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与阐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与阐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训诂与阐释A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ermeneutical System:Exegesis and Interpretation作者:张江作者简介: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北京 100732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教 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 方向:阐释学。原发信息: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22年第20225期 第148-157页内容提要:训诂诠释与义理阐释是中国传统阐释学两条脉络清晰的路 线。训诂或诠释,以历史文献为对象,寻找和证明文献所 生所含之“本义”,以求经典原始认知,意在开显
2、和证明 对象本来面目和方法,为传承所用;义理或阐释以历史文 献为中介,衍生和发挥文献少有甚至所无之“意义”,以 言经典当世认知,意在创制和传播新的思想和价值。此二 者于阐释的目的观、语言观和认知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 并因其不同而对立共存,辩证统一。中国当代阐释学之建 构,二者缺一不可,且要以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基 础和要害。从为建构中国阐释学完备性体系的目标出发, 结合当下以西方本体论阐释学为主流的阐释学实际,文章 主张,建构当代形态的中国阐释学必须以汉语语言学为基 本出发点,从当代训诂学汲取契合汉语阐释的方法,坚持 两点论的重点论,在强调阐释的认知与真理性意义的同 时,将训诂语义学摆到前
3、沿位置,推动语义训诂与义理阐 释、本土阐释学与西方阐释学的优长互补与共存共进。术范式的比较。其拘与琐、杂与肆、悍与党,批评了各类阐释结果的缺 失,而无正当阐释方法的成功性总结。我们认为,从训诂与义理,进而为 诠与阐的差异和纷争看,其要害无非为三:第一,目的观不同。训诂与义理、诠与阐,治经目的完全不同。训诂 是追索前人及经典的本来面目,郑玄曰元义。其念述先圣之元意, 思整百家之不齐,(27)是训诂目的之准确表达。所谓述,即为孔子 述而不作之述。所谓元意,乃原义、本义也。郑玄为古文经学代 表,欲整除己之以外,天下各家对经典元意理解和阐释的芜杂,达及以元 义为齐。即以经典本义、元义为准,一统百家之言
4、。此为古文经学欲 求之目的,亦为汉学治经之宗旨。义理则相反。义理之求不在本义,而在 “微言大义。在目的观上,训诂与的阐释的差别,以下两点为要害。其一,训诂是向后看,是讲文本之有,而非所无。如此提法,不 仅是指诂之本义为古,更重要的是,训诂是对文本已有内容,以 其可靠的方法予以诂考,实证其有,包括对古代经典的文本复原、本义确 证、作者意图之把握,皆为训诂追索的主要方向。对当下文本的考稽也重 于已有意义,而非未有意义。义理则不同。义理是向前看,重在追求已有 文本之所无,文本蕴藏的意义可能,讲已有文本没有的话,衍生以至 生产其所无,以期扩大、伸张文本当下及未来的意义和力量。从这个角度 讲,训诂与义理
5、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是阐释观念问题,即以何种目的与立场处理对象,然后才是如何处理的问题。其二,训诂为语义实证,阐释是意义假设。传统的训诂方法很多,形训I、声训、义训,等等,皆为语义实证。所谓经文,以文载经,文之不 文,经何存哉?戴震有言:有一字非其的解,则于所言之意必差。(28) 据此,训诂的首要标准,是语义的精准与确切。求字之的解,是训诂之本 任。训诂的精神指向,无论注疏、正义还是集解、传述,皆在“穷经, 即锁定经典本来面目,以此与穷理相抗。阐释则不同。阐释重在冲破 旧义以至本义,言前人未说之言。以此为目的者,不重语义考究,一心生 产意义,舍此则无阐释可言。譬如郭象注庄子:鹏鲸之实,吾所未
6、详也。夫庄子之大意,在乎逍遥游放,无为而自得,故极小大之致以明性 分之适。达观之士,宜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不足事事曲与生说。自不 害其弘旨,皆可略之耳。(29)郭象之言,可谓阐释精神的最好说明。求 义理可无训诂而师心自用,可弃训诂而虚辞臆说(30),文本语义 尽由它去,经典注我即可。由此可见,目的乃根本。目的不同,阐释之路 径、标准、方法皆将不同。训诂之释就要穷索字词及经典本相,义理之释 则要膨胀经典意义价值,截然不同的阐释路径,由此而分野。第二,语言观不同。大致可以言尽意与言不尽意标识。这种 差别,从孔孟、老庄起就有鲜明表达。所谓言尽意,是所言可表达所 意,他人可在其所言中,准确领会和把握
7、言者之意。孔子是其代表:言 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 公二十五年)所谓言不尽意,是所言无法表达所意,他人亦无法以其 所言准确领会和把握言者之意。庄子可为代表: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 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语言观对阐释路线 的影响极为深刻。坚持言尽意的语言观,相信先圣之意可由字词准确表 达,理解和认知只要训诂即可。坚持言不尽意的语言观,相信先圣之意无 法被所言文字准确表达,猜测、假想,甚至以己之意强制于人,就是必 然。更无论释者动机就是离弃超越文本,言本己所言,言不尽意只是借口 而已。更进一步讨论,语言观是世界观。世界可知与不可知的信念,
8、是决 定阐释路向的深层力量。相信言尽意者,就是相信现象世界都是可以体 察、认知,并用语言充分表达的。包括对精神现象的理解,皆可通过语 言,清晰、充分表达,并被认知。于是,由言而入手,认知体察现象,在 阐释学框架下,认知文本成为可能。相信言不尽意者,就是相信现象世界 不是可以完备认知,并以语言准确表达的。尤其是精神现象,多义文字不 可表达确定意义,多义文字蕴含的意义,不可能生产确定理解,于是,由 言而入手,认知体察现象,在阐释学框架下,认知文本失去可能。如此不 同的语言观,必然导致明显不同的阐释观。训诂论者坚信文本意义可知, 因此而执着于返经汲古,通诂明道,不弃不离于字词考据,确立本义;义 理论
9、者坚信文本之义不可知,因此而执着于移花接木,得意忘言,鄙视拒 斥训诂之学,尚意为本。不同的语言观,生成两种不同治经方式,当然各有短长,但若极端下 去,其弊当显,令人无法接受。执着于训诂是必要的。无训诂则无历史认 知,无理解典籍之可能。但是,仅以训诂为认知终点,以前人旧识限制今人想象与创造,则主张知识主义的人,限制知识进步。张载有言:学贵 心悟,守旧无功。(31)至于如徐干所责,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 详于器械,矜于训诂,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 心,(32)确为训诂之短。所谓破碎支离之学(33),背离明词通道之 初衷,此为训诂难有大势,义理之学不断发达的根据。执着于义理阐释更
10、 是必要。程颖说:思索经义,不能于简策之外脱然有独见,资之何由 深?居之何由安?非特误己,亦且误人也。(34)古代经学历史证明,有创 见的义理之学,是知识进步之源。但是,义理之道须有根基可靠。语言文 字之精准,是经典阐释的先决条件,如读书必先识字一样。随意蔑视抛弃 训诂,以言不尽意为由,却又以言尽本己无端之意,似乎有些荒谬。问题 很尖锐,主张言不尽意者,如何表达其意?如果不能尽意,如何让他人认 知?就是所谓言不尽意之言,是否已然尽意?义理不可无训诂,阐释不 可无诠释。不同的语言观各有道理,关键是要相互照看。程颐有言:凡 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也。 (35)此为
11、义理之求应该遵从的阐释规则。第三,认知方式不同。训诂与义理、诠释和阐释,在认知方式和路线 上,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认知以阐释而实现,阐释生成新的认知。不同的 认知方式,倾向或偏好于不同的阐释方式,不同的阐释方式体现于不同的 阐释过程之中。具体而言,三个方面的差别明显。其一,训诂或诠释,视对象为认知对象;义理或阐释,视对象为价值 基点。若以文本言,训诂将文本作为未知的、应该去认识和把握的对象,考察其文本自身,集中诠查使文本成为文本的要素全体,即文本所以存在的字、词、句、章等确切之义,由未知进入已知。在认识论意义上,对象为未知,认识的首要目标是,立足于对象本身,以对象为目标,展开认知 过程,而非游离
12、于对象,言无关对象之语。所谓对象是认知的对象,隐含 了一个前提,即对象是可知的。此意味着训诂者确定,思维与文本存在具 有同一性,文本只有尚未被认知的义与意,没有不可以被认知的意尤其是 义。由此,训诂诠释坚持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以字考经,以经考 字,(36)就有了哲学认识论的根据。义理阐释则不同。究义理者视对象 为价值基点,而非认知对象。若以文本论,文本不须以知识对象被确证, 只须作为意义发生的基点。对义理生产者而言,文本以价值体而存在,从 释者主体需要出发,利用文本满足主体需要。如此,文本考释就不是客观 性本义认知,而是价值考量。阐释以自觉或非自觉的价值假设为前提,解 读和利用文本。文本是否具
13、有价值,具有何种价值,完全由释者主观立场 和偏好决定,文本阐释无定论可言,文本的不可知、不必可知有了合理根 据,阐释的任意性与无边界约束就是常理,今文经学的谶纬之困,以至神 秘主义倾向就是必然。师心自用诗无达诂,由此而沾染不可知论 的浓重色彩。其二,训诂诠释从确定对象出发,与对象关联紧密;义理阐释从既定 理念出发,与对象关联松散。本质上是阐释的出发点问题。训诂诠释考察 文本自身,以文本自身的实在为对象,认知对象为何物。尤如清儒,坚持六经皆载于文字者也,非声音则经之文不正,非训诂则经之义不明, (37)由文字、声音、训诂而得义理之真(38)。经义若明、若真,其声音、其文字必须要明、要真,经义与文
14、本之字辞紧密关联,不可须臾分离。这种相关性,用现代逻辑语言表达,在任意文本中,意义与文字关系 为相干蕴涵。用p-q表示,p相干蕴涵q ,当且仅当,P与q之 间具有某种共同的意义内容,使得由p可以逻辑地推出q。(39)在这 里,p为文字,q为意义,意义必须蕴涵于文字之中,由文字推衍意义, 否则意义无效。义理不在意关联,甚至不考虑关联。文本有何义与意,与 文本更与文本字辞无关,义理者从既定理念出发,无端生产义理即可。义 理由主观意愿决定,完全可将一己之意强制于对象,且无限膨胀,自成一 统。如此,意义与文本毫无关联,所谓意义只是凭空臆造。正如朱熹所 言:今学者不会看文章,多是先立私意,自主张己说。只
15、借圣人言语做 起头,便自把己意接说将去。(40)其三,训诂诠释是收敛的,义理阐释是离散的。此点区别显著。训诂 考究面向文本自身,面向文本的具体构成要素,其目的为文本之内的义与 意。其思维路径是向内收敛,聚集点清晰。义理追索是面向文本以外,面 向文本可能涉及的更广大世界,更极端的企图是无所不能的指涉任何现 象,其思维路径是向外离散,无聚焦点可言。对前者说,面对文本,训诂 的首要向度不在文本总体,也非文句蕴含,而是聚焦于字词,最终落脚于 本字。训诂者认为,文本由文句组合,文句由字词结构,字词以本字 为根,以本字为根据,本义尚为可能。于是,求本字可为训诂之法的 第一视角,文本之训诂,由求本字上手。足
16、见训诂之思维路线向内聚合, 集中于文本,尤其是构成文本之义的字与词。(41)对后者说,义理的首要向度亦不在文本总体,也非文句蕴含,更非字与词的考证。义理者所求乃是,淡化以至消解正当理性与语言的习惯,放下对世界与现象认知的客观 性束缚,达至彻底的主观性自由与超越。义理可以蔑视文本,论辩可以脱 离现象,先秦惠施的合同异就是此类方式的样板。足见义理之思维路 线向外扩张,离散于对象,自言其说的一般方式。当然,这种区别是相对 的。训诂聚焦文本,要兼及更广大的语境,不会拘禁于字辞本身。训诂也 要兼及历史,尤其是文字历史,形、音、义的流变,这本身就有义理。许 慎训我:施身自谓也。段氏注:不但云自谓而云 施身
17、自 谓者,取施与我古为叠韵。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于众中。又注有我则必及于人。(42)段氏之注,已言明我之本义,不在自我,而在 自我之外,在众人之中谓我。用现代哲学的眼光看,所谓主体间性之义 理,已十分清楚。段氏训诂,由训而入理,其思维路径由内而外,由聚而 散,由小而大,训诂之义理明矣。义理亦如此。可靠的义理面向文本之 外,也必然兼及确切的字辞之义。郭象阐扬得意忘言:夫象者,出意者 也;言者,明象者也。由概念上手,定义象为何物,实为训诂之法,然 后才有“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43)由字辞之释而出大理。由此可见,收敛与离散各有不同,重要的是, 短长互补,不作旧言
18、,不作虚词。陆贾所指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术远 者考之于近(44),可谓收敛与离散相融相合的最好企望。三、体系建构的完备性讨论训诂与阐释的关系,目的是为中国阐释学建构的完备性做必要的理论准备。阐释的两条路线,训诂与义理的讨论与争锋古已有之,为什么 今天还要老调重弹?亦有许多学者认为,训诂与义理的争论没有结果,阐 与诠基本可以同义。这不是严肃的科学态度。作为具体的阐释实践,或阐 或诠各有所需,作为学者偏好,完全凭任个人选择。但是,作为完备的学 科体系,一系列基本问题,诸如中国当代阐释学,其本根在哪里,其完备 形态如何构成,诸多具体方法的同与异,以及阐释的动力、目的、路径、 标准,当下必须暂时普遍存
19、在的某些怪象,都必须认真加以讨论和解 决。所有这些问题,在西方,从古希腊至当代,在中国,从春秋至今天, 也都没有解决。两条路线之争纠缠胶着,目的、标准、起点与落点争执不 休。尤其从20世纪中期开始,偏向义理追求的本体论阐释学取向,极端 贬低方法论的阐释学,片面而固执地强调接受及误读理论,放弃边界约束 的说法,长期引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阐释学研究潮流。如何解决这些 问题?笔者的意见一以贯之,坚持以下三个基本认知。第一,以民族语言学为基点,建构中国形态的阐释学。从语言和思维 的关系讨论,我们赞成以下认知:其一,阐释是语言的阐释。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阐释是存在。人因 阐释而此在。海氏又言,语言是存
20、在的家园。由此,阐释是语言的阐释就 是必然。阐释者面对现象,经由理解和认知,进而表达与人,并在表达中 持续理解与认知。此过程皆为思维与语言过程。极而言之,哪怕阐释主体 是默想与默诵,语言依然发生作用,承载人的理解与认知,实现一种内在 的私人阐释(如果存在私人阐释的话)。准此,无语言无阐释。阐释学之建 构当然要以语言学为基本要素。其二,语言是民族的语言。语言决定或影响思维。德国语言学家洪堡 特指出,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 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45)。萨 丕尔-沃尔夫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设,尽管有多种理解,但无论是语 言决定论还
21、是相对论,不可否认的共同点是,语言决定或影响思维。不同 语言间的差异是本质性的,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其思维方式不同,从而 对世界的认知不同。有人将此概括为两点:一是所有高层次思维都依赖语 言。二是,习以为常的语言结构影响着人类理解环境的方式,讲不同语言 的人具有不同的世界图式。(46)汉语的思维决定了汉族文化传统的基本走 向,决定了文化经典的主流思想与呈现方式,决定当代文化阐释的理解与 表达。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无法抵抗的,它以潜意识的形式存在并持 续发生作用,贯穿于认知与阐释的全部过程。这种作用,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了解和把握因为语言及思维定式对理解和阐释产生的影 响,是思想与
22、学术进步的前提。阐释是民族思维的阐释,或日阐释经由民 族思维而实现,理由与根据充分。其三,阐释以民族语言展开。包括对其他民族优秀精神成果的学习与 借鉴,也要经由本民族语言而实现。在民族范围内阐释,以同民族成员为 对象,民族语言是主要手段。以其他民族成员为对象进行阐释,大概率是 以双方共同接受的语言展开,同样是以民族语言展开阐释。在不同民族的 思想交流中,要将他民族的语言转译为本民族语言,英文或德文经典要译 为中文,才可能为中国学者所阅读和理解;就是能够阅读外文原著的人, 也要转换思维,所谓以文本源语言理解经典原文,才能够有真正的理解。 这同样肯定了,理解和阐释要以民族语言实现和展开。以上三点集
23、中说明,建构当代形态的中国阐释学,必须以汉语语言学 为基本出发点。西方的阐释学是以西方语言学为基础建构的。西方语言学 的一般规律,它所蕴含和表现的思维图式与方法,决定了西方阐释学是西 方的。学习和借鉴是绝对必要的,抑或是建构中国阐释学的重要参照点与 生长点。但是,语言决定思维,思维决定阐释,阐释是民族的,阐释之学 亦是民族的,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是中国阐释学的基础性要素,此判断当为 不谬。第二,训诂是民族语言学的核心方法。我们必须理解,当代训诂学已 不是古代训诂学的原始样态。黄侃定义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开辟 了现代训诂发展的新道路。时至如今,经过几代人努力,训诂由旧日只是小学”的一个部门,发展成
24、为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当代训诂学的建构,在系统总结传统训诂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吸 取现代语义学成果,不断创新方法,寻求规律,实现了根本性变革。当代 训诂学为现代语义学提供了更为可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操作方法,充实 和丰富了现代语义学。正如王宁所言:中国训诂学在理论建设过程中, 对普通语言学的成果,既作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吸取,又用自身的规律充实和丰富了普通语言学,特别是语义学。(47)从阐释学的整体框架看,阐A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ermeneutical System:Exegesis and Interpretation关
25、键词:训诂/义理/诠释/阐释/语义学/中国阐释学期刊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2年10期中图分类号: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22)05-0148-10训诂与义理、诠释与阐释的关系,曾有诸多讨论。训诂是否阐释,阐 释是否训诂,各方意见不同,难有定论。究其所以,在语义学和阐释学框 架下,弄清训为何物,阐为何物,是确定两者相异与相关的基本前提和要 害。总体判断,于阐释学的整体构架内,阐释不可失于训诂,训诂是阐释 的起点;阐释不可滞于训诂,训诂必达阐释。无训诂的阐释为空疏之言, 无阐释的训诂为支离碎片。中国阐释学的构建,当以训诂本义之诠释为起 点,以衍生新意之阐释为根
26、本目的,最终通达义、理共识的诠释与阐释互 补的完备形态。一、两条路线在中国传统阐释实践中,从来都有两个方向的努力。一个方向是,以 历史文献为对象,寻找和证明文献所生所含之本义,以求经典原始认 知,意在开显和证明对象本来面目和方法,为传承所用。另一个方向是, 以历史文献为中介,衍生和发挥文献少有甚至所无之意义,以言经典当世认知,意在创制和传播新的思想和价值,为当下所用。前者为训诂, 释不可无训诂,或曰语义考证与研究。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定位,是一 切阐释的前提。从古至今,无一例外。扩张义理是必须的,但义理扩张须 以训诂为基础。梁启超说:研究子书,非先有人做一番注释工夫不可。 注释必要所注所释确是
27、原文,否则举烛、鼠璞,动成笑话,而真 意愈晦。(48)字、辞之训| ,不仅是训诂学的基本功能,也是阐释学的基 本方法和立身之本。东方如此,西方亦如此。本体论阐释学的创始人海德 格尔,其诸多重要阐释都是从文字训诂上手的。譬如,他对本源一词 的考据:本源一词在此指的是,一个事物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 如其所是。某个东西如其所是地是什么,我们称之为它的本质。某个东西 的本源就是它的本质之源。(49)更典型的如海氏对“存在一词的训I释:这种解释始于罗马一拉丁思想对希腊语的汲取。uGoKEipeuou基体、基底成了 subiectum主体;uto(6(呈放者成了substantia实体;6u(
28、j0电坐。特征成了 accidens属性。这样一种从 希腊名称向拉丁的翻译绝不是一件毫无后果的事情确实,直到今天, 也还有人认为它是无后果的。(50)伽达默尔也是如此。他阐释莫里克的诗灯,就有如下训释:这首诗是埃米尔施泰格和马丁海德格尔的讨论对象。它之所以使我 们感兴趣,只是因为它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这首诗里有一组看起来最为普通的词Scheintes o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anscheinenddokei videtur ilsemble itseems pare即似乎看起来、看样子等等。这种诗意的理解赋予它转义从而自有理由。(51)是不是同中国古代的训释完全相同,让我们从中嗅到与许慎、段玉裁
29、说文解字及注的同样味道?当然,这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去做既训诂又 义理的事情。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说,有人专事考证,有人徜徉于义理,各 有分工。在阐释学的总体框架下,训诂、义理双方,相互依重、借重,不 可缺失。此乃循环,即众所周知的阐释的循环。言及此,需要指出的是,有观点认为,由施莱尔马赫、狄尔泰起,至 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西方阐释学已由一般方法论上升为本体论。构建中 国阐释学,还讲训诂、讲方法,是一种倒退。我们认为,这个提法是片面 的。其一,本体论与方法论不是判断理论高低上下的标准。本体论有本体 论的价值,方法论有方法论的价值。而且,两者是统一的。本体论需要方 法论的支撑,需要以科学的方法构建和展开
30、自身。没有方法论就没有本体 论。从阐释学的总体框架说,必须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如此才有完 备性可言。其二,中国的阐释学建构是不是一定要走与西方阐释学完全相 同的路子。中国阐释学传统深厚。经学阐释的实践经验丰富而独特。汉语 及汉语思维区别于其他民族。走自己的路,或日走中国特色阐释学道路, 是自立于世界阐释学之林的正确选择。第三,坚持两点论的重点论。我们是两点论者,坚持训诂诠释与义理 阐释的共在性。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两点论的重点论者。在当今中国阐释学研究的大局之下,我们强调突出训诂语义学或语义训诂学的地位与作 用,强调阐释的认知与真理性意义。必须正视的事实是,21世纪以来,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
31、潮在中国本土大兴。阐释学进展的基本倾向是,本体论 阐释学的影响甚至颠覆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一些理论主张流行大化,理论 与文本的阐释,脱略章句,陵籍训诂,坐谈空妙,展转相迷,(52)已 然为风气之上。尤其是对西方理论的模仿、传播,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改 变这种状况和风气,我们坚持两点论,训诂与义理两者共进,不可偏废, 同时,更加强调重点论,抓住当前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更大的勇气与力 量,将训诂语义学摆到前沿位置,深入广泛地开展研究,扩大应用,推动 语义训诂与义理阐释、本土阐释学与西方阐释学,优长互补,共存共进, 在构建完备形态的中国阐释学上,将有大的进步。笔者反复表述过,从强 制阐释论开始,我的出发点
32、是,针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大化流行,中国学界 无鉴别与批评的附和与跟随,从阐释学的角度,提出我们的一些意见,以 引起各方警醒。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反对和否定对西方理论的学习与借 鉴。我历来的主张是,以更开放的眼界和胸怀,学习世界所有民族的一切 思想与理论精华,不断壮大和丰富自己,而不是弱化甚至消解自己。因 此,在中国阐释学的当下建构中,我们优先方法论方向的努力,强调具有 认知和真理性意义的阐释学构建,就有紧迫而现实的意义。注释:孔颖达:毛诗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3 页。此处仅以老庄为代表,其间佛教的传入与盛行,也是重要因素。纪的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33、2000年,经部总叙,第49页。宋明理学虽称自己佛老并斥(朱熹说:则悟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 文字之间,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 矣),但其方向与道路确是义理阐释一途。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第9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 社,1997年,第375页。参见周裕铭: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第 144-334 页。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第9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 社,1997年,第377页。钱谦益:牧斋初学集第28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第851页。参见周裕铭: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3
34、39页。如皮锡瑞言:当古文未兴之前,未尝别立今文之名。皮锡瑞: 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5页。(11)束世徵编注:后汉书选,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 104 页。(12)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6页。(1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91页。(14)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189页。(15)朱熹:中庸集解序,载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640页。(16)黄土毅编,徐时仪、杨艳汇校:朱子语类汇校
35、,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463页。(17)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何文光整理,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第173页。(18)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何文光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3页。(19)戴震全书第6册,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405页。(20)戴震全集第5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 2614 页。(21)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1963年,第104-105页。(22)参见朱立元:伽达默尔与贝蒂:两种阐释学理论之历史比较一 一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借鉴的思想资源谈起(下),当代文坛2018年第4期。(23)参见
36、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柯里尼编,王宇根译,北 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24)参见何卫平:西方解释学的第三次转向从哈贝马斯到利 科,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25)参见纪日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 社,2000年,经部总叙,第49页。(26)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254页。(27)束世激编注:后汉书选,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 101 页。(28)戴震全书第6册,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478页。(29)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页。(30)段玉裁著,赵航、薛正兴整
37、理:经韵楼集:附补编两考附 经韵楼文集补编,刘盼遂辑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25 页。(31)张载:张载集经学理窟,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 274 页。(32)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3 页。(33)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7页。(34)程景页、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86 页。(3 5)朱熹辑录程颐语,参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读论语孟子法, 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45页。(3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许惟贤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7 年,第 1350 页。(37)钱
38、大昕:小学考序,载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第 9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78页。(38)钱大昕:臧玉林经义杂识序,载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 全集第9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75页。(39)金炳华等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2001年,第1642页。(40)黎清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n页。(41)陆宗达、王宁、宋永培: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北京:中华 书局,2018年,第41页。(4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许惟贤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年,第 1099 页。(43)王弼、韩康伯:周易王韩
39、注,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 第251页。(44)陆贾:新语,庄大钧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3页。(45)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 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2页。(46)参见陈保亚、田祥胜主编:语言学经典精读,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6年,第273页。(47)王宁:训诂学理论建设在语言学中的普遍意义,中国社会 科学1993年第6期。(4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2020 年,第374页。(49)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年,第1页。(50)海德格尔:林中路,
40、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年,第8页。(51)伽达默尔:诠释学H: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 E|1书馆,2010年,第452页。(52)朱熹:中庸集解序,载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640页。后者为义理,此为中国经学传统的两条路线。进一步说明,在阐释学的框架内,从目的到方法,所谓训诂,可比为诠。按照孔颖达的定义: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 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 此。务于形貌,止于异辞,足于解释,而非义理,更非大道,此为训 诂之索。所谓义理,可比为阐。与训
41、诂相对,义指索义理、得大道, 阐释非拘于诂训,须以义理治经,阐释本心之意,并且背离经义自建系 统。以历史的眼光看,春秋以来,训诂与义理、阐释与诠释这两条路线, 共生共存,此消彼长,相互纠缠,乃至于今。从源头开始,孔孟与老庄对 现象与前典的理解与阐释就有本质不同。孔子述而不作,孟子”以意 逆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庄子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开启 了古代中国阐释实践和思想泾渭分明的两条路线。汉代经学高度发达,今 古文之争影响后世。古文偏向于申说原始蕴含,建构我注六经的释义 模式;今文倾心于微言大义,断章取义,构建六经注我的释义模式。 及至魏晋,玄学名士偏好于老庄,弃绝训诂而大张义理,所谓言意之 辨,
42、言尽意或言不尽意,终以得意忘言,寄言出意为 上,将阐之一道推向新途。初唐,有孔颖达五经正义凄续古文经学传 统,重训诂以反玄学。及至宋明,尤以二程与陆王为典范,穷究天地之理 乃为阐释之学最高目标,所谓摆落汉唐,独研义理,不走非惟训诂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的老路,将心解自 得脱去训诂(黄震黄氏日钞卷二读论语)推至极端,王阳明 只以良知为天理,皆非据实据经或诠或阐,心既理心外无物,或 阐或释,随心所欲足矣。由此,老庄一路走到尽头。作为转折,有清一 代,朴学、考据大兴,以顾炎武、戴震为领袖,开启新篇,以段玉裁、王 念孙、王引之为后续,考证、金石,以至小学,登上巅峰,阐经必训诂, 成为清
43、代治学之根本。钱大昕的阐释立场可谓鲜明坚定:尝谓六经者, 圣人之言,因其言以求其义,则必自诂训始;谓诂训之外别有义理,如桑 门以不立文字为最上乘者,非吾儒之学也。时过二百多年,晚清康梁 发起今文学运动,民国初年的章黄小学,又是一番轮回,至今影响巨 大。以上简单梳理,可明历史大势。如果以孔孟为起点,老庄之反抗,其 力量与影响势均力敌,各自牵引了后世跌宕起伏的阐释史进程。西汉早期 今文经学,秉承老庄旨趣,遭遇东汉末年古文经学的回击。两相斗争,成 就了中国古代阐释学之模态,其主体框架与基本形态由此而现端倪。魏晋 则是一次大的否定,将老庄之道推向高峰。及至宋明理学,期间虽有唐初 孔颖达的反正,大势仍乃
44、今文之天下。特别是隋唐两代佛学思想的膨胀与 传播,诗学理论的高涨,所谓移花接木谈禅说诗,以至元明才子借杯浇意,使老庄之阐如滔天潮流,势不可挡。直至明末清初,以 乾嘉学派为中坚的力量,奋起批判盛行千年的心学、禅学之漏缺与霸道, 以考据、金石为方法,以返经正经为目标,力举复原经典面目,极欲返回经典未被篡改的本真状态。清代大师批判自晋代尚空虚,宋贤喜顿悟,笑问学为支离,弃注疏为糟粕,谈经之家,师心自用,乃以俚俗之言诠说经典,呼号诚欲正人心,必自反经始;诚欲反经,必自正 经学始。他们甚至认为,那种背离经典本义的魏晋、宋明之阐,是亡 国之道。顾炎武指出,所谓王夷甫之清谈王介甫之新说王伯安 之良知,乃害政
45、亡国之路。于是,可统称朴学”的考据学、金 石学、典章制度学大兴,实事求是成为基本口号。循此线索,尚无深入考证,其意是大致说明,从孔孟、老庄始,中国 古代历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两条阐释路线、两种阐释思想,起伏与纠缠, 各有特色与长短,延续不断,描绘中国古代经典学术生产的基本图景。这 种起伏表明,所谓训诂与义理之究,亦所谓阐诠之道,于不同的历史时 代,各有其大势,或主或次,此消彼长,波浪式的演进于学术构建之中。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话说,就是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乃 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非人力可抗拒,在中国阐释学实践中得到证明。阐 与诠的否定之否定,多个阶段,层层推进,把自己同时也把对方推
46、向极 致。否定的特征是明显的。其一,两者同样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不断培育着 否定自己的强大力量。某一时代以义理或阐为上,将经典发挥到极致,就 为新的训诂或诠打开空间,诠释之风必将反复,在肯定阐的意义上否定 阐。乾嘉学派正是在否定宋明理学的过程中,开创远高于汉唐古文经学, 今天看去也堪称完整的训诂学体系。阐与诠、义理与训诂在螺旋式上升 中,生机勃发,实现学术创新与传承之用。其二,否定与肯定相互依存,因对方存在而本己存在。在阐 释学意义上,训诂与义理缺一不可,诠释与阐释不可分割。毫无疑问,从 方法论上讲,阐与诠差异巨大,以至于相互对立。所谓没有否定就无肯 定,肯定在否定中实现。没有
47、孔孟,就无老庄;没有今文经学,就无古文 经学,反之亦然。从具体的历史横截面看,各自都有绝对、极端甚至歪 曲和荒谬的一面,但从历史全过程看,训诂与义理、诠释与阐释,两者互 为动力,阐是在对诠的批判中,以自己的方式走出新路;诠是在对抗阐的 斗争中,铸就完备的方法,共同成就了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全部辉煌。两 者之间无先进与落后,孰高孰低之分别。全盘、极端地扬此抑彼,不是历 史的、科学的态度。其三,否定之中的相互融合。否定之否定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融合,或 日扬弃。孤立地看古代阐释学史的片断,每一个阶段,大多的人和论,都 是在彻底抵毁前一个阶段的人和论。但是,立足于全局,宏观辨析阐释历 史的长过程,训诂与义理相互补充、相互扬弃,当为阐释学生长与发达的 根本之道。阐渗透于诠,诠力图生阐,此类现象,不仅经常在不同时代、 不同学派之间发生,同时,也在同一时代同一学派之中呈现。更突出的 是,在同一学者的观念中,不同的阐释倾向交替轮回,大有以诠出阐,以 阐归诠的倾向。历史上有三个代表人物郑玄、朱熹、戴震,均将训诂 与阐释努力纠合,取其所长,构建各自相对完备的阐释模式。郑玄为东汉 末年古文学者,曾随著名古文学大师马融学经,为汉古文经学集大成者。但郑玄非守文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