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语文论文 语文老师应该研究点国学----关于语文新课程的一点思考(续)(共3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 语文论文 语文老师应该研究点国学----关于语文新课程的一点思考(续)(共3页DOC).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语文老师应该研究点国学-关于语文新课程的一点思考(续)一教师的素质要提高应该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基础。二,研究国学,并非盲目地崇古,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整理与探讨,给予正确地阐述与批评,既给它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又通过深入地把握其丰富内涵,更好地调整其在当代生活中的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三、从事国学研究,要注重实证,要敢于扎硬寨,打死仗。具体的研究内容、方法、步骤如下:首先谈谈哲学。自古言之:哲学是统领,文学是基础。我们若没有哲学的引导,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将会陷入一片黑暗和混沌之中,文学如果没有哲学的支撑,作品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腐朽躯体,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不讲哲学的
2、老师永远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名师,没有自己思想的老师永远成不了学生心灵的指路明灯。那么就此而言的哲学是指哪些方面的东西呢?提起中国的哲学,我们大多数人通常马上想起的就是老庄哲学,认为那就可以涵盖我国几千年的哲学范围。其实不然,老庄哲学严格地说只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部分,其实,儒、释、道都从自己的中心思想较完整的阐释了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派别的思想影响后世几乎所有的了解他们的受众。这些对于哲学的认识让我们在讲解许多文学知识时会变得游刃有余:论语中,吾日参省乎己,离骚中,虽九死其尤未悔的爱国主义,庄子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朴素的共产主义
3、,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悲观主义并且由此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去认识一大批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论衡的钱充,马说的韩愈,近代的冯友兰、夏眄尊、当代的李泽厚等等。再如西方的哲学家群像的链接: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俄里彼特斯、苏格拉底、柏拉图、荣格、康德、费尔巴哈、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苏霍姆林斯基、布鲁姆、布鲁纳这许多的伟大的思想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光明的同时,还有无穷无尽的快乐。也许,正如牛顿所言,我们都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去观察和了解世界,这会让我们更容易些。其次再回到文学典籍的研习,我就谈谈研究感想吧。扬弃,文学研究,切不可忘记经典。在选择文学作品时,当用时代的视界对古典作品予以恰当地删选。其中总包蕴着
4、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在研习时,我们必须进行删减,取其精华,真正做到修其身,养其性,而非繁文缛节的复古。马克思说: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只有革旧鼎新,才能永恒发展。扬弃,汲取国学之精髓,让我们在新与旧的交汇点上收获丰富。感悟,古人说:学不言而自得,讲的实际上就是我国古代文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感悟。进行文学的诵读,感悟亦是不可忽视的策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诵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音韵美,才能进入文章的内里,感受、品味,才能获得顿悟与积淀,获得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国学的经典文籍,无不文质兼美、含义隽永、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清人唐彪说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
5、我之文也。诵读、感悟,可以唤醒文学,陶冶心灵。延展,在研习文学典籍时不能窥其堂奥,只是觉得在诵读以外,还要根据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辅之以琴、棋、书、画,茶艺、戏曲的熏陶培养,从而增强国学底蕴、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体验者。所以文学诵读、熏陶才是国学研究的核心。再次,提到了文学,我们不得不研究一下文学的载体文字,以及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叫文字学,它研究文字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字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文字和社会、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印刷技术的关系等等。我们尤其是说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民国以前称为“小学”。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古老文字,地下出土
6、的资料表明它至少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根据汉字发展情况,汉字可划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秦隶是二者的分水岭。秦隶以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可分为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简帛文、玺印文、货币文。秦隶以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今文字从书体的角度可分为汉隶、楷书、今草、行书。研究文字可以明白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及源泉所在。然后,对于历史学的研习,要注意“以史为鉴”。对于长期以来把中学历史课作为副课的对象,我认为史学研究在今天更是空前的重要:漠视历史教育,于是产生上述国民不知国耻日的现象。反观世界,很多国家都将历史教育与民族的兴衰盛亡相结合,以至无处不在、无时不响的历史警钟,始终在他们的国民心中鸣响。且
7、不说美、英、法、俄等国,精心保护所有的战争遗迹,在历史教科书和科普、社科读物中不间断地加强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单就日本而言,他们对国民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已达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最近,日本地方政府不惜代价,不顾别国的严正抗议,再次同意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这正是他们重视历史教育的突出表现。而我们由于长期以来人为造成历史课边缘化,所产生的后果已不仅仅是青少年不知国耻日的问题了。这些缺少历史教育的学生,一旦踏上社会,既缺乏世界视野,在艰难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迷失方向,也难以融入浩浩荡荡的世界先进行列;又淡漠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文精神,以至难以塑造自己的人格力量,这一切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东风,从此重视历史教育,让历史警钟,尤其是国耻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