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说课稿汇总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关于说课稿汇总10篇.doc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关于说课稿汇总10篇关于说课稿汇总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课稿 篇1活动区活动在我们班级设计有感官区、科学文化区、日常生活区、语言区、数学区,每个区的材料每一分都是为小班年龄的孩子精心准备的,除了买来的教具更多就是我们老师亲自为孩子准备。孩子选择的余地特别的大,通过他们的自由选择我们进行个别教育。主题活动一、设计意图:我们班现在进行的主题是春天,之前我们已经进行过种植、春游、春天的花等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去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
2、的气息,发现大自然中蕴藏的春的秘密;在班级环境中,我们在科学文化去为孩子们准备了花生、大豆等植物种子的生长阶段的标本,在墙上张贴春天的风景照片以及春天花卉照片。在不同的活动中,幼儿身心得到陶冶,会不断发现一些新奇的事物,如小草发芽了,小花开放了,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春天的勃勃生机,使幼儿进一步萌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幼儿对动植的热爱、好奇是天生居有的。春天是发芽的季节,是茁壮成长的季节。我观察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新的关注点、兴奋点和新的发展需要,因此组织了认识春笋这个活动,培养孩子的好奇、好问、乐于探索的精神等。二、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春天里植物喜爱与好奇并探究,帮助
3、幼儿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简单了解笋与竹子的关系。2.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活动准备1、春笋每位幼儿一份,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充分探究。2、垃圾筐两人一个。主要为让孩子能体会友爱、不争抢的美德。3、视频图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年龄小,利用多媒体能更好的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引导幼儿认识春笋,了解春笋与竹子的关系,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难点是激发幼儿产生主动探索的好奇心,大胆想象表达。产生主动探究春天理的植物的兴趣。五、活动过程实际思路:1. 首先 以谜语引题:头戴尖尖茅,身穿节节衣,年年春天理,出土笑嘻嘻。根据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我又用
4、比较简单的文字解释一遍。2. 接着出示春笋实物,抓住幼儿兴趣,幼儿讨论并紧跟着图片等加以解释。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请幼儿思考,例如:笋像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实物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春笋的主要特征。还有,如:笋是什么季节长出来的?笋长在什么地方?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明了,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对每一个幼儿的回答,都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给予不同程度不同 形式的肯定.在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幼儿想说 、敢说,喜欢说,不仅初步掌握了笋的有关知识,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3.请幼儿自己动手探究春笋,以自由讨论的形式,教师不筐死话题。充分
5、调动每个幼儿的积极探索的兴趣。4、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探究5、如运用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这种灵活有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有关笋的知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乐于探索的精神。这是我对春笋娃娃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通过这种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1.注重了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趣味性。纲要中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本活动就较好地融入了语言、科学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对话等有趣形式,较好地完成了本活动的目标,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2.幼儿主动探索贯穿
6、始终。如活动前,让幼儿到大自然中主动探索春的秘密;活动中,幼儿自主思考,主动发现,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说课稿 篇21 教材分析同底数幂的乘法这节课要求学生推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理解和掌握性质的特点,熟练运用运算性质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改变以往单纯的模仿与记忆的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通过练习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一个基本性质,又是幂的三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对其他两个性质以及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能形成正迁移。因此,同底
7、数幂的乘法性质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又是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能正确地运用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 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同底数幂乘法性质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体会科学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3教学重点、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其他幂的运算性质一样,都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讨论的,
8、它既有对数的通性的概括,又有从数到式的抽象,而学生在此之前对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意义已有初步认识,但用字母表示幂的指数还是初次遇到,所以他们会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感到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正确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它的关键是利用幂的意义通过从特殊到一般地推导性质,再从一般到特殊地运用性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同时,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计算时易忽略条件,以及把它与数的乘法相混淆而将指数相乘。因此,性质的正确应用是本节课学习中的又一个难点,突破的方法一是剖析性质的特征,和通过一组诊断题让学生判断,并要求学生分析错误,比较异同,让学生总结出运用性质时的注意
9、事项。4 教法分析根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经历探索性质的过程,因此,在性质的推导过程,采用让学生尝试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交流、讨论,发现性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而对于推导出的性质及其语言叙述,则以一种较轻松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方式指导他们理解记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而在整个教学中,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5. 学法指导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
10、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合作,大胆猜,会验证” 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及通过动手实践,理解记忆和强化训练的学法掌握本节课内容。6教学手段由于本课的引入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有精美的图片,以及为了使性质的推导过程更形象和清晰,所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7.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运用多媒体从天文中的有趣问题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特点,引入本节课题。鼓励学生根据幂的意义独立求出问题中105107=?。(在这
11、个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醒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不要将a+a+a与aaa相混淆。设计意图:通过天文中的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由有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同时由问题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渗透底数、指数这些幂的组成要素,为后续的找规律作好铺垫。二 探索交流,发现新知首先把学生分小组,按步骤讨论探索和解决下面的四个问题:1、提出新任务:(课本P12做一做1)。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对幂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计算下列各式:(1) 102103(2) 105108(3) 10m10n (m, n都是正整数)2、提高任务难度:(P12做一做2)。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观
12、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鼓励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2m2n =?m n =? ( m, n都是正整数)3、提出挑战:能否用一个比较简洁的式子概括出你所发现的规律?4、提出更高挑战:要求学生能从幂的意义这个角度加以解释、说明,验证它的正确性。设计意图:通过四个有层次的问题,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发现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使学生获得成功。然后要求学生按步骤独立思考和探索:1、比一比,赛一赛识记性质2、除了记得准、记得快之外,衡量记忆力好坏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标准:持久性和准备性。回想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用这个办法能否持久?针对此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能否提出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
13、?借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发地产生对性质特点的探求的一种自身需要,并积极思索和回顾性质的得来过程,达到对性质的剖析:( 条件是乘法同底数幂; 结果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目的是为了化解难点)3、再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性质的特点和语言叙述,有目的地提取记忆。)4、提问:“你认为这个性质的应用,应特别注意什么?”给点时间思考。(目的是让学生记住这个问题,可以不急于回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习,之后再作回答)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对运算性质特点的探求,积极思考和回顾运算性质的得来过程,达到对运算性质的剖析,增强理解。三 应用练习,促进深化1、展示课本P13 例1,可由学生自行
14、讲练,教师辅助。2、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例2生活背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练习设计:1、完成课本P14 随堂练习1,2、闯关练习:x+x;xx;xx;xy;xy。3、问题:amanap =?问题:am+n 可以写成哪两个因式的积?3、如果 xm =3, xn =2, 那么 xm+n =_设计意图:前两个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克服思维定势,消除负迁移,引导学生从条件和结论两方面来辨析性质的特点。后面两个问题和练习的提出,是为了检测对性质的理解程度及熟练程度,培养举一反三和逆向思维的数学品质。四 提炼小结,完善结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哪些方法?”引导学生
15、自主总结,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收获与体会,成功与失败。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抓住重点进行课后复习。以及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五 布置作业,延伸学习1、完成课本P14习题;2、整理同底数幂乘法的探索过程,写一篇小论文。3、自编一道最能代表个人水平的题目。说课稿 篇3一、说文本解读雪地贺卡是鄂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真诚”,“真诚”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孩子的童年也需要真诚的关怀,被真诚的心灵温暖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没有童话的童年,没有幻想的童年,没有秘密的童年不是幸福的童年!”是本文的思想主
16、旨。这篇是写给儿童看的,因为儿童的心灵纯真,情感真实,心理上更为好奇,更趋于趣味和幻想,他们往往把神话、童话乃至梦幻当做真实,他们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纯真、美好的孩子气!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成人,现实的、理性的、功利的东西在人身上不断的增加,在丧失孩子气感受的同时,往往也可能流失一部分纯真、美好和童趣,所以,这篇也是写给“长大了的孩子们”看的,希望能唤醒那美好纯真的童子。课文从整体来看,以时间为序,以贺卡为线索,展开了具体的故事情节的叙述,语言平实质朴,却处处流露着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来自于小女孩刘玲对雪人的关爱,更来自于“我”对这纯真童心的呵护和珍重。二、说
17、教学目标、学会10个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这句话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然后又不回了?”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三、说教学策略1、树立人物形象,使学生融入角色。表面来看是一篇叙事的课文,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在阅读教学中的主要策略是以故事为依托,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逐步树立刘玲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从这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中感受到通信的可贵与真挚,因此,围绕刘玲写给雪人的和我的两封信来来做
18、,通过各种形式的而朗读来引导学生融入“刘玲”这个角色之中,使人物形像在学生心目中逐渐鲜活起来,让学生从刘玲身上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从而喜欢上这个主人公,产生阅读兴趣!2、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中感受“我”的情感变化。如果说刘玲是中的第一主人公,那我就是中的第二主人公。在文中3、6、8三个自然段中都非常具体地描写了我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我”对刘玲的童心的珍爱之情以体现童心的可贵。3、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本文的内容和人物形象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引导学生制作一些贺卡,并写上几句话,送给他人。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用自己的行动去播撒爱心,珍惜自己宝贵的童年时光!四、说
19、教学过程一、 创情入境,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使课堂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利用和教师深情地导语创设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贺卡为线索,抓住学生自己提出的两个问题导入新课,学习课文。二、 感悟文本,发现童心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自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运用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学习方法。第一次“我”为什么要给雪人回贺卡?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反复品味,层层剥笋,逐渐深入,抓住“格外心动”,让学生再读贺卡,是什么让“我”心动呢?通过细读
20、细品引领学生领悟原来是刘玲纯洁的爱心让人心动。抓疑问句反复读,评读,抓重点词理解含义和换词理解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同时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写作中用词要思量。三、品味文本,感悟童真1、主要让学生读刘玲写给雪人的第二张贺卡,然后设身处地的去想,假如是你看了贺卡之后你会不会再给刘玲回信呢?然后学生的意见也不统一,有的说回,有的说不回,不论是回和不回,都是出于关爱刘玲的美好心愿,也有学生说想回又不想会,犹豫不决,这也正是文中“我”的别样心情啊,再扣住“别样心情”,扣住“两难”心绪,引导学生学生与文本对话,作者最后为什么还是不回呢?由文字而内容,有感受而内心,深深理解作者不回信的美好愿景,也很好地完成了在学
21、生心目中凸显善待呵护一个童年的美梦的心灵与形象的熏陶。四、 书写真情,释放童心雪地贺卡让我们感受到在寒冷的冬天那份浓浓的暖意,贺卡传递的是一份关爱,一份真情,一片爱心。让学生写贺卡,一方面让学生进行迁移写训练,真正做到让学生读中学写,使语言文字训练扎实到位。另一方面,让学生也去体验传播爱心的快乐与幸福。五、 说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中,我想法设法让学生悟出文字的美,领会文字的情,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对于语言文字进行了咀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他们的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品词析句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三维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由于我个人的调控能力有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不够,很多时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22、被动地学习,这需要我今后不断加强学习与锻炼。说课稿 篇4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语文必修二归园田居的第1课时,主要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一、说教材(一)、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归园田居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篇课文诗三首的一首。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已在必修一中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诗词课文,并且在必修二中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所以学习这首诗歌,前面已有了较好的鉴赏基础,需进一步明确写景状物的方法,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体会和理解诗人的情感。(二)、根据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以及结合本文的特点,现制定学习目标下: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运用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
23、情怀的能力。2.培养学生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的内涵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2.掌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2学会辩证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2、背诵全诗。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1课时二、说教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点拨、诵读法教学模式,这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依据:本课着重去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及其人生感悟,通过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反复朗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可以适当提示,寓讨论、探究式教学法于一体。以学生个体情感介入来体验陶渊
24、明的思想。三、说学法为便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结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故引导学生作如下准备:1、充分预习:主要包括疏通文字,熟读课文;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初步感知文章的构建。2、小组讨论,分析评价:主要是通过重点难点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3、借鉴吸收:通过本文的学习,用现代的观点来评论陶渊明的思想情趣。四、说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称靖节先生的陶渊明,以其“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传为佳话,那么当他归隐田园后,又将是怎样的一幅生活图景呢?(二)、解题1、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明确:归2、提问:从这个归字你可以挖出那些隐含信息?明确: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
25、归去如何?(三)朗读背诵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2、为何而归?明确:少无适俗韵: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性本爱丘山: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3、归向何处?“守拙归园田”思考:为什么要守拙?言外之意是什么?明确: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和自由的品性思考: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清幽优美安定和谐和平宁静对田园生活的热爱4、归去如何?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
26、笼里,复得返自然。思考:从中可以见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四)小结全文明确:归园田居其一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心情用一个词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官场生活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五)板书设计归园田居陶渊明从何而归尘网、樊笼为何而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向何处守拙归园田归去如何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说课稿
27、 篇5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二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说教材、教材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新入选的课文,以一把斧头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过程。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教学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学生应在识字方面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并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时,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读通课文”。根据新课标、本组训练重点、课后思考题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28、读通、读懂课文,明白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难点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更有效地突破难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5个生字,弄懂“裸露”、“咆哮”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技能目标:1、读通、读懂课文。2、通过“多读多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悟出课文蕴涵的道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二、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我主要采取“激励性教学法”和“主体性教学法”。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鼓励,一个人自身潜力只能发挥20%30%,正确而充分地鼓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能力的80%90%。在教学中
29、,我努力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与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了他们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具体体现在“我会听”、“我会读”、“我会想”、“我会写”、“我会说”五大方面。从听到说,实际上是知识的一个内化过程。会听但不一定会说,要想会说,就必须会读、会想。因此,我把这五个环节有机地揉和在一起进行训练,但每个环节又有所侧重。三、说教学过程我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从听入手,让学生自学自问、读通课文、初步读懂课文,为第二课时的精读、品读做好铺垫。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我会听课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我抓住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
30、,先声夺人:“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会听故事吗?老师今天就要给你们讲个故事,看看谁听得最清楚,记住了老师讲的故事!”通过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训练了学生靠听获取信息的能力。由于三年级学生理解、概括能力有限,反馈的信息也许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但老师并不急于判断,而是及时给予鼓励。“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说得也不错,那怎样才能说得更好呢?”将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音正形清、句顺文通我会读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各自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和策略。”因此,在这个环节里,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提出
31、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利用课后的拼音把它读准确,遇到难读的句子用笔把它划下来,多读几遍。”为了检查学生的朗读是否正确,我首先从生字入手。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由于三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我鼓励学生在课前主动识字,把学会了的字制成生字卡片,再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老师只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重点指导。如:平舌音“造”、翘舌音“柴”、后鼻音“洪”;笔画较复杂的字“盖、犁、黎”等。接着,我从课文中选出几个句子,稍做改动,以此来检查学生是否已读熟、读通课文:1)、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房子,变成了家具、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被当成柴烧掉
32、了。2)、大雨一直下个不停。3)、什么都没有了所有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斧头。细心的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出示的句子与原文不同。“同学们读得真认真,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我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再读课文。这样一来二去地读,培养了学生读书要细心、不多字、不落字、不换字,正确朗读的良好习惯,也能为第二课时理解课文、体会感情做铺垫。新课标还指出,中年段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于是,我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智慧认熟了生字、读顺了课文,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此时,学生在先前听的过程中所获取的零散的信息变得完整、清晰,也为下一步的质疑问
33、难做准备。、边读边思、质疑问难我会想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是创新思维的前奏。我告诉学生不但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要学会边读边划边思,并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我引导他们在没有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不错!有些问题呀,我们通过自己阅读课文就能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再请教小组同学。”而一些需要更深一步挖掘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则留到第二课时,通过老师引导点拨、小组讨论交流解决。、会记善积、搭筑阶梯我会写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本课时,我在基本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34、还另外设计了一个环节我会写。1)、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冒”字。注意字形:上宽下窄、上扁下长,日下两横不靠边、目中两横要均匀。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积累词汇学生靠边读边想读熟了课文,对语言文字有了初步的感悟。这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如:家家都有一把锋利的斧头。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的积累,进一步为听、说、读、写服务。、汇报交流、真情表达我会说学生通过听听、读读、想想、写写四个环节,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并在初读中掌握了生字词。在此基础
35、上,第二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设计了“我会说”的环节,说说自己课外搜集的有关环保的资料,说说学完课文后自己的感受。四、作业设计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于是我教给学生另一种获得知识的方法到课外去查找资料。“除了乱砍滥伐,你还见过哪些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或现象呢?你知道这样做的危害吗?”请男生组成蓝天队、女生组成绿水队展开搜索竞赛,也可以用笔写写心中的所思所想,写下自己的气愤、呼吁或建议等。自主选择作业:1、找一找我们身边破坏环境的现象及其造成的后果。2、写一写心中的
36、所思所想。在作业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经历了从学到做、从读到写、从课本到实践的语文学习过程。说课稿 篇6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的第六节美丽的田园,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四大板块来进行我的说课内容:一、说教材美丽的田园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减法(一)的内容。本课以实际生活为例,要学生们解决数学问题。课程标准中讲到,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此,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过程应用学过的数,让学生从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运用20以内加减法解决相关的问题。2.技能与方法在学习中,创设
37、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且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运用20以内加减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以教材上的重点习题为主,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想加算减,破十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二、说教学法(一)、说教法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
38、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同桌合作学习,故事讲演,循环问答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二)、说学法在教学美丽的田园时,引导学生先观察数据(如: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再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独立试着解决,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同桌交流的机会。然后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教会学生用合并或者是比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如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树上的比空中的少几只?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空中的比树上的多几只?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第一个问题提出一共有17只小鸟,天上有12
39、只,树上有几只小鸟?一共有17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几只小鸟?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同桌互说出其它物体的这类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学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卡,主题图四、说教学过程一年级的孩子课堂上最容易产生无意注意,为此作为教师,课程的设计既要体现知识结构,又要新颖具有趣味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必需的数学。数学教学,要抓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
40、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本节综合应用课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往的创设情境,大多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本节课前我带领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每组一个相同的主题图,以故事的形式编排出来。事先选出三组讲的比较好的为创设情境做准备,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并且都能积极的配合。某月某日,老师带我们到美丽的田园去郊游,经过了一个美丽的公园一角,大家看看田园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瞧,书上有五只小鸟,水里有8只鹅这一环节的设计,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二年级的孩子仍然对图画讲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以这种形式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
41、.观察美丽的田园此环节,我将选择一个小组为单位,让他们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环节,来完成一种小动物潜在的数学问题。比如说:同学们看这幅美丽的图画,我看到了树上有5只小鸟,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呢?)学生列式:(11-5=6)二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展示自己,此环节,我以小组为单位,让组长分配好孩子们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有讲故事导入的,有提出问题的,有列式解答的,最重要的是说一说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个算式,最后总结。这一系列的问答,学生充分了彰显了自己的特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2.再次观察美丽的田园这一步也是在情境中进行,让
42、学生提问来考考其他同学,他们非常高兴能考别人,再次激发学生欲望。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并列式计算。学生提什么问题都可以,只要合情合理即可。教师小结,教会学生用合并或是比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教师还课题指导学生流出如下算式11-5=611-6=55+6=11总结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想加算减(此环节之后,我会以小组的形式对书上的重点习题进行讲解分析,首先讲故事导入,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算式进行分析,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这一环节,我通过循环问答法,让学生考学生,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拜托传统的师生一问一答式,让课堂达到事半功倍
43、的效果。(三)加强联系,巩固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同学解答,列出算式,总结计算方法。此环节,为了让学生们熟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练习为主,灵活的应用。做到举一反三。(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观察教室里的人和物,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完成书上最后一题总结计算的方法,以生活中实际习题为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们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清晰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对于自己的其他同学做以平价,扬长补短,争取更大的进步。五、板书设计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11-5=6(只)11-5=6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11-6=55+6=11想
44、加算减法答: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6只。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更突出了本节的重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我讲的是第九章电与磁的第四节电磁铁,本节内容是继上节课“电生磁”之后的应用性学习,是电流磁效应的重要应用,本节课采用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研究怎样使电磁铁的磁性更强。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完成电磁铁的实验,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出电磁铁的特点和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本节课探究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易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关于电磁铁的应用方面主要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会制作简单的
45、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2)正确理解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和有无铁芯有关。(3)了解电磁铁的优点,知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磁铁?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实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4、教学重点:电磁铁的概念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5、教学难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三、说教法和学法这一章的知识比较抽象、难理解,所以为了化难为易,本节课我以实验为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四、说学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