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打印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 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Li 7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Si 28S 32Cl 35.5K 39Ca 40Mn 55Fe 56Cu 64I 127Ba 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
2、键,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中钠离子与过氧根之间为离子键,故为离子化合物,过氧根中氧原子之间为共价价,故A正确;B.硫酸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二氯甲烷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碳化硅为只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A。2.萃取碘水中的碘并分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萃取碘水中的碘并分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A.该仪器为分液漏斗,故A正确;B.该仪器为容量瓶,故B错误;C.该仪器为直形冷凝管,故C错误;D.该仪器为漏斗,故D错误;故答案为A。3.下列属于有机物,又是电解质的是( )A. 己烷B.
3、乙酸C. 葡萄糖D. 纯碱【答案】B【解析】【分析】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电解质是在熔融或水溶液中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分析。【详解】A.己烷为有机物,但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B.乙酸为有机物,其水溶液可以导电,是电解质,故B正确;C.葡萄糖是有机物但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纯碱电解质但不是有机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B。4.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该反应中HCl中氯元素由-1价升为0价得到产物Cl2,即氧化产物为
4、Cl2;故答案为D。5.下列物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A. NaOH:烧碱B. FeSO4:绿矾C. :甘油D. :3甲基己烷【答案】B【解析】【详解】A项、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OH,故A正确;B项、绿矾是七水硫酸亚铁的俗称,化学式为FeSO47H2O,故B错误;C项、甘油是丙三醇的俗称,结构简式为,故C正确;D项、烷烃的主链有6个碳原子,侧链为甲基,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3甲基己烷,故D正确;故选B。6.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 羟基的电子式: 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NH3分子的球棍模型:【答案】B【解析】【详解】A项、羟基中氧原子还有一个未成对
5、的单电子,电子式为,故A正确;B项、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误;C项、氯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项、氨气为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球棍模型为,故D正确;故选B。【点睛】乙烯属于烯烃,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书写结构简式时官能团不能省写或略写是易错点。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68O和188O互为同位素B.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 和互为同系物D. CH3COOCH2CH3和CH3CH2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详解】168O和188O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项、金
6、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项、同系物必须是结构相似,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类物质,属于酚类,属于芳香醇,不是同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D项、CH3COOCH2CH3和CH3CH2CH2COOH的分子式都为C4H8O2,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C【点睛】同系物必须是结构相似,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类物质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导电能力强,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 石灰石在高温下可用于消除燃煤烟气中的C. 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 利用催化剂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7、【答案】A【解析】【详解】A.二氧化硅为共价化合物不导电,故A错误;B. 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将SO2转化为CaSO4,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C.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不能够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可以用沙土灭火,故C正确;D. 在排气管中安装高效催化剂,将NO转化为N2,减少了空气污染,故D正确;故答案为A。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u(NH3)4SO4可通过CuSO4溶液与过量氨水作用得到B. 铁锈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2O3nH2OC. 钙单质可以从TiCl4中置换出TiD. 可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答案】D【解析】【详解】A
8、项、CuSO4溶液与少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络合物Cu(NH3)4SO4,故A正确;B项、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生成红棕色的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2O3nH2O,故B正确;C项、钙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与熔融的四氯化钛反应可置换出Ti,故C正确;D项、制备单质Mg应该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D。【点睛】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冶炼方法不同,K、Ca、Na、Mg、Al等金属可用电解熔融的化合物的方法冶炼,Zn、Fe、Sn、Pb、Cu可用热还原发生冶炼,Hg、Ag可用也分解法冶炼。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
9、烷是高效,较洁净的燃料B. 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C. 石油的裂化主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轻质油D. 厨余垃圾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质能【答案】B【解析】【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故A正确;B.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油裂化使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提高轻质燃料的产量,则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轻质油,故C正确;D. 厨余垃圾中蕴藏着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故D正确;故答案为B。11.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碱液不慎溅到手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B. 和的混合物经溶解、过滤,洗
10、涤、干燥,可分离出C.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D. 火柴头的浸泡液中滴加溶液,稀和溶液,可检验火柴头是否含有氯元素【答案】C【解析】【详解】A. 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避免皮肤受损,故A正确;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可溶于水,所以混合物经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分离出,故B正确;C.滴管吸出的液体中含有溶质,因此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正确操作应该是重新配制,故C错误;D. 火柴头中含有KClO3,检验氯元素,应把ClO3-还原为4Cl-,酸性条件下,NO2-具有还原性,向少量的火柴头浸泡液中
11、滴加AgNO3、稀HNO3和NaNO2,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lO3-+3NO2-+Ag+AgCl+3NO3-,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氯元素,故D正确;故答案为C。1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B. 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C. 铝可用作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D. 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答案】A【解析】【详解】A.明矾溶于水可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净水但不能消毒,故A错误;B.铝热反应是金属铝和沸点较高的金属氧化物之间反应冶炼高熔点金属的过程,故B正确。C.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铝箔可以做包装材料,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常用做建筑
12、材料,故C正确;D.胃酸主要成分为HCl,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中和过多胃酸,故D正确;故答案为A。13.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A. BaCO3溶于盐酸:BaCO32H+=Ba2+CO2H2OB. FeCl3溶液腐蚀铜板:2Fe3+Cu=2Fe2+Cu2+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O2H2O=2CO32D. 醋酸钠水解:CH3COOH2OCH3COOHOH【答案】C【解析】【详解】A项、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钡为难溶性盐,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故A正确;B项、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
1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B正确;C项、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HCO3,故C错误;D项、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CH3COOHOH,故D正确;故选C。【点睛】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无论二氧化碳的量为多少,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只能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是解答关键,有机方程式用,不能用=是易错点。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变性B. 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要时可加热)能鉴别甲酸、乙醇、乙醛C. 乙酸乙
14、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饱和溶液,经分液除去D. 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答案】D【解析】【详解】A. 强酸、强碱、加热、重金属盐及某些有机物例如甲醛等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变性为不可逆反应,故A正确;B.甲酸为弱酸可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溶液显蓝色;乙醇无现象;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故B正确;C.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可以与乙酸发生反应,且会与乙酸乙酯分层,故C正确;D.溴易溶于苯,应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分液,以除去苯中少量苯酚,故D错误;故答案为D。15.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5、. 该物质可由n个单体分子通过缩聚反应生成B. 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33.6 L(标准状况)的C. 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之一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D. 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答案】C【解析】【详解】A. 根据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段可知,该高分子是不饱和键打开相互连接,即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故A错误;B.因为该物质为高分子化合物,无法确定该物质中含有C原子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生成二氧化碳的量,故B错误;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中有乙二醇,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故C正确;D.该物质链节中含有三个酯基水解均可产生羧基与氢氧化钠反应,但其中一个酯基水解后产生酚羟基,也可与
16、氢氧化钠反应,故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故D错误;故答案为C。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B.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先排满M层再排N层C. 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 同一周期中, A与 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相差1【答案】A【解析】【详解】A.电子能量越低,挣脱原子核束缚的能力弱,在距离原子核近的区域运动;电子能量高,挣脱原子核束缚的能力强,在距离原子核远的区域运动,故A正确;B. M能层中d能级的能量高于N能层中s能级能量,填充完4s能级后才能填充3d能级,故B错误;C.同一周
17、期中,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C错误;D.第四周期中, A与 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11,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把握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及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整体把握周期表的结构。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B. 中和pH和体积均相等的氨水、溶液,所需的物质的量相同C. 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溶液中,相等D. 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溶液呈中性,则【答案】B【解析】【详解】A. 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则pH7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
18、当c(H+)”“ (2). (3). (4). 甲醇分子间存在氢键【解析】【详解】(1)水中羟基氢比乙醇中的羟基氢活泼,水给出氢离子的能力比乙醇要强;反应可以说明;(2)Ca核外电子为:2、8、8、2,失去两个电子为Ca2+;C最外层4个电子,两个碳原子共用3电子对,一个碳周围就有7个电子,得到2电子达稳定结构,所以的电子式为;(3)甲醇中含有羟基,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甲醛是醛基不能形成氢键,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作用力大于分子间作用力,因此,需要更多的能量去破坏氢键使甲醇沸腾,故答案为:甲醇分子间存在氢键。27.为测定样品的纯度,用硫酸溶解6.300 g样品,定容至250 mL。取25.
19、00 mL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实验,数据如下:序号滴定前读数/mL滴定终点读数/mL10.0019.9821.2622.4031.5421.56已知: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写出简要计算过程:_。【答案】 (1). 95.2 (2).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找出MnO4-和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进行计算求解;【详解】第一次所用标准液为:19.98mL,第二次所用标准液为22.40-1.26=20.14mL,第三次所用标准液为:21.56-1.54=20.02mL,第二次数据偏差较大舍去,所以所用标准液的体积为;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存在数量
20、关系:3MnO4-5,所以25mL待测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所以样品中质量分数为。【点睛】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滴定的待测液是从配制的250mL溶液中取出的25mL。28.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为纯净物,溶液C焰色反应为砖红色,气体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请回答:(1)组成A的三种元素是_,A的化学式是_。(2)固体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气体E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乌洛托品(学名:亚甲基四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某兴趣小组为探究H2S和Cl2O的性质,将两种气体同时通入水中,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
21、1) 三颈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溶液呈强酸性,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2) 若通入水中的Cl2O已过量,设计实验方案检验_。【答案】 (1). Ca、H和N (2). Ca2HN (3). Ca2HN5HCl=2CaCl2H2NH4Cl (4). 4NH36HCHO(或C6H12N4)6H2O (5). 2H2SCl2O=2S2HClH2O (6). 用玻璃棒蘸取清液,点到KI淀粉试纸上,如果变蓝(或变蓝后再褪色),说明Cl2O过量【解析】【分析】由溶液C焰色反应为砖红色可知,溶液C中含有钙元素,由气体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知,气体E为氨气,则C中含有氯化铵,C为氯化钙和氯化铵的混合溶
22、液,则固体A中含有钙元素和氮元素,由固体A与足量盐酸反应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B为氢气,固体A中还含有氢元素,则固体A中含有Ca、N和H三种元素。由题意可知,H2S和Cl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氯化氢和水,反应中H2S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l2O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详解】(1)由分析可知,组成A的三种元素是Ca、N和H,由钙原子个数守恒可知,固体A中钙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质量为0.04mol40g/mol=1.6g,固体A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固体A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可知,固体A中氢的物质的量为
23、2=0.02mol,质量为0.02mol1g/mol=0.02g,则固体A中氮的物质的量为=0.02mol,A中Ca、N和H的物质的量比为0.04mol: 0.02mol: 0.02mol=2:1:1,化学式为Ca2HN,故答案为:Ca、H和N ;Ca2HN;(2)Ca2HN与足量盐酸反应时,Ca2HN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铵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2HN5HCl=2CaCl2H2NH4Cl,故答案为:Ca2HN5HCl=2CaCl2H2NH4Cl;(3)氨气与甲醛反应生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HCHO(或C6H12N4
24、)6H2O,故答案为4NH36HCHO(或C6H12N4)6H2O;(1)由三颈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溶液呈强酸性可知,H2S和Cl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氯化氢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Cl2O=2S2HClH2O,故答案为:2H2SCl2O=2S2HClH2O;(2) Cl2O具有强氧化性,若通入水中的Cl2O已过量,过量的Cl2O能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碘,单质碘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则检验Cl2O已过量的实验方案为用玻璃棒蘸取清液,点到KI淀粉试纸上,如果变蓝(或变蓝后再褪色),说明Cl2O过量,故答案为:用玻璃棒蘸取清液,点到KI淀粉试纸上,如果变蓝(或变蓝后再褪色),说明C
25、l2O过量。29.研究NOx之间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N2O4(g) 2NO2(g)H0 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为T1。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据是_。A气体的压强不变 Bv正(N2O4)2v逆(NO2) CK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E容器内颜色不变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混合气体平衡总压强为p,N2O4气体的平衡转化率为75%,则反应N2O4(g) 2NO2(g)的平衡常数Kp_(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如p(B)px(B),p为平衡总压强,x(B)为平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
26、分数)。反应温度T1时,c(N2O4)随t(时间)变化曲线如图,画出0t2时段,c(NO2)随t变化曲线。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改变反应温度为T2(T2T1),再次画出0t2时段,c(NO2)随t变化趋势的曲线_。(2) NO氧化反应:2NO(g)O2(g)=2NO2(g)分两步进行,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2NO(g)=N2O2(g) H1 N2O2(g)O2(g)2NO2(g) H2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_(填“”或“”)。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O2气体,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控制反应温度分别为T3和T4(T4T3),测得c(NO)随t(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转化相同量
27、的NO,在温度_(填“T3”或“T4”)下消耗的时间较长,试结合反应过程能量图分析其原因_。【答案】 (1). AE (2). p (3). (4). (5). T4 (6). H10,温度升高,反应平衡逆移,c(N2O2)减小,浓度降低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析】【分析】(1)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断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建立三段式求解可得;由图确定t1时反应生成的NO2浓度;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由图可知,反应的活化能小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由图可知,转化相同
28、量的NO,在温度T4下消耗的时间较长,原因是浓度降低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详解】(1)A、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正确;B、v正(N2O4)2v逆(NO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错误;C、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则K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恒容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密度始终不变,则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错误;E、容器内颜色不变说明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正确;AE正确,故答案为:A
29、E;设起始N2O4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题给数据建立如下三段式: 由三段式数据可知N2O4的平衡分压为p=,NO2的平衡分压为p=,则平衡常数Kp=,故答案为:;由图可知,t1时反应消耗N2O4的浓度为(0.040.01)mol/L,由方程式可得反应生成NO2的浓度为0.03 mol/L2=0.06 mol/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的浓度增大,则0t2时段,NO2的浓度c(NO2)随t变化趋势的曲线为,故答案为:;(2)由图可知,反应的活化能小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则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快于反应,化学反应取决于反应速率较慢的一步,则决定NO
30、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反应,故答案为:;由图可知,转化相同量的NO,在温度T4下消耗的时间较长,原因是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平衡逆移,c(N2O2)减小,浓度降低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导致转化相同量的NO,在温度较高的T4下消耗的时间较长,故答案为:T4;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平衡逆移,c(N2O2)减小,浓度降低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0.碘化锂()在能源、医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制备和,流程如下:已知:在7580转变成,80120转变成,300以上转变成无水。b.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请回答:(1)步骤II,调,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适宜加入的试剂为_。(2)步骤III,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多步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为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宜用冰水浴快速冷却结晶B.为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晶体,可进行抽滤C.宜用热水洗涤D.可在80鼓风干燥(3)步骤IV,脱水方案为:将所得置入坩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