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学科浅析不同教学活动形式的特点及运用.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901355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育学科浅析不同教学活动形式的特点及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教育学科浅析不同教学活动形式的特点及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育学科浅析不同教学活动形式的特点及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学科浅析不同教学活动形式的特点及运用.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幼儿园教育论文之浅析不同教学活动方式的特点及运用 导读:老师能够提示幼儿每周必须进主指导区活动一次,因而,幼儿何时选择进哪个区,或者重复选择同样的区域,在幼儿完成主指导区的前提下,老师能够给小孩更多的自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灵敏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方式。目前,在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活动方式主要是集体、小组、区域活动,这三种方式各有其特点,适宜于不同教育内容和教学需要。作为老师,要学会分析、推断,采纳恰当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随当前的潮流。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学活动是相对游戏活动而言,是老师组织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也有集体游戏、小组游戏、区域游戏,因而,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都可

2、称为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区域学习。一、集体活动1、集体活动的特点集体活动是在老师的指导、带着下,全班小孩一起进展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儿童获得某些知识和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尽可能促进所有小孩在原有水平上共同开展。幼儿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要学会倾听,同时也要大胆表达本人的见解;要学会恪守班级规则,学会适当地约束本人,这对幼儿社会性开展特别有协助。集体活动的缺点也在于此,那确实是在同一时间,全班小孩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老师难以关注幼儿的个性和差异。2、集体活动的指导要点集体活动常常被看作是灌输式的教学,实际上是对集体活动的曲解。集体活

3、动也能够采纳启发、诱导、让幼儿主动尝试等教学方法,那么如何组织好集体教育活动呢?首先,要深化研究“教”。1)确定活动的重点、难点及目的。假设老师事先充分分析教材,确定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详细施行中就会游刃有余,较好地到达目的。2)确定活动材料的性质、材料多少、材料何时出示。这些看似细小的环节,也能阻碍活动的效果。3)确定教学活动的方式,确定幼儿座位的摆放,是围成半圆仍然让幼儿坐在桌边,或坐在地板上。这些措施会阻碍幼儿的留意力,阻碍课堂气氛。4)确定教学策略。老师要针对不同性质的活动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如角色扮演、言语提示、提供材料、幼儿操作、幼儿游戏、言语强化等。其次,要深化研究“学

4、”。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让幼儿学习,也确实是“学法”。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研究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的“学法”确实是研究幼儿的学习规律。1)分析学习内容的特点。一般来说,学习内容能够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和运动动作,不同的学习内容能够采纳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一学科领域内容可能涵盖多个学习内容,或认知与情感相结合,或认知与动作相结合,老师在组织教学前,要充分分析学习内容的特点,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2)分析、理解幼儿的认知构造。认知构造是存在儿童头脑里的知识构造,原有的认知构造对新的学习会产生阻碍。因而老师要留意:留意某些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接性,特别是数学,由于儿童的认知构造是从教学的知识构造转化而来的

5、。新知识必须适宜幼儿的学习才能,习惯幼儿原有的认识构造。预知幼儿学习新知识将可能面临的困难,可能提出的征询题,并进展预备。针对幼儿的不同开展水平,预备难易不同的征询题、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3)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采纳不同的教学方法。年龄越小的儿童,越需要通过自我开展的活动学习概念,需要将感受、运动系统和直截了当经历融入学习活动,在教学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和详细形象的范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幼儿仍然有细微的差异,应在教育活动中逐步增加抽象、概括的学习内容。4)分析、理解阻碍幼儿学习的各种内在要素,采取各种手段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内在动机是阻碍学习效果的重要要素

6、,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舞、表扬的话,有趣的活动内容,一朵奖励的小红花,获得成功的骄傲感,这些都可能成为阻碍幼儿学习的内在要素。最后,要深化研究“教材”。教材是活动的内容,是教育活动的中介。教材必须适宜幼儿所处的开展阶段,教什么内容,程度深浅,要符合幼儿的智力开展水平和生活经历,并最大限度地引起不平衡,使幼儿产生同化或顺应活动,使幼儿扩大原有知识构造而构成新的认知构造。1)分析教材、修正教材。不唯专家、不唯教材,对每个教材中的活动设计都按照本班情况进展修正。2)将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融入教材中。3)从幼儿生活、经历中寻找教材。幼儿教育不像中、小学教育那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因而老师能够不受教科书的

7、束缚。随着社会生活和季节的变化,从幼儿的生活经历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有助于幼儿主动探究的、包含丰富教育价值的“教材”。3、集体活动的运用有些许多教育内容是适于以集体活动的方式进展。首先,健康领域的有关的平安、卫生等常识;社会领域中有关社会的观念、行为标准、活动的规则,必需的社会知识或概念;某些技能的传授,如工具、物品的使用方法等;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如古代的诗歌、童话等。其次,幼儿都感兴趣的内容,或不需要幼儿探究、个别化学习的内容,如讲故事,学唱歌曲、体育游戏等均能够以集体活动的方式进展。因而,这些内容也能够以小组、个别活动等方式进展,只是效益不如集体活动。二、小组活动1、小组活动的特点:小组活

8、动是指将一个班级分为两组或三组,每组由老师带着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活动完毕后,各小组再交换。分组教学能够处理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的情况,使老师能更好地关注每个小孩,事实上小组活动只是小型化的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的指导要点:小组教学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一样,要留意“教法”、“学法”、“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应留意以下几点:首先,在空间上要防止互相阻碍。两个小组要安排在不同的区域,如一组在教室,另一组在卧房,或者一组在教室,另一组在美术活动室或电脑活动室等。其次,假设小组活动是要交换的,两小组活动的内容要防止重复,既两组内容不能有先后之分。如一组是认识“蝴蝶”,理解蝴蝶的特征和习性,另一组是手工制造

9、蝴蝶,事实上,第二组活动的开展要有第一组活动的根底,老师会在指导幼儿制造时就引导他们理解蝴蝶的特征,但在交换小组后,这一组还要进展认识活动,对这组小孩来说,他们的学习是重复的,学习的内容对他们来说缺少挑战性和新颖性。第三,确保小组活动的正常交换,使每个小孩能获得同等的学习时机,3、小组活动的运用。小组活动主要有三种运用。第一种是分成两组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适宜分组,这类小组活动也能够在活动区中进展,如一组是计算活动,老师带着幼儿在益智区进展活动,一组是语言活动,老师带着幼儿在语言区进展活动。第二种方式是集体活动之后的分组,如数学活动“10的加减”,老师先进展集体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理解分合,然后

10、按照小孩的不同水平,设置34组不同的操作内容,幼儿分组操作。又如,手工活动“漂亮的瓶子”,老师先引导小孩欣赏各种漂亮的花瓶,激发小孩创作的欲望,然后让幼儿自选操作的内容,有印染花瓶,有用颜料装饰废旧瓶子,有用纸浆制造花瓶等不同内容。第三种方式,是幼儿分组到功能室的教学活动,由于空间和指导的方便,一般功能室活动需要分组进展,如在同一个时间段,一个班的小孩能够分成两组,一组美术活动室,进展美术活动,一组在科学觉察室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展科学实验;或者一组在教室活动,一组在某个功能室活动。教学内容放在功能室进展能够充分利用功能室的条件,节约老师预备材料的时间,由于空间大,更有利于幼儿活动。而有些在

11、功能室进展的幼儿自选活动,则属于游戏活动。三、区域活动1、区域活动的特点:区域活动又称区角活动,指幼儿在班级中创设的学习性区角中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本文中所指的区域活动是介于集体教学活动与自主性游戏活动之间的,呈半开放、半松散的特点,是一种学习性的“区域活动”,是狭义的“区域活动”。如今,许多幼儿园在主题开展过程中,老师会结合主题在活动区中投放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本人在活动区中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每个区域老师都有设定的目的和幼儿的关键经历。小孩在这种“区域”中活动,能够自主选择区域和活动的内容,本人主动运用材料操作、探究;而且小孩能够按本人水平,按本人的认知速度进展学习,同样的操作内容,有的小孩

12、一次、两次就能完成,有的则需要一周、一月方才成功,它都应该予以认可,但最终都要到达预定的目的。在目前幼儿园实践中,还有一品种似“区域活动”的“区域教学”,名称虽类似,但内涵却不一样。区域教学本质上是在区域中施行的小组教学,老师的计划性、目的性强,老师对活动的操控占主导地位,而区域活动中老师主要通过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来到达活动的目的。同样是语言区,假设是区域教学,老师在会语言区给幼儿讲故事,引导幼儿欣赏、创编;假设是区域活动,老师会提供录音机、磁带、图片等材料,让幼儿本人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2、区域活动的指导要点:1)老师要按照幼儿的最近开展区,确定每个区域适当的目的,并按照幼儿的操作情况及

13、时调整。如,小班的一个区域活动量鞋子,老师设定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各种方法测量本人的鞋子,学习填写统计表。这个目的对小班幼儿有特别大的难度,幼儿缺乏相关的经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幼儿尝试了一下,就没有兴趣。按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活动的目的可改为:比拟鞋子的大小,并进展一一对应。2)提供各种层次的、丰富的操作材料。老师在区域活动的指导作用主要确实是表达在材料的投放,按照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经历,投放适宜构造的、能表达教育内容和要求的材料,使幼儿在本人原有的认知构造、经历水平上产生新的打破、新的提高。如在探究区活动“蛋宝宝站起来”,老师通过提供沙、橡皮泥、纸屑、瓶盖等丰富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老师

14、不需要示范讲解,小孩在摆弄的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就会主动探究、觉察多种处理征询题的方法。3)活动过程中的观察。当幼儿在区域中学习的时候,老师确实是敏锐的观察者和慎重的记录者,一方面,老师要留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对话,处理征询题的方式,必要时,能够随时将幼儿的表现记录下来,作为小孩的开展情况记录,另一方面把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作为下阶段的区域活动材料更换、目的变化的按照。3、区域活动运用1)目前,区域活动的设置一般是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与主题活动有关。在某一个新的主题活动开展后,老师首先要考虑,在活动区中提供那些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究;哪些内容适宜于在区域中开展,适宜

15、于幼儿的自主操作,如何将老师讲授的内容变为要幼儿主动学习的内容。2)在制定每周计划时,要考虑设置23个主指导区,制定每个区域的活动目的和幼儿的关键经历,投放、添置不同层次的材料,如此老师就会掌握重点,有重点的观察、指导。3)制定必要的区域活动规则,保证活动时的秩序。如规定入区的人数,拿放材料的要求,如何样交换活动区,使幼儿能够自觉恪守活动区规则,约束本人的行为,有序的活动。规则最好是老师和幼儿互相讨论的结果,并以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出现,老师能够启发幼儿本人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如此小孩们就能主动地恪守规则。老师能够提示幼儿每周必须进主指导区活动一次,因而,幼儿何时选择进哪个区,或者重复选择同样的区域,在幼儿完成主指导区的前提下,老师能够给小孩更多的自主。这三种教学方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能够按照教育内容灵敏地运用,能够先集体后小组,或先小组后集体;也能够先集体后区域,或先区域后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