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1 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8 1 文献综述.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献综述 题 目:学 院:专 业: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 月 日某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作者(小四号宋体)摘要: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进入2003年以后,一种称之为“民工荒”的现象开始在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面临缺工,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短缺形式尤为严重。一方面劳工的供给数量趋于减少,而另一方面,各企业员工的流失率还在增加。这种现象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直至今日“民工荒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妥善解决,成为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道路中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本课题探讨了“民工荒”产生的
2、原因,并从不同方面给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农民工;民工荒; 企业;政府;社会前言: 自2003年末,我国沿海一些主要工业区域和出口省份出现民工短缺现象,使得“民工荒”代替“民工潮”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现象,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引起了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民工荒”的成因和对策。本人通过对研究这些前任的论述,并总结归纳整理成本研究综述。正文: 一、 关于农民工的定义产生“民工荒”的主体是农民工。关于农民工的定义,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解释角度和偏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农民工的定义是指:
3、到城里打工的农民。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在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一书中将农民工定义为: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上的农民工是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上的农民工范围要大,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城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除了官方论述外,程新征在中国农民工若干问题研究中认为,农民工就是长期生活在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劳动,并以此来获得主要收入,但户口还在农村、户籍还是农民的劳动者。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农民工的定义具备两个特征:首先是户口在农村,其次是从事非农产业,但是针对收入来源尚有异议。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国务
4、院研究室课题组的定义。二、 “民工荒”产生的原因研究相关论述发现,研究“民工荒”产生原因的学者大多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的。第一方面是从经济学角度,利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指出“民工荒”产生的原因。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在民工荒根在民企过弱一文中指出,“民工荒”的根源在于民营企业过弱,因为“民工荒”主要发生在民营企业。许多民营企业中的中小型企业时出口型的,在中国出口的各种产品中,民营企业的生产占有70%左右。其生产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品牌、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利润率相当低。因此许多企业要改变农民工的低工资状况,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个方面是从管理学的角度,主要研究员工的培训,注重员工的素质和你能,且
5、利用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舒胜兰在“民工荒”成因及其对策探析中说:现代企业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跟不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教师对世纪服务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了解不够,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薄弱。造成农民工素质较低。第三个方面是从社会福利学角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民工权益的缺失与维护,在无处维权的情况下,只能一走了之,于是产生了民工荒。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常凯教授在从“民工荒”看政府的决策一文中指出:“民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农民工的基本收益过低,基本权益无法保障。鲁开垠在农民工紧缺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一书中认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是农民工
6、紧缺的最直接原因。三、 “民工荒”的解决策略针对上述提到的三种原因,相关学者也提出了解决“民工荒的对策”。王得文、蔡防、高文书在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一文中指出,解决“民工荒”问题需要加快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和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常凯在从“民工荒看政府的决策一文中认为,“民工荒”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颁布和制定劳动力市场规则和相关标准,并通过行政力量来强制实施;需要培育和发展劳资双方的自身组织的力量,让劳资双方形成有组织的力量和行动,通过双方的集体交涉、谈判和行动,逐步实现劳资自治。韩保江等人在中国经济一书中认为,应对
7、“民工荒”,政府要做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创造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工培训计划、切实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杨艳龙和唐礼智在当前“民工荒的现实意义与对策研究一文中认为,解决民工荒问题要靠政府和企业。政府要适当控制经济发展速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尽快寻求转型。政府和企业都要“以人为本,善待民工,不仅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民工的正当权益,并把它落到实处,使农民工在就业、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逐渐和本地居民一样享有“国民待遇。结论:针对“民工荒”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方面的思路和对策,对政府和企业都提出了要求。本课题认为学者们的研究尚不够全面。例如,对消除
8、社会对农民工歧视方面的论述少见,对农民工加强自身方面素质的要求也十分罕见。参考文献:1舒胜兰.“民工荒”成因及其对策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8);2黎小艳.关于珠江三角地区“民工荒”问题的探讨.宏观经济,2006(6);3马春辉.珠江三角洲地区外来劳动力问题的研究.开放导报,2004(12);4王美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查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5(2);5周德军.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诉求下的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王得文、蔡防、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7于芳梅,张晓晨.“民工荒”的成因分析与对策J。现
9、代企业,2006(9);8鲁开垠.农民工紧缺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9钱凤娟,王晓娣.“民工荒”成因及对策.企业经济,2005(11);10丁文声,刘黎明.“民工荒”出现原因及其对策浅析J.商贸现代化.200611 Black D.A., Garen J.E. Efficiency Wages and Equilibrium Wages. Economic Inquiry,1991, 29(3): 525-54012 Dale W. Jorgenson.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The Economic Journa
10、l,1996, 71(282): 309-33413 Gustav Ranis and John C. H. Fei.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1, No. 4, p533-55814 Han X. Structure change and labor requirement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EconomicSystems Researeh, 1995, 7(1): 47-6515 Jikun Huang, Scott Rozelle. Technological change Rediscovering the engine of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s rural econom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 49(1996): 337-36916谭爱花,李万明.后金融危机下“民工荒”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开发研究,2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