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2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1课时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共5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 2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1课时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共5页DOC).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2 公顷和平方千米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公顷和平方千米,它们是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主要在于完善面积单位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并为学生解决生活中关于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提供支持。其中,教学重点是感知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表象。教科书特别注意选取了学生较为熟悉或标志性的场景作为学习素材。例如,在“公顷”的认识中选择了“鸟巢”的占地面积,在“平方千米”的认识中选择了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练习中,则有故宫、颐和园、教室
2、以及部分省、自治区的面积等材料,以帮助学生将土地面积单位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面积及“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常用面积单位,在图形面积的认识方法和直观表象的建立上已积累了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本单元的“公顷”和“平方千米”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机会并不多。由于这两个面积单位太大,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在课程实施中,需要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挖掘丰富的现实世界中的相关问题作为学习素材,开展适当、有效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等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和生活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提高
3、应用意识。1.从生活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土地面积是一个比较生活化的内容,学生对此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学校的操场面积、校园的占地面积等等,但学生能够接触和感受到的是一些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一般用平方米作单位表示即可。在此基础上,呈现一个相对较大的土地面积(如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请学生尝试判断,使其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因为在表示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用“平方米”作单位显然不太合适,那么用怎样的面积单位表示才比较合适呢?随之引出相对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2.唤起学习经验,激活学生的方法意识。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表象的过程中,可以提示
4、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理解1平方米、1平方分米以及1平方厘米的探究经验,分别以“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和“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帮助学生建构起“1公顷”和“1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表象。3.设计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公顷”“平方千米”是两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建立表象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是基本途径。我们可以设计观察想象类、测量类、调查类的活动,为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积累感性经验,加深体验。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第1课时 认识公顷教学内容教科书P34例1
5、,完成教科书P36“练习六”第24题。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理,了解测量土地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的实际大小,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提高应用意识。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形成1公顷的表象。教学难点知道并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提示】引导学生边用手势比画边说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
6、方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1.复习面积单位。师: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三个面积单位,请你分别比画一下它们的大小。【学情预设】学生基本上能用手势比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师:既然大家对这三个面积单位理解得这么清楚,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填空题。课件出示习题,学生回答。【学情预设】学生对前面三道题都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就是最后一题会觉得有难度。2.引入课题。师:校园面积填平方米肯定是不行的,那我们到底该填什么面积单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唤起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知经验,并以一个新的问题引
7、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建构“1公顷”这一面积单位。新知的引出源于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经历过程,自主探索1.观察图片,初步感知。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公顷”这一面积单位的大小。师:看到这些图片和介绍,你们对公顷有怎样的认识?【教学提示】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把“公顷”与“平方米”联系起来说明。【学情预设】学生会感受到公顷比平方米大很多,它可以用来表示一片很大的土地面积。师小结: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板书)2.激活经验,加深认识。师:我们知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
8、是1平方米。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那就是: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板书)3.实践推理,深化理解。师:你能想象一下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学情预设】预设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100=1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预设2: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两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公顷就相当于200间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4.实际操作,形成表象。请4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师:看,同学们两只手臂间的距离大约是1米,这围成的就是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
9、大约是1平方米。现在请一些同学站进这个正方形里,看看能站多少人。(通过现场操作,1平方米的正方形大约能站进16个同学。)师:那么照这样算,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能站进多少个同学呢?(1600个同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又能站进多少个同学呢?(160000个同学)师:想象一下,我们学校每周一升旗的时候站成的方阵大约有2000人,160000人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就相当于80个我们升旗时站成的方阵那么大,这也就是1公顷的大小。【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习建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的经验,来建构“1公顷”这一面积单位。通过与
10、200间教室面积以及80个升旗时站成的方阵面积的对比,不仅能帮助学生在数理层面上将“公顷”与“平方米”联系起来,还能让学生在直观层面上更好地形成“1公顷”的表象。三、解决问题,应用提高1.课件展示教科书P36“练习六”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2.课件展示教科书P36“练习六”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重点介绍思考方法。【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学生初步建立公顷的表象,了解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换算方法的说明。3.课件展示教科书P36“练习六”第4题。先让学生计算出这个游泳池的面积,再推算出多少个这样的游泳池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11、设计意图】这道题更具问题解决与经验积累的意图,让学生对1公顷的表象有更进一步认识。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它有多大?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师生共同讨论,学生畅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猜想。板书设计认识公顷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教学反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观察、操作、测量、推算、交流等多种方式,尽量把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整个“公顷
12、”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如在概念教学初期,由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于边长分别为1米、1分米、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引导学生猜测、推理,形成1公顷等于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的初步认识。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从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米,4个同学手拉手围成的1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可以站进16个同学,引导学生推算出200间教室的面积、80个我们学校升旗时站成的方阵面积大约就是1公顷,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一面积单位的表象认识和感性经验。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20第2、5题。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6公顷=( )平方米70000平方米=( )公顷72公顷=( )平方米3200000平方米=( )公顷8公顷500平方米=( )平方米5.在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林场中种树,平均每公顷种树300棵。这个林场中一共能种树多少棵?参考答案2.600007720000320805005.400400=160000(平方米)160000平方米=16公顷16300=480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