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难教案(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蜀道难教案-第 6 页蜀道难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梳理文意,能把握文本的内容和章法结构。2、 通过分析文本内容,能赏析文本中描写蜀道之高险奇峻的方法。3、 通过学习本文和对比阅读,能了解李白诗歌的奇逸、想象的丰富大胆。教学重点:把握文本内容、结构,赏析散文化的诗句。教学难点:体会李白诗歌中的大气磅礴和奇逸豪壮。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目标:1、 疏通文意,了解文本内容。2、 就文本中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写下来。3、 收集李白的资料,整理李白的诗作风格,你最欣赏李白身上的哪一点?为什么?第一课时一、 解疑。1、 生听录音或者自由诵读,该过程中:(1) 标注出在词义上有疑问的地方。(2)在
2、内容理解上有疑问的地方,生提出,板书在黑板上,整理后,能由生立刻的解决的先解决,否则,在内容分析时解决。2、 读罢本文,你有哪些感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1) 对文本内容的感受(2)作者写本文时的想法的思考二、 把握文本内容。1、 读完该文,文中哪一句话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内容、结构、形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 解题:“蜀道难”中的“难”如何理解?“难”,难以越过,难以攀登,难以行走。3、 作者为什么要感叹蜀道之难呢?(难在何处?)三、 蜀道之“难”。(一) 一叹蜀道之难1、 齐读第一段,区分叙述和描写的句子。2、 “蚕丛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叙述,叙述了哪些内容?(1)叙述
3、了蜀道长期闭塞的状况;(2) 蜀道间重山叠岭的地貌;(3) 蜀道的由来。3、 剩余为描写部分,描写了什么?蜀道之高险、险峻(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这句话显得很有气势,写出古代劳动人民
4、在劈山架路的过程中的悲壮的业绩。而且这句话还运用了传说故事。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突出了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可见山势的险峻。 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由此可知,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
5、、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4、 作者在面对高险的蜀道时,有何感慨? “坐长叹”,徒劳地叹息。为蜀道的险峻所震慑,无力征服之感,表现了人类在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二)【诵读指导】如果要通过朗读来体现他的这种浪漫主义激情,该怎样表达?一、首先看看叙述的句子。怎么读比较好?请一位同学范读。(生读)1、为什么这样处理?参考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娥眉颠”是做叙述,就是做了一种铺垫。读得要相对平一点。“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讲了蜀道的由来,这部分是这一段最重要的句子。因为文章的第一段主要就应该是介绍了蜀道的由来。语气应该读得
6、比较重。2、全班齐读。从“蚕丛”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二、下面描写的句子又应该怎么处理呢?为什么?参考 下面描写的句子首先应该读得比较缓慢。因为这一段描写蜀道的高和险,让人有一种处身于蜀道之中,可攀而不可及的想法。特别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句更应该读得比较缓慢,让人想象出蜀道有一种盘旋情形。“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的“尚”,猿猱欲度愁攀缘的“愁”应该重读。因为这两个字强调了蜀道的高和险,连黄鹤之飞都过不去。“尚”和“愁”是修饰这两句话的重点。所以当重读。1、师范读纠正。(比较读,重点强调尚、和愁。拉长“尚”和“愁”,到两句诗后面略慢,稍轻。) “尚”和“愁”拖长,起到强调两个字的作
7、用。而且语速使人感觉到重点是在“不得过”和“愁攀缘”上面。完全符合要突出山势的高和险峻这个重点。2、正因为山势险峻,连黄鹤和猿猱都过不去,人当然更过不去。所以有时候要突出一个意思,不仅仅是用加重语气的方式。有的时候反而降低声调,读慢一些,更能突出这个词句的含义。3、生齐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几句表现人难以攀越蜀道的无可奈何之感觉。最后剩下开头的两句话,这两句应该怎么读? 开头两句读得应该比较有气势。因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全文出现了三次,是全文的主旨句,读得比较有气势就可以突出全文的这个重点。 语序要缓慢一点。应该抓住重点“难”。(师范读)结构比较紧凑。(
8、生范读)第二课时一、 回顾第一段的内容。二、 二叹蜀道之难。1、 第二节中有两处描写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画出来。2、这一段的鉴赏我要交给大家,请大家先选择其中一处改写成散文并体现出这首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不要扩展,只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做拓宽就可以了,并且要能体现出他浪漫主义的风格。)3、先将写的东西在四人小组里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推举出一名写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组内,各组之间互相点评。4、第一处描写营造的是让人惊恐,非常凄凉的氛围。以“悲鸟”和“子规”,体现了一种比较悲凉的气氛。第二处描写的是山势的险要和情景的可怖,使人能体会到险要的感觉。5、这段里面还有几个抒情的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这段里的抒情句念得表示出对朋友的担心,劝告他不要去蜀地的感情要表现出来。三、 三叹蜀中乱。1、第三节写了哪些内容?蜀道峥嵘、崔嵬,剑阁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祸乱丛生。2、 第三段的句式和前两段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前两段都是以长句为主,比如有七字句和九字句。但是第三段大多数都是短句,以四字句为主。好处:与前两段形成了一种语言上参差不齐,整散结合的特点。更加自如地表达出作者奔放热烈的感情。也反映出诗歌语言富于变化。 由此可见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不仅仅体现在诗歌的内容上,还体现在诗歌的语言上。语言上灵活多变,句式参差不齐,自如地表达诗人的情感,这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一种特征。3、这一段
10、的韵脚有什么变化?首先把压韵的字找出来。明确 第一个:开、豺压ai韵。第二个:麻、家压a韵第三个:嗟 第三段韵脚变化一共发生了三次。因为第三段主要讲的内容是感叹蜀中战祸之烈。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韵脚多变也就更加灵活自如地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情感。换句话来说,就是作者强烈的情感通过韵脚的变化表现出来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浪漫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章法灵活多变。4、第三段四字句比较多,这些四字句应该怎么读? 四字句应该读得节奏比较快一点。因为它表现出蜀地战祸比较多,他更希望朋友不要去那些地方,是他一种比较真心诚意和确实希望这样的劝戒。应该读得比较快、坚定一些。 四字句节奏短促而有力,读时两字
11、一顿,要稍快一点。四、总结 1、你觉得本诗所表现的内容美在哪里? 叹蜀道之高(第一段)(惊叹) 蜀道难 叹蜀道之险(第二段)(悲叹) 叹蜀中战祸之烈(第三段)(哀叹)(1)蜀道(蜀山)的高险、峥嵘、崔嵬给人崇高与震撼之感;(2)对蜀道的哀叹、悲愁与敬畏,折射诗人内心的温柔、谦卑与真诚。每一次咏叹的具体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作者面对蜀道时的澎湃之情在一唱三叹中喷薄而出。他没有在蜀道面前表现什么坚强意志,反倒是如柔弱无助的儿童,真实的表现出惊恐、悲愁与哀叹。此为赤子般的诗人面对崇高之自然咏叹出的一曲哀歌。2、本文在形式和章法上有何特点? (1)长句兼短句、整句兼散句、押韵兼不押韵,使诗有既有节律而又不
12、失自由;(2)历史兼现实、自然兼政治,使诗有开阔的时空感;(3)惊叹的抒情兼夸张的描写,使诗充满炽热而浓烈的情绪感染力。五、前人对蜀道难的高度评价:1、逼真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沈德潜唐诗别裁2、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也殷番河岳英灵集3、首二句以叹词开其端,末二句以叹词结其尾,首尾相应,关键之缜密也。白此诗极其雄壮,而铺叙有条,起止有法,唐诗之绝唱者。朱谏李诗选注4、这些是前人对蜀道难的评价,分别从诗歌的哪些方面进行的评价?(结合课后练习)我想请一部分同学对这篇课文也来评点一番。用很精简的一句话。把你阅读的感受、理解都可以写出来。其他同学也思考,在书上写一
13、下。参考 感情豪放,笔法飘逸。气势雄伟,引人入胜。句不拘长短、声不拘高下、韵不拘同异、笔随兴至、自然真切。文句参差、笔意纵横。如天马星空,非太白不能为也。六、这首诗的内容,比如说它的主旨,他的写作的目的,甚至写作的时间历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我希望大家在下课以后能够多去翻阅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形成自己的看法。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根据王定保的材料可以确定为不会晚于天宝三载(744)诗人离开长安以前。这自然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此我们再据诗的内容说它作于诗人身居长安之时,这样讲起来就比较方便。当然,也有可能比这更早,但目前尚无资料可以证明,不宜作这样的假设。这个问题在“有关资料”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但只
14、提供教师参考,不要讲给学生听。诗中的“君”可能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也可能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二说并通。为便于学生接受,可以采用前一种说法;如采用后一种说法,则应作一番解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诗的寓意只宜采取胡震亭的说法,言“险”即所以申“戒”,“险”“戒”二字高度概括了诗中要旨,这样来理解,对鉴赏也十分有利。 【对比阅读】(一)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z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直万钱。停杯投箸(zh)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s)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q)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15、(j)沧海。行路难(其一)中的“路”与“蜀道”有何不同?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对此有何审美启发?行路难中的“路”是关于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的人生、政治的理想之路。而蜀道是崇高险峻的山川自然之路。行路难抒发的是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但对未来人生仍抱有自信和信心。也即是说,在苦闷哀叹中,仍不失雄心壮志。而蜀道难表现的是在崇高峥嵘的自然面前,只有哀叹、悲愁与敬畏,无所谓什么坚强。由此启发:面对社会、人生的困惑、苦闷,不失坚强、自信是一种美;面对崇高、艰险的山川、自然,保持敬畏、谦卑、柔和也是一种美。关键是这种情感,是要出自诗人真实的内心。(二)唐宋诗词鉴赏中一首诗:两首诗歌如何通过描写体现了李白诗篇的的汪洋恣肆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