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第三版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危机管理题与问题1658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版第三版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危机管理题与问题16587.docx(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版 第三版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危机管理题与问题、信息资源、设施与工具、项目、过程与活动、人员与机构、政策等)及其关系进行开放式本体化语义化表示,对基于语义关系和应用关系的知识对象及其关系进行集成化揭示,对基于应用场景和个性化选择的知识对象进行开放链接和集成化动态调用,对相应的集成化的身份进行认证、使用授权和使用审计进行网络化服务。4 结语对于知识的有效传播、应用与创造,人类对泛在知识环境的实现一直梦寐以求。但是上述研究只是在宏观上对DL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管理原则与策略,如何使Web2.0的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真正融入DL的知识构建中来,是今后我们需要探索的主题方向。(上接第
2、二版)问题、内容对象、应用过程进行动态地、主观地、个性化地和目的化地交流交互的知识系统。3.1.2效用取向。基于新的功能定位,DL应该采取将知识内容、应用过程和用户群体有机集成的服务机制,以便支持用户群体在应用过程中对知识内容的发现、解析、交流和组织,从而有效地支持知识的利用、传播、创造。为此,DL应该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驱动,根据用户群体和应用过程的需要来收集、组织和利用各种知识内容,来组织、开发和利用各种服务,而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信息形态和资源体系,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信息服务形式或机制,去构建一个将用户群体和应用环境有机纳入其中的开放知识组织体系;并依靠这个体系来推动知识服务的流畅进行和
3、用户群体的有效体验,从而提高DL对用户的知识发现、交流、分析、组织和管理能力,最终实现知识的传播、应用与创造。3.1.2 数字图书馆建设机制的重新定位DL产生于数字化信息化的资源建设机制基础上,侧重于信息形态和服务形式。为了适应泛在知识环境的发展,DL应采取基于用户的开放建设机制12。首先,将泛在知识环境中的任何资源或系统都视为一个独立于位置和平台的开放模块,DL本身也是一个模块,它能以开放的网格架构集成其他服务系统,也能被其他系统所集成,由此形成一个交互式的服务联盟虚拟数字图书馆(virtual digital library,VDL)。其次,充分利用Web2.0的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
4、将其开放地集成到DL的知识构建中来,使知识内容、应用环境和用户群体有机地交互13。再次,DL服务机制应尽可能利用开放描述、语义解析、公共发现,其系统服务模块也应尽可能利用开放描述、开放程序和开放源代码系统,以支持被其他系统所集成、复用和定制。为此,就要建立基于Web Services的DL资源登记与发现机制,进而实现基于Web Services的开放集成与组合服务,以此不断提升自己对用户知识传播、应用和创造的贡献力和竞争力。我们可把DL这种开放建设机制暂称为“知识泛在机制”。3.2 选定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取向泛在知识环境基础建构的网格化、组织系统的协同化、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特征14,要求DL所构建
5、的知识服务系统应该是一个包罗此境“万象”的开放系统,这正是有关专家提出的“将图书馆融入用户知识过程”、“将DL建设成为有机的知识协同体15”的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而且,随着escience、e1earning、eresearch、eknowledge等e环境的发展,不但促进了泛在知识环境的兴起, 而且为这样知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便利。这包括对知识内容、应用环境、用户群体所包含的各种对象(主题与问题、信息资源、设施与工具、项目、过程与活动、人员与机构、政策等)及其关系进行开放式本体化语义化表示,对基于语义关系和应用关系的知识对象及其关系进行集成化揭示,对基于应用场景和个性化选择的知识对象进行开放链
6、接和集成化动态调用,对相应的集成化的身份进行认证、使用授权和使用审计,以及对用户利用的知识对象进行网络化服务。4 结语对于知识的有效传播、应用与创造,人类对泛在知识环境的实现一直梦寐以求。为此,人们对DL知识泛在机制寄矛殷切希望。但是上述研究只是在宏观上对DL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管理原则与策略,如何使Web2.0的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真正有机地融入DL的知识构建中来,是今后我们需要开拓探索的主题方向。开放知识组织体系;并依靠这个体系来推动知识服务的流畅进行和用户群体的有效体验。3.2 选定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取向泛在知识环境基础建构的网格化、组织系统的协同化、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特征,要求DL
7、所构建的知识服务系统应该是一个包罗此境“万象”的开放系统,这正是有关专家提出的“将图书馆融入用户知识过程”、“将DL建设成为有机的知识协同体”的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而且,随着escience、e1earning、eresearch、eknowledge等e环境的发展,不但促进了泛在知识环境的兴起, 而且为这样知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便利。这包括对知识内容、应用环境、用户群体所包含的各种对象(主题与问题、信息资源、设施与工具、项目、过程与活动、人员与机构、政策等)及其关系进行开放式本体化语义化表示,对基于语义关系和应用关系的知识对象及其关系进行集成化揭示,对基于应用场景和个性化选择的知识对象进行开放
8、链接和集成化动态调用,对相应的集成化的身份进行认证、使用授权和使用审计,以及对用户利用的知识对象进行网络化服务。4 结语对于知识的有效传播、应用与创造,人类对泛在知识环境的实现一直梦寐以求。为此,人们对DL知识泛在机制寄矛殷切希望。但是上述研究只是在宏观上对DL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管理原则与策略,如何使Web2.0的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真正有机地融入DL的知识构建中来,是今后我们需要开拓探索的主题方向。(上接1、4版中缝)| 尿量:1000-2000毫升/24小时,24小时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生理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或应用利尿药后。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疾病等。 | 2
9、4小时尿量夜尿量:500毫升 ,夜尿指晚8时至次日晨8时的总尿量,一般为500毫升,排尿2-3次。若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且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成为夜尿增多。生理性夜尿增多与睡前饮水过多有关;病理性夜尿增多常为肾脏浓缩功能受损的表现,是肾功能减退的早期信号。除此以外,夜尿增多还可能是男性前列腺增生、老年女性子宫脱垂、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等原因所致。 | 尿红细胞数(RBC)正常值:0-3个/高倍视野 ,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血尿。尿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5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脓尿。尿中若有大量白细胞,多为泌尿系统感染。| 每日摄入钙:健康成人600-800毫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10、的钙供给量:成人600-800毫克/天,孕妇1200毫克/天,乳母2000毫克/天。乳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高。虾皮、海带,豆制品含钙较多。分馆动态信息的检索获取、知识的动态链接、信息与知识的组织与管理等,与这些应用领域的本体知识库、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网格等有机融合,与网络化知识化的业务过程有机融合,支持在应用领域层面的协同知识交流、知识组织和知识管理机制。面对用户新的知识需求,DL能否及时开发出新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机制,将成为其维持对用户有效性的关键。3 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原则泛在知识环境的未来不属于那些仅仅提供虚拟空间导航者,也不属于那些堆积数字信息者,而属于那些帮助人们获取、
11、利用所有知识者。可见,泛在知识环境既给DL带来了生存危机,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良机。这要求我们在认清DL内存局限性的同时,依据泛在知识环境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要求,来重新定位其发展取向,从而对DL的生存危机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原则。3.1 重新定位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效用和建设机制在信息环境下DL依靠数字化信息化机制,实现了跨越时空的信息服务功能,但在泛在知识环境中却受到了严峻挑战。这就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DL在新环境中的功能效用和建设机制。3.1.1 功能定位。基于新环境的知识泛在化特点,DL既应该是一个对信息资源进行知识内容组织、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工具,也应该是一个对知识活动过程中各个应用环节进行协同的
12、枢纽,还应该是一个知识应用者对应用(下接第三版)在泛在知识环境中发展带来下面的生存危机。2.1 泛在知识环境把数字图书馆带入新的知识空间泛在知识环境是个充满智能、知识无所不在的知识空间。在这个泛在知识空间中,无论知识的任何一种形态(数据、文献、信息、信息系统、若干信息系统组成的信息体系)和任何一层内容(知识元、知识单元、知识系统、若干知识系统组成的知识体系),还是知识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群体,都可能被本体化语义化,从而被协同地组织在一个可扩展的知识网络中,借此人们便可从各个层面多个角度来灵活地解析、链接、交互、组织、表现和利用知识内容。而产生于信息空间以资源网络作为基础建构的DL,能否及时和充分地
13、利用新的知识空间提供的机会来采取相应的发展机制和技术路线,将成为其保持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2.2 泛在知识环境将数字图书馆推向新的用户需求 在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的需求将是全方位和智能化的知识服务。一方面,用户在方便获取相关文献后,不但要根据应用问题的需要来挖掘其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及其相互的逻辑关系,发现自己不知道的结构和规律,而且还要根据应用目标,依据应用环境中的具体任务、过程、活动、设施、数据、知识来理解和应用这些挖掘出来的知识内容,并与其他相关或可能相关的内容和对象动态链接,构造出可重组可扩展和可视化的知识地图,形成支持探索、发现和交流的动态的个性化的知识空间,以帮助自己理解、应用和创
14、造知识。另一方面,用户总是在一定的应用领域进行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创造,用户需要将信息的检索获取、知识的动态链接、信息与知识的组织与管理等,与这些应用领域的本体知识库、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网格等有机融合,与网络化知识化的业务过程有机融合,支持在应用领域层面的协同知识交流、知识组织和知识管理机制。面对用户新的知识需求,DL能否及时开发出新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机制,将成为其维持对用户有效性的关键。3 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原则泛在知识环境的未来不属于那些仅仅提供虚拟空间导航者,也不属于那些堆积数字信息者,而属于那些帮助人们获取、利用所有知识者。可见,泛在知识环境既给DL带来了生存危机,同时也带
15、来了发展的良机。这要求我们在认清DL内存局限性的同时,依据泛在知识环境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要求,来重新定位其发展取向,从而对DL的生存危机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原则。3.1 重新定位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效用和建设机制在信息环境下DL依靠数字化信息化机制,实现了跨越时空的信息服务功能,但在泛在知识环境中却受到了严峻挑战。这就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DL在新环境中的功能效用和建设机制。3.1.1 数字图书馆功能效用的重新定位功能定位。基于新环境的知识泛在化特点,DL既应该是一个对信息资源进行知识内容组织、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工具,也应该是一个对知识活动过程中各个应用环节进行协同的枢纽,还应该是一个知识应用者对应用问题
16、、内容对象、应用过程进行动态地、主观地、个性化地和目的化地交流交互的知识系统11。效用取向。基于新的功能定位,DL应该采取将知识内容、应用过程和用户群体有机集成的服务机制,以便支持用户群体在应用过程中对知识内容的发现、解析、交流和组织,从而有效地支持知识的利用、传播、创造。为此,DL应该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驱动,根据用户群体和应用过程的需要来收集、组织和利用各种知识内容,来组织、开发和利用各种服务,而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信息形态和资源体系,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信息服务形式或机制,去构建一个将用户群体和应用环境有机纳入其中的开放知识组织体系;并依靠这个体系来推动知识服务的流畅进行和用户群体的有效体
17、验,从而提高DL对用户的知识发现、交流、分析、组织和管理能力,最终实现知识的传播、应用与创造。3.1.2 数字图书馆建设机制的重新定位DL产生于数字化信息化的资源建设机制基础上,侧重于信息形态和服务形式。为了适应泛在知识环境的发展,DL应采取基于用户的开放建设机制12。首先,将泛在知识环境中的任何资源或系统都视为一个独立于位置和平台的开放模块,DL本身也是一个模块,它能以开放的网格架构集成其他服务系统,也能被其他系统所集成,由此形成一个交互式的服务联盟虚拟数字图书馆(virtual digital library,VDL)。其次,充分利用Web2.0的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将其开放地集成到
18、DL的知识构建中来,使知识内容、应用环境和用户群体有机地交互13。再次,DL服务机制应尽可能利用开放描述、语义解析、公共发现,其系统服务模块也应尽可能利用开放描述、开放程序和开放源代码系统,以支持被其他系统所集成、复用和定制。为此,就要建立基于Web Services的DL资源登记与发现机制,进而实现基于Web Services的开放集成与组合服务,以此不断提升自己对用户知识传播、应用和创造的贡献力和竞争力。我们可把DL这种开放建设机制暂称为“知识泛在机制”。3.2 选定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取向泛在知识环境基础建构的网格化、组织系统的协同化、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特征14,要求DL所构建的知识服务系统应
19、该是一个包罗此境“万象”的开放系统,这正是有关专家提出的“将图书馆融入用户知识过程”、“将DL建设成为有机的知识协同体15”的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而且,随着escience、e1earning、eresearch、eknowledge等e环境的发展,不但促进了泛在知识环境的兴起, 而且为这样知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便利。这包括对知识内容、应用环境、用户群体所包含的各种对象(主题与问题、信息资源、设施与工具、项目、过程与活动、人员与机构、政策等)及其关系进行开放式本体化语义化表示,对基于语义关系和应用关系的知识对象及其关系进行集成化揭示,对基于应用场景和个性化选择的知识对象进行开放链接和集成化动态调
20、用,对相应的集成化的身份进行认证、使用授权和使用审计,以及对用户利用的知识对象进行网络化服务。4 结语对于知识的有效传播、应用与创造,人类对泛在知识环境的实现一直梦寐以求。为此,人们对DL知识泛在机制寄矛殷切希望。但是上述研究只是在宏观上对DL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管理原则与策略,如何使Web2.0的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真正有机地融入DL的知识构建中来,是今后我们需要开拓探索的主题方向。1 引言泛在知识环境是未来知识型社会实现知识生态平衡和知识经济高度发展所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它的产生以全人类知识的系统构建为基础,以知识网络的形成为重要标志。知识网络是由知识节点和知识关联构成的网络化知识
21、体系,是对人类知识文明保存和有效传播从平面向立体化、空间化、虚拟化拓展的必然结果,其实质就是知识空间结构的集合,具有共享性、整体性和增值性三个基本特征。在泛在知识环境产生中,知识网络不但可以通过知识载体来组织知识,而且还通过知识链将知识内容、用户群体和应用问题进行有效交互和链接,使人类知识得到全面有机组织,为人类跨越时空而方便、准确、快捷地数字化存取知识、网络化共享知识和创造化利用知识提供了保障。数字图书馆(以下简称DL)是知识组织的物理解,而知识网络是知识组织的情报解。在知识的数字化载体演进中,数据库是知识数字化载体的基础,可认为是初级阶段;DL是知识数字化载体的中级阶段;而知识网络是知识数
22、字化载体的高级阶段,它将知识组织的物理解通过知识链接技术实现为情报解。可见,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基于资源网络的DL正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需要进行必要的危机管理,来进化其功能和泛化其概念,以此催生知识网络的形成。下面就DL在泛在知识环境下面临的生存危机及其管理进行分析研究。2 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面临的生存危机当前DL模式存在着复制传统图书馆功能、束缚信息资源系统和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内在局限,为其在泛在知识环境中发展带来下面的生存危机。2.1 泛在知识环境把数字图书馆带入新的知识空间泛在知识环境是个充满智能、知识无所不在的知识空间。在这个泛在知识空间中,无论知识的任何一种形态(数据、文献、信息、
23、信息系统、若干信息系统组成的信息体系)和任何一层内容(知识元、知识单元、知识系统、若干知识系统组成的知识体系),还是知识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群体,都可能被本体化语义化,从而被协同地组织在一个可扩展的知识网络中,借此人们便可从各个层面多个角度来灵活地解析、链接、交互、组织、表现和利用知识内容。而产生于信息空间以资源网络作为基础建构的DL,能否及时和充分地利用新的知识空间提供的机会来采取相应的发展机制和技术路线,将成为其保持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2.2 泛在知识环境将数字图书馆推向新的用户需求 在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的需求将是全方位和智能化的知识服务。一方面,用户在方便获取相关文献后,不但要根据应用
24、问题的需要来挖掘其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及其相互的逻辑关系,发现自己不知道的结构和规律,而且还要根据应用目标,依据应用环境中的具体任务、过程、活动、设施、数据、知识来理解和应用这些挖掘出来的知识内容,并与其他相关或可能相关的内容和对象动态链接,构造出可重组可扩展和可视化的知识地图,形成支持探索、发现和交流的动态的个性化的知识空间,以帮助自己理解、应用和创造知识。另一方面,用户总是在一定的应用领域进行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创造,用户需要将信息的检索获取、知识的动态链接、信息与知识的组织与管理等,与这些应用领域的本体知识库、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网格等有机融合,与网络化知识化的业务过程有机融合,支持在应用领域层
25、面的协同知识交流、知识组织和知识管理机制。面对用户新的知识需求,DL能否及时开发出新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机制,将成为其维持对用户有效性的关键。3 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原则泛在知识环境的未来不属于那些仅仅提供虚拟空间导航者,也不属于那些堆积数字信息者,而属于那些帮助人们获取、利用所有知识者。可见,泛在知识环境既给DL带来了生存危机,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良机。这要求我们在认清DL内存局限性的同时,依据泛在知识环境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要求,来重新定位其发展取向,从而对DL的生存危机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原则。3.1 重新定位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效用和建设机制在信息环境下DL依靠数字化信息化机制,实现了跨
26、越时空的信息服务功能,但在泛在知识环境中却受到了严峻挑战。这就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DL在新环境中的功能效用和建设机制。3.1.1 数字图书馆功能效用的重新定位功能定位。基于新环境的知识泛在化特点,DL既应该是一个对信息资源进行知识内容组织、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工具,也应该是一个对知识活动过程中各个应用环节进行协同的枢纽,还应该是一个知识应用者对应用问题、内容对象、应用过程进行动态地、主观地、个性化地和目的化地交流交互的知识系统11。效用取向。基于新的功能定位,DL应该采取将知识内容、应用过程和用户群体有机集成的服务机制,以便支持用户群体在应用过程中对知识内容的发现、解析、交流和组织,从而有效地支持
27、知识的利用、传播、创造。为此,DL应该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驱动,根据用户群体和应用过程的需要来收集、组织和利用各种知识内容,来组织、开发和利用各种服务,而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信息形态和资源体系,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信息服务形式或机制,去构建一个将用户群体和应用环境有机纳入其中的开放知识组织体系;并依靠这个体系来推动知识服务的流畅进行和用户群体的有效体验,从而提高DL对用户的知识发现、交流、分析、组织和管理能力,最终实现知识的传播、应用与创造。3.1.2 数字图书馆建设机制的重新定位DL产生于数字化信息化的资源建设机制基础上,侧重于信息形态和服务形式。为了适应泛在知识环境的发展,DL应采取基于用户
28、的开放建设机制12。首先,将泛在知识环境中的任何资源或系统都视为一个独立于位置和平台的开放模块,DL本身也是一个模块,它能以开放的网格架构集成其他服务系统,也能被其他系统所集成,由此形成一个交互式的服务联盟虚拟数字图书馆(virtual digital library,VDL)。其次,充分利用Web2.0的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将其开放地集成到DL的知识构建中来,使知识内容、应用环境和用户群体有机地交互13。再次,DL服务机制应尽可能利用开放描述、语义解析、公共发现,其系统服务模块也应尽可能利用开放描述、开放程序和开放源代码系统,以支持被其他系统所集成、复用和定制。为此,就要建立基于Web
29、 Services的DL资源登记与发现机制,进而实现基于Web Services的开放集成与组合服务,以此不断提升自己对用户知识传播、应用和创造的贡献力和竞争力。我们可把DL这种开放建设机制暂称为“知识泛在机制”。3.2 选定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取向泛在知识环境基础建构的网格化、组织系统的协同化、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特征14,要求DL所构建的知识服务系统应该是一个包罗此境“万象”的开放系统,这正是有关专家提出的“将图书馆融入用户知识过程”、“将DL建设成为有机的知识协同体15”的理论基础和运作机制。而且,随着escience、e1earning、eresearch、eknowledge等e环境的发展,
30、不但促进了泛在知识环境的兴起, 而且为这样知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便利。这包括对知识内容、应用环境、用户群体所包含的各种对象(主题与问题、信息资源、设施与工具、项目、过程与活动、人员与机构、政策等)及其关系进行开放式本体化语义化表示,对基于语义关系和应用关系的知识对象及其关系进行集成化揭示,对基于应用场景和个性化选择的知识对象进行开放链接和集成化动态调用,对相应的集成化的身份进行认证、使用授权和使用审计,以及对用户利用的知识对象进行网络化服务。4 结语对于知识的有效传播、应用与创造,人类对泛在知识环境的实现一直梦寐以求。为此,人们对DL知识泛在机制寄矛殷切希望。但是上述研究只是在宏观上对DL的发展
31、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管理原则与策略,如何使Web2.0的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真正有机地融入DL的知识构建中来,是今后我们需要开拓探索的主题方向。论语二十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二十讲以帮助读者认识孔子、理解论语为目的,遴选诸多名家经典之作,如周予同、朱维铮、陈大齐、萧公权、钱穆、高明等等,分享他们对孔子思想的研究心得、对儒家文化核心思想的温暖亲近与深层体认,点面结合、雅俗共赏,于分歧中见真知,于感悟中益心智。庄子二十讲 庄子其文汪洋恣肆,其学无所不窥,其论博大精深,故普通读者径直展卷恐难有卓越精妙的领悟。庄子二十讲延纳前贤庄学研究之精华,梳理近现代庄学研究的基本脉络,凸显庄子学说对现代人的启迪价值,对我们研读庄子大有助益。康熙大帝本书以作者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从国际、平民、电视、公正和人文等五大视角出发,对康熙帝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遗憾缺失等一一进行阐述,视野开阔,情节跌宕,分析精当,给读者呈现出一位性格鲜明、大智大勇、文韬武略的千年一帝的丰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