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6914145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吴华,谢新民,张新定(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571158)关键词:普通高校;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21)06014803随着社会的高速开展,我国高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高等教育持续扩招,跨校区资源共享等,这些变化既给高校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又带来校区人121密集,校园更加开放,学生的活动空间大大向外延伸等新问题,给高校防范各类意外伤害事件基金工程:本文系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工程(808148)带来了新挑战.近年,学生意外伤害事件频现报端,主要有交通

2、事故,溺水,火灾,运动意外等事件.这些意外伤害事件不但给当事学生的身心及家庭带来极大伤害,同样也会成为高校的不稳定因素.据教育部等单位调查显示,尽管学生伤亡事件甚多,但80%的学生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的【IJ.而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大多是校门一家门两点一线的生活,进人大学后面临更多独立面对生活与社会的情况,虽然那么分别为1l12天和9天日.3.2教材中的不妥之处教材中将速发型子孢子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教材中描述的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描述为1O一14天,与4种疟原虫的发育时间皆不吻合.4疟疾的潜伏期4.1疟疾潜伏期的准确含义疟疾潜伏期是指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的间隔时间.由

3、于疟疾的发作是血中疟原虫的数量到达发热阈值(引起疟疾发作的血中原虫的最低值)而引起的,因此潜伏期应包括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到达发热阈值所需要的时间.4.2教材中的不妥之处教材中对疟疾潜伏期的描述是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导致肝细胞裂解释放裂殖子,但此时感染者没有症状,称为疟疾的潜伏期,即简单的将潜伏期理解为速发型子孢子红细胞外期发育(教材中描述的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所需要的时间,忽略了疟疾发作对疟原虫血症密度的要求.5疟疾的复发5.1疟疾复发的机制目前尽管对疟疾复发的机制仍有争论,但自子孢子的休眠学说被广泛接受后,一般认为疟疾复发是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

4、复苏后进行红细胞外期的裂体增殖,形成的裂殖子再次进入红细胞内繁殖而引起.5.2教材中的不妥之处因教材对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仍沿用了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学说,故将疟疾复发的根源归结于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因而与现在的理论相悖.一】486抗疟药物乙胺嘧啶与伯胺瞳啉的作用环节6.1对乙胺嘧建与伯胺喹啉作用环节的正确理解乙胺嘧啶对红细胞外期速发型子孢子发育,繁殖而来的裂殖体有杀灭作用,可用于病因性预防;伯胺喹啉对红细胞外期迟发型子孢子有杀灭作用,可以防止疟疾的复发,从而到达根治的效果rsl.6.2教材中的不妥之处由于教材中对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仍然沿用了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学说,因此

5、描述乙胺嘧啶与伯胺喹啉分别作用于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很明显这是不妥的.笔者翻阅了近年出版的多本高职高专?药理学?规划教材.发现存在的类似错误比拟多,如鹿怀兴着?药理学?(科学出版社,2021),凌沛学着?药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等.同时,笔者也翻阅了近年出版的药学类专业另一门非常重要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根底?,此教材中人体寄生虫局部对疟原虫的生活史以及抗疟药物的作用环节皆有科学的描述.这就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不同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特别是与其前导,后续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进行开放性的集体备课,跨学科甚至跨专业研讨教学内容;不断进行知识更

6、新,及时把握学科开展的动态.另外也提醒出版社尤其是国家规划教材的出版社,务必严格筛选教材编写人员的资质尤其是主编与主审,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参考文献:1陈佩惠.疟原虫的生活史册.生物学通报,1992,8:9-11.【2】沈继龙.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侗宏灏.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A大学生本身学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学校也开展了一些健康教育,但同样属于健康教育范畴的意外伤害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却未得到学校足够重视,使得大学生普遍缺乏防范意外的意识和行为,缺乏遭遇意外时进行自我保护,救护的能力B,导致悲剧不断上演.因此,高校的平安教育和生命

7、教育工作如何开展才更为有力,以何种方式加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才能各方面均衡,同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位大学生健康教育者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在20212021年第二学期通过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形式,尝试探讨该形式下的课程设置,考核方法及效果评估等,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现场救护能力,推广,普及现场救护教育提供参考.l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从海南师范大学随机选取6O名通过学校选课网自愿选报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学生(均未参加过相关培训)YJ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教学设计按学校规定每期公选课16学时,每次2学时,连续8周,公选课共开设2期,每期30人.以中国红十字总会编

8、写的?救护员指南?作为参考教材,教师自编讲义.主要内容包括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呼吸道梗阻急救,创伤现场救护,常见急症救护,意外伤害,灾害事故救护.授课教师由已获得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格的教师担任.教学目的为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使其牢固掌握最根本的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以及最关键的初级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从而增强大学生在遭遇突发灾害,意外事故和危重病时的应急,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伤害引起的伤残率和死亡率.教学通过多媒体授课,教学视频结合教师面授,实际操作练习及考核进行.课程设置见表1.表1学时分配比例表(1)理论教学8学时,占总学时的50%.授课时,采用多媒

9、体课件教学,所有内容都配以丰富的照片,图示等用幻灯片在课堂上演示,并结合大量相关实例.(2)实践操作6学时,占总学时的40%.学习心肺复苏术时,每次准备4个心肺复苏模拟人,分组进行操练;学习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技术时,每次准备绷带,夹板,三角巾等,两两结对操练,并延伸到就地取材的运用.教师先请学生演示,并讨论,再进行纠错和示范,让学生从比照中明确操作要领.在操练中要求学生动作标准,准确到位.(3)考核2学时,占总学时的10%.安排理论问答考核和技能考核.1.2.2教学考评(1)问卷调查.每学期教学开始时对学生进行20道急救试题不记名测试,以单项选择做答,总分值100分,当场收回.结课

10、时,让学生仍以不记名方式快速填写涉及课程学习,教师教学等方面的教学评价问卷.(2)考核.分理论问答考核和技能考核,理论问答考核采用当场抽题形式,占成绩3O%(见表2);技能考核为心肺复苏操作,以红十字会考核2分钟时间完成心肺复苏术5个循环为参照依据.教师针对学生揖作(包括人工呼吸的开放气道,吹气,胸外按压的定位,姿势,频率,深度等)分别进行4个等级的评分,占成绩70%(见表3),汇总为期末成绩.同时,以考勤作为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80%,总评合格者给予1分公选课学分.表2抽题问答考核评分标准(分)人工呼吸(20)开放气道(1O)910吹气动作(10)9lO胸外按压

11、(50)按压定位(10)9-10按压姿势(10)9-10按压频率(10)9-10按压深度(10)910完成时间(10)910787-87-87-8787-87-85555555<5<5(5<5<5<5<51.2.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分析.2结果与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均圆满地拿到了1个学分,以下是学生在公选课中学习效果的评价及对他们课程本身的评价.2.1学生公选课学习前后急救知识与技能评价急救试题包括急救知识题13道和急救技能题7道.对6o名学生学习前后2次测试总成绩进行统计,经Ks样本分布检验,成绩符合正态分布(O.05),说明

12、试题命题合理,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前的平均成绩为41.58分,学习后平均成绩为81.oo分,学习前后成绩有显着性差异(P<0.05)(见表4).表4学习前后成绩比照设计的急救知识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溺水,火灾,动物咬伤,烧烫伤,气道梗阻,扭伤等紧急情况处理,急救技能题那么考核心肺复苏术中4项技术的核心要领.对这2组题经学习前后的得分值进行u检验,结果z值在卜1.96+1.96】之外,且P<O.05,可认为学习前后学生对2组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显着性差异(见表5),说明有较好的教学成效.2.2急救技术实践:l不节考掇评价由于课时有限,仅选取心肺复苏术操作作为

13、考核工程.通一149过实践操练环节的学习,学生从原本对tk,肺复苏术操作要领一无所知而束手无策,或是单凭猜测而胡乱操作到能够较好地把握操作原那么和动作要领,能够镇静,标准的进行气道开放,判断呼吸,注意按压定位,按压姿势,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等,在期末实践环节的考核中到达了较高水平.表52组题目学习前后的比照注:P<O.052.3学生对公选课程的评价(见表6)学生都对课程的开设表示了欢送和支持,并填写了意见和建议.85.O%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安排较合理;36.6%的学生希望再增加实践环节的演练.80.0%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课件的制作,知识的讲授感到满意,大局部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实用,容易

14、理解.表6学生对急救技术公选课程的评价(%)】3讨论汶川地震,上海商学院火灾极大地撼动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国家强调多年的防灾减灾教育也受到空前重视.高校不但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气氛,同时也具有高素质的群体,其无疑是普及急救技能的优势渠道.然而,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现状又是令人堪忧的,这更加突显了进行急救教育的必要性.3.1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现状通过开课前的测试,发现在校大学生自救和互救意识,知识和能力的现状非常值得担忧,当他们面对意外伤害事件时,现场根本是不作为或乱作为.尤其是对于急救的黄金时间完全没有概念,还采用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伤病处理方法,如烫伤后选择使用牙膏涂擦烫

15、伤部位的学生高达56.6%;扭伤后即刻选择按摩的到达28.1%,选择热敷的到达12.4%;对于食物误入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的意外,70.0%的学生进行了错误选择,包括催吐,喝水,用力拍背等措施.而对急救知识方面的答复更为糟糕,90.6%学生不知道做人工呼吸时翻开气道的正确角度;60.4%学生认为胸外按压的位置应该在左胸区心脏的位置上;66.0%的学生对疑心有脊柱损伤的伤者实施了错误搬运,包括使用一人抱腋一人抬脚搬抬,随便搬抬或用软担架抬等;对有骨折断端外露伤情时,90.6%的学生认为应将断端送压回体内后进行包扎;而当有异物深扎入体内时,21.8%的学生又采取立刻拔出异物的处理方法.由此可见,对大

16、学生进行急救相关知识的教育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不仅因为可以提高他们的危机控制意识和应对,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还因为他们是即将走入社会的高素质人群,将成为社会开展的生力军,也肩负着对下一代的生命保护和安全教育的责任,他们能成为急救知识的传播载体.3.2在高校开埙公选课不失为改善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的有一】5(卜致选往之一调查发现,大学生虽有对急救知识的学习需求,但其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书报,亲友等,虽然途径很多,但大多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影响实际掌握效果.高校通过开设公选课,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和师资,针对思维活泼,接受能力强,时间充裕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不仅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而且能大大提

17、高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虽然公选课不失为提高大学生急救能力的一个好途径,但由于现场急救课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调查发现,由于公选课可能会在课时,设备,师资方面受限制,使实践操作环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学生中大规模,同步开展还比较困难.随着高校对急救教育的重视,依托相关部门的资助,设备限制应该不会成为课程开设的主要障碍;在师资方面我们可以与红十字会的相关志愿者合作,或组织相关教师取得救护培训师资格将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都有助于急救教育的推进.学生的急救教育课程时间可以安排在入学初期,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认识到急救从现场开始的重要性,减少其在校期间伤害事件的发生.学习结束后,各院系可再在

18、每个学期安排多次相应的演习,稳固所学.对一些如初等教育,体育,警察,交通等特殊专业的学生,急救教学可以考虑纳入必修课程,对成绩优秀者可以发放初级急救员证,这些都是更好的拓展急救教育的尝试.4结论与建议(1)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令人堪忧,他们的急救知识非常匮乏,对现场急救技术根本一无所知.虽然有求知欲,但缺乏较好的学习途径.(2)通过开设公选课的尝试,比照发现大学生学习前后在急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学生自我感觉课程很实用,很有收获,自身的危机意识和平安感得到提高.(3)ff选课在学校由于课时,设备,师资的限制,实践操作环节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学生中大规模,同步

19、开展还比较困难.最好开辟更多的途径推进高校急救教育.(4)通过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以及红十字会,医院,消防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寻找解决高校急救教育的课程内容安排,实践环节安排,师资力量等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标准教材选用及考核方式,逐步完善高校急救教育,为我国开展全民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尽一份责任.参考文献:【l悄建国,高校.外伤亡事件与学生的自我防范l思想理论教育,2006,5:66&f21姚建军,黄武,龚卫华,等.湖北省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J.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81182.【3】姚金兰.某高校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伤害的救护培训效果评价叨.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12.4】张军根.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现况与对策研究【DJ.杭州:浙江大学,2o08.f5】陈根芝,胡高楼,林佳.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J1.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40240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