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一中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邱** 文档编号:6854206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高台一中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高台一中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高台一中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高台一中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标准大气压,20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4时9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

2、氮气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同温同压下,NA个NO与N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相等D0、1.01104Pa时,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2、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A用海水制蒸馏水B将碘水中的碘单质与水直接分离C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D稀释浓硫酸3、有下列三个反应:2Fe32 I = 2Fe2I2;Cl22Fe2=2Fe32Cl;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C在反应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6

3、mol HCl被氧化D可以推理得到Cl22 I = I22Cl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中加盐酸:2H+Ca(OH)2Ca2+2H2OB向Na2CO3溶液中加入HCl溶液:CO32+2H+CO2+H2OC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 2Fe3+3H2D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OH+H+SO42 BaSO4+H2O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Zn与稀H2SO4反应:ZnHZn2H2BNa2CO3溶液与足量盐酸反应:CO322HH2OCO2C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2ClH2ODMgC12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Mg22OHMg(OH)26、实验

4、室利用 FeCl3、ZnCl2的混合液制取 FeCl2溶液和ZnCl2晶体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 Fe+Fe3+Fe2+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溶液C萃取振荡后分液时,要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孔D蒸发浓缩操作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7、实验室需用2molL1氯化钠溶液450 mL,配置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分别是( )A450 mL,52.7 gB500 mL,58.5 gC1000 mL,117 gD任意规格,111.2 g8、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熬胆矾铁釜,

5、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C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9、下列溶液中含Cl浓度最大的是 ( )A20mL0.1mol/L的CaCl2溶液B150mL0.2mol/L的AlCl3溶液C50mL0.5mol/L的KCl溶液D100mL0.25mol/L的NaCl溶液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3 是电解质B氯化钠晶体不导电,但是氯化钠是电解质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D液态氯

6、化氢不能导电,所以氯化氢不是电解质11、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B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直接用水冲洗即可D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Cl22Br2ClBr2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42Ba2+BaSO4DCaCO3与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14

7、、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1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不能等到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16、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选项ABCD物质浓硫酸汽油

8、酒精氯酸钾标签AABBCCD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M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2)X、Y、Z、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为_(化学用语回答),Z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_。(3)X与M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产物分子的电子式为_,其化学键属_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18、I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已知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其中A为单质,X是常见的无色无

9、味气体(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1)组成单质A的元素符号为_。(2)写出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IIA、B、C、D为三种常见物质。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用量最大。这四种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1)向溶液C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_色。(2)写出图中CAB的离子方程式_。19、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供人类呼吸之用。某学生为了验证过氧化钠这一性质,以:大理石(CaCO3)、稀盐酸和过氧化钠为药品,制取O2,实验装置如图:(1)A为制取CO2气体的装置,根据题中所给药品写出制取CO2

10、的离子方程式_(2)B装置的作用是_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写出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E中的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写出其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2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A加适量盐酸、过滤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C加适量水、过滤D加热(高温或灼烧)E.加适量盐酸、蒸发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_。(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_。(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_。(4)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炭粉_。(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_。21、(1)按要求写出方程式:HNO3 (电离方程式)_Fe2(SO4)3 (电

11、离方程式)_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_(2)0.4molCH4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g HCl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该HC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 L;等物质的量O2和臭氧(O3),其质量之比为_;若O2和O3质量相等,则其原子数之比为_。 (3)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二氧化碳熔融KC1NaHSO4固体铜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填编号)。(4)高铁酸钠(Na2FeO4)(铁为+6价)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 2Fe (OH) 3 + 4NaOH + 3NaC1O = 2Na

12、2FeO4 + 3NaCl + 5H2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用化学式表示,后同),_元素被氧化,还原物为_ ;用单线桥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_当反应中有lmolNaFeO4生成,转移的电子有_ mol;实验室欲配制250mL0.1 molL-1NaOH溶液,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下列操作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A称量NaOH时,将NaOH放在纸上称重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配制时,NaOH未冷却直接定容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 1个

13、标准大气压,20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1.2LN2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故A错误;B. 4时9mL水的质量为9g,其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它们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B正确;C. 同温同压下,NA个NO与N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相等,故C错误;D. 0、1.01104Pa时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所含的原子数目小于NA,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利用的一个基本关系是“0、1.01105Pa时的气体摩尔体积等于22.4L/

14、mol”。若温度或压强改变,气体摩尔体积随之改变。2、A【解析】A. 利用沸点差异蒸馏海水可得蒸馏水,图中蒸馏装置合理,故A正确;B. 分离碘和水,应加入苯或四氯化碳进行萃取,分液后再蒸馏,不能用分液的方法直接分离碘和水,故B错误;C. 胶体、溶液都可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应用半透膜渗析分离,故C错误;D. 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D错误;故选A。3、D【解析】A.还原剂经过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B.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 C.每1molCo2O3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D.通过上述反应可以得出Cl2氧化性强于 I2。【详解】A. 还原剂经过氧化

15、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l2,A错误。B.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根据以上反应氧化性:Co2O3Cl2Fe3,B错误。C. 反应中,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转移2mol电子,2mol HCl被氧化,C错误。D. 由反应可得,Cl2氧化性强于Fe3,Fe3氧化性强于I2,反应Cl22 I= I22Cl 可以发生,D正确。答案为D。4、B【解析】A.澄清石灰水要写成离子形式,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H+H2O,A错误;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B正确;C. 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

16、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C错误;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明确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书写时要遵循客观事实,拆分是否正确、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该题为考试热点和学习难点,易错选项是D,注意化学式中离子的配比关系。5、B【解析】试题分析:AZn与稀H2SO4反应:ZnHZn2H2没有配平,错误;B正确;C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2ClH2O漏写次氯酸根,错误;D 、氨水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开,错误

17、。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6、C【解析】FeCl3、ZnCl2的混合溶液加过量的铁粉、过滤得FeCl2、ZnCl2的混合溶液和金属Fe,TBP萃取得FeCl2溶液和ZnCl2的TBP溶液,用水反萃取、分液除去TBP得ZnCl2溶液,将ZnCl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ZnCl2晶体。【详解】A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 Fe+2Fe3+=3Fe2+,A错误;B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以免戳破滤纸,B错误;C萃取振荡后分液时,要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孔,使下层液体顺利流入烧杯,C正确;D蒸发皿不是玻璃仪器,D错误。答案选C。7、B【解析】实验室需用2mo

18、l/L氯化钠溶液452mL,只能选用522mL容量瓶配制,实际上配制522mL2mol/L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m(NaCl)=cVM=15g/mol2mol/L25L=15g,所以配置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分别是:522mL、15g,故选B。8、B【解析】A、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B、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C、合金是指金属与非金属或者金属融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材料;D、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详解】A项、“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铁与硫酸铜生成铜的反应,铁置换铜为置换反应,故A正确;B项、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没

19、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方法,故B错误;C项、铁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少,韧性越强,剂钢是铁与碳的合金,故C正确;D项、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社会关系,涉及胶体的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合金的性质,明确物质组成、性质、用途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物质性质解释其用途。9、B【解析】A.20mL 0.1mol/L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2=0.2mol/L;B.150mL0.2mol/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2mol/L3=0.6mol/L;C.50mL

20、0.5mol/L的K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5mol/L1=0.5 mol/L;D.100mL0.25mol/L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25mol/L1=0.25mol/L;溶液中含Cl-浓度最大的是B。故选B。【点睛】强电解质溶液中不水解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0、B【解析】ASO3的水溶液是硫酸,硫酸能导电,所以硫酸是电解质,SO3是非电解质,选项A错误;B氯化钠晶体不导电,但氯化钠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离子,属于电解质,选项B正确;C电解质必须是纯净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电解质,其溶液是混合物,选项C错

21、误;D液态氯化氢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能导电,但是其水溶液能导电,因而氯化氢是电解质,选项D错误;答案选B。11、D【解析】胶体可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常见的液溶胶:氢氧化铁胶体、碘化银胶体、硅酸胶体、蛋白质溶液、豆浆、血液、淀粉溶液等;常见的气溶胶:雾、云、烟等;常见的固溶胶:有色玻璃;雾是由小水滴凝结灰尘而成的,是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故选D;故答案选D。12、D【解析】A.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能闭上眼睛,也不能用手揉擦,故A错误;B. 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故B错误;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应用干抹布擦掉

22、浓硫酸,再用水冲洗,防止直接用水冲洗产生烫伤,故C错误;D.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故D正确。故选D。13、B【解析】A、离子方程式应满足质量和电荷守恒,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Na+2H2O=2Na+OH-+H2,故A错误;B二者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故B正确;C漏写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SO42-=BaSO4+Cu(OH)2,故C错误;D碳酸钙不溶于水,溶于稀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

23、写和正误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不要漏写离子反应。14、B【解析】A. 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如C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但Mn2O7是金属氧化物,所以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故B正确;C. 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如CuO、FeO、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但它们都不和水反应,故C错误;D.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SiO2不溶于水,但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B。【点睛】本题考

24、查氧化物的分类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的性质。15、D【解析】A. 蒸发操作时,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剩余的水,故A正确;B. 蒸馏操作时,需测量蒸气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可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C正确;D. 萃取剂的选择要求:与溶质不反应,且与原溶剂互不相容;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的密度相差越大越易分层。萃取剂的密度可比水大,也可比水小,故D错误,选D。16、C【解析】A浓硫酸有腐蚀性,应贴腐蚀品的标志,图为腐蚀品标志,故A

25、正确;B汽油属于易燃物,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图为易燃液体标志,故C正确;C酒精属于易燃物,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图为剧毒品标志,故C错误;DKClO3属于易爆物,应贴爆炸品的标志,图为爆炸品标志,故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三 A MgSiSC SiO2 C+2SCS2 极性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可知X是C;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Y为Mg;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则M为S,Z的质子数为偶数,且在Mg和S之间,因此Z为Si。【详解】(1) M为S,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2)Mg、Si、S位于同

26、一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MgSiS,S比C多一个电子层,则原子半径SC,因此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SiSC。Z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SiO2。(3)C与S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S2,化学方程式为C+2SCS2。CS2的电子式与CO2一样,为,化学键属于极性共价键。【点睛】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18、Na Na2CO3H2OCO22NaHCO3 血红 2Fe3+Fe3Fe2+ 【解析】I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均含有Na元素,其中A为单质,则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氢气,可推知E为H2,B为NaOH,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与

27、NaOH连续反应,可知X为CO2。II 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用量最大,则A为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可以相互转化,据此分析解答。【详解】IA、B、C、D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均含有Na元素,其中A为单质,则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氢气,可推知E为H2,B为NaOH,X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与NaOH连续反应,可知X为CO2,C为Na2CO3,D为NaHCO3。(1)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答案为Na; (2)由C转化为D是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Na2CO3+H2O=2NaHCO3,故答案为CO2+

28、Na2CO3+H2O=2NaHCO3;IIA、B、C、D为三种常见物质。A是金属单质,且A的合金用量最大,则A为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C为FeCl3,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为FeCl2,D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则D可能为铁的某种氧化物。(1)向FeCl3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红;(2)CAB为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19、CaCO3 +2H+=Ca2+H2O+CO2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杂质 无水硫酸铜由无色变蓝色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

29、2 CO2 + Ca(OH)2 =CaCO3 + H2O 【解析】结合实验室制CO2的反应原理和Na2O2与CO2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分析解题。【详解】(1)大理石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2)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CO2中混有挥发的HCl,则B装置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杂质;B装置中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3)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

30、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Ca(OH)2 =CaCO3 + H2O。【点睛】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明确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与基本操作是解题关键,注意E中现象应根据D中未反应的CO2气体来分析,这是易错点。20、C E D B F 【解析】(1)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能溶于水,则加适量水,过滤可分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2)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则加适量盐酸,蒸发可得到KC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E;(3)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则加热(高温或灼烧)可除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4)氯化钠中能溶于水,炭粉不溶于水,所以加适量水、过滤、蒸发即

31、可;答案:B。(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因为二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过滤可除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F。【点睛】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如(1)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能溶于水;(2)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3)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4)加热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二氧化锰分离;(5)二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21、HNO3=H+NO3- Fe2(SO4)3=2Fe3+3SO42 Ba2+ SO42-= BaSO4 CO2+2OH一=CO32一+ H2O 36.5 22.4 2:3 1:1 NaClO Fe NaCl 3 250mL容量瓶 AD 【

32、解析】(1)注意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离子方程式需要注意弱电解质、沉淀、氧化物不能拆写。(2)质量、物质的量、标况下的气体体积、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n= = = 进行换算。(3)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4)2Fe (OH) 3 + 4NaOH + 3NaC1O = 2Na2FeO4 + 3NaCl + 5H2O,该反应的氧化剂NaC1O,还原剂为Fe (OH) 3,每2mol Fe (OH) 3被氧化,转移6mol电子,3mol NaC1O被还原。配制溶液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据此判断实验操作中浓度

33、变化。【详解】(1)硝酸为强电解质,可以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NO3=H+NO3-;硫酸铁为强电解质,可以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42-;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硫酸钡为沉淀不能拆写,离子方程式为:Ba2+ SO42-= BaSO4;二氧化碳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O2+2OH一=CO32一+ H2O;(2)0.4molCH4分子中含有2mol原子,1mol HCl分子中含有2mol原子,1mol HCl分子的质量为m=nM=1mol36.5g/mol=36.5g,1mol HC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

34、= nVm=1mol22.4L/mol=22.4L。答案为:36.5 ;22.4;等物质的量O2和臭氧(O3),其质量之比为(n32g/mol):(n48g/mol)=2:3;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原子构成,若O2和O3质量相等,则其原子数相等,即原子个数之比为1:1。答案为:2:3;1:1。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属于电解质的有:熔融KC1NaHSO4固体;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二氧化碳。答案为:;。(4)氧化剂被还原,化合价降低,该反应中氧化剂为NaC1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aClO ,还原剂为Fe (OH) 3,被氧化的

35、元素为Fe元素,还原产物为NaCl。答案为:NaC1O;Fe;NaCl。用单线桥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每2mol Fe (OH) 3被氧化,转移6mol电子,生成2mol Na2FeO4,当反应中有lmolNaFeO4生成,转移的电子有3mol。答案为:3。实验室欲配制250mL0.1 molL-1NaOH溶液,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250mL容量瓶。答案为:250mL容量瓶。配制溶液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A.氢氧化钠易潮解,用纸称量,部分氢氧化钠留在纸上,溶解的氢氧化钠质量减少,A符合题意;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B不符合; C.溶液冷却至室温再定容,未冷却直接定容,待冷却至室温,溶液体积减小,溶液浓度变大,C不符合; 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溶质减少,溶液浓度增大,D符合题意;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E不符合。答案为:AD。【点睛】离子方程式书写时注意难溶难电离氧化物单质等不能拆写。与量有关的反应,要注意反应物之间的量的关系,例如,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通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则生成碳酸氢钠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化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