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清远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一、选择题.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 雕像与西亚地区考古发现的雕像颇为相似,经研究发现,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环纹贝和象牙来自印度洋沿岸和东南亚地区。这些发现可以佐证先秦时期()A.经济重心位于四川B.造型艺术领先世界C.对外贸易高度繁荣D.中外交流范围较广K答案U DK解析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体现的古文明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商朝后期,这里发现的器物形制 以及材料来源,都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和东南亚、南亚甚至西亚存在着物质文化交流,D 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无中外艺术水平的比较,排除B项;没有证据 可证明相关历史遗存是通过
2、贸易进入中国的,排除C项。故选D项。1 .据隋书记载,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曾表示:“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 之功,岂一土之略爱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朕当待以不次, 随才升擢。”为此,隋炀帝()A.颁布两税法B.调整三省分工C.创立科举制D.推行以庸代役K答案U CK解析X根据“爱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可 得是出隋炀帝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认为要广罗人才,因此创立科举,通过科考收罗人才, C项正确;ABD项都是唐朝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2 .清初,政府严格限制在长城以北地区进行农业开发;嘉庆八年(1803年),清帝颁下
3、诏令, “凡自种黑地(今黑龙江、吉林一带)业产勘丈属实,照例开科,由户部颁给执照,准其永久为业”。该诏令的颁布()A.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增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C.意在调整八旗安置策略D.折射出人地矛盾的加剧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李蒸发表公开演讲,他说:“盖教育专业,必须长期充分之训练,始有 教人技术,与教人人格,及以教育为职业之志愿。”他还就师范大学的设置目的做了强调: “造就中等学校良好师资;造就教育行政人才;培养教育学术专家。”李蒸甚至致电教育部, 慷慨陈词;“当此国难期间,教育救国,为刻不容缓之图;培养师资,尤为教育根本,不可 一日中断。”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梁严冰李蒸与中国现代师范教育 (
4、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综合材料一、二,就南京国 民政府时期高等师范教育谈谈你的看法。(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李蒸出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后的举措,并简析其意义。K答案(1)局限;观点一未正确认识到综合性高等学府和专科性高等院校的差别;观点 二局限于短期内的个别现象,不够全面、客观。看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师范教育发展遭遇困境;高等师范教育仍有其存在必要;高等 师范教育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K答案U言之有理亦可)(2)举措;拜访、延揽优秀学者;发表演讲,明确办学方向;致电教育部,呼吁教育救国。 意义:提高了北平师范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增强了北
5、平师范大学的育人能力;论证了师范大 学对“教育救国”的重大作用;为现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K解析K小问1详析I局限:依据材料“师范大学名不副实,无异于普通大学。各大学既设有教育学院或教育系, 师范无单设大学之必要”可知,观点一未正确认识到综合性高等学府和专科性高等院校的差 别;依据“近年以来(北平师大)学风败坏,物质享乐、自由放任殆成风尚且学生动 辗级学”可知,观点二局限于短期内的个别现象,不够全面、客观。看法:依据材料一中 的两种观点,材料二“当时国内局势混乱,办学举步维艰”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师 范教育发展遭遇困境;依据“盖教育专业,必须长期充分之训练,始有教人技术,与
6、教人人 格,及以教育为职业之志愿”、“造就中等学校良好师资;造就教育行政人才;培养教育学 术专家”可知,高等师范教育仍有其存在必要;依据“当此国难期间,教育救国,为刻不容 缓之图;培养师资,尤为教育根本,不可一日中断”可知,高等师范教育与社会现实联系紧 密。K小问2详析I举措:依据材料“李蒸就职当日分别拜访了李顺卿、李建勋、黎锦熙、刘拓、钱玄同等教投, 他们被李蒸的热情所打动”可知,拜访、延揽优秀学者;依据“李蒸发表公开演讲,他说: 盖教育专业,必须长期充分之训练,始有教人技术,与教人人格,及以教育为职业之志愿”可知,发表演讲,明确办学方向;依据“李蒸甚至致电教育部,慷慨陈词:当此国 难期间,
7、教育救国,为刻不容缓之图;培养师资,尤为教育根本,不可一日中断”可知, 致电教育部,呼吁教育救国。意义:依据材料“李蒸就职当日分别拜访了李顺卿、李建勋、 黎锦熙、刘拓、钱玄同等教投,他们被李蒸的热情所打动,于同年7月18日到校复职”、”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李蒸发表公开演讲”并结合所学可知,提高了北平师范大学的学术 影响力;增强了北平师范大学的育人能力;依据“当此国难期间,教育救国,为刻不容缓之 图;培养师资,尤为教育根本,不可一日中断”论证了师范大学对“可知,教育救国”的重 大作用;结合所学从为现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角度进行补充。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代白银货币化
8、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出现,首先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的国家与 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它的奠定,是转型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的产 物,即中国与全球互动关系的产物。由于中国自身内部发生的变化一一白银货币化,市场经 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进行极大地扩展。明朝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了全球经济体系 的初步建构,为全球新时代的出现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摘编自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阅读材料,围绕“ “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 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K答案I示例论题:白银货币化为明朝中后期国家的近代转型趋势注入了新的活力
9、。阐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实现了与中国 直接海上贸易。由于中国的茶叶、丝绸、瓷 器等大宗商品极具竞争力,欧洲国家不得不用从美洲等地掠夺的白银加以交换。白银因此大 量流入中国,这为中国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金属货币,明朝的长途贸易、大额贸易也因 此得以兴盛,商业资本逐渐集聚。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迫使政府在财政制度 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削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江南等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庶,也 引发了社会风气的奢侈化,冲击了传统的义利观念。与此同时、西方传教士还带来了西方的 科学技术,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总之,中国在明朝中后期进入“白银时代”,社会诸多领域出现了向近
10、代转型的趋势,但由 于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当时未能完成国家发展的转型。(“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K解析工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K答 案兀围绕主题“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依据材 料“它的出现,首先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的国家与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它的奠定,是转型 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的产物,即中国与全球互动关系的产物”可以 得出论题是白银货币化为明朝中后期国家的近代转型趋势注入了新的活力。然后结合白银货 币化出现的原因和影响进行阐述,主要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影响、商 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的影响以及西学东渐的影响等
11、角度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 结,认识到白银货币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得出结论是中国在明朝中后期进入“白银时代”, 社会诸多领域出现了向近代转型的趋势,但由于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强 化,当时未能完成国家发展的转型。言之有理即可。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7世纪中叶,革新派拥立孝德天皇即位,组建起新的政权,仿中国建年号为大 化,以唐朝的律令制度为蓝本实施大化改新:将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变为公地、公民,由国家 统一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效仿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授予公民定额的口分田,在保 证公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规定公民按时向国家缴税。这样既防止了豪族继续扩张领地,也 使得国家
12、的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日本政府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模板设置中央官制,根据 唐朝的州县制在地方设立行政区划一一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将旧豪 族的统辖势力范围置于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然而,没有内在政治结构衔接性的照搬照抄式 的内政改革受到了强大守旧派势力的顽强抵制,大和朝廷内部的革新派与守旧势力围绕改革 而产生的对立冲突不断凸显。摘编自娄雨婷日本古代律令制国家的形成与特点材料二 自从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首次公开地提出公民权利这一概念之 后,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和义务就成为资产阶级宪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虽然日本明治宪法 也写上了若干有关人权的条文,但这些条文不过是天皇专制统
13、治的装饰品而已。由于日本明 治宪法是钦定宪法,“人民”因此在宪法中都被称为天皇的“臣民”。宪法列举了臣民有居 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自由等方面的权利,但是又规定权利必须“在法律范围 内”“在不妨害安宁秩序及不违背臣民义务之范围内”方能获得。宪法“在一般词句中标榜 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又废除自由”。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民不但连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都 享受不到,而且由于受到军事警察机器的高压和宣扬“皇民”思想的教育敕语的毒害, 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极其有限,这也是后来日本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祸根之一。摘编自孙月娥试论日本明治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措施
14、并进行简要评价。(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宪法的局限性并说明其成因。(答案U(l)措施:国家统一管辖全国土地和人口;授田给农民耕种,推行封建税制;建 立官僚制度和地方行政体系。评价: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变法措施理想化色彩 较浓,遭到守旧势力的抵制。(2)局限性:无法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是天皇专制的工具。成因: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国际形势紧张;天皇是改革的主 导力量;对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的模仿和借鉴;浓厚的“武士道”文化传统。K解析XK小问1详析I措施:依据材料“将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变为公地、公民,由国家统一进行管
15、理”可知,国家 统一管辖全国土地和人口;依据“在此基础上,效仿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授予公民定 额的口分田,在保证公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规定公民按时向国家缴税”可知,授田给农民 耕种,推行封建税制;依据“日本政府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模板设置中央官制,根据唐朝 的州县制在地方设立行政区划一一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将旧豪族的 统辖势力范围置于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可知,建立官僚制度和地方行政体系。评价:依据 材料“没有内在政治结构衔接性的照搬照抄式的内政改革受到了强大守旧派势力的顽强抵 制,大和朝廷内部的革新派与守旧势力围绕改革而产生的对立冲突不断凸显”,结合第一问 的措施和所学
16、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积极方面是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客观上促进了 中华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消极方面是变法措施理想化色彩较浓,遭到守旧势力的抵制。K小问2详析局限性:依据材料“虽然日本明治宪法也写上了若干有关人权的条文,这些条文不过是天皇 专制统治的装饰品而已”、“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民不但连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都享受不 到”可知,无法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是天皇专制的工具。成因:依据材料“由于受到军事警 察机器的高压和宣扬皇民思想的教育敕语的毒害,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极其有限,这 也是后来日本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祸根之一”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阶级 以及国际形势等角度分析,即日本资本主义经
17、济发展不充分;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国际形势 紧张;天皇是改革的主导力量;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模仿和借鉴;浓厚的“武土道”文 化传统。K答案U DK解析工依据材料可知,清初,政府严禁对长城以北地区进行开发,到嘉庆八年,清廷下令允许在今 黑龙江、吉林一带开发,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是随着清代人口迅猛增长,导致人地矛盾尖 锐,材料中的诏令有利于缓解这一矛盾,D项正确;“保证了”的说法绝对化,而且材料中 诏令颁布不是为了财政收入,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调 整八旗安置策略,排除C项。故选D项。4 .有学者指出,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证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为
18、 克服这一 “狭隘性”()A.清廷承认了义和团的合法性B.洋务派提出了 “求富”的口号C.群众性反割台斗争此起彼伏D.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维新浪潮K答案DK解析X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廷重金打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标志 着洋务新政的破产,也使得当时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而不触动基 本的封建制度是不可能使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由此掀起了旨在变革政治体制 的维新变法运动,D项正确,排除B项;清廷承认盲目排外的义和团具有合法性,并不利于 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排除A项;反割台斗争针对的是民族危机的加剧,并不是指现代化 的“狭隘性”,排除C项。故选D项
19、。5 .如表所示为19231924年孙中山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可用于说明,孙中山()A.对国民革命方向摇摆不定言论出处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孙文越飞宣言(1923年)俄国政府现行的政策一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点与应在中国实行 的我的建国方略确是如出一辙的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答日本记者问B.积极关注国际局势的变化C.立足国情借鉴苏联的经验D.强调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K答案cK解析I依据材料“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俄国政府现行的政策 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点与应在中国实行的我的建国方略确是如出一辙的”可以看出 孙中山对苏联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加以区别
20、对待,这反映了他研究、借鉴苏联经验时立足 于中国国情,c项正确;通过与共产国际代表接触,孙中山已基本形成了国民革命的基本思 路,并不是对国民革命方向摇摆不定,排除A项;孙中山研究的是苏联的制度和政策,并非 局势的变化,排除B项;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D项。故选C项。6.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实现了从政府定价转变为市场定价的过渡, 此外,过渡时期的通货膨胀很快得到了遏制,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稳健增长。这一现象 的出现()A.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B.得益于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基础D.使中央做出了改
21、革国有企业的决定K答案AK解析U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稳健过渡,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了生产力,这彰显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A项正确;我国于2001年正式加人世 界贸易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制造的技术和品牌的提升才是“走出去”的 基础,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国有企业改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 符,排除D项。故选A项。7 .据下图可知,罗马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A.奴隶贸易的受阻B.国家版图的分裂C.穷兵薮武的政策D.内外矛盾的夹击K答案H
22、 DK解析根据图片可看出罗马帝国内部人民起义不断,外有日耳曼入侵,由此分析出其衰落的原因是 内外矛盾的夹击,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奴隶贸易,排除A项;B项与罗马衰落没有直接 关系,排除B项;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 23456789 10 118 .如图为1521年至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金银统计图(单位:百吨)。当时该掠夺行 为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西班牙政府的这一举动客观上()1521-1540 15411560 1561-1580 15811600 1601-1620 1621-1640 1641-16601521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金银A.满足了贵族对奢侈
23、品的需求.促进了近代冶金业的发展C.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瓦解D.使基督教传播到拉丁美洲K答案cK解析本题考查“价格革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金银,引发了 “价格革命”,打击了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势力,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c项正确; 西欧贵族对奢侈品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排除A项;近代冶金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与金 银掠夺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B项;基督教在拉丁美洲的传播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不 是掠夺金银的客观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8 .牛顿的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前两卷均以论物体的运动为名,探讨了万有 引力、流体力学等诸多内容,第三卷名为论宇宙的系统,通
24、俗地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 生活中的表现及其简单应用。据此可推知,牛顿的力学成就()A.开创了物理学研究的数学模型B.继承了哥白尼等人的宇宙观念C.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D.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神创论根基K答案CK解析X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揭示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对近代物理学的深入发展起到 了奠基作用,C项正确;牛顿并不是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学的开创者,排除A项;材料所体 现的宇宙观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推毁”“神创论根基”夸大 了牛顿科学成果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10. 19世纪初,英国多个城市出现了工厂中的机器在夜间被人捣毁的现象。那些捣毁机器 的人表示这种
25、行为会一直继续,“直到那些工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手艺来养活自己的孩 子”。这一现象根源于()A.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R.垄断组织对社会竞争秩序的破坏C.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尚不够完善D.工厂制度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破坏工答案X AK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机器大生产使更多的工人难以靠手艺养活家庭,这根源于工业革 命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A项正确;19世纪初,英国还没有出现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 世纪初才出现垄断组织,排除B项;CD两项均不是导致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 故选A项。11. 1947年,美国密歇根州的共和党议员乔治唐德罗声称:“所有现代艺术都是共产主 义性质的所有现
26、代艺术都是破坏性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他认为这些艺术流派的兴 起全部得到了G产d的支持,旨在破坏美国的道德基础。这一认识反映了当时() A.美国G产d对艺术的支持B.美国民众对现代艺术的排斥C.苏联在冷战中的优势地位D.冷战思维在美国官方弥漫K答案U DK解析I唐德罗的认识是当时美国极端冷战思维仇视、敌视共产主义的体现,这反映出在杜鲁门主义 提出后,冷战思维在美国政界的传播,D项正确;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并非真正地得到了美国 G产d的支持,排除A项;这一认识不代表民众观点,排除B项;当时苏联正集中力量进行 战后重建,尚未对美国冷战政策做出回应,排除C项。故选D项。12. 2021年3月23日,载
27、有数百个从中国运往西欧的集装箱的“长赐号”货船因遇强风而 搁浅,导致苏伊士运河双向航路堵塞,一支由15艘船只组成的船队被迫停止运行。这一事 件发生后不到两天时间,就有上百艘船只受到影响,其中包括众多装载着沙特、俄罗斯、阿 曼和美国石油的油轮。这一事件折射出()A.地缘政治影响贸易B.全球经济高度依存C.列强垄断传统商路D.远洋运输日趋衰落K答案U BK解析I“长踢号”堵塞苏伊士运河不到两日,就有上百艘船只受到影响,其中不乏运输现代生产生 活必备能源的船舶,这折射出当代各国经济依存度非常高,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地缘政 治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苏伊士运河商路并未被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垄断,排除C项
28、;材 料反映出远洋运输的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13. *在与博鳌亚洲论坛董事的会见中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 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 人类共同的感受。”这段讲话蕴涵了中华文化()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B.协和万邦的国际观C.以和为贵的道德观D.厚往薄来的义利观K答案BK解析I在讨论亚洲发展大计的国际场合强调“和合共生”的理念,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协和万邦” 的国际观,B项正确;天人合一体现的是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和 合共生”,与世界各国和谐共处,材料并未涉及“以和为贵”,排除C项;义利观是一种经
29、济伦理思想,多指物质利益,排除D项。故选B项。14. 1963年,有英国学者在演讲中讲道:“可能在将来会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历 史可以讲授,但是现在还没有,只有在非洲的欧洲人的历史,其余是一团漆黑而黑暗却 不是历史的题材。”据此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化()A.落后于欧洲文化B.缺乏代表性成果C.具有独立发展特征D.传承过程发生中断K答案DK解析X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即使是历史学家,在讲授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历史的时候,也 存在大量知识空白,这是因为殖民侵略等因素导致文化传承发生中断,D项正确;因非洲文 化存在知识空白,所以无法判断古代欧洲文化和古代非洲文化孰优孰劣,排除A项;非
30、洲存 在着大津巴布韦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排除B项;古代西非的马里、加纳帝国,东非摩加迪 沙等都曾受到阿拉伯文明的影响,因此“独立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5. 1784年,美国政府首次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赴中国进行贸易,这次航行为美 国人带来了不小的利润。此后,美国多次突破英国的经济封锁,派商船来华进行贸易。美国 此举()A.有利于中国放弃海禁政策B.旨在探索太平洋的新航路C.推动了全球贸易网的发展D.使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K答案H cK解析I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后横渡太平洋,发展与中国的贸易,这丰富了太平洋贸 易航线的线路,使全球贸易网得到一定的发展,c项正确
31、;鸦片战争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 美国此举并未使中国改变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探索横穿太平洋的新航线并不是美国政 府的目的,排除B项;当时中国在对外正当贸易中,总体上处于顺差,排除D项。故选C 项。16.阿根廷考迪罗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曾被该国学术界称为“阿根廷最反动的封 建寡头”,以不择手段地打击政敌而闻名。在他当政期间(18291852年),阿根廷迎来了 国内无政府混乱状态的终结,克服了分裂危机,并确立了中央集权统治。罗萨斯的统治反映 出,当时的阿根廷()A.深受西班牙政治文化影响B.尚未实现国家的完全独立C.国内的民族矛盾复杂尖锐D.深受美国门罗主义的影响R答案X AK解析I依据材料并结
32、合所学可知,阿根廷独立后,经过政治斗争的洗礼,最终确立了考迪罗专制统 治,这反映了其深受封建的西班牙王国政治文化的影响,A项正确;西属拉美在1826年就 基本实现了独立,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出民族矛盾,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美国门罗主 义对阿根廷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边疆省区面积占我国领土面积的50%到60%,边疆省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952年,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东北、西北和西南 地区移民”。1954年8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下辖10个农业师,总人口 17. 5 万,其中职工10.5万
33、人,他们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由内地到边疆的集体移民。1956年,从山 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和上海移往黑龙江、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的移民有43 万余人。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开始,包括工人、干部、技术科研人员及学生、转业官兵 在内的4万余人从全国各地来到大庆。据统计,1961年双鸭山市人口较1954年增加了 36 万人。20世纪60年代,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云南和海南等地普遍地建立起来。摘编自赵入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移民材料二 美国学者统计显示,19691978年,65%的亚洲移民入籍,同期其他地区移民 入籍比例只有45%。在亚洲人中,印度人的入籍率高达85%,其次是菲律宾人
34、,达到60%。 在美国,为了反对经济和社会歧视,维护切身的利益,公民比非公民有更强的参政意识和从 政需要。从整体来看,美国的印度裔移民较之其他移民群体更积极地参与民主党和共和党的 竞选活动。他们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整体成功的态势(硅谷40%的网络公司创始人是 印度裔移民),通过各种运动、种族代表、政治捐献和推荐选举候选人等方式,全面地参与 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摘编自郭又新美国的印度裔移民一一美国少数民族成功的典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大规模向边疆移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印度裔移民的特
35、点。K答案(1)原因: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化建设的推动;人们建 设边疆,振兴祖国的热情高涨;国家政策的指引。(2)特点:入籍率高;对美国文化认同度较高;参政意识和能力较强;在经济、科技领域 的成就较为突出。K解析IK小问1详析I原因:结合建国初期在政权巩固、国家建设、边防安全、民族团结、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因素 回答。k小问2详析特点:根据“在亚洲人中,印度人的入籍率高达85%”得出入籍率高;根据材料得出对美国 文化认同度较高;根据“公民比非公民有更强的参政意识和从政需要”得出参政意识和能力 较强;根据“他们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整体成功的态势”得出在经济、科技领域的成 就较为突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部分国人对师范大学的设置持反对意见,表2所示的两种观 点在当时颇具代表性。观点师范大学名不副实,无异于普通大学。各大学既设有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师范无单设大学之必要观点近年以来(北平师大)学风败坏,物质享乐、自由放任殆成风尚且“学生动辗级学”材料二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命令,任命李蒸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当 时国内局势混乱,办学举步维艰。李蒸就职当日分别拜访了李顺卿、李建勋、黎锦熙、刘拓、 钱玄同等教投,他们被李蒸的热情所打动,于同年7月18日到校复职。同年9月12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