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全册整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全册整册.doc(1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教材导学】一、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孔子是春秋时期的 、 和 ,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二、你能简介一下孔子的生平吗?(参照教材P2小字部分,也可从网上查阅有关孔子生平的资料) 时期鲁国人,代表 的利益;是伟大 家、 家和 家, 的创始人;曾整理出“六书”,即 、 、 、 、 和 等典籍,其主要思想保存在 中。三、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一)政治思想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1“仁”,即 (思想核心)内容:A、对统治者而言:要求统治者
2、,反对 ; B、对所有人而言:提倡广泛地 ,以此 ;实现途径:遵循“ ”之道,即要求做到“ , ”2“礼”,即 新-课 -标-第 -一 -网内容: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 ”的要求。孔子所追求的“礼”,是指 。它规定了一整套在 方面必须合乎 身份的礼仪规范,并发展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实现途径:提出“ ”的主张。3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 ,用“ ”教化百姓;在以“ ”治国的同时,逐步 。(二)哲学思想鬼神观:主张对鬼神 ,把 放在优先位置 。(三)教育思想:(根据已有知识,结合教材P3小字部分,还可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看你对孔子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学习方法都知道哪些,同时了解孔子
3、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四、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当时 受到太多的重视,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2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五、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1.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2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3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
4、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4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六、老子生平和历史地位如何?老子即老聃, 时期楚国人,重要的 家, 学派创始人。著作 , 又称 。老子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负责收集和收藏文化典籍。他博学多识,精通礼法,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孔子曾专门向老子请教过有关“礼”的知识。七、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哲学思想:1宇宙观:“道” 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的哲学概念,认为它是宇宙万物的 。提出“ ”的思想,剔除了 的绝对权威。2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 的两个方面; 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只要能“守静”,就
5、可以 。(二)政治思想:倡导 , 以“无事取天下”。八、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对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 的哲学家。2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 、 以及中国人的 、 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结构】一、孔子及其主要学说(一)孔子生平及历史地位(二)孔子主要的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 2、哲学思想 3、教育思想 (三)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二、老子及其主要学说(一)老子生平及历史地位(二)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2政治思想(三)道家学派在历史上的影响【问题拓展】1孔子“以德治民”的思想和今天我国“以德治国”的主张有何异同?(1)相同点:都具有人本主义
6、思想;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不同点:出发点不同。孔子的主张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剥削阶级不可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今天的人本思想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树立科学发展观。2孔子的思想体系如此的博大精深,为什么他的主张在当时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孔子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旧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值观遭破坏。孔子作为一名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从而提出“仁爱”、“德治”等主张以缓和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解决当时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又
7、提出“复礼”的主张,通过恢复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把颠倒了的社会等级制度重新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实质上是在力图维护以分封宗法制为核心的奴隶制。在春秋末年奴隶制正在走向灭亡,新兴封建制正在构建的背景下,他的这一保守思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不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孔子的思想是不可能受到普遍重视的。【课堂巩固】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仁者爱人” B统治者不要过度压迫人民,要爱惜民力C.目的要实现“天下大同” D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2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 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 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 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3下列各项能
8、够正确体现孔子对鬼神态度的是 A.对鬼神应该敬而远之 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鬼神C统治者应该尊敬崇拜鬼神 D要坚决同鬼神斗争4“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5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A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C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6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万物的本原 B. 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9、 D. 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课后提升】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A.“仁”和“礼” B. “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3.下列关于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 A.仁者爱人 B.为政以德 C.克己复礼 D.改良政治4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A政治思想的贡献 B伦理道德的贡献 C哲学思想的贡献 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5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
10、理宣言的,应该是孔子思想中的A.子师以正,孰敢不正 B.性相近,习相远也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7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82003年底至200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孔子文化展”上,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时代开始,欧洲就承认这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下列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仁”学的提出 B.宣扬“吾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C.主张“为政以德” D.倡导“有教无类
11、”、“学思结合”、“因材施教” 9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主要反映了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102007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8周年,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已经提前作好全球华人联合祭孔的准备工作。届时曲阜又将成为全球华人瞩目的焦点,这些都说明儒家的一些价值观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予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
12、论语为政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认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
13、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材料四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3)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述“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儒家文化在现代仍然受到重视的原因。(5)某学生兴趣小组欲对儒家思想进行探究,请你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习目标】1知道战国时期儒、墨
14、、道、法、兵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能够区分各家的主张.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以及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3感受诸子百家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及惠泽千年的影响。 【教材导学】一、“百家争鸣”是一种什么局面?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战国时
15、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是什么?政治 :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崩溃、周天子权威的丧失等)和争霸战争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集团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三.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其主要思想主张各是什么?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与荀子(一)孟子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 ,成为儒家学派的 。2
16、孟子生平;请结合课本P6小字部分和相关资料作一简要了解。3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仁政”(政治思想的核心)(2)人性主张: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3)义利观:(4)人格理想:4孟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影响(1)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仁政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2)唐代以后, 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 ( 、 、 、 )之一,孟子被称为“ ”,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二)荀子1荀子其人:荀况是 末期赵国人,儒家的另一重要代表,代表 的利益。2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2)人性观点“性恶
17、论”(3)政治思想“礼法并施”内容:认为治国应以 为主,礼法并施。来源:继承 ,吸收 3思想特点及影响(1)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2)在很长时间里,荀子学说不为正统的儒家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但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四、试比较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有何不同?谁更能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为什么?代表人物政治主张其他主张人性论历史地位孟子仁政学说重民民贵君轻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性善论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荀子礼法并施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被视为儒家的异端,但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孟子更能代表孔子的儒家主
18、张,因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重民,即民贵君轻的主张,都体现出了民本思想。而荀子杂取百家,并且在吸取了法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礼法并施,与儒家一贯的主张有不同点,所以很长时间以来被视为异端。五、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其思想主张有哪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墨子。1墨子及墨家组织:墨子,名 ,战国时期 国人, 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严密的组织,成员被称为 。墨者团体的领导人称 。墨子是第一个巨子。墨者的行动必须遵从巨子的指挥。2思想主张(1)“兼爱”儒家的“仁”是以 为基础的,是有 差别的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 的、 差别的爱,不论“王
19、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2)“非攻”:就是反对 的战争,主张各国 。(3)“尚力”、“节用”、“节葬”:强调 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节约。3墨家思想地位的变迁:(由“兼爱”和“尚力”可以看出)墨家思想代表了 ,特别是 利益。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也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但战国以后,其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六、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1庄子其人: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的隐士, 家的的主要代表。性格特征:鄙视 。2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齐物”: 即齐一万物。庄子认为,任何事物在 上
20、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2)人生态度“逍遥”“逍遥”的人生态度是对“齐物”观点的发展;具体含义: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 、 的态度;实现方法:是“ ”,不要受各种外在条件左右。(3)天人关系天与人“不相胜”:庄子说的“天”是指 ,“人”是指人为,人必须顺从自然。七、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其思想主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知道“守株待兔”的故事吗?从中体现了法家的什么思想主张?)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1韩非其人:战国 的思想家, 思想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1)法、术、势相结合目的:建立一个 的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含义:法律是处理政事的 ;权术是君主控御君臣的 :势力是君主的 、 ,即权威,是君主
21、的“ ”。关系:法、术、势三者不可分离, 是法和术的前提; 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 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2)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3对历史发展的影响(1)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 政治体制的需要。(2)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 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即“外儒内法”)八、孙膑与兵家1孙膑其人:孙膑是战国时期 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来源主要受 的影响,并广泛吸收 和其他各家的思想。2军事思想(1)强调要懂得战争的 ;(2)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 ;(3)重视 的作用。九、概括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1先秦时期
22、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3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和 ;4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 基础;5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 的理论武器。【知识结构】一、百家争鸣的含义二、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三、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各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代表利益思想主张儒家孟子新兴地主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墨家墨子小生产者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道家庄子没落奴隶主
23、贵族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服从自然法家韩非子地主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兵家孙膑地主重视战争规律利用和创造形势重视人的作用四、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问题拓展】1.正确认识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积极:民本思想对减轻人民的剥削,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消极:民本思想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加强封建统治的策略,与当今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2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儒家)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道家)兼爱非攻,节用尚俭(墨家)以法为教,今必胜昔(法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3古为今用儒家的“仁
24、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课堂巩固】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私学的兴盛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剧烈变革A B C D;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了A.统治阶级的利益 B.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手工业者的利益 D.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3下列有一项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它是A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B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C人定胜天 D选举贤能,让贤能的人做天子4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学派或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存在对立的是老子韩非子;墨
25、子孙武;荀子庄子;孔子墨子;A B C D5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A“仁政”的思想 B“民本”的思想 C.性本善”的思想 D“致良知”的思想6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自然界客观规律 B后天教育无能为力 C.环境对人成长的关系 D人的成长是先天决定的7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8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
26、是A取消文字 B以法治国 C实行吏治 D厚今薄古9在两千多年以前出现了百家争鸣,下面是某高中课堂上学生学完这一部分内容后的讨论情况:学生甲:孔子提出“仁”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的形势学生乙:墨家的思想主张是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的学生丙:韩非子的主张才是最适应当时社会的现实学生丁:兵家的主张才最适应战乱的现实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丁四种看法的理解。【课后提升】1.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佛教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
27、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3.某同学要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他可以引用的名言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以下对“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各家之长 B.“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C.“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
28、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墨家思想成为显学,备受统治者推崇5.“视人之国若视己之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说法反映了墨子思想中的 A.“兼爱、非攻 ” B.“节用” C.“尚力”“尚贤” D.“节葬”6.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
29、想是 A. 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 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 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 甲道、乙墨、丙法、丁-儒7.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三段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判断,参加了这次辩论的学派依次是 “兼相爱、交相利”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A.墨家、儒家、法家 B.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道家、法家 D.墨家、法家、儒家8.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
30、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A. B. C. D.9.假如你是一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的一员,下列诸子百家中的言论不利于你的发展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C.“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实禄”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论语颜渊材料二 孟
31、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请回答:(1)三段材料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哪一重要思想?(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学习目标】1熟悉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过程及影响,理解董
32、仲舒新儒学的基本观点对儒学上升为主流地位的影响.2、理解汉初思想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通过西汉统治思想的更替,认识董仲舒新儒学对汉代社会发展、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的作用。【教材导学】一、西汉统治思想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从 到 .二、汉初统治者面临哪些主要的社会问题?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政治上阶级矛盾尖锐,社会不定,还面临着匈奴的威胁,稍后又有诸侯王割据.三、黄老之学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把黄老之学作为政治指导思想?黄老之学的实施给西汉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1黄老之学的含义:“黄”是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内容:一个是: ;一个是: 。2特点:积
33、极无为。3盛行原因: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汉初的统治者吸取 的教训;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适应了汉初 政策的需要。4影响:(1)作用: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政权,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弊端: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5历史地位:从汉高祖到 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四、为什么到汉武帝时,黄老之学的统治地位会被新儒学取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对董仲舒新儒学你知道多少?(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1经济恢复,国力强盛,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2黄老思想不能适应强
34、化中央集权形势的发展需要。3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4新儒学的天人感应、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二)新儒学的含义:董仲舒以 为基础,融合阴阳家、 以及 思想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三)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及作用1内容:哲学思想: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政治思想:主张“大一统”和“德主刑辅”。社会道德主张:三纲五常。2作用:有利于巩固 和打击 ,因而受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宣扬的“天人感应”,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 的目的。五、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积极:(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2)儒学在政治上
35、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3)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消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文化专制,从长远方面看,不利于各种思想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导致中国的落后。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提示:(1)儒家思想本身(2)董仲舒的改造(3)汉武帝的提倡【知识结构】一、汉初统治思想的演变二、汉初黄老之学1黄老之学的含义和特点2黄老之学成为汉初统治思想的原因3采用黄老之学产生的影响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2董仲舒的新儒学(含义、主要内容、作用)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36、影响【问题拓展】1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1)从思想内涵来看,汉儒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的思想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2)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2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2)既宣扬了“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3)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它的生命力。(4)宣扬“天人感应”,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5)
37、儒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课堂巩固】1成语“萧规曹随”反映了汉初的施政特点。“萧规”制定的指导思想是A儒家的思想 B法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 D黄老之学思想2. 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A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为”的方式稳定统治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3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基础是A“仁”的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C“民贵君轻”思想 D“克己复礼”思想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性善论”.
38、“大一统”的思想5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是A.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 B.新儒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儒学思想是主流思想 D.儒家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6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 C阴阳五行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课后提升】1西汉初年,大臣陆贾在评论秦的统治时说:“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淫愈炽,兵马益而敌愈多。”这段话最根本的含义是A.严刑酷法不能保证统治的安定B.减少政事清静无为才是长治久安之道C.秦朝养兵太多反而招致灭亡D.秦朝法网严密却不能阻止民间的反抗2黄老思想作为一种统治思想,其突出的特点是强调A.以德治国B.依法治国C.以柔道治天下D.礼法并用治理天下3.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天人感应” D实行仁政4.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5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6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