时尘埃镜,东涂西抹不成妆。”(陆游阿 老)【析】运用细节使诗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气息,大有奇趣;5、色彩的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
42、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例1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的约 客)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例2 :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 句)【析】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鹏,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 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例3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鹅)【析】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 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
43、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 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例4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析】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 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例9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析】所写情景与此曲相似。但此曲 表情如此率真,语言如此质朴自然,与大多数委婉之作,截然有别。例10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析】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 的情怀。(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
44、(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 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藉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 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例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析】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 不可抗拒。例2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析】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 愁别恨。例3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 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
45、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 思)【析】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 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 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 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例4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骁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 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 花钿。(宋俞国宝风入松,
46、题酒肆)【简析】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这首词是太学生俞国宝题写在西湖一家酒肆屏风上的。已作 太上皇的宋高宗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这首词,“称赏久之”,认为“甚好”,还将其中“明日再携残 酉肉改为“明日重扶残醉”,俞国宝也因而得到即日解褐授官的优待。赵构固是庸君,但这一句却 改得着实好,一春有钱买花沽酒、跨下玉花骄卵,这手面、这身份能是提残酒而归的寒涩人么? 再说,目接红杏、耳闻箫鼓、闲眺绿杨秋千,这西湖春光,还不叫人杯杯皆空、一醉方休,如何 还残得下酒来?还有,十里长堤,风暖日晴,游女如织,云鬓花颜,固能令太学生目胎神摇,但 当真要在众目下去陌上拾取她们遗下的花钿,还非得带三分残醉佯狂之态不成呢。
47、词篇由描写词人的自我形象开头。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摹西湖的美景,可是“一春”“长费”“日日”“醉” 等词语却传达了作者对西湖的无比留恋:“玉腮”两句写马,然而马的“惯识”是由于人的常来,马的 “骄嘶”是由于人的惬意,所以三、四句是借马写人,再因人写湖,最后达到了人与境、情与景的高 度融合。总之,开头四句是用作者浓烈的情绪感染读者,使人对西湖产生“未睹心先醉式的向往,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例5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析】诗人用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 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附:渲染的相关范畴浓淡在绘画中,浓淡主要指色彩的深浅、明暗。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指语言的色彩。浓者,重笔浓 彩,绚丽;淡者,素笔淡写,不尚雕饰。就作家个人而言,有的追求素淡,有的追求浓艳;有的 浓淡兼施,两相映衬,收到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金陵的 壮丽景色,用了“似练”、“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