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材料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6921273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材料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材料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材料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材料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第六单元(一)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1、理解性默写(1)诗人为什么能有超然脱俗的思想境界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表现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叙事、写景相结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表现诗

2、人对官场的厌恶,决心重返自然,回归自然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4)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叙事、写景结合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问君何能尔”一句中“尔”指代什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悠然);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宁静、闲适、恬淡)特点。3、诗中“车马”是(达官贵族)的代名词。 “南山”指庐山。4、“无”字体现了作者在“人境”中怎样的生活?没有人世间纷繁杂尘,为蝇头小利而奔走的丑态,为功名利禄而勾心斗角的龌龊等。5、“问君何能尔”中“君” 是谁?作者回答了什么问题?作者的境界是“境随

3、心转”还是“心随境迁”?作者自己;人在尘世都如此清净的原因。“境随心转”6、“飞鸟相与还”仅指傍晚时分飞鸟归林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借飞鸟归林象征自己摆脱官场的羁绊,重返自然,回归自然。7、“此中有真意”中“此”是指(上面描述的自然景物);“真意”是指(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8、全诗的诗眼是:(心远),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心灵超脱尘俗才能感受到的。文中指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9、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屋前的篱笆下种满了菊花,诗人一边悠闲地采菊,不经意间看到了景色幽美的南山美景。山里的雾气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最是好看,林中的飞鸟也在薄

4、薄的雾气中各自飞回巢中。10、“悠然见南山”的“见”改为“望”字,好吗?为什么?“见”字更能体现出作者采菊时的悠然、闲适的心情,南山的美景在不经意间映入眼帘,而“望”字却不能体现出这种心情。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12、“悠然见南山”中“悠然”二字写出作者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13、全诗表现了诗人悠闲、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14、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15、 写作特点:(

5、1)语言特点:清新、自然、纯朴; (2)表现手法:叙事、写景结合,情景交融。16、 主旨:饮酒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农村自然风光的优美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以及诗人厌弃官场生活,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二)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降临京城,草木遍地丛生。感伤时事,见鲜花也落泪;叹恨离别,闻鸟鸣亦惊心。战火连天,一直持续到春深三月,一封家信,可抵万两黄金。满头白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1.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

6、歌被称为“诗史”。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诗风沉郁顿挫。2.主旨:本诗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乱中诗人被困长安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3.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破”和“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败坏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4.赏析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乐景写悲情,表达了诗人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思想

7、感情。5.“烽火连三月”是指什么事件?这句里哪个词用得好?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形“安史之乱”; “连三月”形容战祸之长; “抵万金”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6.赏析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战火纷飞的年代道路阻塞、音讯难通的动乱生活有力地表现出来,表达作者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表现诗人忧国思家之情。7.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8.请对尾联刻画的诗

8、人形象作简要赏析。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9.赏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句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10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三)赤 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体裁:咏史诗。 特点:借史实抒发作者的情感。2、这首诗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中的赤壁之战的故事有关,诗中的

9、“周郎”是指周瑜。作者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3、这首咏史诗是怎样引起对历史的咏叹?答: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言外之意)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6、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写本诗之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是如何理解的。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之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四)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

10、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思想感情: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2、风格:悲壮、苍凉。3、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记叙、描写)(1)“压”字的作用:“压”是逼迫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把敌人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2)画面描述: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墙,城墙就要被毁坏,可城内守军披着铠甲,严阵以待,日光照射在将士们的铠甲的鳞片上,闪烁着金光。(3)赏析:运用比喻和夸张

11、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展示了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描写)(1)画面描述: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的色彩。(2)赏析: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创造出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记叙、描写)赏析:“临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易水使人联想到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现了将士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抒情、直抒胸臆)赏析:“黄金台”引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天下贤才的典故。作用:既与战争的地点(易水)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歌颂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视死如归的决心。8、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色,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凸现出来。9、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色彩,请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1

13、0、三个画面:白天,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黄昏,激战后的惨烈;夜里,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 中心思想: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苦闷,对现实的厌弃以及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2.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1)描绘: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2)特点:瑰奇雄伟3. 我报路长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

14、(1)一个“嗟”意为“叹息”,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意为“空、徒然”,流露出词人哀怨惆怅,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2)作者对现实不满的原因是:身为女子,能有何作为;战乱年代,诗词文章又有何用。4.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运用比喻或用典,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飘渺的神山寻求幸福,从而表现作者对现实的厌弃以及自由和光明的追求。5. 这首词出自婉约派词人之手,但却显得异常“豪放”。请结合诗的内容谈谈本词“豪放”在何处?想像丰富,意境壮阔:开头两句写拂晓时海上的景象,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天、云涛、

15、晓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为壮丽,其间又准确地嵌入了“接”“转”“舞”这三个动词,写海天动宕,飞梦天河,在星斗斑斓的银河中扬帆疾驶,真是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意落天外。6.全诗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想像,诗人通过梦境想像自己乘舟到达海外仙山过程中所见所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对现实的厌弃以及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六)浣 溪 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理解默写】1.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小园香径独徘徊。2.本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是:夕阳西下几时回?3.本文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偶的

16、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本次中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有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之一的词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5.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赏析】1.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面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酒的现境,词人在面对现境,此时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后句暗

17、含着物是人非,潇洒安闲的悲叹。3.“夕阳西下几时回?”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称为“天然奇偶”,一联工巧儿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花落,燕归虽然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他们的内涵便变得十分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儿变得一片虚无。5.此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词中

18、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景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6.“小园香径独徘徊”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凉基膜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线依恋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主题】这首词感叹春去花落、时光易逝,抒发了诗人词人怀念旧人之情。(七)采 桑 子 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1、

19、词的上片,轻舟短棹,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以下数句展开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不仅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跟绵长的堤影掩映着,看到的是一幅淡远的画面;而且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都会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这些乐曲处处随着词人的船,仿佛是为着词人而歌唱。廖廖数笔,就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2、下片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此句与王维笔下的 “

20、空山不见人,但闻鸟鸣声”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3、情感:描写西湖美景,抒发了恬淡安适的情怀。(八)相见欢1、思想感情:既表现国破家亡的悲痛,又体现词人对国家的热爱,还表现了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的不满。2、上片:写景,描写词人登楼所见,日落西山夕夕阳斜照大地,暮色苍茫,江水奔流,渲染凄凉、萧条、冷落的氛围,烘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沉重悲伤之情。3、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象征南宋朝衰亡无可挽回的国事,体现词人内心的悲痛之情。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赏析抒情,写中原沦丧统治阶级无心抗敌,词人发出了何时收复国土的疑问,这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表现,诗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

21、的强烈愿望,也体现出对朝廷苟且偷安,不图恢复的愤慨和不满。5、一个“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理。6、“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理解全词的点睛之笔,表现作者对前线战事的关切,体现对国家的热爱,同时又充满无限的悲慨。(九)如梦令1、全诗主旨:写诗人荡舟荷丛,沉醉不归,表明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2、语言特点:自然质朴,不事雕琢。3、“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两句交代追忆的时间、地点,表明作者内心的欢愉,体现词人游玩兴致浓厚,流连忘返。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诗人急寻出路,奋力划船,吓飞栖息在沙渚上的水鸟,表达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也体现词人由惊讶转为惊喜,表现词人内心的愉悦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