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专题02《小石潭记》实战训练 新人教版(共32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专题02《小石潭记》实战训练 新人教版(共32页DOC).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小石潭记一、(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题)阅读小石潭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
2、一项是_A悄怆幽邃 邃:深B为坻,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C斗折蛇行 蛇:蜿蜒曲折D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2)下列句子中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A而 潭西南而望 人不知而不愠B以 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C之 心乐之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D乃 乃记之而去 乃重修岳阳楼(3)下列对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A本文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了游览小石潭的全过程。B本文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属游记,都借山水之景表达了作者悲伤厌世之情。C一切景语皆情语,第段所表现出来的凄神寒骨源于作者内心的悲伤、凄凉。D本文是作者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而作。(4)把文言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答案】(1)C (2)D (3)B(4)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溪流两岸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A.句意:寂静的使人感到忧伤,也幽深极了。邃:深。解释正确。B.句意:形成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坻:水中高地
4、。解释正确。C.句意: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弯曲。蛇:像蛇那样。解释不正确。D.句意: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清:凄清。解释正确。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第一个“而”,表示修饰;第二个“而”,表示转折。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B.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以”,来。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C.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D.两个“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D。(3)本
5、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判断正误即可。ACD.分析正确。B.错误;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故选:B(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可,大约;许,表示约数;皆,都;空,在空中。句意为: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句中重点词: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互相交错;知,知道。句意为:溪流两岸
6、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二、(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12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表示数目不确定)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穿过,透)(2)【甲】文段中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3)翻译下列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文:(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但特点不同,【甲】文段水的特点是:;【乙】文段水的特点是: 。【答案】(1)C;(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4)水势大、水流急;清澈。【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8、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D正确;C有误,虽:即使。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思是: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该句写出了船行之快。“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该句也写出了船行之快。所以这两个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
9、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自,在、从。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句意: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点词: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句意: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文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大,“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流急。【乙】文中
10、的“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乙】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11、三、(2019年海南省中考题)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l2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答(与)谢中书书【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小石潭记8.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12、 )(2分)A.晓雾将歇(h) B.沉鳞竞跃(yo) C.参差披拂(c) D.佁然不动(ti)9.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五色交辉( ) 四时俱备( )青树翠蔓( ) 俶尔远逝(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实是欲界之仙都。潭中鱼可百许头。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2分)【答案】8.C 9. (1)交相辉映 (2)四季 (3)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 (4)忽然10.示例:(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11.清澈、透明、纯净。【解析】【8题详解】对于字音
13、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A项,晓雾将歇(xi)。B项,沉鳞竞跃(yu)。D项,佁然不动(y)。【9题详解】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四时”:四季。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同时注意双音节的词语,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如“交辉”对应的是“交相、辉映”。“翠蔓”对应的是“翠绿、藤蔓”。【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
14、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欲界”:这里指人间。“仙都”:仙境。“可”:大约。“许”:左右。【11题详解】题干要求说说两文作者笔下的水的共同特点。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可分析“清流见底”“水尤清冽”“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等句,通过正侧面描写,刻画出水清澈、透明、纯净的特点。【甲】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
15、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乙文】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
16、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
17、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四、(2019年重庆市A卷中考题)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小石潭记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
18、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9. 解释下列加点的司珸。(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3)俶尔远逝( )(4)以其境过清(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1.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B. 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C. 第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
19、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D. 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12. 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链接材料】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一遇和景,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注】仆:对自己的谦称。已:过一会儿。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因禁在圆形围墙之中。和景:温暖的日光。【答案】9. (1). 可:大约 (2
20、). 佁然:呆呆的样子 (3). 俶尔:忽然 (4). 清:凄清 10. (1)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两岸的地势象狗的牙齿一样相互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1. D 12. (1)柳家元写小石潭的美景,是为写自己被贬后的愤懑孤凄做铺垫,以乐景写悲情,也隐喻自己如美景被埋没的境地;(2)材料中“警如囚居圆土”“然终不得出”等句,也表达了对统治者排挤埋没人才的不满和嘲讽,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孤凄。【解析】【9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词汇的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
21、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可:大约。“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清:凄清、冷清。【10题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的能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两岸的地势像狗的
22、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重点词语:犬牙:像狗的牙齿。【11题详解】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和写作手法。D. “斗折蛇行”,是采用比喻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所以选D。【12题详解】考查主题思想探究。分析这道题需要结合柳宗元被贬的背景。小石潭记作者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情感。链接材料 “警如囚居圆土”“然终不得出”等句表现出对统治者的不满,表达了对统治者排挤埋没人才的不满和嘲讽,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孤凄。【参考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
23、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
24、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五、(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4分)小石潭记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
25、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3分)()(1)水尤清冽 冽:_(2)影布石上 布:_(3)隶而从者 隶:_18.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心乐之 马之千里者B.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C.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D.乃记之而去 乃石性坚重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
26、画一处)(1分)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B.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C.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
27、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答案】17.(1)凉(2)投射(照映,分布,散布)(3)随从18.C19.其岸势/犬牙差互20.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1.B【解析】:17.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根据句意可知:冽:凉。布:投射,照映,分布。隶:随从。18. A.代词/结构助词;B.代词,可译为“它”/在“如何”前面加强反向语气;C.都是“因为”的意思;D.于是/是。19.文言文节奏,要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
28、补”来停顿,以使语意明显。本题中,“其岸势”是主语,“犬牙差互”是谓语。20.翻译文言句子要抓住关键词语,如上句中的“斗”和“蛇”都是名词状语,注意词类的活用。另外还须适当补充和调整。21. “似与游者相乐”不是“作者与游人同乐”,而是“鱼儿与游人相乐”。【译文参考】: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
29、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一同去游览的人还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玄宗。随从跟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
30、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六、(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小石潭记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3.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31、项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快乐B.影布石上 布:映照C.斗折蛇行 蛇:像蛇爬行那样D.悄怆幽邃 悄怆:忧伤的样子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境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B.隶而从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C.不可知其源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D.乃记之而去 马之千里者(马说)1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文字从小丘到篁竹,从篁竹到水声,再从水声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B.文章描写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衬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C.作者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意在突出小石潭景色
32、幽静、冷寂的特点。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山水的描绘之中,委婉地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之情。【答案】:13.A 14.B 15.C【解析】13.A (乐:以为乐)14.B (B项,“从”都是动词,跟从。 A项,前句“以”,介词,因为;后句的“以”,介词,拿,把。 C项,前句的“其”,代词,指小溪;后句的“其”,语气助词,一定。D项,前句的“之”,代词,指小石潭的风景;后句的“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15.C(小石潭景色幽静、冷寂的特点,触发了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七、(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甲】 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
33、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 湖心亭看雪(节选) 张 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丙】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34、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7下列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中藻荇交横盖 / 竹柏影也 B雾淞沆砀天 / 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C潭中鱼可百许头 / 皆若空游无所依 D以其境过清不可 / 久居乃记之而去8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湖中人鸟声俱绝(隔绝)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边) D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9下列对选文文意理解概括与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选文都有叙事。甲文写的是夜游承天寺,乙文写的是到湖心亭赏雪,丙文写的是游览小石潭。B三则选文都写到了水。甲文写了
35、水中竹柏倒影的景致,乙文写天云山水一片混沌的景色,丙文写了水中鱼儿嬉戏的画面。C三则选文都融情于叙事写景中。甲文抒发了苏轼贬谪的悲凉,乙文抒发了张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丙文抒发了柳宗元贬官失意后的孤凄。D画线句子写景各有千秋。甲文运用比喻手法,富有情趣;乙文采用白描手法,形神兼备;丙文动静结合,游鱼与潭水相映成趣。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答案】:7C8D9B10(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共2分,关键词“但”1分,表达通顺明白1分。)(2)(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共2分,关键词“翕忽”1分,
36、表达通顺明白1分。)【解析】7. 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A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B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故答案为:C8.(A.念:考虑。B.绝:消失。C.西:向西。)9. 甲文没有写水。10.翻译文言句子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如句子中的“但”和“翕忽”。另外还须适当补充和调整。八、(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嶇,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
37、,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伯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
38、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 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注释】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罅:裂缝。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刺泼:鱼击水声。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 怕”“只怕”。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1)心乐之 乐:(2)不可久居 居:(3)不里许 许:12. 下列句子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其长尺许者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B. 乃记之
39、而去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C. 或投饼于左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D. 以其境过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14. 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间接描写水清澈的一组是()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写影潭底,清慧可怜。下深丈许,了若径寸。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A. B. C. D. 15. 【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1. 乐:以为乐 居:停留 许:大约12. D13. (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
40、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 14. B15. 【甲】文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乙】文表现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解析】1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乐”:以为乐。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2. 试题分析:D项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因为”之意。A前者代词;后者副词“难道”。B前者代词;后者助
41、词,用于主谓之间。C前者介词,引出处所,可译为“到”;后者介词“比”。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斗”“蛇”“明灭”“然”“跳达”等字词的翻译。“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判断句的翻译。14. 试题分析:文言文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一定要看准题干的“间接描写水清澈”一句。“水尤清冽
42、”“下深丈许,了若径寸”“喷吐冰雪”都是直接写水,所以答案为B项。15. 试题分析:比较阅读。要答好此题,首先要好好阅读两篇文言文,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注意分析具体语句,特别是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甲文可从抒发了作者凄苦忧伤的感情角度作答。乙文可从表现作者欢愉心情的角度作答。答此题,如果能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解答就更好了。【甲】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
43、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
44、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九、(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712 题。(14 分)【一】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三】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