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高质量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高质量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金融业综合统计是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提前完成阶段性发展目标,实现金融业综合统计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为有效监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关键信息,为前瞻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了信息支持,为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提供了评估依据。高效建设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推动金融数据颗粒归仓人民银行建设符合大数据方向的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业综合统计的要求,是努力
2、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投产应用后,在服务宏观调控、防控金融风险、服务金融改革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统计服务保障。 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支持金融统计进入大数据的新时代回顾金融统计工作的历史,金融统计总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21世纪以来,金融统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从2000年到2010年,金融统计以全科目统计为目标,逐步构建起完整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从2010年开始,以大集中系统为业务平台,对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存储管理,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向纵深发展。2020年,在深入研究金融统计业务需求和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投产应用,标志着金融业
3、综合统计正式迈入大数据时代。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以“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部署和统一应用”为原则,以业界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架构为参考,高效建设大数据平台体系,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共享全链条作业。一是通过大数据采集平台,提升数据采集能力。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自主开发建设了数据采集平台,提供高并发、高可用、高稳定的数据采集能力,健全分主题管理和集中校验工作机制,灵活适应现有的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制度和未来的业务需求,对于新的金融统计业务需求,采集平台可快速建设业务系统。二是通过大数据存储平台,奠定金融大数据存储基础。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开发形成统一管理的数据存储平台,持续做好数据存储平台安全
4、管理,保证金融基础数据安全,并推动各类数据库管理、优化与运维工作,提升数据存储与计算效率,提升文件处理性能。目前,月采集金融数据超过一百亿笔。三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共享平台,提高数据实用价值。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分析和共享平台部署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智能分析工具,丰富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数据工具箱”,满足数据使用者自主设计开发报表和灵活穿透分析数据的需要,高效支撑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金融数据服务决策能力,并能实现有效共享。 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不断推动各类金融数据颗粒归仓采集、归集全金融业细颗粒数据对于提高宏观调控的精准性和靶向性、识别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价值,颗粒归仓对于发挥国家金融基础数
5、据库的重要价值有显著作用。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在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持续采集归集各类金融数据,不断推动金融统计数据增维、扩面、提质。一是统计维度明显增加。2020年,人民银行发布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制度和金融基础数据采集规范,为金融基础数据的规范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建设统一的统计标准库,从行业、统计指标、机构类别等多个层面对金融基础数据涉及的600多个维度指标逐一明确统一的统计标准,保证基础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入库存储。二是统计覆盖面显著扩大。首先是覆盖我国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我国4600多家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合计近30万家分支机构的全部覆盖。其次是覆盖我国主要的金融工具
6、,目前已采集涵盖存款、贷款、同业等金融产品门类,涉及过千种金融工具的基础数据。再次是覆盖我国多数的活跃企业和个人,目前已采集涵盖超300万户贷款企业、超3000万户存款企业。三是不断完善数据治理,做好数据“核查员”,着力提升数据质量。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海量级的数据统计,对数据质量治理的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大胆创新,首先运用大数据的方法设计算法,发现数据质量问题;其次将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校验规则,不断丰富校验规则库,稳步提高数据质量,为保障数据监测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提供更加强大的数据供给能力将颗粒归仓的金融数据与业务需求紧密结合,
7、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加快推进数据仓库建设,提高数据供给能力,服务各类信息需求。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共形成 DIM、ODS、DWD、DWS、ADS五层数仓,有效归集、开发、整理出七十多张维度表、三十余个金融基础数据库、五类主体信息数据库和资产负债明细数据库以及若干统计报表和融合数据集,覆盖政府、企业、金融、个人、境外五大部门,包含贷款、存款、同业、债券、股权和特定目的载体、工资流水六大业务,高效实现从贴源数据到面向主题的数据指标和应用数据集的数据生产加工,深度参与金融颗粒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为安全、有效、便捷地实现金融颗粒数据的应用奠定扎实、可靠的基础。目前,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以底层数据为基础加工
8、形成了包括5400张数据库表,数十万张统计和分析报表的数据供给体系。执行统一的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解决信息归集和使用难的问题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标准在金融业综合统计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执行统一的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是有效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各项工作的前提,统一标准能实现数据的一次采集、多方共享,能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效率,并能使不同来源的数据形成有机整体,建立清晰的关联关系,增强宏观部门识别和追踪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近年来,金融业综合统计致力于推进金融统计标准化工作,逐步建立了金融统计标准体系,并积极推动标准落地实施。一是制定完善金融统计标准。结合国际标准和我国金融监管实际,围绕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两个
9、金融统计的主要方面,制定统计标准。金融机构方面,人民银行印发金融机构编码规范,明确各类型金融机构划分方法和类别归属,统一金融机构编码,作为确定统计对象和交易对手的基石。金融工具方面,人民银行先后印发金融工具统计分类及编码存款统计分类及编码贷款统计分类及编码金融工具常用统计术语等一系列统计标准,规范金融统计基础要素的定义、口径、分类、编码等规则,并根据金融业态新发展、央行职能新转变和金融改革新动向推动统计标准不断完善。二是推动执行统一的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金融统计制度中标准较多,对标准进行梳理形成标准目录有利于推动金融业综合统计执行统一标准。2022年,人民银行对金融业综合统计执行标准进行了全面
10、整理和完善,形成并印发金融业综合统计统一标准执行目录。目录包括国家标准、金融行业标准、权威部门文件明确的通用分类、统计制度中明确的分类规范等共计52类标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体系。从标准层面保障各项统计制度协调统一,也强化了金融业综合统计执行统一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标准执行的科学性、协调性和规范性。三是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为推动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更好地落地实施,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管理,要求全部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严格执行金融业综合统计统一执行标准目录中的标准。在协调机制方面,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和生产协调机制,对全国性统计制度、区域性统计
11、制度均强化统一备案,保障标准落地和制度协调对标;在数据生产方面,组织金融机构开展统计标准执行情况评估,加强对金融机构执行统计标准的监督力度;在技术保障方面,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大数据平台中建设标准库,为金融业综合统计统一标准目录的落地提供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全覆盖的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有效服务金融宏观调控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统计分析监测在预研预判经济金融形势上的作用。近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形势下,要求金融统计分析监测能更快、更准把握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在此背景下,调查统计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建设和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的关键支撑作用,主动把握国际金融统计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完善金
12、融宏观调控总量统计,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统计,弥补金融创新业务统计的短板,基本实现主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全覆盖,助力提升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精准性和靶向性。 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总量统计,更好地服务宏观调控随着金融业快速发展,新金融业态不断涌现,金融宏观调控总量指标在反映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方面存在较大挑战。人民银行不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总量指标,提高服务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一是创设并持续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为更全面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情况,2011年,人民银行建立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制度,并在之后持续完善。2012年,发布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2015年,发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
13、计数据;2018年、2019年对社会融资规模口径进行多次完善。目前已形成包含增量和存量、全国和地方的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二是完善货币供应量统计。货币供应量自1994年编制和发布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不断提高其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有效性。2018年,继续对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进行完善。三是编制金融业资产负债表,完善金融资金流量、存量统计,强化宏观杠杆率监测基础。2021年,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印发证券业保险业资产负债统计制度,统一采集全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数据,编制统一的金融业资产负债表,摸清金融业家底;完善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金融活动的资金流量和存量统计,做好与国民账户的
14、衔接与配合工作;完善对宏观杠杆率的统计测算。 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统计,加强对信贷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在做好宏观总量统计,服务好金融宏观调控的同时,金融统计也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持续做好并不断完善信贷政策统计,以提高信贷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对现有的中长期贷款按实际投向统计、贷款按企业分类统计、三农贷款专项统计进行不断完善,以增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配合,支持做好对小微企业、涉农主体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根据信贷政策的需要,建立全口径房地产融资统计,全面反映房地产融资情况;建立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推动绿色金融
15、高质量发展。 弥补金融创新业务统计的短板,服务金融风险防控针对金融统计对创新业务统计监测不足,部分金融活动游离于金融统计体系之外,金融风险监测存在短板的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综合统计开展一系列统计活动,弥补统计短板。一是建立金融机构资管产品统计制度。全面有效监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反映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发现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实现资金链条的穿透性。二是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计制度。重点统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间、内部机构之间、内部机构与外部机构之间的交易和风险,全方位统计监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三是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统计制度。全面统计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
16、的股权关系。统计金融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各子公司之间的金融活动,以反映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及风险。四是建立地方金融组织统计制度。人民银行会同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的统计制度,填补统计空白。大数据技术助力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融合应用迈上新台阶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在提升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实用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用好用实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迅速将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关联和分析挖掘,有效提炼数据信息价值,将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融合应用推向新高度,为提高宏观调控科学性有效性提供关键信息
17、支持。 建立快捷、灵活、敏锐的风险监测体系,为前瞻性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早而准”的信息支持大数据技术助力金融统计跨越式发展,通过标准代码实现不同领域数据的连通、融合和穿透,极大提高了风险监测数据供需匹配的精准度和效率,实现更早、更快地捕捉潜在金融风险点。近年来,我国企业集团风险呈现出复杂化、网络化和外溢性的特征,这对金融风险防范带来了新的系统性挑战。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以企业风险监测为切入点,通过大数据和相关模型算法,开展企业自身风险画像和企业之间、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画像,实现对企业风险和金融机构风险的智能监测和提前预警, 切实提升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的实用功
18、能和价值,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形成了支持实践的能力。此外,人民银行还强化了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宏观杠杆率、银行同业业务、银行企业共贷关系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风险监测体系。 深入、全面监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为有效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供“全而准”的关键信息疫情以来,人民银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不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以适配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及时、准确反映这些新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对金融统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大数据技术让金融统计更“全”、更“准”,为评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提供更深入、全面的信息支持。国家
19、金融基础数据库应用工作坚持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工具,有针对性地构造跨领域多源融合数据集,同时穿透钻取数据底层的关联逻辑,实现对数据的深层次探索挖掘。总的来看,大数据技术有效提升了金融统计的效率和精准聚焦能力,及时完整建立了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贷款监测;探索建立碳排放企业数据库,针对电力、钢铁行业贷款情况,进行碳价和碳税的情景模拟。 着力扩大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共享辐射面,高质量服务宏观决策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促共享”作为新时代金融业综合统计的工作方针之一,致力于多方位实现统计数据的有效共享,建立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共享机制,制定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数据产品目录,率先推出一批成熟数据产品进行共享,极大提高了数据资产价值和数据使用效率,为宏观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未来,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持续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执行统一标准,不断提高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的实用功能,为宏观调控和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统计信息服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