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阜南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 .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阜南县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通过项目实施,推进我县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 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竞争上岗制度、农技 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技术指导员培训制度、技术指导员包 村联户制度、农技推广经费保障制度等基层农技体系管理机制,完善 “专家一技术指导员一科技示范户-辐射户-产业农户”(五个层面互 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建立院、所、村、企、社(五 类)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带动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 设。围绕主导产业,加强我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推广,使 我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
2、到位率达到95%以上;加大农 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力度,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个以上;加强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设示范基地10个;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 新培训,集中培训农技人员100名以上。二、实施内容(一)进一步加强基层体制机制改革与建设。按照十七届三中全 会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 见(国发20XX) 30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 元。主要用于农技推广资料印刷以及建立竞争上岗、责任推广、绩效 考评、知识更新等相关管理制度和开展工作考评过程中的资料印刷费 等。六、具体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管理。成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 责人任副组长
3、、县农委、财政、纪检、人事、广电、科技等部门主要 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协调、统筹和项目 实施的监管,完善奖惩制度、考核制度及资金管理制度等。领导小组 设在县农委办公室,农委主任田世海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项 目实施的具体管理工作;县财政局负责经费的落实、使用和监督管理 工作;各示范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要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 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县成立由 省市县三级农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专家组协助办公室做好日常管理 工作,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拟订产业技术实施方案,协助 遴选示范户,评审技术工作方案,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指
4、导、检 查、督促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评价技术指导员的工 作绩效;成立项目实施督导组,由农委、财政纪检人员参加,对项目 实施进行不定期现场调度检查;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种子管理 站、农科所、生物防治所全面负责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物化技术补 助服务。(二)加强部门协调。项目由县农委、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负 责项目总体方案制订、实施协调管理、政策落实、督查验收和总结宣 传。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配合,为项目实施营造良 好的环境。各部门在县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根据部门职责全力支 持项目建设。(三)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基层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5、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 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对项目资金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严禁用于工资和非本项目规定的其他开支,严防截留或挪用资金。统 筹项目资金和技术力量,实现部门、人才、项目、资金的优势集成, 形成工作合力。(四)加强技术指导。依托本地推广、科研单位分别组建小麦、 水稻、蔬菜产业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实施方案,筛选主推品种 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员主要抓好主导产业新品种试 验、示范与推广,按照优势区域布局总体要求,加大品种宣传与引导, 大力推行品种推介制,努力推进同类型、同品质的品种规模化连片种 植,促进主要农产品品质整体提高。同时,切实做好新品种
6、展示与示 范工作,为主导品种的确定和推荐提供更为客观、公正的依据;科学 制定示范户技术示范方案,结合示范户生产实际,明确目标与技术路 线,落实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制定技术培训计划,全方位、分层次 地组织培训班、现场会、电话咨询、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及时落实关 键技术,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难题,为示范户送去“及时 雨”,提升示范户辐射带动能力;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密切关注示 范户生产动态,加强苗情调查,及时了解苗情,提出阶段性技术指导 意见,增强技术指导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努力提高技术指导 服务效力。(五)加强绩效考评。制定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 考评指标体系,明确项目实施的
7、目标、内容、责任以及资金使用要求, 保证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序开展。以科技示范户培育、农业科技示范基 地建设、农技人员培训以及农民满意度、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农业 产业发展等作为项目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通过自我评价、主管部门 审查、现场实地抽查、电话调查、中介机构绩效评价等方式,对项目 建设进展和成效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四挂钩”机制,即示范户示范 效果与物化技术补助挂钩,技术指导员服务效果与报酬和待遇挂钩, 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效果与基地建设补助挂钩,县级专家指导效果与报 酬挂钩;推行“四淘汰”制度,即年度实行对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 员、示范基地和县级专家组成员分别按照10:1的比例进行落后淘汰。(六
8、)加大总结宣传力度。认真开展项目总结,做到月有通报、季度有小结、年度有总结。制定扶持和激励政策,开展示范户、技术 指导员、示范基地先进评选活动,对积极投身示范一线的农民,认真 开展科技服务,成效显著、农民满意的技术指导员,给予表彰奖励。 充分挖掘、及时宣传项目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大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牢记宗 旨、扎根农村、艰苦奋斗、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基层农业 技术推广体系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激励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建功立业。在县电视台、电台开辟主导品 种、主推技术讲座和先进典型报道;在阜南县农业信息网上设
9、立项目 实施工作栏目;以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编发工作简报,及 时上传下达;不定期请省市县新闻媒体采访报道项目实施情况,宣传 项目实施先进典型,努力扩大项目的社会效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农科教发120XX) 7号)要 求,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 健全农技队伍,保障人员经费。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公开、公平、 公正、择优的原则,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 伍;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 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建立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 度,实行农民、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三方共同考核,
10、农技人员的工资 报酬、晋职晋级、业务培训等与考核结果挂钩;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 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专业服务组织、农民专 业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二)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我县实际和近年来试验示范结果,经专家推荐,征求示范户 意见,确定我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如下:1、小麦(1)主推品种:豫麦70-36、新麦18、泛麦5号、皖麦50、偃 展4110、新福麦1号、淮麦22等。(2)主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播种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化学除草技术、化学调控技术、避灾减灾技术、后期保 健技术等。2、水稻(1)主推品种:新两优6号、天协1号、扬两优6号、II
11、I优98、 沪旱15、绿旱1号等。(2)主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旱育稀植技术、超高产强 化栽培技术、水稻旱种技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技术等。3、蔬菜(1)主推品种:辣椒主推品种有301、城研306、城研316、青 椒5号、绿享999、楚龙99-2、杭椒1号、新秀8号和新丰3号。西 瓜主推品种有早佳8424、京新、西农8号、秀雅等。(2)主推技术:早春和秋延后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防虫网、 粘虫板、避雨栽培、防雾滴棚膜、膜下滴灌、高温闷棚等农业、物理 和生物防控病虫技术等。(三)遴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围绕以上3个主导产业,遴选培育1000个具有一定文化程度、 种植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
12、技示范户,分布在全县29 个乡镇。其中小麦科技示范户420户,水稻科技示范户400户,蔬菜 科技示范户180户。通过集中培训、分户指导、观摩交流等方式,提 高科技示范户学习接受农业新技术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 力,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 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 土专家”。在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育的同时,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 动作用,在全县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扩大培训覆盖面。(四)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 的原则,依托现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试验示范基地、良种繁
13、育场、种 养大户、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地等,建设10个示范基 地,具体是安徽省农科院阜南试验站小麦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柳沟 镇小麦生产专业合作社小麦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许堂乡正宏粮食专 业合作社小麦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阜南县麦豆良种场小麦新技术试 验示范基地、安徽省恒基肥业有限公司小麦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阜 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张寨镇亿丰粮油有限 公司水稻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王家坝镇互助村水稻(旱种)新技术 试验示范基地、会龙乡辣椒专业合作社蔬菜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赵 集镇耿小坡瓜菜专业合作社蔬菜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基地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引进、
14、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使 其成为农业“三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 人员、种植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和传播基地,大 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五)选定技术指导人员全县挑选100名基层骨干农技人员,按10: 1的比例作为1000 个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员,县级27人,其中县农技推广中心10人, 县植保站5人,县农科所4人、县种子管理站4人、县生物防治研究 所4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73人。按主导产业分,小麦生产技术 指导员42人,水稻生产技术指导员40人,蔬菜技术技术指导员18 人。技术指导员选定后,将分期分批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 构开展5天以上的集中
15、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内容主 要包括重点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农技推广理论与方法、 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统计技能;农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三、进度安排项目实施时间为20XX年6月20XX年6月。(一)20XX年6月:确定100个技术指导员、1000个科技示范 户和1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进村入户培训指导水稻、蔬菜栽 培新技术。(二)20XX年7月9月上旬:进村入户培训指导水稻、蔬菜田 间管理技术。开展水稻、蔬菜新技术培训。落实技术物化补贴。(三)20XX年9月中旬10月:进村入户开展小麦优质高产栽 培技术培训,开展秋种技术指导和小麦苗期田管技术指导。(四)20XX年
16、11月20XX年3月:开展冬季蔬菜育苗技术培训 和指导,做好小麦越冬期田管技术指导和春季田间技术指导服务。做 好项目资料归档、总结及验收准备工作。(五)20XX年4月6月:做好项目总结表彰奖励和开展项目实 施成效回访工作。四、任务分工(一)小麦产业。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安徽省农科院阜南试验站 小麦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许堂乡正宏粮食专业合作社小麦新技术试 验示范基地、阜南县麦豆良种场小麦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安徽省恒 基肥业有限公司小麦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负责鹿城镇、田集 镇、三塔镇、柴集镇、新村镇、王店乡、许堂乡、苗集镇、曹集镇、 公桥乡、王家坝等11个乡镇小麦产业的330户科技示范户的培育
17、。 县农技中心参加技术人员7人,县生防所2人,县种子站1人,县农 科所1人,11个示范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参加技术人员22人,计33 人。县种子管理站负责柳沟镇小麦生产专业合作社小麦新技术试验 示范基地建设,负责柳沟镇、焦陂镇、朱寨镇小麦产业的90户科技 示范户的培育。县种子站参加技术人员2人,3个示范乡镇农业综合 服务站参加技术人员7人,计9人。以上小麦产业技术指导员合计42人,培育小麦科技示范户420 个,辐射带动农民4200户。(二)水稻产业。阜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本所水稻新技术试 验示范基地、张寨镇亿丰粮油有限公司水稻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王 家坝镇互助村水稻旱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18、负责培育张寨镇、 黄岗镇、都台乡、于集乡、王化镇、龙王乡、地城镇、洪河桥镇、王 家坝镇、中岗镇、老观乡、苗集镇、方集镇、王堰镇、段营乡、曹集 镇等16个乡镇水稻产业400户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县农科所参加技术人员3人,县农技中心3人,16个示范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参加 技术人员34人,计40人。以上水稻产业技术指导员40人,培育水稻科技示范户400个, 辐射带动农民4000户。(三)蔬菜产业。县植保站负责会龙乡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新技 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负责会龙乡、鹿城镇蔬菜产业的110户科技示 范户的培育。县植保站参加技术人员4人,2个示范乡镇农业综合服 务站参加技术人员7人,计11人。由县农技
19、中心书记、研究员刘广友牵头,县生防所配合,负责赵 集镇耿小坡瓜菜专业合作社蔬菜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负责赵集 镇、王店乡蔬菜产业70户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县生防所技术人员2 人,县植保站1人,2个示范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参加技术人员4人, 计7人。以上蔬菜产业技术指导员合计18人,培育蔬菜科技示范户180 个,辐射带动农民1800户。五、经费使用安排利用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主要用途如下:(一)农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费用。资金额30万元。 主要用于乡镇和县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所发生的交通 费用补助和绩效奖励等。(二)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物化技术补助。资金额15万元。主要 用于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物化 技术补助。(三)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补助。资金额30万元。主要 用于试验示范基地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过程中的设施设备建 设补助以及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补助。(四)聘请专家费用。资金额5万元。主要用于聘请省、市技术 指导专家的差旅费、交通费、专家劳务费等。(五)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费用。资金额15万元。主要用 于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参加集中培训所需的教材费、场地费、差旅费、 食宿费、交通费、讲课费等。(六)技术资料印刷和制度建设、工作考评等费用。资金额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