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托视角的产业链金融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信托视角的产业链金融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于信托视角的产业链金融研究产业链概述1.产业链的含义(1)产业链思想的起源。产业链的思想最早来自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1773)有关劳动分工的论断,其著名的“制针”的例子不仅将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开,也将生产活动分为了上下游,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最基本的产业链意识。只不过西方经济学家早期的观点认为产业链是制造企业的内部活动,强调企业自身资源的利用。直到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根据斯密的分工理论将企业内分工扩展到企业间分工,才将产业链从意识上升到理论,这可以称为产业链理论的真正起源。随着产业链理论发展的不断深入
2、,西方学者进一步引申出供应链、价值链、商品链、功能链等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链本身作为一个中国化的名词,几乎没有被西方学者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组织层次进行研究,而是在企业和产业这两个层次中,重点研究产业链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分析产业链现象来解决产业链中企业的纵向整合或者企业之间跨组织的资源组合等问题。(2)我国产业链理论的发展。国内对产业链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据学者考证“产业链”一词最早在 1985年 a 被我国学者提出,到 90年代初逐渐被更多学者应用,彼时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产业链这一问题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和应用,是我国产业链发展的萌芽阶段。我国产业链理论的研究起步于农业产
3、业链,从 20世纪 90年代起有不同学者从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类型、组织形式、优化途径、成长机理和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一直以来,产业链的实际应用要多于理论研究,学术界对产业链的概念也一直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杨公仆和夏大慰(1998)从产业关系的角度将产业链定义为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周路明(2001)从分工的角度,认为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产业生态图谱,分为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链。蒋国俊(2007)从企业关系的角度将产业链阐述为一个产业联盟组织。吴金明、邵昶(2006)从产业链形成机制角度,认为产业链是由供需链、企业链、空间
4、链和价值链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的。根据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链内涵进行的阐述,产业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链的形成是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二是产业链是一种产业内和企业间生产活动的联系方式;三是产业链是一个满足最终需要的渐进的过程;四是产业链是产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按内在的技术经济关联要求将有关的经济活动、经济过程、生产阶段或经济业务按次序联结起来的链式结构。(3)本文对产业链的定义。产业链理论的形成和演化与产业关联、产业集群、产业组织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技术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一部分。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
5、或服务的企业集合”,如果单纯从产业的角度来理解产业链,那么产业链简单来说就是“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但在这个“简单概念”中,没有体现出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之间的产业层次和分工,没有体现出产业链为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所经历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也没有体现出产业链生产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技术、资金、信息、排放物等若干事物的流动。为了弥补产业链“简单概念”中的不足,同时细化产业链相关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本文借鉴了刘富贵等(2006)、郁义鸿等(2005)、吴金明等(2006)、蒋国俊等(2004)、江曼琦等(2017)对产
6、业链的基本理论及构成产业链的“内含链”簇的分析,引入价值链、供需链、产品链、企业链、空间链、创新链、生态链、物流链、资金链、信息链等内含链,产业链就是上述内含链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交错编织出的综合体,这些内含链在产业链的构建、演化和运作等过程中成为产业链的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围绕价值链、供需链和创新链进行研究。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为满足用户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及提供服务)所经历的原材料采购、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供需链是依据产品或服务间的供需关系建立的链条式关联形态,产业供需链是产业链的基础框架,也是物流链、资金链、信息链等细分链条所依附的“
7、主干链”。创新链是指将科研成果或发明转化为产品,实现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企事业机构和企业研发部门参与,可以与供需链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对接。结合以上内容,本文给出产业链的定义:产业链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以最终商品或服务为对象,以价值增值过程中一系列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内含链”为基础,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将不同经济活动主体串联而成的链式组织。2.产业链与供应链供应链概念最早来源于纽约大学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而后经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演变为“供应链”。供应链是一个管理学概念,表达的是一个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从
8、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链上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的所有企业。换句话说,供应链是有供应关系连接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不构成供应关系就不是供应链。产业链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其反映的是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关联,产业链不依托供应关系而存在,而是客观存在的。从依从关系角度,供应链是产业链的一种表现形式,仅反映了产业链中企业间的具体业务运作,一个产业链中可以存在多条供应链;从维度关系角度,供应链是一维的,而产业链则是多维的,除供应链外,还包括与供应链产生交点的空间链、生态链、创新链等多个维度。3.产业链的类型及特点产业链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形成机制分类法、层次
9、范围分类法、关联结构分类法和核心企业地位分类法等。一是按形成机制分类,产业链可以分为市场交易式产业链、纵向一体式产业链和纵向约束式产业链。市场交易式产业链指产业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为简单的市场交易关系,没有核心企业。纵向一体式产业链是指产业链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集团公司,集团公司通过产权控制着产业链的上游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纵向约束式产业链指通过“契约”来控制产业链节点企业的行为。现实中产业链可能是上述三类的一种,也可能是多种的组合,即复合式产业链。二是按产业范围分类,产业链可分为全球产业链、全国产业链、区际产业链、区域产业链、园区产业链等。三是按关联结构分类,产业链可分为技术推动型、资源带
10、动型、需求拉动型、综合联动型四种。技术推动型产业链的特点是上游企业向中游企业提供技术和设备;资源带动型产业链是中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资源依赖性强,上游资源型企业基本处于垄断地位;需求拉动型产业链的启动来源于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强调对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综合联动型产业链则是兼顾了技术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的特点。四是按核心企业地位分类,产业链可分为王国式产业链、共和式产业链、联邦式产业链。王国式产业链表现为大量小企业作为供应商围绕核心企业进行配套生产,核心企业处于领导地位。共和式产业链表现为大量地位相对平等的中小企业集聚,缺乏核心企业。联邦式产业链表现为围绕两个或多个核心企业形成的产业链网。联邦式产业链
11、实际是王国式产业链和共和式产业链两种模式的综合。产业链金融概述1.产业链金融的含义(1)产业链金融的国外研究。由于产业链是一个中国化的名词,国外对产业链金融的研究并不太多,斯特穆勒(Stemmler)和赛琳(Seuring)在 2002年提出产业链金融是基于物流的控制和优化进而实现金融流的优化。之后有学者以美国银行为例,提出银行参与产业链金融,需要全面掌握产业链的整个流程和过程,并借助电子手段,通过集成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而实现全产业链管理,为客户创造价值。总体来说,国外对于产业链金融的研究,仍是从价值链或者供应链金融角度入手,也难以区分产业链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区别。(2)产业链金融的国内研
12、究。国内对产业链金融的研究起步相对晚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最早在 2003年的文献中就出现了“产业链金融”的提法,但彼时其内涵仍与供应链金融有很多共通之处。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学者提出产业链金融就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种服务模式(吕东,2013)。从业务附加值角度,民生银行则将“产业链金融”定义为,对分散于诸多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产品设计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李蕾,2013)。岳叶(2016)将产业链金融定义为金融机构通过扩展对核心企业的服务,将处于
13、产业核心地位的企业和其上下游中小型供应企业连成一个整体,从原材料采购到制造中间品及最终产品,再到最后连同消费者一起,全方位地为整条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实现价值增值的金融服务模式。(3)本文对产业链金融的定义。总体来说,产业链金融是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比较,产业链金融不再局限于单点扶持,而是站在产业链视角,将服务范围沿产业链不断延伸,最终目标是通过金融服务达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优化”等目的。为呼应前文对产业链的定义,本文对产业链金融的定义为:金融机构依托产业链核心主体,为产业链条上的所有主体提供的与发展相关的一揽子金融服务,通过金融产品、服务等标的,把
14、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主体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协同关系,以此促进产业链整体健康发展的金融模式。2.产业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金融起源于供应链金融,两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供应链金融源于供应链管理,是基于物流金融发展而来的新的融资模式,是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融资进行批量管理的模式,而产业链金融则是为整个产业链条上所有经济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模式。从传统概念上看,两者最核心的功能,均为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转换为上下游企业的信用来实现覆盖上下游企业的金融服务,但其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内容存在不同,如果企业是点,那么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是线,而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则是面,可以说产业链金融
15、是由多个供应链金融的链条编制而成的网。在服务内容上,供应链金融主要是依托上下游企业真实交易而进行的融资服务,而产业链金融既包括供应链金融,也包括服务企业内部的产业金融。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对供应链金融的最新定义,其强调的是综合金融服务和全产业链覆盖,使得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已经无限趋近于传统产业链金融的概念,但与本文所定义的产业链金融仍存在一定的区别。根据本文对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研究,产业链是由多个“内含链”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相互交错对接形成的链式组织,而依托真实贸易而形成的供应链只是部分“内含链”对接的结果。产业链金融的目标是服务众多“内含链”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链的形成(接通)和延伸,提高
16、产业链整体的效率和利润,供应链金融是产业链金融的一部分。3.产业链金融的类型及特点(1)传统的产业链金融分类。对于产业链金融的类型,目前较少有学者进行系统性的分类和研究,不同学者根据研究的目的,按主导企业类型和产业链整合方向对其进行了分类。按主导企业类型。吴凡(2015)从产业链金融主导企业的类型,将产业链金融分为商业银行主导、物流企业主导、第三方交易平台主导和核心企业主导四类。商业银行主导是商业银行作为信贷业务的主动方,站在产业链之外寻找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并设计金融产品;物流企业主导是指物流公司通过货物运输连接着产业链节点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建立“1+N”的产业链融资模式;第三方交易平台主导
17、是指第三方交易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设计金融产品或向金融机构推荐客户;核心企业主导是指核心企业作为产业链金融的组织者,将有资金需求的融资企业与金融机构等资金提供者链接起来。按产业链整合方向分类。章和杰、陈通明(2015)从产业链整合方向出发,将产业链金融分为纵向供应链金融、横向产业集群金融和网络平台金融三种基本模式。纵向供应链金融模式,是指依托供应链形成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横向产业集群金融模式,是指在商业体、产业集群内,较高关联度的同类企业有着相似的特性与财务结构,金融机构借助商业体、产业集群中的管理者和信息收集机构提供的软信息,批量提供金融服务;网络平台金
18、融模式,是指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金融模式,如阿里小贷公司专营化网络模式,依托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为平台上进行交易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信托视角的产业链金融分类。随着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服务模式处在不断创新实践过程中,上述分类也难以概括目前所有的产业链金融类型。本文基于信托视角的产业链金融,将结合产业链的发展趋势,按业务环节和服务对象进行分类。按产业价值链环节分类。按产业价值链环节的分类,落脚于信托现阶段开展产业链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一是研发环节,主要是知识产权投融资业务模式;二是建设环节,主要是项目投融资业务模式;三是采购环节,主要是应收账款业务模式;四是生产环节,主要是抵质
19、押类业务模式;五是销售环节,主要是订单贷业务模式;六是资本经营环节,主要是并购类业务模式;七是零售环节,主要是消费金融业务模式。按核心企业类型分类。按核心企业类型分类,是在王国式产业链、联邦式产业链和共和式产业链的理论基础上,将产业链分为基于强势核心企业、基于多核心企业和基于缺乏核心企业三种类型,同时结合产业链金融未来发展趋势,落脚点不再是服务于产业链某环节,而是在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链金融整合的基础上发展的平台化/生态圈模式,信托公司在平台化模式中不再只是单纯的资金中介,而是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整合方,通过发挥制度及资源优势,发起、优化或嵌入产业链金融平台,更好地发挥信托支持产业链稳定及优化升级
20、的作用。国内外产业链金融发展历程与实践1.欧洲与美国产业链金融发展与实践国外产业链金融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初期和扩列期,最初的产业链金融即供应链金融。萌芽期始于 19世纪中期之前,但当时的业务还比较单一,主要是针对存货质押的贷款业务。发展初期出现在 20世纪上半叶,业务种类逐渐丰富,承购应收账款等保理业务开始出现。扩列时期始于 20世纪 70年代,企业的生产分工开始从企业内转向企业间,核心企业具备了信用优势和业务信息优势,纷纷成立金融部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业务种类也开始繁荣,出现了预付款融资和保险等融资产品,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金融模式随着核心企业实力的上升而最终确立。国外产业链金
21、融从实践来看,主要分为金融机构主导型、核心企业主导型、物流公司主导型和第三方机构主导型。金融机构主导型在供应链金融发展早期就登上历史舞台,至今仍在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以苏格兰皇家银行MaxTrad平台为例。MaxTrad提供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相关的金融解决方案,该平台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自动处理贸易交易、管理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等。核心企业主导型即产业资本参与产业链金融,是伴随着精细化生产和规模化企业集团运作发展起来的。通用电气(GE)通过整合散布在各业务板块中的金融业务,为产业链中的上下游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存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基于资产的借贷、库存保险等。物流企业主导型是随着物流企业地位日益提
22、高,其业务也从最初的仓储、货运等物流服务扩展到预收付款、代收付款等金融业务。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Service,UPS)通过UPSC资本公司收购了美国第一银行后,将其设为专业的产业链金融服务银行,目标客户定位于中小企业,为他们同时提供物流和金融服务。第三方机构主导型是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产业、物流等领域越发深入的应用,第三方平台通过领先的信息技术成为联系各方的重要服务纽带。PrimeRevenue是一家美国供应链项目服务商,其创建的闭环系统通过结合各方关系、转账以及财务数据,链接采购与融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兑换发票与账款,供应商可以将获得核准后的
23、应收账款兑换成现金流。2.我国产业链金融发展与实践我国的产业链金融发展较晚,开始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初期受限制较多,因此采用产业链金融模式的企业较少。早期产业链金融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模式,服务传统商业金融模式中不能开发的中小型客户,具体包括了票据贴现、商业保理、仓单质押、应收账款管理等方式。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资金来源,早期产业链融资一般仅限于核心企业及其关联企业。随着科技进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加速发展,产业链金融大力发展线上业务,通过高效透明的信息化平台,线上整合商流、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并进一步将数据翻译成标准化的金融语言,实现银行、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第三方管理机构
24、的多方协同互动,并提高了信息的可视化程度,大大提高了风险控制能力和运营效率。产业链金融的参与机构也更加丰富,电商平台、信息咨询公司,信息系统服务商,行业核心企业、物流公司都试图利用各自数据以及产业优势,切入产业链金融,这使得产业链金融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见图 1)。3.我国产业链金融发展趋势一是相关法律法规将更加完善。近年来,从地方到中央再到具体的监管部门,均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产业链金融的发展,产业链金融政策不断完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相关政策出台,逐步打通产业链金融业务目前存在的掣肘,推动产业链金融业务健康发展。二是产业链金融将向更加细分行业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的划分也将更加细
25、化,而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就促使产业链金融业务向更加细分的市场发展,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三是金融科技持续赋能产业链金融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大云物移智链”等新一轮科技迭代产物已逐渐实现商业化应用,并继续为产业链金融赋能,进一步降低产业链金融风险水平,并为产业链金融的平台化、线上化提供技术实现基础。四是打造产业链金融生态圈将成为发展方向。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当前产业链金融业务更多以核心企业需求为中心。未来,随着金融机构经营理念的转变,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产业链平台化的持续发展,产业链金融服务将逐步嵌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涵盖客户需求、产品与服务、数据信息流的生态循环,并最终建成一个开放、共享、多元、生态化的产业链金融生态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