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中国光伏产业地区竞争力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中国光伏产业地区竞争力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中国光伏产业地区竞争力分析摘要:针对供应链战略联盟前提下的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问题,建立了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评价了供应链战略联盟对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并对评价结果综合分析,以判断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以后光伏产业地区竞争力是否得到提升。关键词:供应链;战略联盟;光伏产业;竞争力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日本核泄露危机,世界各国都对核电的发展更谨慎,从而对新能源及清洁能源的追求都大加强,这无疑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福音。但伴随着这一两年硅等原材料的大幅瀑跌及各国对光伏政策的从严,光伏企业可谓是正处于严冬。我国光伏企
2、业大量靠出口,更加重了我国的光伏企业的困境。对中国各地区的光伏产业来讲,可谓”海外市场不稳定,国内市场不确定”,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方面也在短期内难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各大豪强企业在规模、技术、资本等竞争力势均力敌的形势下,唯有依靠控制或降低自身运营成本,得以维持或提高经营利润。在当前全球光伏市场风云突变的局面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内各省市地区加强光伏供应链条上的各企业的合作,在当前全球光伏市场风云突变的局面下,科学进行光伏产业供应链整合,成为各省市地区提升光伏产业自身竞争力,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突破方向。一、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在国外良好的政策的趋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经历了一段很好的
3、发展时期,带动了中国大量的光伏企业的发展,使我国已成为光伏生产应用大国。但随着今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和对中国光伏组件的限制,以及各国对光伏补贴政策的调整。我国大量光伏企业在国外市场都处于低迷的状态,造成我国多晶硅产能过剩,小企业无法支撑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光伏企业洗牌在即,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中国在中下游的优势强于上游。竞争日趋激烈,光伏产业面临整合,由于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趋势加快,规模较小的企业将被购并或倒闭,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将面临过度供给所带来的毛利压力。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光伏企业产业链面临局部调整。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五个环节。上游为
4、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随着业内厂商对上游利润的逐渐摊薄预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中下游。上游厂商和风险投资将会加大诸如太阳能电池片与应用系统等中下游环节的资本投入,产业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二、 中国光伏企业供应链战略联盟2我国光伏企业已成为国际新能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和全球光伏产品的主要生产国。目前国内已形成包括多晶硅制造、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以及系统应用的产业链,并表成以此为核心的完整供应链。过去几年光伏市场过度扩张,整个光伏产业格局呈倒置漏斗形状,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较少且扩张速度较慢,原料供应成产业发展瓶颈。产业链上游
5、为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企业。下游企业扩张较快,原料供应不足导致短期产能过剩。原料价格上涨、供应不稳定是国内光伏企业所必须共同面对的困难。因此,对光伏产业供应链进行管理是各地区发展光伏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三、供应链战略联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各地区提升竞争力分析3随着国家对能源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何加强供应链通过供应链战略联盟提升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巨大的投入,因此需要恰当的评价指标和合适的评价方法以检验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以后,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是否得到提升。已有不少学者开展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方面的研究。但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公认较完
6、善的对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对于各地区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以后光伏产业竞争力变化的评价研究尤为不足。本文设计了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一)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光伏产业竞争力变化综合评价供应链中实施战略联盟会对成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构成要素产生影响,特别是光伏核心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核心企业及整个链条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决定一个产业是否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四个因素进行分析:一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
7、设施。二是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主要以国外需求为主)。三是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国内竞争力。四是光伏供应链上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除了上述四种因素外机会和政府也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特别对是光伏企业来说,由于受各国政府政策的驱动,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设计了包含上述5个方面的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三)供应链战略联盟对光伏产业竞争力促进作用评价5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供应链战略联盟对光伏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具体的评价过程如下:(1)确定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
8、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建立权重集。设定yi对y的权重分别为1,2,3,4,5。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设计专家调查表,由行业内的专家将各指标进行两两对比,以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其中两个元素之间的重要性程度按19赋值。为了保证上述分析结论的合理性,还必须对形成的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其检验方法是参照朱顺泉编著的管理科学研究方法里的ahp层次分析方法给出的检验方法。(四)综合评价组织专家对第一级评价指标所属二级评价指标进行评议.根据各指标在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前后的表现分别打分,得出各指标的评价值(e),评价指标表现最优者的评价值为100分。四、
9、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本文结合新疆地区这两年由于援疆和西部大开发等各种政策驱动的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新疆地区的光伏产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指标和产业关键指标上,故本文在评价供应链战略联盟对新疆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时,只选择生产要素指标和产业关键指标这两个指标。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指标集和权重集指标集目标层:g一级指标:y=(y1,y3)二级指标:y1=(y11,y12,y13,y14,y15);y3=(y31,y32,y33,y34)权重集一级指标权重集:=(1,3)二级指标权重集:1=(11,12,13,14,15);3=(31
10、,32,33,34).2、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本文请5位管理专家对这些指标进行两两对比,构建判断矩阵。利用excel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规一划处理,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权重值:=(1/3,2/3).同理可得:1=(0.044,0.260,0.450,0.158,0.088).3=(0.467,0.103,0.364,0.066).(三)组织专家评分。组织该行业内的5位专家根据各指标在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前后的表现分别打分,得出各指标的评价值(e):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前各指标评价值:ey1=(84,62,63,65,63);ey3=(70,73,72,70)。实施供应链战略联
11、盟后各指标评价值:ey1=(86,70,71,80,78);ey3=(85,82,83,81)。4、分别计算供应链战略联盟前后各二级指标的加权平均评价值(ea)之和,及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ez)。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前两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为:ea(y1)=0.044*84+0.260*62+0.450*63+0.158*65+0.088*63=63.98ea(y3)=0.467*70+0.103*73+0.364*72+0.066*70=71.037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后两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为:ea(y1)=0.044*86+0.260*70+0.450*71+0.158*78=73.4
12、38ea(y3)=0.467*85+0.103*82+0.364*83+0.066*81=83.6995、分别计算供应链战略联盟前后的光伏产业竞争力得分(g)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前g=63.981/3+71.0372/3=68.685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后g=73.4381/3+83.6992/3=80.279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以后,光伏产业竞争力提升程度:c=80.27968.685=11.594五、结语建立了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方法评价了供应链战略联盟对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13、,并对评价结果综合分析,以确定供应链战略联盟是否提升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给各省市发展新能源和光伏产业提供有力的证据。并采用该方法对新疆地区近几年由于实施大开发和援疆政策的实施组成的供应链战略联盟对发展新疆产伏产业进行了契机。参考文献:1 余中东.中国光伏产业现状和发展战略探析j.河北学刊,2010,30(9).2 冯娟.我国光伏产业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构建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陈一鸣.基于供应链知识共享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0(5).4 董彦斌等.基于ahp的新疆光伏产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0,18(11).5 朱顺泉.管理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