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以削减治理赤字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36306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20以削减治理赤字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220以削减治理赤字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20以削减治理赤字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20以削减治理赤字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以削减治理赤字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其背后是全球治理 在三个方面出现严重赤字。一是民主赤字。尽管本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但全 球治理体系并没有充分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全球治理权分配 的不平衡,阻碍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二是制度赤字。2008年国际金 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 和规则面临重大调整。但由于既得利益国家和国家集团的阻挠,这些调 整进行得十分缓慢,全球治理体系和规则不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要求的问 题越来越突出。三是责任赤字。一些发达国家享受了全球治理的

2、主要权 利,但在承担责任方面极力推脱,大大降低了经济全球化的包容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努力承担大国责 任,积极参与完善全球治理,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健 康发展。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治理 变革注入中国动力、提供中国方案。二是促进二十国集团转型发展,推 动二十国集团为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作出更大努力。 三是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调整,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 货币篮子,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民主化改革。四是继续加强南南合作, 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

3、”和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 国家投资,免除有关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的努力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带来和煦 春风、注入强劲动力。当前,全球治理体系进入加速变革的关键期,经 济全球化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各国应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 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包容性。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全球化进程遭 遇逆风,一个重要原因是发展的包容性不足。”要树立更加开放包容的 理念,更加注重普惠平衡,更加注重公正共赢,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 都能享受发展红利,让经济全球化造福各个国家、各类人群。深入推进贸

4、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把促 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振贸易和投资活 力,这是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的必然之举。应推动世界贸易组织部长 级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推进多哈发展回合剩余议题谈判,完善开放、透 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努力提升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形成 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 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案。各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 动“一带一路”建设,应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为合作 及项目实施提供政

5、策支持;加强海关合作,拓宽贸易领域,加快投资便 利化进程;继续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加强旅游合作, 加强科技合作,加强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货币稳定体系、 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加大交通、能源、跨 境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共同发展。王辉耀 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0日 07版)立足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发挥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作用工商资本下乡,指的是城镇工商企业向农业农村投资,带动人力、 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管理等进入农业农村,从而推动乡村 振兴。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下乡,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是工业反

6、哺农 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体现,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的现实路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 迫切需要。近期,我们围绕工商资本下乡问题在四川省的一些乡村进行了调 研。这些乡村依托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幸福美丽新村项目于2011年立项, 通过规划立项、引进资金、拆旧复垦、新村建设、土地权属调整和村民 补偿等工作流程进行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土地要素,为吸引工商资本下 乡打下了重要基础。几年来,新村在吸引工商资本下乡进行投资建设方 面取得明显成效,也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规划先行。结合 当地农村实际,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模式,努力形成独具特色 的美丽乡村

7、风貌。二是政府搭台。政府通过村庄整治等工作帮助解决产 业项目发展用地问题。同时,利用集体建设用地、闲置空间等建设和完 善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搭建合作平台,推广运营示范工 程,增强对工商资本的吸引力。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与吸引 工商资本下乡结合起来,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充分利用乡村 现有文化阵地,提升村庄文化内涵和村民文明水平,为吸引工商资本下 乡营造良好软环境。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效果 不够明显。虽然乡村环境、公共设施等得到显著改善,但约有66.7%的 人认为,工商资本下乡并没有使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迁 入新村的农民由于

8、空间不够和相关规定限制,不能饲养家禽、家畜;受 条件所限,田地基本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较少,生活中所 需的粮食大多需要购买,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增大。二是部分 产业发展未能反哺农民。城镇工商企业投资的乡村旅游项目尚处于规划 建设中,新村建设中的一些特色餐饮项目基本由旅游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经营,参与新村建设的农民就业机会没有明显增加。三是权益保障实施 难度较大。农民缺乏新居的产权保障,影响了其获得感。从调研情况看,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下乡,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下更 大功夫: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进行具体项目建设。在进行新居建设时, 应充分考虑城乡生活方式差异和农民意愿,不能简单按照城镇建筑

9、风格 为农民修建住房。在项目立项规划、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处理涉及农民 利益的事项时,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吸纳农民意见;在项目实施过程 中,应加强民主监督,及时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二是完善配套服务。 以配套扶持的方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可以在政府、企业、农户、 乡村间采取BOT、PPP、投改租等合作模式解决配套资金问题,同时鼓 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路网及重要交通节 点,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将乡村垃圾污水处理和环境绿化作为重点建 设环节抓实抓好。三是搭建平台、深化沟通。可以搭建政企合作平台, 以政府为中介促进企业与社区、农户对接;或由政府协助建立企民合作 平台、社区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社区、农户沟通交流。通过深化沟通 找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汇合点,让农户更多地从工商资本下乡中受益。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加强对工商资本下乡的监督管理。 一方面,要求工商资本下乡遵循乡村建设的相关规划要求,明确经营建 设方向,严格项目审核和建设用地审查。另一方面,在土地、税收、金 融等方面为工商资本下乡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实现相关企业与农民共建 共享。邓国营 贾理君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0日 07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