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题报告 (5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55).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邯 郸 学 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 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学生姓名 李润明 学 号 20150811201037 指导教师 石丁丁 年 级 2015级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7年 12 月 30 日说 明 1.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 3.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题目来源教师提供选题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
2、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开题依据(包括相关研究现状、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等) 1.研究现状20世纪40年代以前,机床的电气控制主要采用交流电动机拖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由于当时的交流电动机难以实现调速,只能通过皮带、齿轮等机械机构来实现有级变速,因而机床
3、的机械结构比较复杂,同时还限制了加工精度的提高。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机床的各种运动控制(如启动、制动、反转、变速等),并可实现逻辑控制、联锁控制、异地控制等,因而大大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水平,有助于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这种控制系统技术简单、易于掌握,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是由各种电器组成的,而这些电器的机械动作寿命是有限的,必须按时更换损坏的电器,以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另外,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需要改变控制逻辑关系时,必须修改线路,重新安装配线,这对现代机床的控制要求 是很不适应的。因而大大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水平,有助于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这种控制系统技术简单、易于
4、掌握,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是由各种电器组成的,而这些电器的机械动作寿命是有限的,必须按时更换损坏的电器,以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另外,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需要改变控制逻辑关系时,必须修改线路,重新安装配线,这对现代机床的控制要求是很不适应的。2.此课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以及应用前景近年来,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变换技术的发展和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交流调速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调速性能上完全可以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加之性能可靠、维护方便,因而在星带机床中逐步取代着直流调速系统。在机床的控制方面,今年出现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已广泛用于电气控制系统中。可编程控制器不仅可以按事
5、先编好的程序进行各种逻辑控制,还具有随意编程、自动诊断、通用性好、体积小、可靠性高的特点。因此,可编程控制器正逐步取代着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可以预料,随着科学季度的发展,机床PLC电气控制系统将继续向更高的方向发展,以不断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电气控制系统一般称为电气设备二次控制回路,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控制回路,而且高压电气设备与低压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也不相同。为了保证一次设备运行的可靠与安全,需要有许多辅助电气设备为之服务,能够实现某项控制功能的若干个电器组件的组合,称为控制回路或二次回路。这些设备要有以下功能:3.设计方案完成线路设计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电力拖动特点及控制
6、要求电动机和电器元件其他选择车床主要结构、运动形式 首先要搞清此车床的主要结构和运动形式,然后是电动机及其他电器元件的选择,其次尽可能多了解电力拖动特点及控制要求,然后进行电气控制线路分析,最后完成该车床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包括外出调研)预期结果及成果形式论文形式可行性分析(已具备的条件和待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等)1.已具备的条件1.邯郸学院网站上和网上搜索的一些资料以及老师提供的参考建议。2.有关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有关相关设备的介绍。 3.自己在一些参考文献上所找到的一些理论依据。2.待解决的问题1.设备体积庞大,耗电量和噪声较大。2.控制输入,
7、输出能力范围较窄。3.故障点可能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3.研究方法 1.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料和文献及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对该课题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2.与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在网上搜索一些相关信息以及参考有关文献对该课题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测量。 3对线路设计与车床电气控制相互配合。 主要参考文献1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杨林建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齐占庆 王振臣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3 电工电子技术 赵景波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4 电工电子技术 叶永春 樊辉娜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5 电机与变压器 编写组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论证意见_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二级学院院长审查意见 二级学院院长(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