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1/5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我们关怀天气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域 ,在某个时间的 大气状况。2.天气老是在不停地 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全部的生物。3.我们能够经过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微风速等 天气特色来描绘天气。第二课:天气日历 1.天气日历 是记录每日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微风向、气温 等 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2、1.气温是指室外 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日应当选择 同一时间、同一地址 丈量。2.一般状况下,同一天正午的气温要比清晨高,最高值出此刻 午后 2 时,气温的最低值出此刻 清晨。3.温度计的 使用:视野要与温度计的液面 保持水平,待液柱稳准时 再读数。4.一般气温的。第四课:风向微风速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能够用风向标丈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吹来的 方向。一般用 8 个方向来描绘风向 2、风的速度 是以风每秒前进多少米 来计算的。丈量 风速的仪器叫 风速仪。3、气象学家往常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即:012 级。我们也能够用风旗简要区分为:0 级(无风)、1 级(细风)、2 级(狂
3、风)。第五课:降水量的丈量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色,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好多,常有的有 雨、雪、冰雹 等。2.雨量器是丈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 毫米。3.气象学家依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区分为 毛毛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 6 个等级。1/5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2/5 第六课:云的观察 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千万的 小水滴或小冰晶构成的。2.依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晴日、多云、阴天。(能够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均匀分红 4 份,把看 到的云
4、量填补到这个圆里 ,依据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3.依据云的形状与高度,气象学家往常把云分红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凑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高度最低;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同样的云,高度居中;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高度最高。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察看 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剖析,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色,认识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2.我们还可以够借助动物、植物推断天气。小学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2.过滤实验顶用到的器械有 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
5、璃棒、烧杯。3.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紧 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 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 低于滤纸的边沿。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如何溶解的 1、溶解:指物质 均匀地、稳固地分别在水中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会自行沉降,也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别出来。2、高锰酸钾 是一种紫色的、颗粒状、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但不可以用手直接取用。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有些液体互相之间也能够溶解。如:胶水、醋、酒精 能溶解在水中。2.胶水放入水中,一开始沉入水底,经过充足搅拌,会均匀散布。醋放入水中后迅速扩散,并均匀散布。酒精放入水中先在上层扩散,再慢慢
6、向下扩散,最后均匀散布。3.食用油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充足振荡后仍是浮在水面。(不可以溶解于水。但能够溶解在洗洁精中)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不同的物质 在水中的 溶解能力不同,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2.水除了能溶解 固体和液体以外,还可以少许地溶解一些 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于水中的 氧气进行呼吸的。3.汽水中的气体是经过 加压或化学方法 溶解的。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1.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 物体颗粒的大小、水温的高低、液体能否被搅动 等要素相关。2.物质在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弄碎、加热、搅拌 等。第六课: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
7、.在必定的水量中,物质溶解是 有限度的。2/5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4/5 朵,外耳的耳廓 把采集到的声音经过 耳道 传到鼓膜,惹起 鼓膜 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 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惹起 液体 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 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 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经过大脑的加工,我们便感觉到了声音。第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 1.耳朵 是我们的 听觉器官,需要精心珍爱。2.噪声,又叫噪音
8、,是一类惹起人浮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3.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 、控制物体发声 、植树造林 等。小学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身体的构造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能够分为 头、颈、躯干、四肢 四部分构成。2、人体的外面特色能够 直接察看,内部特色能够 借助一些工具,也能够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第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 1、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骨骼。骨骼 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种的活动。2、人体的活动由 骨骼、关节 和 肌肉 共同达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3、常常参加体
9、育锻炼,能使我们的 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巧。第三课:运动起来会如何(一)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等。2、人的呼吸其实是在进行着 气体互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二氧化碳。3、肺活量是指一次全力吸气后 ,再全力呼出的气体总量。4、为何运动时 呼吸会加快?由于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批的氧气,因此呼吸的次数要比平常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常多的气体。第四课:运动起来会如何(二)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肺吸入后进入 血液,再由心脏经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采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2、为何运动时 心跳会加快?由于陪伴着身体运动量的增添,人需要的氧气增添,心
10、跳也就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来运输氧气。3、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沉静时,大部分同学的每分钟 呼吸次数在 20-40 次左右第五课:食品在体内的旅游 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含 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食品被食道 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 磨碎和分解,在小肠里被 汲取,小肠是消化汲取的主要场所。2、食品在体内的旅游: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3、假如食品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汲取更多的营养,为运动、生长供给能量。第六课:食品在口腔里的变化 1、口腔是食品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牙齿、舌头、唾液 共同达成的。牙齿有 咬碎食品的作用;舌头有 搅拌的作用;唾液有 润湿食品 的作用。2、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 门齿、犬齿、臼齿。门齿有 咬断食品作用;4/5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5/5 犬齿有扯破食品作用;臼齿有 磨碎食品作用。3、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品磨碎,以利于食品在体内消化。第七课:互相协作的人体器官 1、人的全部活动都需要依赖身体各个器官的共同工作才能达成。2、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器官之间有着很亲密的关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