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899-2014 千层金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规程(四川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T 1899-2014 千层金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规程(四川省).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8992014 千层金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规程 2014-11-11 发布 2014-12-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1/T 18992014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场地要求.1 4 培养基配制.2 5 组织培养.2 6 炼苗移栽.3 7 出圃.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MS 培养基配制表.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千层金组培瓶苗的质量分级.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千层金组培出圃苗的质量分级.7 DB51/T 1899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2、GB/T1.1-2009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巴中七彩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马建华、王小辉、沈香兰、朱晓菲、吴佳川、栗丹、晏强、罗丽君、罗雪梅、黄丽。DB51/T 18992014 1 千层金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千层金(Melaleuca bracteata)组培快繁技术规程,包括千层金组培快繁的场地要求、培养基配制、组织培养、炼苗移栽及出圃等。本标准适用于千层金的组培快繁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3、。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882-2010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DB33/T 752-2009 植物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DB51/T 1605-2013 千层金观赏苗木扦插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 3 场地要求 3.1 组培室 3.1.1 操作时间 操作间主要进行培养基和培养母液的配制及培养基灭菌工作。可细分为储藏室,称量室,操作室,灭菌室,培养基储藏室。所需的仪器设备为高压灭菌锅,电子天平,电磁炉,净水器,恒温干燥箱,空调,可调移液枪,
4、电子分析天平,培养基自动定量灌装机,酸度计,摇床,蒸馏水发生器,纯水机,玻璃仪器,晾瓶架,组培瓶等。配制培养基所需化学试剂为附表1所列各化学元素及NaOH,HCl,蔗糖,琼脂等化学试剂。3.1.2 缓冲间 是从外部环境到内部洁净环境的过度空间。包括风淋室和操作人员的清洗、换衣设备。所需的仪器设备为风淋室。3.1.3 接种室 组培材料的灭菌、接种和继代工作。仪器主要有超净工作台、空调、臭氧发生器、空气自净器、接种器械灭菌器、酒精灯、各种枪形镊、直剪、弯剪。要求无菌环境。3.1.4 培养间 主要进行植物材料的培养。设备主要有光照培养箱、光照培养架、照度计。要求能控温控湿,并控制光培养和暗培养的时间
5、,为无菌洁净空间。DB51/T 18992014 2 3.2 炼苗区 是植物材料移栽前的过度空间。搭建荫棚,有遮阴喷水设施。保持温度2530,湿度85%以上,光照3000Lux的半封闭状态。3.3 苗圃 栽植床排水良好,栽植床采用深沟高畦,畦宽1.6m2.0m,沟深20cm30cm,宽20cm,沟与沟之间相连,利于排水。应有定时喷灌设施,排水设施,降温设施,增温设施,补光设施。大田苗床须搭建小拱棚,保持温度2530,湿度85%以上。苗圃的建设按照GB/T 6001-1985的相关标准执行。4 培养基配制 4.1 培养容器和接种器械的清洗 培养容器和接种器械先用洗涤剂浸泡过夜,后用清水冲洗至无泡
6、沫。干燥后备用。4.2 培养基配制 4.2.1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培养基采用MS基本培养基,所需各元素见附录1。配制方法按照LY/T 1882-2010的相关标准执行。4.2.2 激素母液配制 激素采用6-BA和NAA。激素母液的配制方法按照DB33/T 752-2009的相关标准执行。4.2.3 初代培养基的配制 初代培养基配方为MS+0.5mg/L6-BA。用1mol/L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5.分装至240ml组培瓶中。配制方法按照LY/T 1882-2010的相关标准执行。4.2.4 继代培养基的配制 继代培养基配方为MS+0.5mg/L6-BA+0.2mg/LNAA。用氢氧化钠调节
7、PH值为6.5.分装至240ml组培瓶中。配制方法按照LY/T 1882-2010的相关标准执行。4.2.5 生根培养基的配制 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0.2mg/LNAA。用1mol/L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5.分装至240ml组培瓶中。配制方法按照LY/T 1882-2010的相关标准执行。4.3 培养基灭菌 将分装好的培养基放入灭菌筐中,在121,0.5 MPa的环境中灭菌25min后,冷却凝固后,保存在无菌环境中备用。5 组织培养 DB51/T 18992014 3 5.1 外植体来源 选用观赏价值高的优良单株上的枝条。5.2 外植体准备 5.2.1 采集 外植体的采集时间为春夏
8、季节的晴天早上。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母株的枝条,去除多余叶片,剪成3cm左右的带芽茎段。5.2.2 预处理 将切好的外植体先用洗涤剂浸泡15min,再在流水下冲洗30min120min,直至去除多余泡沫。用干纱布吸水滤干备用。5.2.3 表面消毒 将处理好的外植体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处理30s,无菌水清洗两遍,再用0.1%升汞处理20min,无菌水清洗5遍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多余水分备用。5.3 初代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灭菌好的外植体垂直插入初代培养基中。使腋芽芽点位于培养基之上。在光照2000Lux,光培养/暗培养为16h/8h,温度24,湿度70%的培养室中培养20
9、d30d。5.4 继代培养 待萌发的腋芽长至 3cm5cm,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萌发的腋芽从原外植体切下,然后切割成一叶一段后转接至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选用240ml的组培瓶进行继代增殖,每瓶培养基20ml30ml,接种密度为 15 株/瓶,增殖周期 60d,增殖系数达 8 以上。培养条件同 5.3 的规定。5.5 生根培养 待增殖后的丛生芽单芽长至3cm5cm时,在超净工作台上切割单芽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条件同5.3的规定,培养10d20d。6 炼苗移栽 6.1 炼苗 选取高度7cm左右生根组培苗,单株根系数和叶片数均为5以上的组培苗进行炼苗。组培瓶苗的质量分级见附录B。在炼苗区放
10、置4d7d后,拧松组培瓶盖,再次放置1d2d后,完全打开瓶盖,放置7d左右。期间保持适当湿度,注意遮阳,防止高温灼伤。6.2 移栽 取出组培苗,用清水洗去基部培养基,用1000ppm多菌灵浸泡3s5s后移栽至苗床或育苗容器中。移栽后喷足定根水,遮阴保湿,防止前期高温灼伤,后期逐渐放宽温光条件,使其与外界环境一致。每隔5d7d用800ppm的多菌灵或1000ppm代森铵或600ppm百菌清等喷洒防病。6.3 后期管理 DB51/T 18992014 4 6.3.1 水分管理 移栽前期保持土壤湿润,不可偏干。夏季应在早晚浇水,入秋后土壤稍干为宜,冬季尽量减少水分。6.3.2 施肥管理 移栽前期避免
11、施肥,移栽一月后可视苗木情况适当施肥。夏季以氮肥为主,秋季以磷、钾混合肥为主。每隔30d45d淋施一次。6.3.3 病虫害管理 按照DB51/T 1605-2013 的相关规定执行。7 出圃 7.1 出圃要求 7.1.1 苗高 12cm 以上,具 10 条以上白嫩粗壮完整根,根长 3cm 以上。7.1.2 要求苗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黄叶、烂叶,不徒长,根系粗壮不老化。7.1.3 出圃苗移栽时须保护好根系。7.2 出圃苗质量分级 出圃苗的质量分级见附录C。DB51/T 18992014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MS 培养基配制表 表A.1 MS 培养基所需各物质含量表 名称 工作液
12、浓度(mg/L)母液浓度(g/L)1L 培养基取用量NH4NO3 1 650 16.5 KNO3 1900 19 MgSO47H2O 370 3.7 CaCl2H2O 440 4.4 大量元素(10X)KH2PO4 170 1.7 100ml KI 0.83 0.083 H3BO3 6.2 0.62 MnSO44H2O 22.3 2.23 ZnSO47H2O 8.6 0.86 Na2MnO42H2O 0.25 0.025 CuSO45H2O 0.025 0.0025 微量元素(100X)CoCl26H2O 0.025 0.0025 10ml FeSO47H2O 27.8 2.78 铁盐(100
13、X)Na2-EDTA2H2O 37.3 3.73 10ml 肌醇 100 10 烟酸 0.5 0.05 盐酸吡哆醇(维生素 B6)0.5 0.05 盐酸硫胺素(维生素 B1)0.1 0.01 有机成分(100X)甘氨酸 2 0.2 10ml MS培养基按表1进行配制。DB51/T 18992014 6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千层金组培瓶苗的质量分级 表B.1 千层金组培瓶苗的质量分级 I级 II级 III级 根数(条)9 7 5 苗高(cm)9 8 7 叶片数(片)11 7 5 茎粗(mm)1.2 0.8 0.5 污染情况 完全无污染 根部轻微染菌,面积5%根部少量污染,面积15 13 10 株高(cm)30 20 12 地径(mm)4 2 1 _ DB51/T 189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