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甘肃省永昌县第四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甘肃省永昌县第四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H2OB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C向100mL 1mol/L FeBr2溶液中
2、通入0.5mol Cl2:2Fe2+2Br-+2Cl22Fe3+Br2+4Cl-D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Fe(OH)3+3H+Fe3+3H2O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uO+H2Cu+H2OBCO2+Ca(OH)2=CaCO3+H2OCFe2O3+3CO2Fe+3CO2D2Na+Cl22NaCl3、下表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4、向100mL 1.2 mol/L溴化亚铁(FeBr2)溶液中通入氯气(标准状况),当有三分之一的溴离子被氧化时,通入的氯
3、气的物质的量为(已知:2Fe2+ Br2 = 2Fe3+ 2 Br,Cl2 + 2 Br = Br2 + 2 Cl)A0.1 mol B0.06 molC0.04 mol D0.18 mol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B标准状况下,22.4 L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物所含原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0.5NA个水分子所占体积约为11.2 LD16 g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共含有NA个氧原子6、下列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对应方案错误的是选项物质及所含杂质除杂方案ANa2CO3(NaHCO3)充分灼烧BCu(Zn)加入过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洗
4、涤、干燥CMnO2(MnCl2)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Cl2(H2O) 通过碱石灰AABBCCDD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2Fe(OH)3 +3KClO+4KOH= 2K2FeO4 + 3KCl + 5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为+7B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生成物中K2FeO4与K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KClO和KOH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都是钾盐8、根据下列反应进行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2MnO4+10Cl+16H+=2Mn2+5Cl2+8H2O2FeCl3+2KI=2FeCl2+2KCl
5、+I22FeCl2+Cl2=2FeCl3AMnO4Cl2Fe3+I2BClMn2+IFe2+CMnO4 Cl2I2Fe3+DIFe2+ClMn2+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鉴别碳酸钠和碳酸钾可以通过焰色反应实验,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有金属钙被还原出来C铝的化学性质本不活泼,难被腐蚀D铝制容器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10、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BC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的摩尔质量为32gB1 mol氢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C1mol CO2的体积是22.4LD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分子12、下列离子方程
6、式书写正确的是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Ag=AgCu2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2Fe6H=2Fe33H2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CO322H=H2OCO2D氧化铜溶于盐酸O22H=H2O13、实验室按照下图所示的操作程序用于提纯某种物质,下列分析一定正确的是A该操作流程可用于分离水与四氯化碳B操作I一定是过滤,目的是将固液分离C可以用于从四氯化碳中提取碘单质D可以提纯含少量BaSO4的NaCl固体混合物14、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Cl2BNH3CHClDH2SO415、下列关于卤素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卤素单质的颜色按Cl2、Br2、I2的顺序逐渐变深B氯气易
7、液化,溴单质易挥发,碘单质易升华C氯、溴、碘的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增大D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增强16、下列关于非金属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酸性氧化物 B都是酸酐C都只含两种元素 D都是气体(常温常压下)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l2、K2SO4、CaCO3、NaOH、CuSO4、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份,进行了如下实验:(1)气体B的化学式_,白色沉淀的成分为_。(2)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有_;可能含有的物质有_;(3)如若需要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如何操作:_。18、短周
8、期主族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F依次增大。A的某种原子核内只有质子,B元素的某种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C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D的单质在高温下与C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E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D与F形成的离子化合物DF是常用的调味品。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2)F离子结构示意图_。(3)B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氢元素质量百分含量最大值是_%。(4)D2C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同周期元素性质从左往右呈现递变性的本质原因是_。19、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实验。回答下列
9、问题:(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Mn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D中放入浓H2SO4,其目的是_。(3)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对比E和F中现象的差异可得出的结论及解释是_。(4)G处的现象是_。(5)画出H处尾气吸收装置图并注明试剂_。(6)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某品牌消毒液包装上说明如下图。“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需“密闭保存”的原因_。(7)现在有一种名为“净水丸”的产品也能对饮用水进行快速的杀菌消毒,药丸通常分内外两层。外层的优氯净Cl2Na(NCO)3先
10、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起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层的亚硫酸钠(Na2SO3)溶出,可将水中的余氯(次氯酸等)除去。亚硫酸钠将水中多余次氯酸除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20、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现在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的NaCl。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溶液。(已知:NH4HCO3NH3CO2H2O)如果此方案正确,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可选择的主要仪器是_、_。(2)操作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3)进行操作后,如何判断SO42 已除尽,方法是_。(4)操作的目的是_。(5)操作的目的是_。21、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
11、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某一种。.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若向实验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E,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C的名称为_;D的化学式为_。(2)写出盐酸+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化学方程式与盐酸+D反应具有相同的离子方程式。(3)将沉淀E过滤并洗涤,如何验证沉淀E已洗涤干净_。(4)为检测C盐的一些性质,需配制240 mL 0.2 mol/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经计算,需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NaOH的质量为_g。
12、在配制NaOH溶液时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和_。将NaOH浓溶液先_,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溶液浓度_(填“偏高”或“偏低”)。配制NaOH溶液时定容的操作:加蒸馏水距离刻度线_处,改用_滴加,至_与刻度线相切。取出配制好的溶液150mL,可以中和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g/mL的盐酸的体积为_mL,配制该盐酸需HCl的体积为_mL(标准状况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离子方程式正确,A正确;B、反应中还有一水合氨生成,B错误;C、溴化亚铁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氯气过量全部被氧化,即2Fe2+4Br-+3Cl22F
13、e3+2Br2+6Cl-,C错误;D、铁离子能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碘和亚铁离子,D错误;答案选A。【点睛】离子方程式错误的原因有: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客观事实:质量不守恒、电荷不守恒、电子得失总数不守恒、难溶物质和难电离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没有注意反应物的量的问题,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学生往往忽略相对量的影响,命题者往往设置“离子方程式正确,但不符合相对量”的陷阱。突破“陷阱”的方法一是审准“相对量”的多少,二是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该量,没有注意物质之间是否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注意离子配比,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难溶物溶解度的大小,注意隐含因素等。2、A【解析】试题分析:A、是氧化还原也是置换反应,
14、正确,选A;B、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选B;C、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不选C;D、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选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3、B【解析】A项、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B项、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有单质生成,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项、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D项、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5、,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D错误;故选B。4、A【解析】根据已知反应,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最后计算解答。【详解】由两个已知反应,易得:氧化性Cl2 Br2 Fe3,还原性Cl BrCl2Fe3+I2,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氧化性强弱的判断,解题时注意判断氧化性强弱的依据是: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正确判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题目难度不大。9、D【解析】A.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钾可以通过焰色反应实验,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 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钠与水反应,不会有钙析出,故B错误;C. 铝
16、的化学性质活泼,被氧化成氧化铝,氧化铝比较致密,可以阻止铝继续腐蚀,故C错误;D. 铝制容器能与酸性,碱性溶液反应,与咸的食物构成的装置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不能长期存放这些食品,故D正确;故选:D。10、B【解析】A为圆底烧瓶,故A错误;B为容量瓶,故B正确;C为锥形瓶,故C错误;D为分液漏斗,故D错误;故选B。11、D【解析】A. 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选项A错误;B. 使用物质的量必须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1mol氢指代不明确,不能确定是氢气还是氢原子,选项B错误;C. 标准状况下1mol CO2的体积约为22.4L,没有说明标准状况下,不一定,选项C错误;D. 标准状况下,2
17、2.4LN2和H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NA个分子,选项D正确。答案选D。12、C【解析】A电荷不守恒;B生成Fe2+;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生成CO2和水;D难溶物写化学式。【详解】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Cu+2Ag+=Cu2+2Ag,选项A错误;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发生Fe+2H+=Fe2+H2,选项B错误;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选项C正确;DCuO是难溶物要写化学式,则氧化铜与盐酸反应:CuO+2H+=H2O+Cu2+,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
18、合运用,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并从守恒的角度认识,易错点为B,注意反应要遵循反应的实际,难度不大。13、D【解析】由流程可以知道操作为溶解,为过滤或重结晶,为蒸发结晶或过滤,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 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以直接进行分液分离,不符合上述操作流程,故A错误;B. 操作是溶解,将固体溶于水,故B错误;C.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而两种物质的沸点不同,因此,只能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错误;D. BaSO4不溶于水,NaCl能够溶于水,因此可以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提纯含少量BaSO4的NaCl固体混合物,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14、D【解析】根据
19、n=比较。【详解】根据n=可知,等质量时,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数越小,题中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98,则H2SO4的分子数最少,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省去计算的繁琐。15、D【解析】A卤素单质Cl2、Br2、I2的颜色分别为黄绿色、红棕色、紫色,逐渐加深,A正确;B氯气常温下为气体,易液化,溴单质常温下为液体,易挥发,碘单质为固体,熔点与沸点相接近,易升华,B正确;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则氯、溴、碘的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增大,C正确;D同主
20、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错误;答案选D。16、C【解析】A、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B、CO和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因此不属于酸酐,故B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属于氧元素,故C正确;D、H2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常温常压下,H2O的状态为液态,故D错误。点睛:酸性氧化物是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盐和水的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其中像CO、NO不与水反应或不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盐的氧化物称为不成盐氧化物。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O2 B
21、aCO3 BaCl2 、CaCO3、NaOH CuSO4、K2SO4 KCl 取无色滤液C,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淡紫色,则存在KCl,否则不存在KCl 【解析】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白色滤渣加入盐酸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B,说明该滤渣为碳酸盐沉淀,气体B为二氧化碳,肯定有碳酸钙,无色滤液加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化钡。据此解答。【详解】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白色滤渣加入盐酸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B,说明该滤渣为碳酸盐沉淀,气体B为二氧化碳,肯定有碳酸钙,无色滤液加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
22、液中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钠,则一定不含硫酸钾。(1)气体B 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白色沉淀为BaCO3;(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BaCl2 、CaCO3、NaOH,一定不含CuSO4、K2SO4,可能含有 KCl;(3)确定氯化钾是否存在,可以用焰色反应,即取无色滤液C,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淡紫色,则存在KCl,否则不存在KCl。【点睛】掌握各物质的溶解性和离子反应,根据溶液为无色,确定不含铜离子,根据白色滤渣能完全溶于盐酸生成气体分析,该物质为碳酸钙,气体为二氧化碳,因为通入二氧化碳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钡离子,但氯化钡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所以应还含有
23、氢氧化钠,当溶液中有钡离子时,不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即不含硫酸钾。18、第三周期A族 25 2Na2O2+2H2O=4Na+4OH-+O2 从左至右,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F依次增大。A的某种原子核内只有质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的某种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则B为碳元素;C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为氧元素;D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则D为钠元素;D的单质在高温下与C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E单质颜色相同的
24、淡黄色固态化合物,是E为硫元素。D与F形成的离子化合物DF是常用的调味品,则F为氯元素。详解:(1)硫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A族。(2)氯离子结构示意图是。(3)碳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氢元素质量百分含量最大的是甲烷(CH4),其氢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25%。(4)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5)同周期元素性质从左往右呈现递变性的本质原因是:从左至右,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19、MnO24HCl(浓)MnCl2Cl22H2O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E
25、中不褪色,F中褪色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出现蓝色Cl-+ClO-+2H+Cl2+H2O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SO32-+HClO=SO42-+H+Cl-【解析】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杂质,依次通过干燥有色布条、湿润有色布条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再通过G装置验证氯气的氧化性,氯气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据此解答。【详解】(1)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方程式为MnO24HCl
26、(浓)MnCl2Cl22H2O;(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中浓硫酸作用为干燥氯气,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对氯气漂白性检验造成干扰;(3)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E中红色干布条,F中红色湿布条,看到现象为E中布条不褪色,F中布条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4)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碘遇到淀粉变蓝,所以看到现象为棉花团变蓝;(5)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氯气能够与碱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装置如图所示;(6)次氯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消毒
27、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盐与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应该密封保存;(7)亚硫酸根离子与次氯酸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032-+HClOS042-+H+Cl-。【点睛】本题以氯气的制备为载体考查了氯气的性质,题目综合性较强,侧重考查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为易错点。20、坩埚(或蒸发皿或试管) 酒精灯 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SO42已除尽 除去过量的
28、Ba2 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 【解析】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由流程可知,中加热条件下分解,分解后的固体溶于水后,与氯化钡反应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利用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滤液中含NaCl、碳酸钠,加盐酸除去碳酸钠后溶质为NaCl,蒸发得到纯净的NaCl。【详解】(1)用酒精灯加热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2)加入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除去了硫酸根离子,但引入了硝酸根新的杂质离子;(3)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如果硫酸根离子没有完全除去,能够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所以检验硫酸根离子已除尽,可静置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氯化钡溶液,不出现浑浊就说明硫酸
29、根离子已经除尽;故答案为取少量上层澄清溶液,再滴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则说明SO42已除尽,反之则有;(4)加入碳酸钠,可用于除去过量的Ba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 NaCl;(5)操作加热煮沸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氯化氢。21、硫酸铜 Na2CO3 Ag+ + Cl= AgCl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E已洗涤干净 2.0 胶头滴管 250mL容量瓶 冷却至室温 偏高 12cm处 胶头滴管 凹液面最低处 2.5 672 【解析】给出八种离子,形成四种可溶性物质,这
30、个可以通过一一组合的形式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之后结合进行实验和颜色限制进行继续排除,从而最终确定。如Ba2不能和SO42、CO32组合,而只能和NO3、Cl;Ag不能和SO42、Cl、CO32三种离子组合,而只能和NO3组合,则一定是BaCl2、AgNO3。Cu2+不能和CO32组合,所以为CuSO4;Na+对应CO32为Na2CO3。即四种物质为BaCl2、AgNO3、CuSO4、Na2CO3。【详解】因为是可溶性盐,所以溶液中存在的盐离子和阴离子对应物质一定是可溶性,根据盐类物质溶解性情况可以知道:Ba2不能和SO42、CO32组合,而只能和NO3、Cl;Ag不能和SO42、Cl、CO32
31、三种离子组合,而只能和NO3组合,则一定是BaCl2、AgNO3。Cu2+不能和CO32组合,所以为CuSO4;Na+对应CO32为Na2CO3。即四种物质为BaCl2、AgNO3、CuSO4、Na2CO3。(1) 根据以上分析,C的名称为硫酸铜;D的化学式为Na2CO3。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硫酸铜;Na2CO3。(2) 根据以上分析,B为AgNO3溶液,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 Cl= AgC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g+ + Cl= AgCl。(3)沉淀E为AgCl,若未洗涤干净,则在沉淀表面会附着Cl-,可以通过检验没有Cl-来验证沉淀已洗涤干净,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
32、少量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E已洗涤干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E已洗涤干净。(4) 配制240 mL 0.2 mol/L NaOH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所以需要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是0.25L0.2mol/L40g/mol=2.0g;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0。在配制NaOH溶液时,需要烧杯溶解固体,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容量瓶盛放溶液,胶头滴管定容,所以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和250mL容量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胶头滴管;250m
33、L容量瓶。 将NaOH浓溶液先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则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偏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冷却至室温;偏高。配制NaOH溶液时定容的操作:加蒸馏水距离刻度线12cm处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2cm处;胶头滴管;凹液面最低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g/mL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2mol/L,根据c(NaOH)V(NaOH)= c(HCl)V(HCl),中和150mL0.2 mol/L NaOH溶液消耗该盐酸的体积为:V(HCl)=0.0025L=2.5mL;配制该盐酸需HCl的体积为:0.0025L12mol/L22.4L/mol=0.672L=672m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5; 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