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通用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通用12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通用12篇)2022-12-12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通用12篇)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篇1执教:蒋亚明一、教学目的:1、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 天时地利,扬长避短。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 经过的方法。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证 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二、教学重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 地利,扬长避短。三、教学难点:使学生领悟到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应该希望曹操取得赤 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实现中国的统一。四、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有关三国演义故事集五、教学时
2、间:第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解题引趣,导入 新课。1、解题。(1)请齐读课题赤壁之战(2)“赤壁”是地名,你能否把题目变成一句话。(在赤壁进行的一场战役。)(3)请把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的结果加进去说一说。(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周瑜 获胜,曹操战败。)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古词激趣。1、课件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背景:苏轼赤壁赋)2、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不管是奔流不息的大江、 气壮山河的歌曲,还是流芳千古的诗篇,都诉不尽三国的英雄豪 杰。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三国,走进历史,用心去感受战争的 硝烟和智慧的力量。二、复习旧知,健脑热身。1、同
3、学们对三国的历史都很感兴趣,那么你们是通过什 么途径和方法来了解这段历史的?2、课件出示以下“健脑操”,指名回答:a.赤壁之战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改编的。我 知道它的作者是()ob.既然是改编的,那么你知道和原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 化,改动了哪些情节?c.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 。3、讲诉有关赤壁之战的笑话一则,引出课文主要 内容,并指名回答后齐读:赤壁之战主要叙述了(),()率领8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在老将()的帮助下,用()和 ()的方法,以少胜多,大败敌军于()的历史故事。三、创设情景,明确任务。1、创设情景:如果赤壁之战发生在现代,战争的双方肯定会在战前 战后举行各自
4、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就让时光交错,给曹操、周瑜 和黄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场惊心动魄的著 名战争。2、明确任务:ao全体同学都有权利扮演小说人物或媒体记者。bo根据三国演义和赤壁之战的特点,确定自 己记者身份的单位名称,填在空白的“记者证”上并佩带好记者证。co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来练习复述课文内容。四、大胆质疑,学会复述。1、重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战前一段、战时和战 后一段。)2、品读课文,大胆质疑,准备好要提的问题。3、指名学生分别扮演曹操、周瑜和黄盖,其他学生扮演 记者,先分四人小组模拟”新闻发布会二4、教师主持“战前新闻发布会二(指名学生扮演小说人 物
5、,自由问答,结合课件教师随机小结人物在战争开始前的不同心态。)5、“战前新闻发布会”结束,课件展示战争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感受战争场面,体会曹操兵败的主要原因。6、让学生先研读课文,准备问题,小组交流,再用同样的 形式举行“战后闻发布会”。(自由问答,结合课件教师随机小结人物在战争结束后的不同心 态和感悟。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东吴军队最终能以少胜多的各种原因。)7、课件显示“三国鼎立图”,体会赤壁之战重要的历史意 义。8、评出“对答如流奖”和“最佳记者奖”各一名,奖给每 人三国演义一本。鼓励其他同学关心历史,大胆质疑。五、课外探究,升华情感。1、课件出示记者任务,任选一项完成:a.分析东吴军队取胜的
6、主要原因。b.写出主要人物个性特点的分析报告。c.用一段话描绘出当时火烧赤壁的惨烈场面。d.将本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短文。e.以赤壁之战为题,完成一幅连环画。f.假设你是曹操,请拿出你的作战方案。g.发挥想象,改编四大名著中的任一章节。2、课件显示教师的“读后感”,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以 此结题:“不管战争多么精彩,它始终是血腥的!即使英雄杀敌无 数,他们也都将成为历史!我们可以崇拜英雄,但没有必要模仿他们! 我们不可以忘记历史,但更应该珍惜现在,保护和平!沐浴江南雨季之缠绵感受似水年华之无奈享受千年古镇之浪漫体会桃李漫天之快感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篇4之二王丽萍教学目标:1、查阅资料,对课文的
7、时代背景有个了解,学会自学。2、初步学会10个生字,理解26个新词语的意思。3、初步读懂课文,理清思路。4、分段,学懂一、二两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课文。教学难点:赤壁之战双方的形式,采取火攻的原因。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周瑜在赤壁,以3万兵力打 败80万曹军。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二段。3、理清课文思路,分清段落。教学过程:一、揭提导入1、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 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2、这几句是我国哪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最开头的几句词?三国 演义。3、三国演
8、义大家都不陌生,同学都看过电视,并课前查阅 过许多资料,请同学说说你了解到的一些三国演义的知识,如时 代背景,主要人物都可以。4、学生上来介绍。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赤壁之战就是根据这部我国著名的小说 中的第49、50回的章节改变过来的。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作好标 记。(2)、通读课文,哪些一学懂了?哪些不理解?2、交流自学情况,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有些暂不解答,以 便进一步学习时重点考虑。可能有的学生要提出以下问题:(1)曹操有很强的实力,为什么会败给周瑜?(2)曹操是一个很聪明的将领,他能想出把战船连起来对付东 吴,为什么就没有觉察出
9、东吴的计策?(3)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上来写在黑板上) 三、讨论分段,沥青课文条理。1、再读课文,课文按什么来写得?可分几段,说明理由。四、深入学习,理解第一段。1、自学互学,讨论思考。自读,齐读,抓住哪些词句,读懂了什么?哪些不理解的?2、交流出示句子: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 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理解“调兵遣将” 和“隔江相对”并按照地图标出方向规定,画出曹、周两军对阵的示 意图。(通过画图直观了解两军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理解周瑜为什 么想到用“火攻”方法及曹操打败的原因。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话示意 图。)板书:隔江相对3、读,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
10、么?五、深入学习,理解第二段。曹操早已对江南的东吴虎视眈眈,蓄谋已久,这次他认为时机成 熟,终于挑起了这场战争的开始。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段。1、自学第二段,你读懂了哪些词句?2、检查自学情况。思考: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出示句子:(1)周瑜说:“曹军80万,我军才3万,相差太远了。 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 接船尾,把船连在一起,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板书: 80万3万(2)曹操的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 船不可。A、理解“非不可”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必须)B、坐不惯船,却还要坐船,曹操是怎样解决这个矛盾的?(连 接战
11、船)C、书上是怎样写曹操兵士连战船的?D、如有录象,就看一下连船后战船是怎样的及曹操当时的表情 说话的语气,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议论。(可以看出曹操很傲慢, 轻敌,不可一世)“火攻”是东吴将领黄盖分析形势后,精心制定的,(板书:火 攻)可是周瑜说这一仗怎么大还得想个计策这说明什么?(周瑜对问 题考虑得很周到)。2、读课文这段重点写了什么?(战斗准备)六: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同学通过自查资料掌握了许多三国 演义中的人物及内容。为我们学习赤壁之战奠定了基础。在学 文时,我们主要是同学自学,讨论,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从整体 到局部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下节课我们还具体学习文章最精彩的 部分,周瑜和
12、黄盖如何实施他们的“火攻”计划的,而曹操又是如何 失策的。七: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篇5篇一设计理念:以“火攻”为切入口,以说“计策”为主手段,引领学生关注琢 磨课文语言,于语言的体会中感受人物的智慧,故事的魅力,表达的 方式,从中激发学生阅读历史类故事的趣味。教学目标:1 .通过就词解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课重点字词。2 .通过概括文意、概说计策,学会简练复述文本的方法。3 .通过重点语句的体会,感受三国人物的鲜活形象,从中受到 人文熏陶。4 .通过深层质疑,引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时间:两课时教程预设:一、揭题导入(包括课前).播放三国演义
13、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1 .谈三国故事(重在学情的了解,便于学习的调整).引赤壁之战解赤壁: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赤壁山险峻而又 雄伟,临江是拔空昂立的崖头,犹如战马扬蹄,踏破万顷烟波,石壁 西侧镌刻着的“赤壁”二字,相传为东吴大将周瑜所书,力盖千钧。说题意:(要求说得清楚简要)二、初读感知1 .放声读文,了解大意。2 .质疑问难,了解学情。(重在不懂的字词;不太常见的词句。)反馈:1 .字词:顺学字词划词,读词,有没有不懂的?调兵遣将(遣的字形?谁?驻)丢盔弃甲(谁?逃)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不计其数无心应战率领抵挡计策缆绳(在于培养学生灵活理解词语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字典
14、、参考的等现成的答案。).内容自由概括;围绕标题概括;围绕标题完整概括。(培养学生概括说话的能力。)三、深究火攻1 .为什么火攻是个好主意?(以此带动全文的学习)自由发表黄盖的话:读好黄盖的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胸有成竹地诚心诚意地恭恭敬敬地得意洋洋地?读懂黄盖的话:黄盖的话道理何在?为什么相持没好处?只要用火攻,想逃也逃不了?联系前文.赤壁之战火攻打败曹操,还有一步很重要的是什么?黄盖的假降信说东吴兵少说后面为什么没用冒号?黄盖会怎么说?2 .黄盖的计策:说了一遍?非常满意一一妙计!黄盖会怎么说?说清要点。自由准备:做上记号:哪些地方必须说清楚的?自由练说:同桌互说:一说一听,提出意见。(分
15、角色)推荐示范集体评议:清楚,简练.计策妙不妙?析原因,探性格。读文中语句,验证体会。为什么3万打败了 80万?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黄盖的足智多谋曹操的狂妄自大、骄傲心态3 .为什么不写清妙计?只用了四个字:说了一遍?写法:不重复、留下悬念,激发兴趣。小说作者罗贯中(以上各环节重在于文中相应语句的体会,朗读、感受,使学生 具体情况调整学习内容,在说的过程中带动文本重点语段的学习,同 时达成单元复述的重点训练。)四、课外拓展其实文中有好多问题的?文中省略了很多情节。课外阅读故事交流说故事谈人物背古诗谚语、歇后语等等。(重在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课外阅读落实 到位,学生读有所得。)
16、olor=#ff0000 篇二教学目标:1 .学会按照提示语简要地复述课文。2 .初步学会根据要求缩写课文的有关段落。3 .学会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4 .懂得战争的胜利要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5 .引导课外延伸,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重点难点:1 .按提示要求简要地复述课文。2 .领悟战争留给我们的启示,体会课文安排材料之匠心。(1) 排:3课时第一课时:简介时代背景,初读课文,学习14自然段,初步 掌握单元提示的要求进行简要地复述。第二课时:再现黄盖计策,并作简要复述,对照读懂5 11自然 段,体会计策之妙,领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第三课时:进行单元重点项目的训练,能简要地复
17、全文,并缩写 部分课文。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创设-探索讨论-激励参与-求异探新探索问题目标指向适时点拨 拓展延伸学生:引发思考-探索讨论-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质疑问难明确指向解决问题巩固延伸教学过程:一、学习回顾,质疑导入二、读关键句,目标定位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黄 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 办。(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问题?)三、学习5-11自然段,探究计策内容1、自读课文511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想,有必要还可以动笔划划,做做记号形式:个人一-小组2、交流”计策的具体内容”(要点略)3、再读关
18、键句,体会课文安排材料之巧妙四、再读511自然段,体会计策之“妙”之“周到”1、从实战效果的角度,你对黄盖的计策作怎样的评价?2、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511自然段,找找有关语句,说说计 策中的哪一点想得十分巧妙,安排得十分周到?2、从课文入手,概括主要内容:(1)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何?(能否用课文中的比 方告诉对方)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鸡蛋碰(击)石头)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以少胜多)(3)把“以少胜多”也加进题目中说一说。(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 战,东吴 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结果周瑜获胜,曹操战败。这是一 场以少胜
19、多的战役。)(4)出示写有上面这段话的幻灯片。问:大家看,这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5)作为本课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它还缺点什么?(东吴周瑜是如何取胜的?)(6)那么东吴是如何取胜的呢?(用火攻打败曹操的。)把“火攻”加进去再说一说。出示第二章幻灯片:(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 战,东吴 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周瑜用火攻打败曹操,。这是一场 以少胜多的战役。)(8)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是从什么入手来概括课文的? (课题)(9)今后在阅读写事的文章时,可以从课题入手,用提问题的 方法,逐一加入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 概括主要
20、内容。(10)进行简要复述(二)、分析东吴取胜的原因在于先发制人、知己知彼,充分利 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小组讨论】(自读、小组讨论)3、交流,结合朗读(要点略)五、总结,探究启示1、东吴3万人为什么能打败曹军80万人?2、拥有80万大军的曹军为什么会遭到如此的惨败?六、创设情境,引导研究性学习篇三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号称”、“计策”、“失信”、“自不 量力”、“调兵遣将”、“不计其数”、“丢盔弃甲”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及骄 兵必改的道理。能按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周瑜的军队用了哪些具体办法打败曹军;按问题 阅读课
21、文,抓住主要内容。教具准备:1、一张三国时两军地理位置示意图。2、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提示课题,简介背景,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讲 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简要复述火攻经过。第三课时:复述,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做练习题。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通过对赤壁之战前面三个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 东吴的周瑜要火攻曹操的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的后面部 分,请同学们打开这篇课文。二、讲读课文(一)齐读第四自然段,然后默读、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既然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马上去火攻就行了呗,为什么 还
22、要想个计策呢?(火攻是个好主意,但是由于两军隔江相对,曹操 人多势众,防范又很严,强攻是不行的。要火攻就必然要在曹军不防 的情况下去接近曹军。怎样才能过江去接近曹军,使曹军不防而攻打 曹军?所以必须要想个巧妙的计策,用智谋火攻。)2、“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这句话说明什么? “就 这么办”是指的什么? “怎么办”这里说没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说明周瑜赞同并采纳了黄盖的计策。指按黄盖的计策办。没 有写出来的好处:略写,节省笔墨;制造悬念,引起兴趣。)(二)讲读课文5T1自然段。究竟黄盖的计策是什么?周瑜是 怎样按黄盖的计策火攻曹军的?(板书:东吴一-火攻-曹操)请 同学们自由小
23、声读一读课文的5T1自然段,看看书中插图,对照课 后第3题思考,可用笔在书上划批,也可同桌议论。1、集体讨论:你认为周瑜火攻曹军是分几步实现的?(从整体 入手,指名学生概括回答,并逐一进行五个步骤的板书:黄盖投降、 选时北进、兵船在后、点火烧船、周瑜追杀)2、细读课文,深入讨论周瑜火攻曹军的每一个步骤。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一步“黄盖假降二先指名读,然后提问:从信中,你们认为黄盖去投降是真的还是假的?曹操认为是真 的还是假的?你是从这节的哪句话看出来的?曹操“欢喜得了不得”说明了什么?(板书:麻痹轻信)。黄盖的这封信为什么会使老谋深算的曹操麻痹轻信呢?(因为 黄盖的信是为了促使曹操相信,以便有机会
24、接近曹军,这是经过东吴 深思熟虑的,他们精心研究了曹操,抓住了曹操狂妄自大、不可一世、 喜欢奉承等弱点。在信中说东吴弱小,不是他的对手,又贬低周瑜而 称赞曹操,最后还表示了投降诚意。曹操见黄盖是东吴名将,信内又 说得真诚,还说要带兵士和粮草来投降,这就可增强自己势力,削弱 东吴力量,焕散东吴军心。加上他通过探子的情报,盘问送信的人未 发现破绽,因此,曹操相信了黄盖的信。)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二步“选时北进二黄盖取得了曹操的信任,有了接近曹军的机会,那么什么时候 北进为好呢?为什么要选“东南风很急”这一天呢?说明了什么?(主要是 便于从南岸向北岸顺风行船。风大一方面可使船速更快,以免曹操发 现问题
25、,便于尽快火攻;一方面可使火燃大,火攻的效果就大,既烧 连环船,还能借风吹的力量,烧到岸上兵营,把曹军烧得更惨。说明 了东吴是经过周密策划的。)曹操有否防备呢?你从课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有防备。曹操 亲自到船头查看,有巡逻的兵士,发现情况向曹操报告。)当曹操看到挂着“黄”字旗的船向他开来,既然有防范,为啥 不出击,还笑呢?他这一笑,与前面的“欢喜”有啥区别?说明了什 么?自读曹操笑着说的话,先理解以下词语意思,接着理解句意,然 后再回答这道题。“失信”什么意思?(说话不算话,失去了别人信任。)“没有失信”呢?(说话算话,得到别人信任。)“果然”什么意思?(真的,果真,的确,确实)你是怎样理解曹
26、操说的这句话的?(黄盖说话算话,没有骗我, 写信来投降,现在真的就来了。)然后回答曹操为什么要笑,这个“笑”表示什么,与前面的“欢 喜”在心情上有啥区别。(让学生联系前文理解,前文说曹操接信后,只是“欢喜”,但 黄盖还没行动,所以不放心。他站在船头迎风眺望,一方面说明他有 警惕,亲自查巡,一方面也说明他在等黄盖带兵士和粮草来投降,心 里不踏实。这一天,看见挂着“黄”字旗的船来,就认为黄盖说话算 话,果然来投降了,所以“笑” 了,这一 “笑”说明他放心,心里悬 着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同时,还说明他对黄盖失去了戒备,而深信不 疑。由于曹操对黄盖的深信不疑,对东吴北进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 东吴精心策划
27、的火攻之计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板书:深信不疑)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三步“兵船在后二默读思考,东吴去火攻一共准备了几种船?这几种在火攻中各 派什么用场?(在书上勾画批注)二十条大船干什么用?如何点燃? 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这些船里装的易燃物品,而用“不是也不 是而是”这个句式来写出?你明白了什么?(这是针对假降信上的内容来写的,究竟是不是装的兵士和粮草呢?用了 “不是”、 “也不是”,用“而是”特别强调是装的火攻用的易燃物品。同时,这个句式也暗示着:曹操,你估计错了,你高兴得太早了。让我们明 白了黄盖是假投降,真进攻,字里行间还带有幽默讽刺曹操上当了的 味道。)用小船干什么?(点火后上小船撤退。)
28、用兵船干什么?(装 兵士,追杀敌人。)东吴准备得这样充分、周密,当黄盖的船已快速向曹操冲来的 情况下,曹操的态度如何?说明了什么?(板书:高兴不防)(4)学习、讨论计策的第四步“点火烧船二一方作了如此充分周 密的准备,另一方又无防备,此时正是东吴进攻的时机,东吴是怎么 火攻的?结果怎么样?请默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结合看文中插图, 边看边思考,边注上符号,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回。集体讨论:东吴是怎么火攻的?结果怎么样?可穿插以下的小问题:为什么黄盖要在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时下令点火?(说明连 点火的距离也考虑得很具体。因为离得太远烧不到连环船,离近了易 被发现,不利火攻。)课文中的哪些词
29、句写出了火攻的威力?从这些词句中你看出 了什么?在书上注上符号。(火攻厉害,东吴的计策很不简单,火攻 厉害,风助火势,火助风威。曹操上当惨败)(板书:上当惨败)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五步“周瑜追杀”对逃上岸的曹操,东吴采取的什么办法?(周瑜带兵追杀)。不可一世的曹操此时的下场如何?(板书:带兵逃跑)3、小结提问:凡看过三国演义书的同学,都知道曹操在当 时是一个不可一世的深通兵法的军事家和足智多谋的政治家,但是, 在赤壁这一仗上,他为什么会败在弱小的东吴手下呢?而东吴为什么 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呢?出示小黑板:骄兵必败。东吴必胜原因:观察分析,知己知彼周密策划,麻痹敌人利用 时机,攻其弱点紧密配合
30、,攻其不备4、默读课文,结合板书,简要复述周瑜是怎样按黄盖的计策打 败曹军的?(先让自己复述,然后指名复述)三、启发激励: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究竟三国 鼎立是怎么回事?在那时还有哪些用兵如神、足智多谋的历史人物和 历史故事?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找三国演义的书来读。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篇6一、课文特点介绍: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历史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功打东 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这是我国历史 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看图详细复述课文。2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 容的方法。3通过学
31、习课文,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 知己知彼,利用地利扬长避短。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看图详细复述“火烧赤壁” 的经过。教学难点:学生缺少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及古代战争的知识。 有关知识,老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做些简单介绍。四、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思考:1故事里主要写了战役双方的哪几代人?2这次战役结果怎样?周瑜用什么方法取胜了曹操。(二)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给课文分段。读书、讨论、归 纳、按事情发展顺序,全文分四段。第一段:(1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第二段:(34)、第三段
32、:(5-10)故事的经过。第四段:(11): 故事的结果。(三)再读课文,概括各段段意.学习第一段,默读课文思考:曹操攻打东吴,做了那些准备,当时参战双方的局势怎样?板书:北岸曹军80万ojfKjOj/ j/j /长江fJ fj j fjfj fJ fJ j fj fj fj j j fJ南岸东吴3万概括段意:曹军南下攻打东吴,因兵士坐不惯船,就用铁索把船 连起来,准备渡江。1 .学习第二段,指名读课文。思考:着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概括段意:黄盖向周瑜提出火攻曹军的主意,并且献出了一个如 何打的计策。2 .学习第三段,读课文思考:东吴采用了正确的进攻策略,采取了几个步骤?1黄盖诈降2准备20条船
33、,都用幔子遮着,里面装着芦苇,上面扑上火硝、 硫磺、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说明东吴准备得十分充分)3火攻曹营概括段意:黄盖写信给曹操,加意投降,趁东南风,让装满了引 火材料的船向曹操的船冲去,使曹操的船和军营全烧了起来。3 .学习第4段概括段意:周瑜乘胜追击,曹操大败而逃。(四)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1、读一读所写的各段段意,(纵观全文,得到整体印象)2、把各段段意串连起来,删去重复,对全文来说是次要的内容。3、为了把句子连贯起来,句与句之间可少许加一些必要的词语, 有些词句可调换位置,使之成为完整通顺明白的一段话。主要内容:曹操率军攻打东吴,因兵干坐不惯船。就把船用铁索 连起来
34、,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假投降和火攻的计策,火烧曹营,曹操大 败而逃。(五)看图详细复述“火烧赤壁”的经过。(六)课后练习:1、用下面的字组词。遣()度()驻()瑜()遗()渡()注()愉()策()()()()窜()()()()降()()()()shu a i ( ) ji a ng ( ) xi a ng()率将降()ji a ng( ) ji a ng()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1)非 不可 (2)不是也不是而是3、写出各段的段落大意。4、复述“火烧赤壁”的经过板书设计北岸曹操80万(多)过于自信、轻敌长江火借攻东风知已知彼,扬长避短南岸东吴3万(少)准备充分,有智有谋。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篇7教学
35、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率领、调兵谴将、计策、波 浪滔天、眺望、缆绳、硫磺、不计其数、丢盔弃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的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 天时地利,扬长避短。4、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 大战经过的方法。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证 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长篇电视剧吗?这三国指哪三国? 这里边你最喜
36、欢的人物是谁?能跟大家说说吗?三国演义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由于各效其主,为了领土的 大小,他们之间进行了无数次的生死搏斗。每一次战役都充满了智慧 的较量与实力的比拼。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国演义中赫赫有名 的赤壁之战二、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1、出声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2、检查完成情况:读准下列词语:率领周瑜调兵遣将渡江计策波浪滔天眺望帷幔芦苇遮天蔽日硫磺缆绳丢盔弃甲(记忆字形,献策,解释“计策”)3、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课题的含义。4、检查学生的对课题的理解:(1)“赤壁”是地名,你能否把题目变成一句话。(在赤壁进行的一场战役。)(2)请把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
37、的结果加进去说一说。(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周瑜获 胜,曹操战败)5、从课文入手,概括主要内容:(1)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何?(能否用课文中的 话告诉大家)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鸡蛋一一碰(击)石头)成语:以卵击石(用在什么场合)(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以少胜多)(3)把“以少胜多”也加进题目中说一说。(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周瑜只 有3万人,曹操却拥有80万大军,结果周瑜获胜,曹操战败。这是 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问:大家看,这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5)作为本课的主要内容,
38、你觉得它还缺点什么?(东吴周瑜是如何取胜的?)(6)那么东吴是如何取胜的呢?(用火攻打败曹操的。)(7)把“火攻”加进去再说一说。(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周瑜只 有3万人,曹操却拥有80万大军,周瑜利用火攻的办法获胜,曹操 战败。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8)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是从什么入手来概括课文的?(课 题)(9)今后在阅读写事的文章时,可以从课题入手,用提问题的 方法,逐一加入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 概括主要内容。三、学习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1、赤壁之战,曹吴两军兵力如此悬殊,周瑜却可以反败为胜,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用了好计策,火攻的计
39、策是谁想出来的?他为什 么会想到这个计策?找到段落,画出重点的句子。黄盖认为火攻很有把握,应该怎样对都督周瑜说呢?读一读。2、曹操为什么要把船连在一起呢? “非做船不可”怎样理解?3、曹军坐不惯船,为什么又非要渡过长江不可呢?曹操想夺, 东吴肯拱手相送吗?解释“调兵遣将”、“隔江相对”(画图)4、曹操不怕东吴会用火攻吗?(过于自信、轻敌)5、课文前三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起 因、战前准备、对策)6、自渎课文前三段,按课文的顺序复述这三段的内容。7、复述。第二课时一、分析东吴取胜的原因。1、周瑜同意黄盖的计策吗?既然说火攻是个好主意,为什么还 得想个计策?(计划周密)2、火攻
40、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每一步都做了 什么?自渎课文4 11段3、汇报交流:(1)黄盖诈降曹操为什么会相信?(从信中分析、解词“自不 量力”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骄傲轻敌)(2)周瑜凭什么断定诈降计一定能成功?(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叫做知己。那么与此相反的呢? 知彼)指导读5段(3)黄盖为什么选在有东南风的那天发动火攻?(划出描写东南风的句子,探讨风与火、船的关系,火借风行, 风助火势、风推船移一一天时)指导读6-8,读时讲“眺一一望”,“果然”用在什么地方,你 试着用一次)(4)点火烧曹军,为什么在两里处点火?(欲防不能,措手不 及、火势旺盛地利)(5)结果怎样?理解“不计
41、其数”读9 10段,注意读出场面来。1、“火攻”分哪几步进行的?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一下每一步 中双方的表现?周瑜曹操黄盖诈降骄傲轻敌乘风攻敌信以为真火烧曹营死伤无数追兵掩杀丢盔弃甲2、黄盖诈降曹操为什么会相信?(从信中分析)3、周瑜凭什么断定诈降计一定能成功?4、充分了解对方心理、特点叫做知己。那么与此相反的呢?一 一知彼(板书知己知彼)5、黄盖为什么选在有东南风的那天发动火攻?(1)四人为一组用纸船演示一下东吴是如何火攻的?(2)在演示的同时思考:东吴都利用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又避 免了哪些不利之处?(3)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参与讨论。东南风天时曹操的人马驻扎在西北方向,东南风把火吹向西北地利曹
42、军铁锁连船易于火攻东吴发挥了擅长水战的优势而避免了长期相持、以少敌众的不一 之处一一扬长避短归纳板书: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7、大家再来读第三自然段黄盖的分析,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三)、发散思维,学习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赤壁之战。1、赤壁之战的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三国之间有混 战了七十二年,才最后由西晋统一了中国。请问:赤壁一战,你认为谁获胜好?(6)火攻到此结束没有?周瑜又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丢盔 弃甲”表面是说一一,说明当时的场面)读最后一段,注意读出对比的意味。(7)再读故事,复述给同桌听。(8)东吴都利用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又避免了哪些不利之处?(9)小组讨论(10)汇
43、报交流:东南风天时曹操的人马驻扎在西北方向,东南风把火吹向西北一一地利曹军铁锁连船易于火攻曹军不习惯坐船,水上作战东吴发挥了擅长水战的优势而避免了长期相持、以少敌众的不一 之处一一扬长避短三、发散思维,学习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赤壁之战。1、赤壁之战的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三国之间又混 战了七十二年,最后由西晋统一了中国。请问:赤壁一战,你认为谁获胜好?说说你的理由?2、曹操要想取胜,必须四、写作顺序指导: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火攻计策实施用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情脉络清晰、一目了然。我们在作文时也要做 到叙事清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去写。五、自由读课文,读你喜欢的部分。六
44、、布置作业:把“赤壁之战”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读三 国故事。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篇8借用鲁迅先生的话,作为我本次说课的开始。一一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样,课是人上出来得,上的 人多了,也便成了焦点。教书5年,听过将近10位老师上这一节, 其中的感受林林总总、各有千秋。归结为一句话:上好一堂课,难! 上好一堂好课,更难。一、教材分析赤壁之战,这是一则历史故事,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 演义第四十九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的。它记叙了东汉末年, 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 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它告诉人们知己知彼,看准敌人的弱 点,发
45、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克敌制胜。同时,本文又是第七单元的首 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会简要的复述课文。而要学会复述课 文,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明 白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取其精华,去其无用。因此,在考 虑如何设计教学时,必须围绕一一(熟悉课文,理清脉络,为复述课 文打下基础)这一训练重点展开。此外,赤壁之战一文虽叙事较长,但内容丰富,条理清楚, 道理深刻。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语 言训练和接受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二、本节课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教学中主要采用“开放式、主体式”教学法,让学生 熟悉课文,了解内容,提出问题,争论问题,而教
46、师通过问题,适时 点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感悟、重积累、 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指导思想。1、演好“重头戏”这一课时教学主要围绕“说英雄、论英雄、谈英雄、评英雄、成 英雄”展开,是本节教学的重头戏。(1)、课的开始,以一道普通的数学判断题打开本节课的话茬。 以少胜多,点出了这场战争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事实也证明这一点是有效的。(2)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这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的一个新 动向。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是一部排得非常出色的影片。借用此剧 的主题曲,一方面让学生领略三国时期刀光剑影,群雄纷争的壮阔场 面。另一方面,引出本文的重点一一争论谁是英雄。(在此要说明一 下:英雄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定义。)是周瑜,是黄盖,是曹操。并允 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结合课文的分析,据事论事。从本文内容所 反映出的,称的上英雄的应当是周瑜、黄盖。(3)对于一篇较长的课文来说,如果没有一条主线,任由学生 讨论,所形成的结果往往是散沙一盘,没有主次。因此,切中要害, 适时提问。就成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