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870269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ppt(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岗位知识、专业知识岗位知识、专业知识熊自新熊自新13975109779考试日期 2011年9月25日 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范围:识图、力学结构、施工技术、施工 组织与管理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案例题(包括问答题和计算题等)证书样本:授课内容:施工技术 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技术授课内容:土方工程 地基与基础脚手架工程及垂直运输设施砌筑工程 钢筋砼工程预应力砼工程 钢结构工程防水工程 装饰工程季节性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授课内容: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计划、网络计划)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的确定 施工平面布置图 资源计划施工专项方案 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三、项

2、目施工控制n施工控制的基本要求n施工质量控制n施工安全控制n施工进度、成本控制n施工现场管理n施工资料n四、新技术知识施工技术第一章 土方工程考试重点:1、基坑基槽开挖与支护2、基坑的排水与降水方法及选择3、验槽与地基处理4、土方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要求 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天然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天然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然不能恢复成原来体积,土的这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然不能恢复成原来体积,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即 式中式中 K KS S、K KS S土的最初、

3、最终可松性系数;土的最初、最终可松性系数;V1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m3m3;V2V2土挖出后在松散状态下的体积,土挖出后在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3m3;V3V3土经压土经压(夯夯)实后的体积,实后的体积,m3m3。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工程性质n某基坑体积为100 m3,如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为1.05,最后可松性系数ks/=1.03,则开挖后松土体积为()m3。n A 105 B 103 C 208 D n例题:已知基坑体积例题:已知基坑体积2000m2000m3 3,基础体积,基础体积1200 m1200 m3 3,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1.141.1

4、4,最,最后可松性系后可松性系1.051.05。问应外运多少松土?。问应外运多少松土?预留夯实土:预留夯实土:2000-1200=800 m2000-1200=800 m3 3;预留原土:预留原土:800/1.05=762m800/1.05=762m3 3;外运原土:外运原土:2000-762=1238 m2000-762=1238 m3 3;外运松土:外运松土:123812381.14=1412 m1.14=1412 m3 3。n3、某基坑体积为5000立方米。坑内基础所占体积为3000立方米,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30,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5。则该运走(C )立方米松土nA 3900

5、B 2600 C 4024 D 6500n5000-3000=2000n2000/1.05=1904n5000-1904=3096n3096*1.3=4024第二节 土方开挖与回填n一、土方开挖n(一)土方边坡 (a a)直线形)直线形 (b b)折线形)折线形 (c c)阶梯形)阶梯形 m=b/h,称为边坡系数。,称为边坡系数。坡度及坡度系数坡度及坡度系数(一)土方边坡(一)土方边坡 土方边坡坡度土方边坡坡度 1:m1:mB BH H土方边坡的大小主要与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土方边坡的大小主要与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边坡留置时间的长短、边坡附近的各种荷载状况及排边坡留置时间的长短、边

6、坡附近的各种荷载状况及排 水情况有关。水情况有关。m m称为边坡系数称为边坡系数土方边坡土方边坡n(二)土壁支撑横撑式支撑横撑式支撑桩墙式支撑桩墙式支撑重力式支撑重力式支撑土钉、碰锚支撑土钉、碰锚支撑 土壁支撑形式应根据土壁支撑形式应根据开挖深度和宽度、土开挖深度和宽度、土质和地下水条件以及质和地下水条件以及开挖方法、相邻建筑开挖方法、相邻建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设计。横撑式支撑横撑式支撑土壁支撑土壁支撑土钉墙土钉墙U形钢板桩挡墙形钢板桩挡墙n(三)基坑(基槽)开挖n(四)深基坑开挖n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7、的原则。验槽(补充)验槽(补充)验验槽槽的的概概念念:基槽(坑)开挖完毕并清理好以后,在垫层施工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一起进行现场检查并验收基槽,通常称为验槽验槽。验验槽槽的的目目的的是为了检验和判断土质(层)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有无异常情况,是否对地基要进行加固处理。验槽槽(坑坑)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v核对基槽(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v核对基槽(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v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形状。v对整个基槽(坑)底进行全面观察,注意土的颜色是否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有无软硬不一或弱土层,局部的含水量有无异常现象,

8、走上去有无颤动的感觉等。v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桩基、承重墙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3.验槽的方法验槽的方法n验槽的方法有观察法、钎探法、夯探法、洛阳铲探法、现场动静荷载试验法、土质检验分析法等。n(1)观察法n在挖好的基坑(槽)内观看,其侧壁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如何;基底是否挖到持力层(老土),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有无过干过湿情况,土的软硬是否一致,土的密实度是否一致,配合夯探是否有振颤现象和空穴声音。n如发现有此类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方案。(2)钎探法钎探法n将一定长度的钢钎打入槽底以下的土层内,根据每打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次数,间接地判断地基土质的情况。打钎分人工和机械两种方法。n打钎时,

9、每贯入30cm,记录锤击数一次,并填入规定的表格中。一般每钎分五步打(每步为30cm),钎顶留50cm,以便拔出。质量标准及安全技术质量标准及安全技术1.1.土方工程质量验收内容土方工程质量验收内容 (1)场地平整挖填方工程的验收内容v 平整区域的坐标、高程和平整度;v 挖填方区的中心位置、断面尺寸和标高;v 边坡坡度要求及边坡的稳定;v 泄水坡度,水沟的位置、断面尺寸和标高;v 填方压实情况和填土的密实度;v 隐蔽工程记录。(2)基槽的验收内容 v 基槽(坑)的轴线位置、宽度;v 基槽(坑)底面的标高;v 基槽(坑)和管沟底的土质情况及处理;v 槽(坑)壁的边坡坡度;v 槽(坑)、管沟的回填

10、情况和密实度。2.2.质量标准质量标准 项项序序项项目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查方法检查方法桩基桩基基坑基坑基槽基槽挖方场地平挖方场地平整整管沟管沟地地(路路)面基面基层层人工人工机械机械主控主控项目项目1标高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水准仪2长度、宽度长度、宽度(由设由设计计中心线向两边中心线向两边量量)+200-50+300-100+500-150+100_经纬仪,用钢尺量经纬仪,用钢尺量 3边坡边坡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观察或用坡度尺检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查一般一般项目项目1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 2020502020用用2m2m靠靠尺尺和和楔楔形形塞塞尺检查尺检查

11、 2基底土性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观察或土样分析 表表1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 安全技术安全技术 1、施工前进行场地清理,拆除施工区域内的房屋、古墓,拆除或改建通讯和电力设备、上下管道、地下电缆等;迁移树木,清除树墩及含有大量有机物的草皮、耕植土和河塘淤泥等。2、基槽(坑)开挖时,人工操作间距应不小于2.5m;采用机械作业时,挖土机的间距应大于10m。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3、坑沟边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1米以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米;沟槽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4、基槽(坑)的开挖严格按要求放坡。4、尽量避免在坑槽边缘堆置大量土方

12、、材料和机械设备。5、运输道路应平整坚实,坡度和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6、深基坑上下应先挖好阶梯或设置靠梯,禁止踩踏支撑上下;坑的四周应设安全栏杆或悬挂危险标志。7、基槽(坑)设置的支撑应经常检查有无松动、变形等不安全迹象,特别是雨雪后要加强巡视检查。第三节 地基的处理n一、换土垫层法n(一)砂地基和砂石地基n(二)灰土地基n二、振冲地基n三、强夯地基n四、地基的局部处理第四节 降水施工知识n施工排水 为了保持基坑干燥,防止由于水浸泡发生边坡塌为了保持基坑干燥,防止由于水浸泡发生边坡塌方和地基承载力下降,必须做方和地基承载力下降,必须做好基坑的排水、降好基坑的排水、降水工作,常采用的措施

13、是水工作,常采用的措施是明沟排水法和井点降水明沟排水法和井点降水法法。明排水法明排水法 开挖基坑或沟槽过程中,遇到地下水或地开挖基坑或沟槽过程中,遇到地下水或地表水时,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的上游,沿坑表水时,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的上游,沿坑底的周围开挖排水沟,设置集水井,使水经排水底的周围开挖排水沟,设置集水井,使水经排水沟流入井内,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沟流入井内,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施工排水(补充)施工排水(补充)对象:雨水、地下水。对象:雨水、地下水。要求:边坡稳定,坑(槽)要求:边坡稳定,坑(槽)底不受水浸泡。底不受水浸泡。方法:方法:在基坑(槽)开挖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在基坑(

14、槽)开挖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 沟,在沟下游设置集水井,汇集沟内积水,然后水沟,在沟下游设置集水井,汇集沟内积水,然后水 泵抽走泵抽走 做法:做法:1 1、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2 2、排水沟的横断面不小于、排水沟的横断面不小于0.5m*0.5m*0.5m0.5m,纵向坡度宜为,纵向坡度宜为1 1-2-2;3 3、集水井每隔、集水井每隔20-40m20-40m设置一个,其直径和宽度一般为设置一个,其直径和宽度一般为 0.7-0.8m0.7-0.8m,其深度终低于挖土面,其深度终低于挖土面0.8-1.0m0.8-1.0m。集水井降水集水井

15、降水井点降水法:井点降水法:在基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利用抽水设管,利用抽水设备连续不断的抽备连续不断的抽水,使地下水位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降至基底以下,直至基础施工完直至基础施工完毕为止。毕为止。二、井点降水二、井点降水现象:现象:当基坑(槽)挖土至地下水水位以下时,而土质当基坑(槽)挖土至地下水水位以下时,而土质又是细砂或粉砂,有采用集水井法降水,有时坑底下面又是细砂或粉砂,有采用集水井法降水,有时坑底下面的土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入基坑,这的土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种

16、现象称为流砂现象流砂现象。原因:原因:当基坑底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坑底的土就受到当基坑底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坑底的土就受到动水压力的作用。如果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动水压力的作用。如果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时,土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能随着渗流的水一度时,土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能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带入基坑边发生流砂现象。起流动,带入基坑边发生流砂现象。危害:危害:发生流砂现象时,土完全丧失承载能力,使施工发生流砂现象时,土完全丧失承载能力,使施工条件恶化,难以达到开挖设计深度。严重时会造成边坡条件恶化,难以达到开挖设计深度。严重时会造成边坡塌方及附近建筑物下降、倾斜、倒

17、塌等。总之,流砂现塌方及附近建筑物下降、倾斜、倒塌等。总之,流砂现象对土方施工和附近建筑物有很大危害。象对土方施工和附近建筑物有很大危害。流砂产生及防治流砂产生及防治易产生流砂的土易产生流砂的土a a、土的颗粒组成中,黏粒含量小于、土的颗粒组成中,黏粒含量小于10%10%,粉粒(颗,粉粒(颗 粒为粒为0.005-0.05mm0.005-0.05mm)含量大于)含量大于75%75%b b、颗粒级配中,土的不均匀系数小于、颗粒级配中,土的不均匀系数小于5 5;c c、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0 0。7575;d d、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30%30%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18、:a a、抢挖法、抢挖法 b b、打板桩法、打板桩法 c c、水下挖土法、水下挖土法d d、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e e、地下连续墙法。、地下连续墙法。流砂及其防治流砂及其防治人工降水法有人工降水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及渗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及渗井井点等。井点等。其中,轻型井点应用广泛。其中,轻型井点应用广泛。轻型井点的主要设备轻型井点的主要设备(1 1)管路系统)管路系统:滤管、井点管、:滤管、井点管、弯联管、总管。弯联管、总管。(2 2)抽水设备:真空泵、离心泵、)抽水设备:真空泵、离心泵、水气分离器。水气分离器。轻型井点轻型井点基坑

19、(槽)基坑(槽)大于大于6m6m或土质不良的情况可或土质不良的情况可以采用双排布置。以采用双排布置。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平面布置 当基坑或沟槽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宽度小于6m6m,水位降低深度不超过水位降低深度不超过5m5m时,时,可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端可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一般不小于沟槽宽度。延伸长度一般不小于沟槽宽度。轻型井点的布置轻型井点的布置 如宽度如宽度大于大于6m6m或土质不定,渗透系数较大或土质不定,渗透系数较大时,宜用双时,宜用双排井点,面积较大的基坑宜用环状井点;为便于挖土排井点,面积较大的基坑宜用环状井点;为便于挖土机械和运输车辆出入基坑,可不封闭,布置为机械和运输车辆出入基坑,可不封闭,布置为U U形环状形环状井点井点。平面布置平面布置高程布置高程布置井点管的埋置深度:井点管的埋置深度:H HH H1 1h hiLiL轻型井点管的降水深度轻型井点管的降水深度在考虑设备水头损失后,在考虑设备水头损失后,不超过不超过6m6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