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平顶山市、许昌市、济源市四市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平顶山市、许昌市、济源市四市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南省洛平许济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洪48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 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从考古资料看,西周墓葬所见的列鼎制度有九鼎、七鼎、五鼎.单数排列,配上八耸、六第、 四篮的双数排列,显示了层级的整齐规矩。各处出
2、土的青铜器皿,铭文的文字是一样的,铭文 词句格律也一致。这表明西周的分封制A.具有血缘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特点B.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文化认同C.通过礼乐等级实现对地方的管理D.造就了青铜文化的繁荣发展1 .秦统-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将全国各地的豪富之家12万户迁到咸阳。此外,他还 将赵王迁徙于房陵(湖北境内),将魏的豪富孔氏迁于南阳。秦始皇的这些做法A.根除了国家分裂的潜在力量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C.意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D.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户,上者五六百家”。到文景时代,“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 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这一现象说明西汉初期
3、A.经济政策适应了现实需要B.人地矛盾开始出现C.大一统思想促进社会稳定D.中央集权面临挑战2 .曹魏将东汉末年州牧制度固定化,州刺史(州牧)正式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并且自曹魏开 始,州刺史多带将军号,“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不带将军号的刺史称为“单车 刺史工曹魏的这-做法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监察B.助长了地方割据的趋势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D.推动了短暂统一的出现.唐代的商人中既有贩卖各种物品的大小行商,也有经营邸店、客舍、行铺、车坊的坐贾,资 财雄厚的大富商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各地市场贸易的主宰人物。这反映了唐代A.商业发展经营方式多样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C.商业经营环境
4、相对宽松D.市场管理为富商把持3 .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到了 南朱时期.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这反映了A.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B.政局动荡引发耕作方式变革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D.江南地区人民饮食习惯改变.宋代.土地买卖契约的基本格式趋向成熟规范.以下是其中的一份。据此可推知宋代 都方伯淳率母亲指寄(令),将自己标帐内大半县字号十号瓦(下)白得二瓦(下)地五号计五步并地内一应干物尽行出所实与学思螫仕名下,为汉价栈其钱当日交收足讫.契后别不立领.只此随契交足讫 今忍人心无信立此卖契为照。成淳三年三月十二日A.租佃风
5、气盛行B.土地流转频繁C.商品经济繁荣D.社会缺乏诚信4 .右图为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月6忌产量(亿斤)0内含总Z米量(亿斤)40001 一人均用含占有景:斤/人)16C0A.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B.明清政府垦荒政策取得显著成效C.高产农作物引进缓解了社会矛盾D.清代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应不足.洪仁讦在就义前的“供词”中说:“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但一自妖军贿 买洋人以攻我军,我朝连续失城失地,屡战屡败这反映了A.晚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旧.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局面出现.C.洪仁开揭示了运动失败的根源D.列强相互勾结共同宰割中国.轮船招商局成立后,承运漕粮
6、成为招商局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抢夺这笔生意,1875年,美国 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情愿将漕粮运费从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右降至1钱。申报惊呼:“此事 惊闻之下,未免太觉其减价。”因李鸿章和招商局的坚决抵制,旗昌公司才未能如愿。这反映了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A.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B.成本太高经营十分艰难C.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官督商办是其主要形式5 . 1873年,上海租界管理者在报刊上刊登告示:“租界各处马路,原多车马来往,行人宜走 两旁,庶免彼此碰撞,特谕老幼男女,各宜遵守莫忘,切勿中道冲行,临时不急避让。”这一告示 反映了当时上海A.现代交通推动社会生活变革B.最早引进了现代交通工具
7、C.西式道路频繁发生交通事故D.殖民统治渗透到交通领域.据统计,1937 - 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参加学习的民众共约有 359876人(次),全边区13岁以上50岁以下的文盲人数降低了 7%。取得该成果的前提是 A.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粉碎敌人的包围封锁D.爱国知识分子的大量涌入.据统计,19531957年,我国的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 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 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这一状况的出现A.表明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B.突出了农业的主
8、导地位C.说明农业发展支持了工业化D.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6 .右图为1950年江西南昌市为农民发放的土地所有权证。据此推知.当时我国A.农业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国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恢复C.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彻底完成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已经完成15,1986年.深圳出台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验条例,决定在六家大型国有企也进行试点。 1987年以后,各地股份制企业的试点迅速增多。截至1988年底,全国已有股份制企业6000 家.股份集资额60多亿元。这表明我国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不断深入C.改革开放进人新的历史阶段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世纪的佛罗伦萨政治开明,
9、文化发达,经济繁荣。但到了 16世纪后期,佛罗伦萨逐渐 走向衰落,社会动乱,银行倒闭,国际贸易停滞,艺术中心地位逐渐丧失,佛罗伦萨渐渐淡出世 界中心舞台。这一变化A.凸显了地理位置的决定作用B.根源于其生产方式的落后C.反映了其资本主义萌芽消亡D.折射了欧洲贸易格局转变17.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粮食产量获得较大增长,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到了 19世纪,英国 却逐渐从粮食出口国转化为粮食进I I国。到19世纪中期.进口粮食占了消费的六分之一以上。 这反映了英国A.对外贸易出现逆差B.技术革新未延伸到农业领域C.经济的脆弱性显现D.工、业革命引发经济结构变化18.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
10、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 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一协 商建立的民主制度A.铲除了法国封建残余势力B.源于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总统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平息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19,1921年10月4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做出决议,重建国家银行,贵成财政人民委 员部要求国家银行至迟在11月15 口前开业。同时,扩大公私商业网点,1922年下半年,全国 公私零售商业已达47万多家。这些措施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推动了社会主义过渡实现C.促进了苏俄经济迅速恢复D.奠定了苏俄工业化的基础20.193
11、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 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U1943年编制的伦 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的 出现说明英国A.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病比较严重B.城市遭到战争严重破坏C.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发生改变D.扩大内需缓解经济危机.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破坏了经济工作中的“物质利益原则”,认识到了 “经济管理方面过 分集中”的弊端,但他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计划经济”坚信不疑。勃列日涅夫继续这 一观点,并重申“计划工作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领导的中心环节
12、和核心二据此可知, 苏联改革的失败主耍在于A.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B.对领导人的怀疑指责C.僵化经济理论的束缚D.改革过程中小修小补21 .欧共体成立后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 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FI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 西哥,企图通过这个跳板米减少关税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出现这些现象说明区域集团组织 A.成为发达国家利用的工具B.具有一定封闭性和局限性C.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会导致世界贸易摩擦加剧22 .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于1964年,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2004年4月,七十 七国集团举行了
13、首届“南方首脑会议二中心议题是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加速全球化给众多南 方国家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重大风险,积极有效地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等问题, 并发表了哈瓦那行动纲领。这表明发展中国家A.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联合发展应对美国霸权政策C.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新形势D.加强南北对话缩小经济差距.下表为1990- 2000年美国经济数据(部分)。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类别年份增长率备注通货膨胀率19904.3%199911%60年来最低失业率19916.8%20004%左右30年来最低国内生产总值1991-0.2%1991年3月至2000年12月 持续高增长20004.1%A.
14、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大力发展混合经济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25题22分,26题12分,27题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明中叶以来,江南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时期,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一一苏州,成为全国 最繁华的城市.苏州的繁华带来了奢侈消费的风尚.使它成为当时的时尚之都,邻近的地区纷 起仿效,奢侈消费风尚逐渐弥漫于苏松杭嘉湖诸府所属各县各市镇,并通过频繁往返于各地的 商人为媒介,很快向各地散播。在奢侈性消费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王公贵族和上层士绅。他 们集特权和财富于一身,成为晚明奢侈商业的最大受益者,并在
15、权力的庇护下,抢占商机,与 此同时,商人通过与士大夫相结交攀附,逐渐跻身士绅之列。这一潮流催生出晚明乃至整个 帝制晚期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那就是绅商,这个阶层将权力与财富相结合,成为明清中国社 会的一个突出现象。士大夫热求于奢侈商业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可谓利弊兼有,而绅商形 成的另一途径,即由商入仕,则可帮助我们解读何以中国商人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阶级意识。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等 材料二18世纪以来,英国消费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预示着现代社会给人类所带来 的物质进步和精神愉悦。各种奢侈品如茶、咖啡饮品、食糖、郁金香、衣帽、珠宝、银质盘 碟、精致家具以及其他新潮商品充斥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16、领域。一种感官和精神上的消费主 义和享乐主义也被前所未有的刺激起来,弥漫着整个英国社会。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奢 侈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不断由贵族阶层下移到富有的中产阶级及社会下层。由于奢侈品多 是与人们追求优雅、精致以及愉悦生活方式分不开的,所以奢侈消费追求直接刺激了奢侈行 业的发展。18世纪英国奢侈品制造业有丝绸行业、陶瓷工业,甚至到制鞋业、帽子业以及 马车制造业等。18世纪英国最有名的两个金属制品中心是伯明翰和谢菲尔德,伯明翰以五金 制品和小玩意闻名欧洲,谢菲尔德以刀叉制品闻名,其中伯明翰制造的各种工业品在欧洲和美 洲市场深深烙上了 “英国制造”的特性。-摘编自曹瑞臣论海外奢侈品消费对
17、近代英国社会的推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以来督侈消费风尚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时期与近代英国暂侈风尚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 同影响,并分析出现这些不同的原因。(14分).阅读材料浣成下列要求。(12分)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它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 经济活动。大运河的开凿就是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下表为中国古代几个时期大运 河沿线城市发展概况及当时的漕运概况。时期代表性城市城市发展札况漕运概况所唐扬州地“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臬”以洛阳为中心,以“关东之港” 向“江淮之泊”的转折为内容的 漕运体系芝勃发展五代两
18、宋汴梁以其转睛中心的位亢而迅速崛 起.成为后周乃至北宋帝都之 所在以汴京为中心.以“江淮之济” 为内容的消运体系繁荣发展明清天津、枝州、 临济、济宁、 海安、苏州、 杭州因漕运而仗商业贸易活动规模 不斯犷大形成了在姑构和功 能上都与传统行政中心城市有 很大不同的新兴运河城市体系大运河的空新开通和海运航道 的开辟使江南经济支心与北方 政治中心联接在一起最.终事 立了以北京为中心的新滑运 体系-整理自鲍成志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占代城市体系的演化、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历史现象,并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闸释。 (要求:现象源自材料,论述史论结合,
19、逻辑严密,条理清晰。)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上层最富有 阶级和下层最贫穷阶级相对缩小,而介尸二者之间的中间阶层却不断扩大,中产阶级日益成 为美国的主流社会阶层。社会分层的轴心逐渐由过去以资产为特征。转化为以职业为特征。 1970年,美国白领人数与蓝领工人的比例为5:4,1980年,美国白领已占劳动力市场的50% 以上。同时,以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具有高学历的白领雇员、一部分蓝领雇员以及政 府文官等为主体结构的中产阶级群体逐渐形成。-摘编自石庆环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其特征) 材料二20世纪7
20、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人数与规模有所萎缩。在英 国,20世纪90年代滑落到社会底层的中产人士约有380万人。约占中产阶层总数的14%。同 时,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加剧,1974年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拥有的财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 而到了 2007年,这个比例己经扩大到23.5%。居高不卜的失业率也使中产阶级的生活极不稳 定。在美国,1981-1984年,财富杂志前500强企业共裁掉了 300万份工作,1989年的48.5 万失业者中,有65%是管理者、专业人士和办公室职员,20世纪90年代初,大企业的雇佣率 从1970年的21%下降到10% o摘编自沈瑞英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主 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中产阶级出现困境的背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