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心得体会(3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读《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心得体会(3篇范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近日,一份约1.2万字的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发布,介绍新时代中 国北斗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分享中国北斗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一个“逼”字,道出我国加快实现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艰辛不易。北斗系统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的生动印证。科技创新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994年,中国开始研制发 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 号,从双星定位到全球组网,从覆盖亚太到服务全球,北斗系统与国家发展同 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 是中国北斗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各种困难时的主动选择
2、。今天,北斗系统已成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 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在APP上查询天气预报、搜索附近的餐 馆、下班后打网约车、骑共享单车等等,北斗已经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之 中,全面覆盖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无处不在、无时 不有,深度融入基础设施、赋能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给大家带来了实实 在在的便利。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北斗已经阔步“走出去”,在全球一半以 上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北斗,时刻都怀着开放的胸襟、共享的理念,成为 叫得响的世界品牌。比如在沙特阿拉伯,北斗已经应用于测量测绘地理信息的 采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沙漠人员
3、或者车辆定位等重要领域。中国还将 不断推进北斗产品、服务和产业国际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速北斗规模应用国 际化进程,助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增进世界人民福祉。中国北斗,从面对未知的艰辛探索中走来,也将带着这份刻在DNA里的自主 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可控而昂扬向前。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这样一个介绍:北斗三号有一个特色叫短报文通信服务,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时候, 依然可以发送短信、报告位置、提供位置轨迹,这意味着“永远在线”是北斗 提供的安全保障。“永远在线”的,还有不断追求卓越的步伐、不断突破自我 的决心、不断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在科技的浩瀚苍穹中,北斗星,永远指向前 方。“北斗天团”夜
4、空中最亮的星“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古有北斗七星,识方向、定季节、辨时 辰,今有北斗卫星,覆盖广、定位精、导航准。中国北斗服务世界、造福人 类,这是“北斗天团”为我们照亮的浩瀚星空。26年、9495天、8.2亿秒,“北斗天团”坚持不懈、奉献青春。罗马不是 一天建成的,北斗一号系统,1994年立项、2000年建立、2003年完善;北斗二 号系统,2004年启动、2012年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三号系统2020年建成。北 斗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弱到强,在这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 人的默默付出。迄今为止,“北斗天团”共计30万余人,带领团队完成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建设任务的孙家栋院士,
5、反对参考GPS、力主“另起炉灶”的许 其凤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主持完成中国国家大地控制网 及相应坐标系统的杨元喜,研究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北斗女神”徐颖他 们数年如一日、青丝变“暮雪”,持之以恒、以身许国,满腔热血、忘我工 作,勇攀高峰、圆梦星辰。完成“双星”定位的北斗一号系统。无独有偶,北斗二号面对信号干扰, 攻克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多项关键技术,北斗三号则实现 了器部件一体化体系,使北斗装上“中国芯”,首创“三种轨道”混合星座工 程建设。中国仅用20年时间就突破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40多年的成果,每 一项核心技术取得的进展,都是研究人员在攻克“娄山关”、撕
6、开“腊口 子”,他们心怀远方、风雨兼程,摸石过河、循序渐进,呕心沥血、婵精竭 虑,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服务可用性优于99%, “北斗天团”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细节决定成 败。北斗三号卫星,工作时间可以达到10到12年;实际测评全球定点导航精度 23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每天时钟误差小于0.5纳秒,累计600万年 误差1秒。各项指标都比最初公布的目标数据更优化,与其他国家的导航系统 相比也排在前列。作为世界上第四个建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在导 航精度、授时精度、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堪称世界一流,更多“北斗+”正加速向我们走来。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航天人员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一
7、 项工作都做到极致,成为“专、精、尖”的行家里手,越是遇到阻力,越是发 挥本领,越是面对挑战,越是认真钻研,实现“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中 国创造”的逐步转变。“北斗天团”就犹如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广大党 员干部当学习他们“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敢问苍穹“日月行”北斗梦圆“中国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 7月31日上午10时30分,北 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斗转星移,攀登科技高峰;万物乾坤,璀璨航天强国。1994年至今26年的 “北斗”之路,一步步航天路稳扎稳打、
8、永不停歇,一代代航天人不懈探索、 砥砺前行,终于成为“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从无到有,北斗之路突破冲刺领航”,以中国力量创造中国奇迹。沿着“东方红一号”开启的这条航天路,“神舟五号” “嫦娥一号” “神 舟十一号” “嫦娥四号”每个历史性节点都在突破中进步、冲刺中发展, 共同见证着中国航天的飞速成长。而今北斗系统共计45颗卫星在轨运行,提供 着定位、测速、授时等高精度服务,如此短时间内的高发射率、超成功率,堪 称中国奇迹、世界奇迹。航天力量就是中国力量,在实现天地联网、水陆空三 栖覆盖建设过程中,将北斗导航系统融入电力、交通、通信各领域,推动与区 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基建
9、”建设加快融合,从根本上保障国防安全, 实现了军用、民用、商用全面覆盖。中国航天科技创新之路见证着“0”的突 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落后到领航世界之巅的巨大跨步,让中国 奇迹镌刻在浩瀚苍穹中、奋斗史册上。从区域到全球,“星座网络”运维完美收官,以中国速度彰显中国风采。宇宙浩瀚,星汉璀璨。从“悟空号”沿轨运行、“墨子号”飞向太空、 “慧眼”卫星成功发射、“南仁东星”投向“注目礼”到北斗三号30颗卫星完 成组网发射,提前半年迎来了 “星座网络”从布控、启动、运维到收官的完美 之战。北斗航天运维的大国速度令人惊叹,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从 2003年的北斗一号、2012年的北斗二号到
10、2018年的北斗三号,横跨中国、亚 太地区到覆盖世界,用中国创造服务着从区域到全球,彰显独立自主、开放兼 容的中国风采。时间不会停止,探索也从未止步,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 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导航体系,实现更加泛在融合、更加全面深入的“北斗+”应用新模式。日新月异,与时偕行,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彰显更加不同凡 响、品质卓越的动人风采。从可能到无限可能,震续“北斗精神”陶铸大国重器,以中国智慧焕发中 国魅力。北斗梦圆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呕心沥血、接续奋斗,离不开各方力量 的迅速集结、有效凝聚,离不开中国智慧的付诸实践、成熟运用。以“自主创 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为核心的新时
11、代“北斗精神”,赋予了 这400余家单位、30余万名科技人员以大国使命和科研荣光,创造出无限可 能。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说,不管条件如何变化,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国家需要我就去做”的孙家栋院士、 “不怕输在起跑线”的“神州之父”戚发初、“发射将军”胡世祥等,正是对 国家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热忱,对科学技术的精益求精、孜孜以求,才能 与中国智慧互相成就、与中国魅力相得益彰,激励着一代代大国工匠开拓进 取、尽锐出战。风雨兼程几十载,遨游太空谱新篇。“中国星”是“世界星”,也是“人 民星”,将“北斗”自主创造之艰辛、起步冲刺之不易熔铸在心里、在根上、 在血脉中,“北斗”之路必将领航时代、高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