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郭沫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郭沫若.ppt(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三、郭沫若的诗歌三、郭沫若的诗歌(一)郭沫若生平:郭沫若(1892-1978),本名郭开贞,号尚武。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发表新诗时自改名郭沫若,取自于家乡的两条河,沫水(大渡河)、若水(青衣江)。小学和中学时代,郭沫若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广泛的涉猎。16岁离开乐山,到成都、天津求学,最后在长兄帮助下赴日本留学。1914年7月,郭沫若进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学预科学习。预科毕业后转入了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继续攻读医科。在日本留学期间,郭沫若虽然学的是医科,却大量接触了海涅、歌德、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同时又认真阅读了王阳明、庄子的著作,以及印度哲学和斯宾诺
2、莎的作品,形成了泛神论的世界观,同时也开始了诗歌的创作。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1941年后,创作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新中国成立后,在繁忙的政务中,坚持创作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郭郭沫沫若若与与第第二二任任妻妻子
3、子安安娜娜及及孩孩子子们们郭沫若、于立群及孩子们郭沫若、于立群及孩子们右图为张琼华与郭右图为张琼华与郭母母(二)诗歌理论(二)诗歌理论 “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在诗歌理论上强调直觉、灵感的作用,主张“自我表现”和感情的“自然流泄”,这些也都是出于个性主义和浪漫主义对于诗歌创作的要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反对封建传统和封建载道文学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把诗歌看成纯粹的自我表现的手段,忽略了它的社会意义,则可以明显地看出纯艺术论思想的影响。五卅运动后,在大革命形势的鼓舞和教育下,世界观包括文艺观都有更大的变化。他进一步批判了个性主义。他说:“我从前是尊重个性、景仰自由的人,但是最近一两年之内与水平
4、线下的悲惨社会略略的所接触,觉得在大多数人完全不自主地失掉了自由,失掉了个性的时代,有少数的人要来主张个性,主张自由,总不免有几分僭妄。”他还指出:“要发展个性,大家应得同样地发展个性。要生活自由,大家应得同样的生活自由。”“五卅”惨案的现实感受还使他写出了象聂嫈那样紧密地配合当时反帝任务的历史剧,说明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对诗人创作思想的影响。和过去一般地否定纯艺术论思想不同,在这里,郭沫若运用阶级观点从文学和革命关系以及文学的社会作用上,以正面申说的方式批判了文艺的无目的论和非功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实际内容。(三)(三)女神女神对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作用对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作用女神是郭沫
5、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重大影响的新诗集。初版于1921年8月。女神除序诗外,共分三辑。第一辑为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三部诗剧;第二辑为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30首具有五四时代特征的作品;第三辑为死的诱惑、日暮的婚筵、上海印象等20首最初试笔和回国后创作的具有优美风格的作品。其中,第二辑最能代表他的成就和风格。1.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的产物:一的产物:凤凰涅槃写于1920年,是女神中的优秀代表作品,奠定了诗人在“五四”诗坛的重要地位。1920年1月,一天上午在课堂听课时,不知哪儿传来了鸟鸣,“即即
6、”“足足”,不绝于耳,这会不会是传说中的古代神鸟凤凰在悲鸣?诗人于是在头脑中幻化出这样的情境: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 突然袭来的诗意,使他在笔记本上一鳞半爪地写出了凤凰涅槃诗的前半部。诗歌由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和凤凰更生歌六节组成。其中,又以凤歌、凰歌和凤凰更生歌最为重要。凤歌以屈原的天问的情绪和气势,对“茫茫的宇宙”提出了质问,但是,诗人没有像屈原那样提出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问题,也不是像屈原那样着重表现一种探索的精神,而是仅仅为了要否定宇宙,要对污秽的宇宙进行诅咒。因此,可以说,凤歌是一首诅咒之歌。
7、诗人所要诅咒的宇宙也并不是太空,而是现实的社会,是当时黑暗的中国。与凤歌的诅咒不同,凰歌尽情地诉说了“五百年来”的悲哀,表现了人民“好象那大海里的孤舟”的命运,同时,还发出了对已经失去的年青时候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的呼唤。因此,也可以说,凰歌既是一首悲哀之歌,也是一首希望之歌。诗中这种渴望自己和祖国都能获得新生的进取精神,在凤凰更生歌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与序曲、凤歌和凰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悲愤之情截然不同,凤凰更生歌献给人们的是一派欢乐景象,凤凰不仅欢呼着自己的更生,也欢呼着“一切”的更生。因此,凤凰更生歌既是一首欢乐之歌,更是一首预言之歌,它预言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炉中煤
8、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但诗人通过一个副题“眷恋祖国的情绪”,就将一首爱情诗转换成了一首以“恋歌”形式出现的爱国诗篇。正是这一转换,表现出了鲜明的五四时代特点。在许多爱国诗篇中,人们习惯于将祖国称作“母亲”,而诗人则将祖国称为“我年青的女郎”。诗人曾解释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象一位很葱俊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郭沫若:创造十年,沫若文集第7卷第56页)。郭沫若说:“我自己的本心在期待着:总有一天诗的发作又会来袭击我,我又要如冷静了的火山重新爆发起来”。(我的作诗的经过)“海涅底诗丽而不雄,惠特曼底诗雄而不丽。两者我都喜欢。两者都不足令我满足。”(三叶集)郭沫若是能够充分满足而
9、又造就“五四”时代审美追求的“先锋”诗人。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1920年)(一)啊,我年轻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二)啊,我年轻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三)啊,我年轻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如今才得重见天光。(四)啊,我年轻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这是郭沫若献给祖国的一首情歌。诗人当时身在日本,心却和祖国紧紧牵系在一起。诗歌最显著的特色是打破常规,巧妙地运用多种象征性比喻:比如跳出以祖国
10、喻母亲的窠臼,匠心独运地把祖国比喻成热恋的女郎;诗人自比成一个痴情的黑小子“炉中煤”,蕴涵着无限的情思空间。天狗历来被看作是女神中最有特色的作品,它与凤凰涅槃和炉中煤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内容上,都是通过毁灭自我、创造新我来表现爱国精神,在表现手法上,都是借助某一形象(或天狗,或凤凰,或煤)来表现主题。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天狗是天上的“破坏者”,天上出现日蚀或者月蚀,便是天狗吞噬了太阳和月亮的结果。惊天动地的绝叫惊天动地的绝叫天狗天狗天天 狗狗(1920年年2月)月)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二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
11、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 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 底总量!三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四 我便是我 呀!我的我要爆了!这是一首独步诗坛的好诗,千百年来习惯欣赏中和之美的中国读者,最初遭遇天狗,无不为其惊世骇俗的粗犷美、强悍美所震颤。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其用意就是要把自己比作天狗,把天狗当作是一切旧事物、旧制度的破坏者来赞美和歌颂。作品的开始,就宣称“我是一只天狗呀”,就把自己树立为正统社会的对立物,紧
12、接着,便宣布了自己的主张,亮出了自己的旗帜。在人们的眼里,月亮和太阳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但我要“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对此,有人不高兴吗?那好,我就“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2、形式上的、形式上的“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天狗句式参差而短促,韵脚变换自然,全诗首尾相连,一气贯通,充分表现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特点。特别是全诗一共29句,句句皆以“我”字开头,新奇不俗,不但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反而觉得自然天成,同时也有利于造成一种急不可待的气势和步步紧逼的节奏,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晨安则句式铺张而气势浩荡,面向世界,一口气喊出了27个“晨安”,大有将整个地球从沉睡中唤醒的宏大气概。凤凰涅槃以诗剧的形式出现,作品不求形式的完美,只求感情的表达。作品以传说中的凤凰集香木自焚而从火中得到新生的故事来结构全剧,使作品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也很好地表现了作品预言一个新时代到来的主题。3、浓厚的浪漫主义特征:、浓厚的浪漫主义特征:一是强调自我表现,强调个性解放,强调理想追求。二是在抒发情感时,常常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主要借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中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可以说,是时代创造了女神,同时,女神也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新诗全面取代旧诗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