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WORD1/13第一章第一章声现象声现象第一节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能简单解释有关声现象的实例;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知道空气中的声速;4.学习推理、归纳的方法;学习重点学习重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探究物体传声实验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二、课前预习二、课前预习1、举例说明在生活中你所听过的各种声音。思考思考:生活中我们时时都在与各种各样的声音打交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被听到的?2、我的疑问三、三、课探究课探究 学点一学点一 声音的产生
2、声音的产生实验器材:乒乓球,音叉,水、音乐发声器、塑料袋、尺子、笔帽等;1.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同学们想办法,动手设计巧妙的实验,让桌面上的物体发生各种声音,同时,调动我们的听觉、视觉和触觉,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特点。要想让发声物体停止发声,你是怎样做的?1你用了哪些器材?。2怎样使它发出声音的?。3怎样使它停止发声?。4它发声时有什么特点?。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结论:。WORD2/132.请你列举:生活中振动发声的例子,并说明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学点二学点二 声源声源思考;在实验的过程中,大家使尺子、纸、水、笔帽等都发出了声音,哪些是由固体发声的,哪些是由液体、气体发声的?请同学们大
3、概分分类。由固体发声的是由液体发声的是由气体发声的是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跟踪练习:跟踪练习:将纸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看到纸片上下不断跳动,这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学点三学点三 声音的保存声音的保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 13 页的相关容,通过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声音保留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保留声音的方法吗?(小组交流)学点四学点四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1.思考:课堂上老师没有紧贴在同学的耳朵上讲话,而同学们就能听到老师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靠传入同学耳中的?还有其他的哪些物质能传播声音?。2.实验探究:请用现有的器材和身边的东西做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选什
4、么器材?怎么做?结论:3.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声波具有能量声波具有能量。做一做:(1)水波实验(2)正在发声的音叉触与水面,音叉振动也能在水面击起水波(3)声波使烛焰在摇晃,WORD3/13跟踪练习:跟踪练习:1.在鱼缸边拍手,鱼儿会听见拍手声而游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隔墙有耳,说明可以传播声音。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递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学点五学点五 声速声速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15 页关于声速的容与小资料,并完成下列
5、题目:声音传播的快慢用描述,通过阅读小资料可以得出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一般来说声速是(填写“一样”或“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比传声快,比传声快。通过小资料给出的空气的三个声速,说明声速还跟介质的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物理意义是。2、阅读课本 16 页的“想想做做”,分组讨论,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提示: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才能听到回声)。四、小结四、小结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中传播吗?声音的传播形式是什么?2.你还存在哪些疑问?五、五、课后延伸课后延伸:1.北宋时代的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这样的情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
6、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与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气体中_。(选填“大”或“小”)2.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WORD4/133.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用拨打放在真空罩的手机,手机显示信号,却听不到声音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敲鼓时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
7、只能用无线交谈4.小明同学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首先按甲图方式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音叉以与泡沫塑料小球放好,当他按照乙图方式用小锤敲击右边的音叉时,悬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假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一下,悬挂的小球是否还会被弹起呢?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判断的依据。第一章第一章声现象声现象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道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传导的原理;2、知道双耳效应与其应用;3、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学习重点: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学习难点:双耳效应二、课前预习
8、二、课前预习1、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播声音。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受影响。3、我的疑问:三、课探究三、课探究 学点一学点一 人耳的结构人耳的结构WORD5/13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17 页中关于人耳结构与结构图部分的容,了解人耳的构造,知道耳朵是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的。2、请同学们参照“想想做做”中容,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跟踪练习:跟踪练习: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绝大数是由传递的,声波到达人耳后引起的振动,听小骨与其他组织将这种振动传给听觉神经
9、,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2、将下列人耳的基本构造与每一部分的作用用线连起来。半规管能将鼓膜的震颤传到耳听小骨传递信号听神经它引起运动感觉和姿态反射、维持身体平衡耳蜗其液体和纤毛的运动使许多神经产生感觉 学点二学点二 骨传声骨传声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17 页的相关容,完成下列题目:声音可以通过、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的方式来听到声音。学点三学点三 双耳效应双耳效应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18 页“科学世界”,完成下列题目: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与其他特征都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利用双耳
10、效应准确地判断。跟踪练习:跟踪练习:关于人耳,下列说确的是()A.只有听觉作用B.只有平衡作用C.既有听觉作用,也有平衡作用D.只有人耳分外耳、中耳、耳。四、小结四、小结1、人耳形成听觉的途径?什么是骨传导?声音传到两耳的什么不同形成的双耳效应?2、你还存在哪些疑问?五、课后延伸:五、课后延伸:WORD6/131、填写人耳听声音的途径:声源的声波耳廓收集振动振动信号大脑听到声音2、蛇是没有耳朵的,然而常听说打草惊蛇,下列关于蛇听觉的产生原因说确的是()A蛇头贴在地上,头中的骨头接收到了打草传出的声音B蛇是利用了视觉效果C蛇是利用了骨传声D蛇是利用了传声第一章第三节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声
11、音的特性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能从生活经验体会中去正确区分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2、能用实验去验证影响乐音音调、响度的主要因素(频率、振幅);3、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围;了解一些动物能听到的大致频率围;学习重点、难点:初步认识声音的三个特征,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探究出影响这三个因素的条件二、课前预习:二、课前预习:1、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吗?有怎样的大小关系?3、人听到声音应具备哪些条件?4、我的疑问三、课探究:三、课探究: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本上本节一段一样的文字,朗读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听觉分辨出前后朗读的
12、两位同学呢?思考:我们为什么仅凭声音就能分辨出前后两位同学?学点一学点一 音调音调1、感知音调不同的声音:利用吉它的同一根弦,弹出音调不同的声音。提出问题:“音调的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根据观察,猜想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我的猜想:;实验探究:利用身边的钢尺,模仿吉它弦,紧按在桌面上进行探究。WORD7/13次数钢尺伸出长度振动快慢音调12(注意:实验中拨动钢尺时用力的大小应大致一样)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振动得慢,音调就。(阅读课本 19 页音调部分的容,进一步明确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2、思考: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大象发出的声音为
13、什么人类听不到呢?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阅读课本 20 页,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围;了解一些动物能听到的大致频率围。)跟踪练习:跟踪练习:1、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频率指的是,二者的关系是: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音调越,频率越,音调越。2、人耳的听觉频率围是从到。蝴蝶的翅膀 1 秒钟振动不超过 10 次,蚊子的翅膀 1 秒钟振动 500600 次,我们能听到它们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吗?3、频率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学点二学点二 响度响度1、将手按在自己的喉咙上,分别小声和大声发出声音,通过感觉声带的振动来猜测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2、探究实验:观
14、察比较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结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幅度越小,响度越。次数乒乓球弹开幅度音叉振动幅度响度12WORD8/13(阅读课本 21 页响度部分的容,进一步明确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跟踪练习:跟踪练习:1、响度是指声音的,它与物体振动的有关。2、另外,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判断:人离发声体越近,会感觉响度越,离发声体越远,会感觉响度越。这就是说,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有关。3、响度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学点三学点三 音色音色活动:用录音机播放分别由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设疑:为什么不同乐器发出音调一样的声音,我们也能分辨它们呢?
15、(阅读课本 22 页音色部分的容)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所决定的。跟踪练习:跟踪练习:1、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一样的。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瓷器是否有破损。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A.瓜农用手拍打西瓜B.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块C.瓦匠用瓦刀敲打砖D.自行车上敲击车铃3、音调和响度一样、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是否存在区别?四、学习小结四、学习小结本节课你所掌握的知识点有:五、课后延伸:五、课后延伸:(一)填空题1.描述声音的三个特性是:、。2.医生听诊器的作用在于增加声音的。3.在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
16、体振动的快慢,它是指物体在每秒振动的。4.人们把高于 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 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围是。(二)选择题1.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和女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相比()WORD9/13A.较高 B.较低C.一样D.无法比较2.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 B.音调C.响度D.音色3.用同样的力弹同一琴的 C 调音符 4 和 F 调音符 4,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B.音调C.响度D.音色4.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 C 调音符 4 和手风琴的 C 调音符 4,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B.音调
17、C.响度D.音色5.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是指()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以上说法都不对6.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能产生回声B.桥洞反射产生的回声从洞口跑了C.桥洞窄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D.桥洞两侧的回声正好抵消7.频率为 60 Hz 的声音,每分钟振动次数是()A.60 次 B.1800 次 C.3600 次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8.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40 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A.音调高 B.音调低
18、C.响度大 D.响度小9.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WORD10/13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第一章第四节第一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了解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3、能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辨别防止噪声的途径;学习重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我们环境保护
19、的意识.学习难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二、课探究:二、课探究:思考:作为学生,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当课堂纪律很好时,我们会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较为深刻;但是当某一节课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课堂纪律较乱时,这节课的听讲效果也就特别差,好象对老师讲过的知识没有什么印象。”这是为什么呢?学点一学点一 噪声噪声举例:(1)工地机器的轰鸣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2)在音乐厅听音乐;(3)入睡时有人放声歌唱;问题:上述声音是否是噪声?应如何界定噪声?(阅读课本 25 页的相关容。应明确:噪声应从物理学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认识)学点二学点二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噪声的等级和危
20、害阅读课本 26 页小资料,通过读表,了解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通过阅读表格,你是否能感受到感受到:噪声是我们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我们要有环保意识与社会公德意识,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另外,在现代化都市中,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公害,因此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WORD11/13 学点三学点三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控制与第一节教材中相应知识进行联系: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人耳听到声音所经过的物理过程:声源的振动声源的振动 介质(空气)的振动介质(空气)的振动 鼓膜的振动引起神经反应听到声音鼓膜的振动引
21、起神经反应听到声音联系这个物理过程,思考:针对上述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可以从哪几个环节减弱噪声?(阅读课本 26 页有关控制噪声的容,然后小组讨论,列举出生活中不同的噪声并提出减弱噪声的方案)三、课后延伸三、课后延伸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关于噪声的来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街道上的汽车声 B.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轻声耳语C.建筑工地的机器声 D.半夜里邻居家的电视声2、噪声是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_、_和_的声音,以与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4、人们生活、学习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中其声音的强弱为_dB_dB.5、王倩家进行了以下几项装修
22、,你认为那一项不能减弱噪声()A.安装空调B.封闭阳台C.给卧室铺地毯D.安装双层玻璃窗6、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禁止鸣喇叭第一章第五节第一章第五节声的利用导学案声的利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知道利用声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和能量、回声定位、“B 超”等;学习重点: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学习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二、课前预习二、课前预习1、声音是怎样产生与传播的?WORD12/13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3、声音有哪些特性?4、我的疑问:三、课探
23、究三、课探究 学点一学点一 声与信息声与信息请同学们预习课本,再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之后小组交流,看哪个组做得既快又好。1、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了通过声能获得。2、蝙蝠利用回声可以确定位置,这种方法叫。科学家运用这原理发明了。3、医生向病人体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4、你还能说出哪些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跟踪练习:跟踪练习: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某同学听到校园的钟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时,就知道上课了。这些说明了_。2、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铁路工
24、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D.利用声呐测海深 学点二学点二 声与能量请同学们预习课本,再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之后小组交流,看哪个组做得既快又好。1、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播音的喇叭前,会发现火焰摇曵,这是什么原因?答:说明声波能传递。2、讨论在生活、生产中哪些方面运用了声传递能量的知识。WORD13/13跟踪练习:跟踪练习:如图,将两个一样音叉并排放好,乒乓球靠着音叉 B,当敲响音叉 A 时,会发生的现象是,这说明了声音传递能量。四、学习小结四、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声能传递信息,声能传递能量。同时要了解声音在不同方面的应用,并能举例说明。五、课后延伸:五、课后延伸:1、在教室讲话会觉得比在旷野中讲话声音响得多,为什么?2、超声波加湿器应用了超声波的特点.(填“高能量”或“沿直线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