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导读.docx

上传人:阿*** 文档编号:6916300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日听书《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导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每日听书《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导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每日听书《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日听书《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导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每日听书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日本战国史是“村民打群架”?一段日本从“东亚局域网”接入“世界互联网”的历史。这本书能为你1、引用最新史料介绍,真实的日本战国史是什么样的?2、比照同时期中国明朝历史、世界大航海历史回答:为什么丰臣秀吉时代的日本敢于入侵朝鲜,并试图入侵中国?为什么战国时代的日本格外重视城市建设、商业发展?3、带你完成一次深度了解日本历史、侧面观察中国历史的长跑,本书是第7站,未来你还有3站。适合谁听1、想了解日本文化历史的人。2、想深入了解中国、侧面观察中国历史的人。3、想完成一次挑战,拿下一组套系书的人。书籍信息:书名: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原作名:織豊政権江戸

2、幕府作者:日 池上裕子译者:何晓毅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新经典出版年:2021-5页数:432定价:78.00元装帧:精装丛书:讲谈社日本的历史ISBN:9787549634453内容简介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七卷,讲述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在时间上相当于中国的明朝万历年间。这是乱世的尾声,也是两百年和平盛世的先声。自应仁之乱以来,日本列岛上的战火已经燃烧了一百年,伴随着无数旧事物的毁灭,新事物诞生,社会发生转型,无数英雄崛起。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相继掌权,规定了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织田信长率先兴兵统一天下,建设都市、颁布重商政策,但壮志未酬而身先死;丰臣秀吉取而代之,建立

3、关白政权,实行检地与土地改革,但仅为一代之主;乱世最终终结于德川家康之手,江户幕府成立,太平盛世到来。同时,民众结成团体反抗权威,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暗中左右着历史的走向。本卷立足于一个世界格局日益动荡、不同文化圈交往频繁的时代,以国际视野解读三代霸主的行为逻辑,力图还原真实的人物性格,并剖析日本最后一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性。作者简介池上裕子,1947年生,毕业于新潟大学人文学部经济学科,现为成蹊大学名誉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中世史。主要著作及论文有战国时代社会构造的研究(校仓书房,获角川赏)、大名领国制与庄园(讲座日本庄园史4,吉川弘文馆)、战国的群像(集英社版日本的历史10)等。何晓毅

4、,现任日本国立山口大学教授,译有先秦社会与思想:试论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化的日本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新史太阁记敌人的名字是宫本武藏德川家康等。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继续为你介绍“讲谈社日本的历史”,今天是第七卷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副标题是“战国时代”。若问日本哪一段历史最受欢迎,战国时代一定是热门选项,很多著名文学作品、影视动漫作品都取材于这段历史。在讲日本南北朝的时候我们提到,室町幕府虽然夺取了全国控制权,但没能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所以和平局面无法维持,很快便再次陷入动乱,而且是一场长达一百多年的动乱,即日本“战国时代” 。在日本战国历史爱好者中,有种说法很

5、流行,这就是著名的“村战论”。很多人认为所谓日本战国时代,无非是武士带一帮人斗殴,规模并不大,就像村长带领村民约群架一样。这未免有点过于戏说了,真实的日本战国史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这本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将带我们深入了解“战国时代”。本书作者是日本战国史研究专家池上裕子。对于这段历史,作者没有一头扎进琐碎复杂的细节里,而是抓取关键人物把握日本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战国历史长达一百多年,在战国后期,日本从动荡进一步陷入分裂,室町幕府形同虚设,一些强大的武士意识到要重建日本统一。其中有三个关键人物,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他们被称作“战国三杰”。关于这三个人的关系,作者引用了一句日本江户时代的歌谣:

6、“织田捣年糕,羽柴团年糕,德川坐着吃年糕” 。简单说,织田信长提出统一日本的目标并制定计划;羽柴秀吉,即丰臣秀吉继承计划并付诸实践;最后,善于等待的德川家康收获了果实。另外,在一些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上,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比如,战国动乱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人们习以为常,织田信长凭什么开启了统一大业呢?传统的答案是织田信长重视中央集权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但作者认为织田信长并没有直奔主题搞制度建设,而是在商贸流通方面不断发力。再比如,提到“战国”人们会想到血腥的杀戮,其实日本“战国”还有另一副面孔,当时日本各地都加入城市建设大比拼,再加上日本第一次与西方世界建立联系,日本的发展呈现出新局面。下面

7、,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日本重建统一的接力赛。接力赛第一棒是织田信长,我们看他怎么开启日本统一大业。第二棒是丰臣秀吉,他出身底层,在等级制时代他为什么能成为织田信长的继任者,重建国家统一?又为何突发奇想入侵朝鲜,甚至企图入侵明朝呢?最终,接力棒为何落入德川家康之手?第一部分首先我们看织田信长,他如何提出统一天下的设想,并推动日本走出战国百年乱世。提到“战国”这个词,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日本“战国”这个名称就源于中国。1547年,一位叫武田信玄的大名颁布了一项法律 。顺便说一下,“大名”是日本古代的封建领主,武田信玄和织田信长都是战国末期的大名。武田信玄颁布的法律中有这样一句:“天下

8、战国之上”,意思是:如今的日本全天下已经处于“战国时代”了,天下分裂,群雄并起。日本“战国”时代因此得名。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概括日本战国的政治特点,那就是“下克上”,即“以下犯上”。由于这本书直接从战国末期的织田信长掌权讲起,所以我们稍稍补充一点关于日本战国的信息,以方便你更好理解织田信长等人如何在“下克上”的背景下统一全国。话说当初室町幕府刚建立的时候,幕府将军和手下武士们结成权利义务关系,武士支持将军的统治,将军则给武士们封赏土地,这些武士后来被称为“守护大名”,他们的使命是为将军守卫一方安全。虽说“守护大名”是将军封的,但彼此的关系比较松散,时间久了就会出问题。过了一个世纪左右,那些“守护

9、大名”越来越跋扈,1467年,日本国内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动乱,动乱的具体细节这里不过多罗列,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次动乱后,将军和武士之间,原有的权利义务关系被打乱了,出现了“下克上”的现象 ,守护大名会挑战将军幕府,而守护大名下的低级武士也会伺机夺取大名的权力。即使后来动乱被平定了,社会也难以回到过去。从此,室町幕府的影响力不断减弱 ,各地的大名更加不再理会将军,而是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领地。一个中央虚弱、地方强盛的时代开始了,这就是战国时代。到织田信长时期,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左右 。随着各地自主发展,日本继续分裂似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织田信长做了什么,使日本重新走向统一呢?这本书开篇便

10、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一幕场景,“信长上洛” 。所谓“上洛”就是“进入京都”的意思,日本长期学习中国,便把“洛阳”作为日本京都的美称。其实,在日本战国时代,“上洛”还有个更重要的含义,这就是各地大名秀肌肉,谁能一路取胜打到京都号令天下,谁的势力就最大。“信长上洛”发生在1568年,这一年织田信长35岁。当时,他已经控制了京都东部一带地区。但他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位割据一方的大名。于是,他拥戴室町家族的足利义昭为将军。这位足利义昭是什么人呢?前面说了,从战国时代开始,日本陷入了以下犯上的局面,幕府将军权力有限,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握不了。比如这位足利义昭,他的哥哥足利义辉本是幕府将军,后来遭到叛臣杀害。于

11、是,足利义昭四处找人帮忙,希望能获得支持,恢复室町幕府昔日的荣光。然而将军没什么实权,有多少武士愿意理会他呢 ?不过织田信长却从足利义昭的身上洞察到成就霸业的机会。他拥戴足利义昭为将军,和他一同返回京都,并顺势控制了京都以及周边地区。听到这里,你会不会想起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故事,正如曹操,织田信长不只是拥戴将军就完了,他还有更大的野心。事实上,织田信长的野心早已暴露了。早在前往京都前一年,织田信长把一个已征服地区改名为“岐阜” ,“岐阜”现在仍然是日本的一个地名。这个名字就暗含着织田信长的野心,“岐阜”的“岐”字源于我国陕西的岐山,当初西伯姬昌在岐山开启了取代殷商,统一天下的大业。而“岐阜

12、”的“阜”字则源于孔子的故乡曲阜,这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无论是“岐”还是“阜”,都有“天下正统”的含义。同时,织田信长还打出“天下布武”的旗号,布局的布,武力的武,意思是用武力统一并统治天下 ,也有人解释为“将天下的权力汇聚于武士之手”。当然这里的“天下”不是中国,而是日本列岛。但织田信长作出这样的举动,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警惕,甚至是反对和压制。具体来说,有三方面的势力反对他。首先是其他的大名。织田信长要通过武力统一天下,摆明了要兼并其他大名的地盘,各地大名当然要反对,这一点不用多说。其次,幕府将军也反对他。虽说幕府将军足利义昭是他拥戴的,但两人政见不同。足利义昭的目标是借助织田信长的力量重建幕

13、府权威。于是,他提出让织田信长担任仅次于幕府将军的副将军一职,或是担任负责辅佐将军、掌管政务的“管领”一职 。而织田信长的政治路线是破旧立新,统一天下,所以他要保持独立的立场,绝不进入旧的幕府机构。但从足利义昭的角度看,织田信长拒绝任命,就是在暗示自己只能做信长的傀儡,且不说复兴幕府的目标能不能实现,日后会不会被杀都是未知数。迫不得已,足利义昭也站到了信长的对立面。除了地方大名和幕府将军,还有一种势力也在反对信长,这就是以本愿寺为代表的佛寺。本愿寺位于今天的大阪,地处通往京都的交通要道。虽然是佛寺,但跟我们熟悉的中国寺庙有很大不同。本愿寺的佛教派别属于日本净土真宗,又称“一向宗”,寺庙负责人被

14、称作“门主”,拥有大量地产,事实上跟当时各地的大名没什么区别。“一向宗”的佛僧可以娶妻,因此本愿寺与多位大名之间结成姻亲关系,其中不少都是织田信长的对手。信长要统一天下,当惯了土皇帝的本愿寺门主当然不乐意了,所以坚定地站在了织田信长的对立面。需要说明,本愿寺对抗信长的方式不是直接作战,而是发起“一向一揆 ”,“一向”是指本愿寺“一向宗”,“一揆”本意为团结一致。你可以把“一向一揆”理解为本愿寺号召信徒发起“圣战”。就这样,本愿寺与各地的大名、幕府将军结成反信长联盟 ,组织起针对信长的包围网。看起来,日本大多数势力都在反对信长,而且力量对比悬殊,织田信长该怎么办呢?最常被提起的事情,是织田信长以

15、“天下布武”的政策让武士们选边站,要么加入信长战队,要么被信长消灭。有不少大名选择了信长战队,比如我们一会儿要讲的德川家康就早早加入了织田信长的阵营。但是,只靠威逼利诱,织田信长未必能扭转力量对比。作者在书中提到两个关键信息,这或许是织田信长占据优势的原因。第一点是织田信长格外重视发展贸易,建设繁荣的都市。在那个战乱不断的时代,织田信长命人在京都东北方的琵琶湖沿岸修建了安土城。为了把这座新城建得足够好,信长下令适当免除工匠们的赋税,从京都、奈良等地吸引来最顶尖的木匠、铁匠、屋顶匠、榻榻米匠 。话说回来,织田信长为什么要修筑安土城呢,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力和号召力吗?安土城的选址很值得我们关注。安

16、土城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核心区,无论是从日本东部前往西部,还是从本州岛腹地前往西南方向的濑户内海、西北方向的朝鲜,安土城一带都是必经之地。通过修建安土城,织田信长控制了全国的经济枢纽,为整军备战积累了不少钱。从政治角度看,安土城距离将军所在的京都,以及本愿寺所在的大阪距离适中,既可以监视这两地的状况,又不容易遭到突袭。可见,对于织田信长来说,安土城是掌控日本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关键抓手。除了修筑安土城,织田信长还有一个重要动作值得我们关注,这就是与世界的联系。在此之前,我们观察日本历史的视角始终停留在日本列岛和东亚地区,现在,我们要把目光投向全球了。织田信长生活在16世纪 ,是日本战国末期,中国明朝

17、中期,以及世界的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只正在大洋上摇曳。早在织田信长出生前,麦哲伦的船队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 。欧洲大航海不仅把日本的贸易接入全球体系,也为日本带来杀伤力更强的武器。根据史料记载,1543年,一艘原计划开往浙江舟山的船只从澳门起航,但途中遭遇台风,漂流到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叫“种子岛”的地方。这艘船的船主是著名倭寇头子王直。王直在做军火生意,没想到这次台风竟然给他带来了商机。他把两把火枪卖给种子岛岛主,竟然赚了两千两黄金。这是近代火器进入日本的开始,后来日本把这次事件叫作“铁炮传来” 。这里的“铁炮”并不是炮,只是口径较大的火枪。尽管这样的火枪在今天看来非常落后,但对于仍处

18、冷兵器时代的日本,火枪的出现,将带来颠覆性影响。说回织田信长,通过发展商贸,织田信长累积了大量财富,于是斥巨资购买了火枪 ,并组建了火枪队。在战场上,当一方完全依赖冷兵器,另一方却有了热兵器的加持,谁胜谁负可想而知。就这样,织田信长不仅陆续击败了各地大名以及本愿寺势力,还流放了幕府将军,终结了室町幕府两百多年的统治。看起来,织田信长“天下布武”的目标已经渐渐实现了,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但你是否发现,织田信长的策略存在巨大漏洞。“天下布武”是要用武力压服众人,换句话说,织田信长的成功主要依靠个人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而不是制度和系统。我们知道,如果一个组织过度依赖某个人,那么它的持续发展是要打个

19、问号的。在织田信长阵营,他的盟友和部下整日提心吊胆,他们要看织田信长的脸色行事,因为织田信长对谁不满,就会解除他的权力,甚至流放、处死他。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大伙儿无法安心。如此不健康的组织发展最终毁了织田信长。1582年的一天晚上,织田信长的部下突然叛乱,织田信长因寡不敌众而自杀,这一年他刚到49岁。这就是著名的“本能寺之变”。有人说“本能寺之变”可能是日本古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这样说未免有点夸张,但通过这样的表述,我们可以体会到事件发生的猝不及防,以及人们对织田信长政治生涯突然结束的深切惋惜。很多人猜测,织田信长不接受将军的册封,也没有接受天皇的册封,他的所有动作其实都指向一个方向,建

20、立一个像中国明朝那样的中央集权体制。如果没有“本能寺之变”,或许日本的天皇制度就在16世纪结束了。也有学者说“本能寺之变”是偶然中的必然,这暴露了织田信长政权的致命问题,追求统一天下的方向没错,但过度依赖“天下布武”是不可行的。第二部分当织田信长突然去世,日本历史将发生什么变化呢?这就要说到,“战国三杰”的第二位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可以说是日本古代史上最励志的人物了。在他之前,任何一位建立天下政权的人,要么是贵族之后,要么出自武士之家,而丰臣秀吉是唯一一位从底层实现逆袭的人。咱们来听听丰臣秀吉的早期经历 :丰臣秀吉比织田信长小3岁,1537年,他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原名木下藤吉郎,后来多次改姓、

21、改名,最终才有了丰臣秀吉这个名字。17岁时,他当了织田信长的“草履取”,直译过来,就是给织田信长提鞋的人。相传,他曾把草鞋放进怀里暖鞋而获得织田信长欢心。之后他跟随信长四处征战,不断历练,多次帮助信长在作战中获胜,在职场中慢慢晋升,一路成长为织田信长手下的骨干。一位草根出身的人凭借什么统一了天下呢?“本能寺之变”便是丰臣秀吉的政治跳板。当时,丰臣秀吉正在外作战,得知情况后,他一面封锁消息,一面加速与敌人议和,随后领兵急行军返回事发地,喊出“为信长公报仇”的口号,集合织田信长旧部击败了叛军。关于丰臣秀吉为何能取得连续的军事胜利,人们往往把这归功于他在战场上的运筹帷幄、阴谋阳谋。而这本书给我们提供

22、了一个新的视角:丰臣秀吉继承织田信长的目标后,调整了路径。织田信长不愿接受将军幕府和京都朝廷的任命,但丰臣秀吉却选择担任朝廷的“关白”一职 ,那时的“关白”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丞相。在丰臣秀吉看来,接受朝廷任命,可以让自己做事具有正统性。他想做什么事情呢?从镰仓幕府开始到织田信长,几百年来日本的统治者的关注重点都是高级武士和地方大名,但丰臣秀吉却注意到要管理好底层百姓。丰臣秀吉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太阁检地”。丰臣秀吉在卸任“关白”这个职务后,担任了“太阁”一职 ,太阳的太,阁楼的阁。所谓太阁检地,其实是太阁丰臣秀吉以国家名义,在全国范围内丈量土地面积、清算土地收成。作者认为这是“划时代的举措”

23、 ,此前,日本武士各管一块,中央不具体过问各地的经济状况;在武士领地内,同样由百姓自己申报,武士对于田亩情况也不清楚。但现在,丰臣秀吉在全国范围内制定了统一标准,以中央名义全面清查土地状况,不仅准确度提高,而且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由此逐渐形成从村到郡,再到国的管理结构,这就朝统一全国迈出了一大步 。丰臣秀吉还配套推出了“刀狩令” ,菜刀的刀,狩猎的狩。顾名思义,就是禁止民众私藏刀具。前面提到,织田信长的三大对手中,有一个是佛寺的力量,佛寺会组织民众暴动来抵抗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刀狩令”针对性地解除普通百姓的武装,避免他们再闹事。有学者认为,“刀狩令”还有更长线的收益。“刀狩令”推动了

24、兵农分离,武士专职打仗,农民只负责种地。这么做不仅可以把民众固定在土地上,好好种地多交税,换个角度也是在保护普通民众。因为大多数民众更愿意安安心心种地过日子 ,一旦村里有持刀的恶霸,平静的生活便被打破了。以“刀狩令”为基础,丰臣秀吉进一步推出“身份固定法令” ,规定了社会各阶层的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后来发展为更具体的“士农工商”身份制 。对比织田信长,你会发现丰臣秀吉的策略明显更加深入,嵌入了社会底层。毕竟农民才是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群体,控制了底层的农民,丰臣秀吉的影响力才能在全国扎根。就这样,丰臣秀吉步步为营,配合着军事扩张,基本统一了全国。但这时,丰臣秀吉却做了一件看起来很不理智的

25、事情,即侵略朝鲜并企图进一步侵略明朝。丰臣秀吉有句名言常被人拿来说事:在战争不断、环境如此严酷的日本,我尚且能以五百或一千铁骑完成统一大业;现在要征服长期和平稳定,如同处女一样柔弱的明朝,岂不是如同大山压碎鸡蛋一样简单嘛 ?后来,丰臣秀吉派出的军队在朝鲜陷入泥潭,他本人也郁郁而终 ,没能见到征服明朝的那一刻。很多人提到这件事情,认为这是丰臣秀吉晚年野心膨胀;也有人会上升到地缘政治高度分析:日本列岛资源匮乏,所以只要力量强一些就会侵略别国。但如果延续前面的讨论,我们会发现丰臣秀吉对这个决定有深入的思考。首先是不得已。丰臣秀吉之所以能在军事上不断成功,是因为有武士的支持,作为回报他要不断封赏武士们

26、。但随着日本列岛被控制得差不多了,没什么土地可以封赏了。且不说武士们会不会因此不满闹事,单说没仗可以打,那么多武装力量闲得没事干也容易憋出乱子。于是,丰臣秀吉决定把过于充沛的“武德”输送出去。用作者的话说,出兵朝鲜是当时形势所趋的“必然”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还因为他继承发展了织田信长的重商思想。织田信长建了安土城,打造出以安土城为中心的日本贸易网络。丰臣秀吉不仅仿照织田信长修建了另一座新城大坂城 ,还更进一步试图建立起以日本为中心的“朝贡贸易” 。顺便说一下,大阪城的“阪”最初写作土字旁的“坂”。以前提到“朝贡贸易”主要讲中国与周边地区组成的政治经济秩序,因为朝贡贸易不只有贸易,还带有政治属

27、性,藩属国朝见宗主国统治者,同时送来特产、带回商品,这叫“朝贡”。而在丰臣秀吉时代,日本已经与西方建立了联系,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产自日本。这时,丰臣秀吉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希望日本取代中国明朝成为朝贡贸易的中心。除了要求周边小国朝贡臣服,丰臣秀吉甚至要求西班牙殖民地马尼拉、葡萄牙在印度的领地果阿向他朝贡。但这些举动必然与长期主导朝贡贸易的明朝产生冲突。于是丰臣秀吉主动进攻朝鲜,希望尽快建立起理想的秩序 。不论他是否考虑充分,也不论情况是否迫不得已,历史证明丰臣秀吉派军入侵朝鲜是错误的,不仅没成功,还断送了自己的政权。为了出兵朝鲜,丰臣秀吉需要集全国之力,不少武士都清楚这是在白费力气,于

28、是阳奉阴违,暗地里想办法保全自己的力量,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德川家康。德川家康是一位特别擅长伺机而动的政治家。早年,德川家康并不在织田信长阵营里,看到织田信长力量更强,便选择了更有发展前途的一方 。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做大,德川家康试着与他对抗,但发现自己力量还不够;而丰臣秀吉也没法灭掉德川家康,于是德川家康选择臣服丰臣秀吉,然后养精蓄锐,壮大自己 ,凭借强大实力进入丰臣秀吉政权中最重要的“五大老”行列。德川家康的实力本就不弱,他常年蛰伏只为了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丰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鲜后病逝,机会就来了。以德川家康为代表的“五大老”立刻下令从朝鲜撤兵 。这个决定为德川家康拉拢了不少人,因为出兵朝鲜

29、本是丰臣秀吉为消耗武士力量而采取的措施,德川家康的撤军令让武士们可以及时“止损”,不被消耗殆尽。接下来,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开始排除异己,一点点灭掉反对者,最后只剩下丰臣秀吉的后人这一个眼中钉。尽管德川家康一家独大,但他仍然很谨慎,1603年他被天皇任命为大将军,开创了新的幕府统治 ,但直到1614年,也就是11年后,德川家康才找了个理由,正式讨伐丰臣秀吉的后人 ,并在第二年消灭了丰臣秀吉家族。结语到这里,关于日本战国时代的故事就为你介绍完了。我们跟随本书作者重点关注了战国时代末期,日本从分裂到重新统一的过程。织田信长率先兴兵统一天下,建设都市、发展贸易,但壮志未酬身先死;丰臣秀吉取而代之,以关

30、白和太阁身份,强化对底层民众的控制,但仅为一代之主,胜利的果实最终被德川家康收入囊中。由于战国时代的历史过于跌宕起伏,后人更愿意听故事,我们会惋惜织田信长谢幕过于仓促,会佩服丰臣秀吉的不懈奋斗,会羡慕德川家康的运气。不过,我们更要掀去戏剧性的故事外壳深入内部观察,尽管它可能很无聊,但能帮我们把握历史大势。今天我们谈的是16世纪的历史,16世纪的世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新航路使世界各地逐步连为一体,技术、资本、商品可以快速流通。回看日本战国时代,为什么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偏重商业,希望日本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为什么织田信长所向披靡,丰臣秀吉敢入侵朝鲜?正是因为,日本从16世纪开始已经不只是东亚的日本,而是世界的日本,日本可以通过贸易网络从全世界汲取力量。在这个背景下,德川家康建立的幕府统治将与以往任何历史阶段都不一样。首先,这是一个集权政府,将军真正控制了全国各地,与各路武士;其次,他将开启长达两百年的和平时代,将军所在的江户,也就是今天的东京,将发展成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敬请期待“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八卷天下泰平:江户时代前期。撰稿、讲述:裴鹏程脑图:刘艳导图工坊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