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 铜梁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 铜梁区.docx(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铜梁区“十四五” 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规划(征求意见稿)重庆市铜梁区生态环境局2021年10月2、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农村饮水安全得到持续巩固和提升。不断推进农村人饮 巩固提升工程,完成大庙、双山2个水厂技改扩建项目,改 造村级供水工程35处,实施了安溪、侣俸、虎峰等20个镇 街的农村人饮巩固提升工程和全区28个镇街全覆盖的2020 年农村饮水提升工程,铺设农村人饮供水管网3096kmo加 强农村饮水水质监管,完成全区76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7 处5户以上20人以下共用水池分散供水工程和178处5户20 人以上千人以下供水工程水质监测。全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 89
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8%,水质达标率100%。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按照畜禽养殖“三区”管 控要求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养 殖场整治,禁养区和非禁养区内无法治理的187家养殖场已 全部关闭,剩余1166家养殖场已全部配套完善畜禽粪污处理 设施设备、完成循环化改造,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新建 养殖场已全部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处理设施设 备。全区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6.1%,规模养殖场 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不断推进。印发实施铜梁区水产养 殖功能区划分方案(铜府办发201821号)、铜梁区 肥水养殖整治工作方案(铜府办20
3、18168号)、铜 梁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年)等文件,开展水 产养殖专项整治。全面禁止江河湖库从事肥水性水产养殖, 完成水产养殖“三区”管理工作,关停转产禁养区内水产养 殖79户,池塘116 口(面积852.2亩)。推进水产养殖池塘 标准化改造,全区推广“池塘鱼菜综合种养殖技术”面积累 计7000亩、“池塘底排污技术”改造老旧鱼场4个鱼池(面 积190亩),建设“池塘工业化循环技术”基地12个、建养 殖槽59 口 (面积6490平方米),全区累计获得农业农村水 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命名共19家,面积2683亩。在涪江、琼 江、淮远河、小安溪等开展了人工增殖放流,累计投放 2200
4、0余公斤草鱼、花健(M )和白鞋等鱼种。种植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管控。全面实施了农药化肥减 量增效,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300亩,建设有机肥示范 推广示范项目360亩,落实2020年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 动项目,实施农药减量示范项目共计12250亩。持续推广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5%,水稻氮肥利用率达 40%,玉米氮肥利用率约达40%,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 盖率达41.04%、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45%o有序推进废弃 农膜回收利用,2018年2020年分别回收废弃农膜62.4吨、 439吨、392吨,完成市级下达的三年回收废弃农膜650吨的 任务,任务完成率达140.68%。
5、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印发实施重庆市铜梁区农业 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铜环发2019 67号),结合全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人居环境整治 和乡村生态振兴战略,完成旧县街道15个行政村、土桥镇5 个行政村、安溪镇4个行政村、高楼镇4个行政村共28个行 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 行动,完善垃圾箱体、垃圾桶、垃圾运输车等设施设备,全 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已全面建立,实现常态化运行,生 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达100%。印发实施重庆市铜 梁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 2021-2025年)(铜府 办202067号),采用四级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撤并场镇、
6、 农民新村、农村居民聚居点、农村散居居民因地制宜筛选农 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用技术和设施设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 理,建成68个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改(新)建农村 厕所25259户,完成全区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并在区政府官 网公示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结果,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污 染等农村突出环境问题。3、地下水污染防治稳步推进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地下水污染防 治,围龙镇双碾街道地下水考核监测点水质保持稳定。开展 地下水饮用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双源”环境安全调查评 估,构建动态“双源”清单数据库,已按要求完成地下水“双源”信息调查填报等工作。持续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 成蒲吕街道龙山村地
7、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规范化建设、 整治等工作,全区蒲吕街道溶洞水青山村供水工程水源地、 蒲吕街道二龙洞溶洞水岚峰水厂水源地、虎峰镇煤场水双龙 片区供水工程水源地等14个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 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III类,水质状况良 好,达标率100%。严格生活垃圾处置、危废处置、化工等 地下水污染重点行业、场所监管,督促相关企业开展了地下 水监测。加强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石化生产储存销售企业 等地下防渗处理,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等实施了防渗改 造。(二)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仍然艰巨且协同治理难度大受制于土壤在污染表现不够直观、污染
8、机理和成因较为 复杂、污染溯源难度较大、成熟治理经验少且很难有普适性 等因素,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仍然艰巨。相较于大气环境和地 表水环境,我国土壤环境的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相关法 律法规以及制度政策体系尚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土壤污染防 治也普遍存在历史欠账多、治理修复难度大、技术基础差、 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对应的污染防治技术和监管手段跟不上 全面治理污染、切实管控风险的迫切需求,污染治理体系和 能力参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仍有较大差 距。同时,土壤与地下水及其他相关环境要素虽然存在重要 联系,但协同防治污染力度不足,尤其是全区对于地下水的 研究较少,本底情况信息基础薄弱,比如涉及到地
9、下水的赋 存状态、分布状态、含水层性质、埋藏条件等信息不全面, 亦没有摸清地下水循环路径走势,难以从污染迁移转换的角 度摸清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交互,进而导致难以有效协同土 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和风险防范,客观增加了污染质量成 本。2、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局部地区农村饮用水源存在环境安全风险,农村饮用水 水源地划分与保护工作开展缓慢,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普遍 未划定保护区范围,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较为滞后,饮 用水源未得到有效保护。农村供水设施普遍比较简陋,长效 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管护工程配套不完善、管理手段 落后、出水水质达标不稳定等问题,饮水安全保障不够。部 分镇街污水处理设
10、施农户接入户数明显不足,与设施处理能 力不匹配,造成终端负荷小。农业农村污染源头预防不足,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程度仍然较低,农药、化肥施用强 度仍然较高。畜禽养殖多数属于中小规模养殖场或散户养 殖,建场时未将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 使用,在后期生产过程中逐渐增添一些粪污处理设施,但由 于粪污治理设施投入大且运行成本高,部分畜禽粪污处理不 全。种养结合不密切,循环经济发展滞后,种养结合的循环 利用模式仅占规模畜禽养殖场的6%左右。3、地下水污染源风险防控底数不清地下水水质受地表径流、周边地层、区域场地等多方面 影响,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受到的污染来源更加隐蔽,城 市管网漏损、
11、农业面源及地表水污染等均会对地下水环境质 量造成影响。但地下水污染防治缺少顶层的科学规划和合理 指导,具体的措施和对策缺乏系统性。目前,全区的地下水 环境监测网络不够完善,相关部门主要对地下水型饮用水水 源地进行监测,对工业集聚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 场等重点污染源区域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掌握不足,未定期 组织开展对存在地下水环境污染隐患和风险区域进行地下水 监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亟待加强o4、公众对土壤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土壤污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通常需要非常专业的方法 手段来监测才能发现,相对于水、空气污染,公众对土壤污 染的敏感度远不如对空气和水污染,导致社会对土壤污染的 警觉性不
12、高、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企业环保意识 淡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污水直排、垃圾乱堆仍 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农村地区日常生活中固废(如塑料制 品、电子产品)随地抛弃,垃圾不分类,过量施用化肥、农 药的现象依然存在。(三)“十四五”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形势研判1、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交汇为铜梁生态环境协同治污带来新 机遇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 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想、新战略,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和 根本遵循。铜梁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关键节 点,是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一带一路”、长江经 济带发展、新时代
13、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 国家重大战略和“一区两群”市级重要发展战略为铜梁生态 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带来新机遇,能进一步加强铜梁与其他区 域在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沟通 交流和协同合作,有助于促进铜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共商、 共建、共保的发展新格局,有助于协同解决土壤、地下水和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的重难点问题Q2、“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持久 动力和战略定力2021年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会 议提出,要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 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
14、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后续,配套的深入打好污染 防治攻坚战相关政策文件将会相继出台,也将有效指导土壤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向纵深推进,确保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方 向不变、力度不减,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理。3、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使土壤污染治理更为刚性以前在大气、水、土壤三领域中,独缺土壤污染防治立 法,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能有效填补环保立法重要 空白,确立了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基础,为生态环境保护新 增一道坚实的法律屏障,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进入新阶段。土壤污染防治法就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土壤污染 防治基本制
15、度、预防保护、管控和修复、经济措施、监督检 查和法律责任等重要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明确鼓励金融机 构加大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项目的信贷投放、从事土 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单位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等措施,这 些措施与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的并行实施,有助于打破土 壤修复瓶颈,吸引社会资本主动投资参与污染治理修复工 作,为土壤污染修复治理行业带来新发展机遇。4、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 护带来新的政策红利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乡村 振兴战略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 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 全城乡融合发展体
16、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 代化。“十四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关 键时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乡村振兴 战略重点工作之一 Q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 进法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成为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法律保障,将助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乡村振兴 战略的实施为全面深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带来重要战略机 遇,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5、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调难度依然较大铜梁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用 地扩张不可避免,有限的土地资源和高强度开发利用矛盾日 益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园区企业将不断增加,资
17、 源与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企业减排增收和农业稳产保供压力 较大,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难度增 加。在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下,部分地区存在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减弱、保护意愿下降、行动要求 放松、投入力度减小的现象,污染防治问题存在反弹风险。6、土壤环境污染治理将步入边际成本上升期国内有学者研究认为,“十四五”我国将走出环境库兹 涅茨曲线峰值期J生态环境稳定越过拐点。虽然现在无法准 确判断“十四五”我国能否走出或迎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 点,但肯定的是,现目前生态环境正日益接近拐点,这也意 味着环境治理边际成本将进入上升期,实现同样的治理成效 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由于全区
18、的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 环境治理量大面广、尚有欠账,整体来看整体治理任务仍然 艰巨,后续的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而经济环境 下行压力又比较大,加之多数地下水、农村环境治理项目以 及部分土壤环境治理项目具有准公益性,社会资本缺乏进入 的动力,农民自筹同样缺乏投资的实力。因此,未来土壤、 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环境治理难度仍然不容乐观。1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方向和任务研究.中国环境管理.2019 (3).前言1-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分析2(-)“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21、土壤风险环境管控进一步深化22、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63、地下水污染防治稳步
19、推进8(二)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91、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仍然艰巨且协同治理难度大92、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103、地下水污染源风险防控底数不清114、公众对土壤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11(三)“十四五”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形势研判121、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交汇为铜梁生态环境协同治污带来新机遇122、“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持久动力和战略定力133、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使土壤污染治理更为刚性.13 4、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保护带来新的政策红利145、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调难度依然较大147、资本下乡给农村带来治理资金但也可能带来污染回
20、流“十四五”时期,仍将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期, 围绕农村土地和经济增长出台了诸多文件,如社会资本投 资农业农村指引国务院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 定重庆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 施方案,推动诸如点状供地、数字乡村等政策改革,将给 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的资本活力和外部驱动。涉及农业农村 的改革和实践,对于盘活农村土地、推动外部资本注入农业 农村、加快城乡要素流动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资本下乡的同 时难免会带来污染的回流问题。此外,“互联网+”催生的 农村新业态新模式在提振乡村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塑料工 业下乡。而目前农村的污染治理缺口本身就比较大,新增的 回流污染,将进一步挑
21、战农村地区薄弱的污染治理水平和监 管能力。综上所述,未来,全区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更复杂、更严峻。“十四五”时 期,在继续推动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能力建 设、资金投入等工作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适合全 区污染防治的经济手段和治理模式。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 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 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 “两 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
22、”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 设等重要指示要求,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以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保障粮食 和人居环境安全、保障地下水生态环境安全、建设生态绿色 农业、巩固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进一步夯实工作基 础、理顺推进机制,解决一批突出的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 村生态环境问题,推进污染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促进土 壤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助推 乡村生态振兴,努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先 行区、国际大都市后花园和全市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让 “原乡风情大美铜梁”颜值更高、气质更佳。(二)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优先、源头减量。加强环境
23、准入和日常监管, 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土壤、地下 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污染源排查整治,进 一步理顺源头预防的压力传导机制,以土壤、地下水和农业 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倒逼落实溯源、断源、减排措 施,尽可能切断污染物进入土壤、地下水的途经,推动末端 治理为主向防治并举转变。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乡村生 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畜禽养殖污 染预防,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 态化,实现源头减量。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根据相关调查和日常环境监 管识别出的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 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以保
24、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地下 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底线,因地制宜实 施一批污染源头防控、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行 动,切实解决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坚持系统治污,综合协同。坚持系统思维,突出精准治 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运用源头预防、结构优化、 转型升级、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多种手段,强化土壤、地 下水、农业农村协同防治和地上、地下水系统治理,确保生 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坚持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完善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 村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土壤环境管理人员培训和土 壤污染防治宣传。健全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制度,完善
25、环境 监测网络,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完善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 村污染防治大数据管理平台,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 化。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共治。以保障人民健康作为根本出 发点和立足点,统筹推进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污染防 治。着力解决制约转型发展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 问题,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夯实全社会环保 责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三)目标指标到2025年,全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得到基本控制,土 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 环境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得到进一 步管控,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
26、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30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风险 得到有效控制,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 障,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环境治理监管能力增强,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专栏1 “十四五” 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核心指标序号任务指标类型2020年现状2025目标1土壤安全耕地安全利用率()约束性9595序号任务指标类型2020年现状2025目标2利用建设用地地块安全利用率()约束性95953地下水风 险管控地下水质量III类水比例()预期性1001004地下水质量V类水比例()约束性005城市集中式地
27、下水型饮用水源达到或 优于III类比例()预期性1001006地下水污染源环境风险管控比例 (%)预期性1001007农业农村 污染防治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预期性96.196.18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减少比例()预期性XXXX9完成农村环境整治的建制村比例 (%)约束性1001001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约束性3035(四)防治重点“十四五” 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结 合已有相关调查数据和资料,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影响 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 主要方面,做到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 准、措施精准;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技成果,强化
28、对问题成因机理及时空和内在演变规律研究,提高把握问题 的精准性和治理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可达性。聚焦土 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强化土壤污染防 治,保障地下水源安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乡村宜 居环境。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继续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 类管理、风险管控原则,进一步强化涉重、化工等土壤污染 重点单元监管和风险管控,加强小安溪流域涉镉污染等重点 区域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落实污染地块准入管理,有序推 进毓青山、巴岳山重点区废弃关闭矿山修复治理,确保土壤 安全利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以乡村生态宜居、绿色可 持续发展为方向,按照“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实施农业
29、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扩容,持续推进粮油、蔬菜、莲藕、果 树、花卉苗木等基地、农业园区等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产 业模式生态化,进一步加强琼江和小安溪流域农业面源、生 活污染治理,打造村庄整洁优美、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扭住“双源”调查,兼顾“区域 质量监控”,加强围龙镇双碾地下水管理,进一步强化集 中、分散式地下水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周围农业面源治理和 人畜活动监管,优先保障地下水源和矿泉水源环境安全,提 供优质地下水生态环境产品。三、主要任务(-)加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风险管控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以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 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和人
30、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针对土 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农用地 分类管理与保护,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有效防范土壤环境风险。1、优化土壤空间规划布局严格土壤空间用途管控。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充 分考虑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统筹协调“三区三线”,合理确 定各类土地用途。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 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特点,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 局。严格“三线一单”管控,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院、 疗养院和养老院等单位周边规划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 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结合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 解过剩产能等要求,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
31、成严重污 染的企业。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危险废 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合理确定畜禽养 殖布局和规模。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充分结合农用地污染详查成果 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划定成果,加强优先保护类耕地监 管。结合农业生产适宜区,优先保护铜梁中部平坝、南部槽 谷等区域连片优质农业生产空间。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 粮于技”战略,合理调整侣俸、安溪和华兴等镇街农业生产 适宜区农业生产结构,采取循环利用的种植结构,减少化肥 农药使用量,进一步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推进南部乡镇具有 农业生产拓展潜力镇街的宜耕园地、林地和零散未利用地等 土地开发整理,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因地
32、制宜逐步退 出少云、维新、平滩及侣俸等镇不适宜区,中心城区及周边 镇街、双石镇等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永久基本农田,推进两山 地区及北部缓丘区摞荒耕地退耕还林,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与 生产力。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根据农用地土壤污染 状况详查结果,结合全区城镇建设开发情况、土地利用现状 变更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等情况,科学合理开展耕地土 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动态调整,根据耕地土壤受污染程度将 耕地划为“优先保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三个类别,分 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农用地分类清 单,及时对各类耕地面积、分布等信息进行更新共享。逐步 开展林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
33、。未利 用地拟开垦为耕地或建设用地的,应当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 查与风险评估,符合用地功能要求的才能开发利用,并依法 进行分类管理。到2025年,完成28个涉农镇街耕地土壤环 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2、加强耕地保护与安全利用强化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实 行耕地“占补平衡”,限制“农转非”,严格管控耕地转为 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管制,确 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加强平滩、侣俸、旧县、 虎峰、少云和永嘉等镇街基本农田保护,实行严格划定制 度、严格保护措施、严格监督机制,推进符合条件的优先保 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落实有效保护空间,在永久基 本农田集
34、中区不得规划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 已建成的,应限期关闭拆除。实施“千年良田”工程,加强 农田宜机化改造,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 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整村推 进虎峰、蒲吕、二坪、高楼、永嘉等镇街高标准基本农田建 设。深入开展建房乱占耕地等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专项整治 行动,严厉查处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行为,严格管控“非农 化” “非粮化”,对非法占用的基本农田进行复垦复绿。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探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 用新模式、新技术,分区分类建立安全利用技术库和农作物 种植推荐清单,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污染物低 积累品种替代、水肥调控
35、、土壤调理等技术,降低小安溪流 域农产品有害物质超标风险。针对水稻镉、水稻重金属复合 等不同土壤污染类型,参与全市安全利用试点示范。以治理 小安溪流域蒲吕、庆隆、虎峰、福果等镇街镉污染,旧县街 道镉、碑、汞等多种重金属复合性污染为重点,在切断重金 属等污染源头的前提下,优先采取不降低生产功能的生物修 复措施,或辅助采取物理、化学治理与修复措施,确保土壤 质量不下降。推进西河、永嘉、安溪、华兴等镇街安全利用 类耕地较多区域,以重点村集中推进土壤调理剂和钙镁磷肥 示范片建设,施行土壤改良。加强安全利用类耕地后期管 理,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调查评估,实施跟踪监 测,及时优化调整农艺调控措施,
36、探索建立农用地安全利用 长期监测基地0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加强严格管控类耕地保护。完善耕地保护监管机制,对 农产品质量安全、地下水安全、饮水水源安全等存在较大风 险区域划为农产品严格管控区域,制定并实施环境风险管控 方案。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鼓励采取调整种植结构、退耕 还林还草、退耕还湿、轮作休耕等风险管控措施,逐步降低 土壤污染物浓度;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探索开展严格管控 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实施情况监测评 估。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扶持农 业生产专业化服务,指导农业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药、肥料、 饲料、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控制农药
37、化肥等使用量。加 强对小安溪河流域严格管控类耕地环境整治,对流域内污染 程度相对较重的蒲吕街道、虎峰镇等不达标排污企业整治,6、土壤环境污染治理将步入边际成本上升期157、资本下乡给农村带来治理资金但也可能带来污染回流16二、总体要求16(-)指导思想17(二)基本原则17(三)目标指标19(四)防治重点20三、主要任务21(-)加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风险管控211、优化土壤空间规划布局222、加强耕地保护与安全利用233、强化重点涉土污染源监管264、健全建设用地准入管理29(二)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311、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312、严格管控农业面源污染333、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
38、38(三)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421、加强地下水水源环境保护422、全面推进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与风险管控453、开展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与修复47 提高流域内污水处理处置能力与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效率,合 理规划水产养殖区,减轻对周边耕地土壤环境造成的损害。3、强化重点涉土污染源监管加强重要风险点周边土壤保护。加强饮用水源地、生活 垃圾填埋场、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等周边土壤环境保 护,实施常态化监管。深入开展全区3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保护区周围土壤污染排查整治,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堆置和 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周围土地使用 剧毒和高残留农药,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畜禽等对土壤环境
39、有严重污染和危害的行为。强化医疗废物环境安全监管,严 格执行医疗机构年检机制,督促辖区内810家医疗机构规范 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处置行为,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 100%o强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周边土壤保护,做好庆隆 焚烧发电厂建设、太平生活垃圾填埋场局部封场等工程防渗 工作,加强生活垃圾输送沿线土壤保护,防止装运滴洒、卸 载漫流。加强东城工业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等污水 处理厂、铜梁污泥处置厂周边土壤保护,污水处理厂污泥不 得随意倾倒排放,污染土壤环境。推进工业固废堆存场所整 治,开展“清废行动” “固废大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建立 并动态更新存在隐患问题清单,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固废堆
40、 存场限期整改,完成重庆龙璋纸业白泥渣场、重庆铜梁红蝶 锯业银渣场综合整治后续工作。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监管。强化规划环评刚性约束, 严格重点行业企业准入,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 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土壤污染。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 监管单位名录,落实新改扩建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污染 隐患排查、自行监测、拆除活动污染防治等制度,依法在排 污许可证中载明土壤污染防治要求,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 排放。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固定污染源排查与分 类管理,对不能满足环保要求达标排放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 或关停。加强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防控,严格执行重金属 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新改
41、扩建重金属重点行业 建设项目需明确具体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且遵循 “减量置换”或“等量替换”原则;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治 理及总量减排工程,加强重庆创祥电源有限公司、重润表面 工程科技园等涉重金属重点企业监管,继续推进重润表面工 程科技园电镀废水深度治理减排工程。加强高新区涉及有色 金属矿采选、化工、医药、铅酸蓄电池、电镀、造纸和纸制 品等重点行业企业排查与监管,推进东城街道电子商务产业 园与汽车服务产业园、蒲吕街道、大庙镇镉污染物超标污染 治理。加强矿山开采污染监管与治理。全面规范矿产资源开发 利用秩序,开展绿色矿山建设、露天矿山整治、废弃矿山治 理“三山”攻坚行动。严格矿产开发准入,禁
42、止任何单位或 个人非法占用、破坏矿产资源。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 治理责任落实到矿产开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矿 山开采应严格履行土壤防治污染法定义务,做好废渣、废水 和废气污染防治,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土壤污染。在建、在册 矿山坚持“谁开发、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原则,落实 重庆市铜梁区涪鑫矿业有限公司采矿场、重庆市铜梁区同禄 建材有限公司采矿场等矿山开采企业保护与治理主体责任, 督促矿山企业按时足额缴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和土地复 垦费,用于恢复治理。加快推进铜梁建设重庆市绿色矿业发 展示范区,探索绿色矿山建设新模式,推进旧县-蒲吕石灰 岩、华兴石灰岩、福果砂岩集中开采区区以及部分地
43、热、矿 泉水开采点矿山绿色转型升级,对未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矿山 实施有效管控措施,建立绿色矿山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关停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继续开展“矿山重披绿衣”专项行动, 加强废弃采石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和植被恢复, 采用工程措施加固山体边坡,对破坏土地进行复耕复绿和生 物修复。逐步推进毓青山、巴岳山两山地区及西河、围龙、 蒲吕、旧县等镇街51个历史遗留关闭矿山和26个计划关闭 矿山环境整治修复。4、健全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重庆市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办法,严格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较 大影响项目的环评审批,禁止引入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4、、国土空间规划等要求,严格执行相 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疗 养院和养老院等周边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 建设项目。加强土地用途变更监管,对用途变更为住宅用 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 地用途变更或其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的,变更或收回转让 前应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估。对未达到土壤污染 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地块,禁止开工 建设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修 复,或经治理修复仍未达到相关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的,不予批准选址。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建立健全建设用地“调查评估- 修复-再利用”
45、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严格对受污染场地、 敏感目标周边土地再开发利用的城乡规划论证和审批管理, 合理安排土地供应及相关规划许可时序。加强潜在污染地块 环境风险排查,对有色金属矿采选、化工、医药、铅酸蓄电 池、电镀、造纸和纸制品等重点行业关停、搬迁的企业场 地,及加油站、危废处置场所等开展排查,建立疑似污染地 块清单、高风险地块清单、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名 录,进行动态更新,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名录中的地块,不得组织土地供应。禁止将未按规定开展土 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或未取得相关评审意见的建设用 地污染土壤擅自转移倾倒。加强对暂不开发利用或暂不具备 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
46、风险)地块实施以防止污染扩散为目 的的风险管控,进行分类管控,采取隔离、定期监测等措 施,防止污染扩散。加强铜梁广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重庆 市铜梁铜兴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潼南115井单井集气工程3 个暂不利用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开展建设用地修复治理。探索“环境修复+开发建设” 模式,力求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与供地、再开发 活动同步。以铜梁广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重庆市铜梁铜兴 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潼南115号单井集气工程等污染地块为 重点,加快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同时不得对土壤和周边 环境造成新污染,更好更快消除土壤“存量污染”。修复施 工期间,应当设立公告牌,公开相关情况和环保措施
47、,修复 过程中因修复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及时 采取应急措施,产生的污染物应按规定进行处置,并达到相 关环境保护标准,防止二次污染。督促相关部门加强辖区污 染地块修复治理监管,严厉查处施行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 个人,并纳入信用评价系统,以确保治理修复方案落实落 地。加强部门联动和数据对接,推进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 块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逐步实现建设用地管理 信息共享。鼓励利用卫星、无人机、遥感等监测技术,加强 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监管,防止关闭企业违法违规开发利 用。到2025年,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5%。(二)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管发展
48、必须管环保”原 则,推行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补齐农 村生活污水处理短板,多举措巩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 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1、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保护,调查1000人及“千吨万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区域分 布情况,开展水源保护区风险调查评估和整治,加强对农村 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工业废水及固体污染物等排放管理, 完成侣俸镇青云水库、平滩镇双寨水库、围龙镇梅良寺水库 等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综合整治工程。深化 分散式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探索开展水源地排查,建 立排查清单,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取消不符合国家生活饮 水水质规定的相关水源地。采取取缔不达标饮用水源地、山 坪塘整治、实施河库联通工程等措施优化整合水源,进一步 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宣传教育,引导村 民参与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将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和村民 应承担的保护责任纳入村规民约。增强农村饮用水供水保障。完善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农村 饮水保障体系,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村镇饮用水卫生合 格率。持续开展巴川、南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