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ppt(1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教师:鲁 茂第一章第一章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 1.11.1信息与管理信息与管理 1.1.11.1.1信息和数据信息和数据 1.1.信息与数据的概念信息与数据的概念 信息:信息:信息: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数据: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信息是认识了的数据,是数据的含义信息是认识了的数据,是数据的含义;同时,;同时,信信息更本质地反映事物的概念息更本质地反映事物的概念,而,而数
2、据则是信息的具体数据则是信息的具体表现表现,所以信息不随载体的性质而改变,而数据的具,所以信息不随载体的性质而改变,而数据的具体形式却取决于载体的性质。体形式却取决于载体的性质。2.信息的递归定义 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所输出的信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原始数据;低层决策所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1.1.2管理和管理系统管理和管理系统n n企业管理系统企业管理系统 “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目
3、标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实现企业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需要构成一个可实现企业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需要构成一个可控制的管理系统。它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控制的管理系统。它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管理的客体一是管理的客体,即管理对象,即管理对象(生产和服务过程生产和服务过程)二是管理的主体二是管理的主体,即管理者和管理机构,即管理者和管理机构三是联系两者的信息系统三是联系两者的信息系统1.2管理信息管理信息 1.2.11.2.1管理信息的作用管理信息的作用管理信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n n1.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 n n2.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n n3.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
4、制的依据n n4.管理信息是系统内外联系的纽带企业是分层次进行管理的,不同层次的管理具有不同的职能,需要不同的信息。战略层战略信息;战术层战术信息;作业层业务信息。1.2.31.2.3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 n n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提供输和提供五个方面:五个方面:1.1.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收集 根据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不同,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收根据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不同,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集和二次信息。原始信息收集:原始信息收集:在信息或数据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息在信息
5、或数据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息或数据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或数据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或数据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或数据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手段在某种介质上记录下来。手段在某种介质上记录下来。二次信息收集:二次信息收集:二次信息收集:二次信息收集:收集已记录在某种介质上,与所描述的实收集已记录在某种介质上,与所描述的实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已分离开的信息或数据。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已分离开的信息或数据。二者区别: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二者区别: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二者区别: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二者区别: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地把所
6、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它要求时间性强、校验功能强、地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它要求时间性强、校验功能强、地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它要求时间性强、校验功能强、地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它要求时间性强、校验功能强、系统稳定可靠。系统稳定可靠。系统稳定可靠。系统稳定可靠。二次信息收集则是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的,其实质二次信息收集则是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的,其实质是从别的信息系统得到本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信息,是从别的信息系统得到本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它的关键问它的关键问它的关键问它的关键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二是正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二是
7、正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二是正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二是正确地解释所得到的信息。确地解释所得到的信息。确地解释所得到的信息。确地解释所得到的信息。1.2.41.2.4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 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可归结为及时、及时、准确、适用、经济准确、适用、经济四个方面。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需要进行不同的决策,以及与之相应的信息。这些决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战略规划。(2)管理控制。(3)日常业务管理。1.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1.3.11.3.1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阶段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阶段管
8、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即广义管理信息系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即广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其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统的概念,其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l.电子数据处理电子数据处理(EDP)EDP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人员处理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人员处理日常业务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节省人常业务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节省人力和降低工作费用。力和降低工作费用。2.数据的系统处理数据的系统处理(MIS)它是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它是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行系统的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和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3.
9、支持决策支持决策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在企业中,高、中层管理决策问题具有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特征。1.3.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除必须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外,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1.科学的管理基础 2.领导的支持和参与3.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1.4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管理信息系统软件n n1.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 PlanningManufacturingResource Planning,MRPIIMRPII)系统n n 2.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n
10、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n n 3.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n n 3.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I从横向看,企业MIS按功能可分为六个子系统:(1)市场销售子系统 (2)商品订货管理子系统(3)商品库存子系统 (4)财务会计子系统(5)劳动人事子系统 (6)商品物价信息子系统从纵向上面向企业三个不同管理层分三个子系统:(1)战略信息子系统(2)管理战术信息子系统(3)业务信息子系统 1.5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1.5.1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
11、断提高对信息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目前企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领域。目前企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领域。1.1.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2.2.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3.3.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企业
12、商务活动的电子化1.5.2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1.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企业流程重组(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和服务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它是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其最终目标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快捷、可靠地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它是一种跨越企业界限的集成管理模式,将整个供应链看做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3.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指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体内无执行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虚拟化有两个
13、含义:企业内部虚拟化和企业组织之间的虚拟化。1.5.3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EC)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即交易各方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进行信息的发布、传递、存储、统计,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纸介质信息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商业交易。n nl.电子商务的功能。n n2.电子商务的分类 按服务对象分类:(1)企业与消费者(简称B-C模式)。(2)企业与企业之间(简称B-B模式)。(3)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n n3.电子商务的特点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特点:(1)提供全球性商务服务。无地理位置限制,面向全球的电子虚拟市场。(2)高效
14、、快捷。可视化,高效销售,减少交易费用,低交易成本。(3)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易知客户需求信息,针对性强,能恰当的客户分类,高的客户亲和力。(4)提高服务质量。可大量提供产品和服务信息,咨询和服务无时空限制。第二章第二章企业管理的信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息化平台 n n2.l计算机系统 MIS的开发、运行、维护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环境)。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n n2.2通信及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树型,总星型、环型、树型,总线型等线型等。计算机网络的覆盖类型:局域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企业内部网Intranet)Intranet)、万维网(、万维网(Int
15、ernet Internet)、企业外部网)、企业外部网(Extranet)(Extranet)n n2.3 数据库系统 2.3.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数据库的基本术语 (1)(1)数据库数据库(DB)(DB):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为多织在一起并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关联的数据集合。(2)(2)数据库管理系统: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数据库管理系统: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简称为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16、,简称为DBMSDBMS。(3)(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BS)(DBS):指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指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2.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n n数据库系统和其他数据管理系统相比,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1)数据结构化。n n(2)数据共享。n n(3)数据独立性。n n(4)可控冗余度。n n(5)统一的管理和控制。2.3.2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n n1.1.模型的概念模型的概念 对现实世界事物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就是这个事物的模对现实世界事物
17、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就是这个事物的模型。在数据库中数据模型是抽象的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型。在数据库中数据模型是抽象的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数据的工具。数据的工具。模型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是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二是模型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是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二是容易被人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等。信息采用逐容易被人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等。信息采用逐步抽象的方法,把数据模型划分为两类,以人的观点模拟步抽象的方法,把数据模型划分为两类,以人的观点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叫做概念模型现实世界的模型叫做概念模型(或称信息模型或称信息模型),以计算,以计算机系统的观点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叫做数据模型。机系
18、统的观点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叫做数据模型。n n2.2.概念模型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就是概念层次的数据模型。它独立于任概念模型就是概念层次的数据模型。它独立于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是又很容易向数据库管理系统何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是又很容易向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型转换。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型转换。(l)(l)基本术语基本术语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n n属性:实体具有的每一个特性都称为一个属性。属性:实体具有的每一个特性都称为一个属性。属性的名称属性的名称(说明说明)就是属性的就是属性的“型型”;对型的具;对型的具体赋值就是属性的体赋值就
19、是属性的“值值”。如学生有学号,姓名,性。如学生有学号,姓名,性别别 码:在众多属性中能够惟一标识(确定)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的称为实体的码。联系:一个实体集内部各实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叫做实体内部联系。在一个实体集内部也存在着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在一个实体集内部也存在着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联系。的联系。n n在在E-RE-R图中使用的图中使用的4 4种基本符号是种基本符号是 3.数据模型数据模型n n它分为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两类。它分为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两类。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看到的现是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看到的现实世界,它描述了数据库数
20、据的整体结构。实世界,它描述了数据库数据的整体结构。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人们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人们一般以数据一般以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等。,如关系模型等。物理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存是用来描述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的。它不但受数据库管理系统控制,而且与计算机储方法的。它不但受数据库管理系统控制,而且与计算机存储器、操作系统密切相关。存储器、操作系统密切相关。2.3.3关系模型与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与关系数据库n n1.1.关系模型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一种新的数据模型。它提供的逻关系模型是一
21、种新的数据模型。它提供的逻辑结构简单,数据独立性强,存取具有对称性、辑结构简单,数据独立性强,存取具有对称性、操纵灵活。操纵灵活。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如果依照关系模型定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如果依照关系模型定义,就是关系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由许义,就是关系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由许多不同的关系构成,其中多不同的关系构成,其中每个关系就是一个实体,每个关系就是一个实体,可以用一张二维表表示可以用一张二维表表示。关系二维表中的术语解释如下:关系二维表中的术语解释如下:关系关系(Relation)(Relation):一张二维表对应一个关系。:一张二维表对应一个关系。属性属性(Attribu
22、te)(Attribute):表中每一列叫做一个属性,属性有名和值:表中每一列叫做一个属性,属性有名和值的区别。的区别。元组元组(Topl)(Topl):由属性值组成的每一行叫做一个元组。:由属性值组成的每一行叫做一个元组。框架框架(rramework)(rramework):由属性名组成的表头称为框架:由属性名组成的表头称为框架(关系型关系型)。分量:表中的每一个属性值。分量:表中的每一个属性值。域域(Domain)(Domain):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候选码候选码(CandidateKey)(CandidateKey):可以惟一确定的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可以惟一确定的一
23、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属性组(可简称码可简称码)。主码主码(PrimaryKey)(PrimaryKey):一个关系中往往会有多个候选码,可以:一个关系中往往会有多个候选码,可以指定一个为主码。指定一个为主码。主属性主属性主属性主属性(PrimaryAttribute)(PrimaryAttribute):可以作为候选码的属性也叫:可以作为候选码的属性也叫主属性。主属性。非主属性非主属性非主属性非主属性(Non-keyAttribute)(Non-keyAttribute):不能作为候选码的属性叫做非:不能作为候选码的属性叫做非主属性。主属性。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
24、称为关系模式,常常记做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常常记做:关系名关系名(属性属性1 1,属性,属性2 2,属性,属性3 3,属性,属性n)n)在关系模型中,不但实体用关系表示,而且实体之间在关系模型中,不但实体用关系表示,而且实体之间的联系也用关系来表示。的联系也用关系来表示。n n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即要求每个关系必须满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即要求每个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足一定的条件,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关系中每个分量必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关系中每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再分的基本项。须是不可再分的基本项。作为一个关系模型的基本约束条件,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作为一个关系模型
25、的基本约束条件,起码必须具备以下几条:几条:n n表格中每一数据项不可再分,是基本项。表格中每一数据项不可再分,是基本项。n n每一列数据有相同的类型,叫做属性。各列都有惟一的属性名和不每一列数据有相同的类型,叫做属性。各列都有惟一的属性名和不同的属性值,列数可根据需要而设定。同的属性值,列数可根据需要而设定。n n每列的顺序是任意的。每列的顺序是任意的。n n每一行数据是一个实体诸多属性值的集合,叫做元组。一个表格中每一行数据是一个实体诸多属性值的集合,叫做元组。一个表格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行出现。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行出现。n n各行顺序可以是任意的。各行顺序可以是任意的。第三章第三章管理信
26、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开发策略 3.1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 3.1.1系统开发的任务系统开发的任务 系统开发的任务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开发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3.1.2系统开发的特点系统开发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果或产品是一套应用软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果或产品是一套应用软件系统。与一般硬件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单项事务处理系统。与一般硬件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单项事务处理的程序编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的程
27、序编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1.复杂性高复杂性高2.2.集体的创造性活动集体的创造性活动3.3.质量要求高质量要求高 4.4.产品是无形的产品是无形的5.5.历史短,经验不足历史短,经验不足 3.2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MIS的开发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要点如下:3.2.1 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应确立面向用户的观点。3.2.2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 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思路。3.2.3 系统的相关性系统的相关性 MIS是由多个子系统(功能)组成的,整个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功能应比所有子系统的功能总和还要大得多。3.2.4 系统
28、的环境适应性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扩展性、易维护性,才能适应环境,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系统。3.3系统开发的方法系统开发的方法 3.3.1生命周用法生命周用法 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成若干步骤。每个阶段又分成若干步骤。(书书P99P99图图3-4)3-4)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1)系统分析。首先根
29、据用户提出的建立新系统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2)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确定的逻辑模型,确定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计算机化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和数据库设计,并提出系统配置方案。(3)系统实施。按照物理模型实现应用软件的编制和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切换、系统交付使用以及运行后的系统维护和评价等工作。n n 2.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缺点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缺点 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是:(1)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全局性。(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这种方法的一些缺陷:(1)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2)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3.3.2原型法原型法原型法(Prot
30、otypingApproach)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接着运行这个原型,再不断评价和改进原型,使之逐步完善。其开发过程是多次重复、不断演进的过程。n n原型法的主要优点是:l.l.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2.2.用户参与积极性高用户参与积极性高3.3.开发周期短,使用灵活开发周期短,使用灵活由于原型法需要快速形成原型和不断修改演由于原型法需要快速形成原型和不断修改演进,要求系统的可变更性好,易于修改,因此,进,要求系统的可变更性好,易于修改,因
31、此,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有形成原型和修改原型的支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有形成原型和修改原型的支撑工具,如系统分析和设计中各种图表的生成器、撑工具,如系统分析和设计中各种图表的生成器、计算机数据字典、程序生成器等。这些支撑工具计算机数据字典、程序生成器等。这些支撑工具正在研制与完善中,其发展对原型法的推广使用正在研制与完善中,其发展对原型法的推广使用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3.3.3面向对象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Oriented)发展发展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的目的的目的: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重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重用性、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用性、扩充性和可维护性。3.3.4计算机
32、辅助软件工程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是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CASE技术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工作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3.3.5开发方法的选择开发方法的选择 原型法原型法需要软件支撑工具快速形成原型,并不断地与用户讨论、需要软件支撑工具快速形成原型,并不断地与用户讨论、修改,最终建立系统。要将这种方法用于大型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所修改,最终建立系统。要将这种方法用于大型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所有环节是不适宜的。因此,它有环节是不适宜的。因此,它主要用于小型的、灵活性高的系统或主要用于小型的、灵活性高的系统或局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局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面
33、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是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是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从对象的描述到应用软件结构的转换,从对象的描述到应用软件结构的转换,特别适合于小型应用软件系特别适合于小型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统的开发。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目前是目前较全面支持大、中型系统整个过程开较全面支持大、中型系统整个过程开发的方法发的方法,其他方法虽然有许多优点,但都只能作为结构化生命周,其他方法虽然有许多优点,但都只能作为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在局部开发环节上的补充,暂时还不能代替其在系统开发过程期法在局部开发环节上的补充,暂时还不能代替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中的主
34、导地位。在大型系统的开发中,常常不是采用一种开发方法在大型系统的开发中,常常不是采用一种开发方法。系统开发。系统开发方法随着系统开发工具的不断改进而逐渐完善,上述各种方法不是方法随着系统开发工具的不断改进而逐渐完善,上述各种方法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经常可以混合使用。相互独立的,它们经常可以混合使用。3.4系统开发的方式系统开发的方式目前,我国企业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n n1.由本企业自行开发由本企业自行开发 n n2.委托开发委托开发n n3.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n n4.购买应用软件产品购买应用软件产品系统开发方式比较系统开发方式比较系系统统开开发发方式方式对对
35、本企本企业业开开发发能力的要求能力的要求系系统维护统维护的的难难易易用于企用于企业业内内部的部的费费用用用于企用于企业业外外部的部的费费用用自行开自行开发发 非常需要非常需要容易容易大大小小委托开委托开发发 不太需要不太需要相当困相当困难难小小大大合作开合作开发发 需要需要比比较较容易容易中等中等中等中等购买软购买软件件 不太需要不太需要困困难难小小小小3.5系统开发的组织与项目管理系统开发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3.5.1系统开发的组织系统开发的组织 n n1.系统开发领导小组 系统开发领导小组应由企业负责人来主持,小组成员应包系统开发领导小组应由企业负责人来主持,小组成员应包括括1 1名公司副经
36、理、系统开发项目组长、有经验的系统分析师,名公司副经理、系统开发项目组长、有经验的系统分析师,以及用户各主要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共约以及用户各主要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共约5-75-7人组成。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针策略;指导项其主要任务是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针策略;指导项目小组的工作;批准项目计划;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客观发展目小组的工作;批准项目计划;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客观发展情况进行决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控制开发进度。情况进行决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控制开发进度。领导小组的职责范围如下:领导小组的职责范围如下:(1)(1)提出建立新系统的目标和总策略。提出建立新系统的
37、目标和总策略。(2)(2)指导项目小组工作,保证满足企业不同部门对新系统指导项目小组工作,保证满足企业不同部门对新系统的需求的需求 (3)(3)对开发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对开发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4)(4)协调系统开发中有关的各项工作。协调系统开发中有关的各项工作。(5)(5)向上级组织报告系统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系统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6)(6)委任计算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规定他们的职责范围。委任计算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规定他们的职责范围。3.5.2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
38、了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工作以外,还需要一定程,除了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工作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支持环境,如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信息的标准的支持环境,如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完整化,应用人员的培训,硬件设备化、规范化、完整化,应用人员的培训,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的配置,计算机房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工和系统软件的配置,计算机房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只有这些工作完成以后,信息系统才能正常运作,只有这些工作完成以后,信息系统才能正常运转。转。第四章第四章信息系统规划和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 4.1信息系统规划概论信息系统规划概论 4.1.1系统规划的目的 对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主要有如
39、下几方面:对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1.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使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使系统能真正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系统能真正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2.2.保证信息系统满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保证信息系统满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企业是由众多的部门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门企业是由众多的部门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门有自己的功能,部门之间通过信息流相互联系。有自己的功能,部门之间通过信息流相互联系。3.3.为领导对系统开发决策提供依据。为领导对系统开发决策提供依据。4.4.明确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明确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4
40、.1.2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规划可划分为战略性规划和执行性规划两部分。战略性规划是宏观指导性的长远规划,执行性规划是对战略性规划的具体化和细化。诺兰模型诺兰模型 美国专家诺兰美国专家诺兰(R.L.Nolan)(R.L.Nolan)提出了在一个地区、一个行提出了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即所谓诺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即所谓诺兰模型。诺兰模型兰模型。诺兰模型 六个阶段模型。六个阶段模型。1.1.初始阶段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对计算机还很不了解,引入少数的计算机主这个阶段人们对计算机还很不了解,引入少数
41、的计算机主要起到宣传、启蒙的作用,人们对它的兴趣也只是由于新鲜,要起到宣传、启蒙的作用,人们对它的兴趣也只是由于新鲜,注重学习技术,不求实际的效益。注重学习技术,不求实际的效益。2.2.普及阶段普及阶段 此时计算机技术开始普及,一些初期尝试的成功,使人们此时计算机技术开始普及,一些初期尝试的成功,使人们对计算机技术开始产生了实际的、基于自身工作需要的兴趣。对计算机技术开始产生了实际的、基于自身工作需要的兴趣。这个阶段,计算机的作用主要还是用于学习和培训,真正用于这个阶段,计算机的作用主要还是用于学习和培训,真正用于管理的尚属少数。学习及普及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的工作。管理的尚属少数。学习及普及是这
42、一阶段的主要的工作。3.3.控制阶段控制阶段 此时投入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逐渐多起来。然而由于缺乏全局此时投入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逐渐多起来。然而由于缺乏全局考虑,各单项应用之间不协调,并未取得预期的效益。人们开始对计考虑,各单项应用之间不协调,并未取得预期的效益。人们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4.4.集成阶段集成阶段 人们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规划,切实地从管理的实际人们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规划,切实地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需要出发,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5.5.数据管理阶段数据管理阶段 信息管理提高到了以计算机为
43、技术手段的水平上,计算机已成为信息管理提高到了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的水平上,计算机已成为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作为日常信息处理工具的作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作为日常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开始发挥出来,投资开始见效。用开始发挥出来,投资开始见效。6.6.成熟阶段成熟阶段 在日常数据已进入计算机的条件下,人们进一步对这些数据加工在日常数据已进入计算机的条件下,人们进一步对这些数据加工整理,充分利用,从而使决策水平提高,优化管理,避免失误,真正整理,充分利用,从而使决策水平提高,优化管理,避免失误,真正发挥对各级决策的支持作用。这时,计算机的作用才充分发挥出来。发挥对各级决策的
44、支持作用。这时,计算机的作用才充分发挥出来。4.2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n n4.2.1战略集合转移法 战略集合转移法(SST)是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水平、环境约束)等组成。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的过程。4.2.2关键成功要素法(关键成功要素法(CSF)n n所谓的关键要素,就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关键要素是企业IT支持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投资最先予以保证、质量要求最高的环节。4.2.34.2.
45、3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 n n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SP)的基本出发点是:必须的基本出发点是:必须让企业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的目标,让信息系让企业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的目标,让信息系统战略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向整统战略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性的信息,并且在组织机构和个企业提供一致性的信息,并且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BSP BSP方法采用方法采用“自上而且下自上而且下”地进行系统规划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和“自下而上自下而上”地付诸实施。地付诸实施。BSPBSP有助于企
46、业对有助于企业对潜在的应用子系统进行识别和正确划分。潜在的应用子系统进行识别和正确划分。4.3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内容是进行初步调查,综合考察企业和环境状况,信息处理状况和问题,建立新系统的资源的状况,以及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建立新系统的支持程度等情况。明确原系统存在的问题、新系统的目标与范围,对系统的执行性规划进行审定和可行性分析,初步评价解决问题的几种设想和方案,对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而提出建议。4.3.1初步调查初步调查 初步调查是可行性分析的基础。可行性分析小组需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l.企业和环境概况 2.信息处理
47、状况 3.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 4.3.2规划的可行性分析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系统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应从经济方面、技术方面、系统运行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1.1.经济的可行性经济的可行性 主要是指进行系统的投资主要是指进行系统的投资/效益分析。根据估算的效益分析。根据估算的直接经济效果和各种间接效益,评价新系统经济上的直接经济效果和各种间接效益,评价新系统经济上的可行性。可行性。2.2.技术的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 评价总体方案所提出的技术条件如计算机硬件、评价总体方案所提出的技术条件如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的配置、网络系统性能和数据库系统等,能系统软件的配置、网络系统性能和数据库系统等,能否满足新系统
48、目标的要求。否满足新系统目标的要求。3.3.系统运行的可行性系统运行的可行性 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其主要内容包括:容包括:现行系统概况,包括企业目标、规模、组织结构现行系统概况,包括企业目标、规模、组织结构人员、设备、效益等。人员、设备、效益等。1)1)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2)2)拟建系统的规划方案。拟建系统的规划方案。3)3)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新系统的投资、运行费用、经济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新系统的投资、运行费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效益及社会效益。4)4)技术可行
49、性分析,包括对所提供技术的评估,分析使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对所提供技术的评估,分析使用规划中所提供的技术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用规划中所提供的技术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5)5)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分析。分析新系统运行对管理思想、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分析。分析新系统运行对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方法变更的要求,实施各种有利于新系统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方法变更的要求,实施各种有利于新系统运行的改革建议的可行性、人员的适应性。改革建议的可行性、人员的适应性。6)6)结论。对可行性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结论。对可行性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结论可以是下列四种之一:结论可以是下列四种之一:(l)(l)可以立即开始开发
50、工作。可以立即开始开发工作。(2)(2)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如资金、技术、管如资金、技术、管理理)具备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具备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3)(3)需要对目标进行某些修改后才能进行系需要对目标进行某些修改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统开发。(4)(4)完全不可行,没有必要进行系统开发,完全不可行,没有必要进行系统开发,终止工作。终止工作。第五章第五章系统分析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掌握现行系统全面和真实的情况,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用户需求分析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