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经济生活考纲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经济生活考纲知识点.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政治经济生活考纲知识点(82个考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货币(一) 货币的本质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互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产品 二、用于互换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3)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货币产生:简朴的物物互换 扩大的物物互换 以一般等价物
2、为媒介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3.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指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互换的商品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因素:货币自身是商品,有价值。规定: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互换的媒介的职能。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互换叫做商品流通。规定: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3.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外,货币尚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P6相关链接)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
3、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假如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假如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通货紧缩)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比较 比较区别联系因素表现影响通货膨胀纸币的流通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全面连续的物价上涨引起物价上涨,减少购买力,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1. 两者都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应不平衡引起的,即由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和发行纸币的数量不平衡导致的。2. 两者都
4、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因此都要采用有效的措施予以调节。通货紧缩纸币的流通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全面连续的物价下跌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考点5:货币与财富1.货币被崇敬的因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敬,从货币的起源看,它是商品互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3.对待货币的对的态度(三句话):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二)信用工具和外汇考点6:结算与信用工具1.信用卡:含义
5、: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钞票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2.支票: 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钞票和转帐支票在我国重要分为转帐支票(付款单位或个人开票后,收款到银行把款转入自己帐户)和钞票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钞票)。考点7:外汇和汇率: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达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3假如用100单位外币
6、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则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人民币升值的利:人民币升值使公司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可以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人民币升值减轻了中国外债的压力;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升值的弊: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人民币升值使得外商在中国市场购买商品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人民币升值将会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
7、稳定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连续健康发展(对内)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外) 第二课: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考点8:供求影响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区、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直接)2.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间接)(1)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2)供过于求,价格减少。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考点9: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的高低,由于它们所含
8、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纯熟限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花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意义:个别劳动
9、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无关,当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少,发明的价值总量越小,则处在不利地位。反之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发明的价值总量越大,则处在有利地位。决定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缘故。考点1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互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互换。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二)价格变动的影响考点13: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一般说来,价格
10、上升,需求量下降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限度(需求弹性)不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弹性大。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替代品 含义: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的商品。影响:本商品价格上升,本商品需求量减少,而替代品需求量上升。互补品 含义:必须组合在一起才干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的商品。影响:本商品价格上升,本商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也减少。考点1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改动的地方p16) 1调节产量。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就会增长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
11、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互相替代时,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长这种的使用量;反之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三课:消费考点16:影响消费的因素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是居民的收入 。 (重要因素)(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所以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长居民收入。(2)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消费量就会加大;反之,会减少消费量。(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
12、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减少,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尚有物价的变动、居民的消费观念、国家政策等。(其他因素)3.经济发展水平 (主线因素)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见期中考试卷主观题33答案)考点17:消费类型1按交易方式不同: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考点18:恩格尔系数(1)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2)影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长,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
13、改善。考点19: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是否应当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过度标新立异不提倡。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不健康。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考点20: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过度超前消费;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反对滞后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
14、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规定,要对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连续性消费,表现为“5R”。)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对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21、22)考点2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发明动力。考点2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
15、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4.消费为生产发明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社会再生产过程涉及生产、分派、互换、消费这样互相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派和互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考点23: 发展生产的意义1必要性(因素):(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矛盾决定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
16、本规定。(改动的地方p30)(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2重要性(意义):(1)才干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2)才干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才干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3.途径:(如何大力发展生产)(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发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
17、新。(4)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24:公有制为主体 (主体地位)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主线经济特性,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内容:公有制涉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4.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见课本P32倒数第二段考点25: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
18、用1.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3作用(意义):课本P31倒数第一段.4.主导作用:(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重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营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2)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考点26:集体经济地位及作用 1.地位:它是我国农村的重要经济形式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用:P32第二段考点27: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1)含义: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私营经济:以
19、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外资经济: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公司以及中外合资公司、中外合作经营公司中的外商投资部分。(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运用分散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考点2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1)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为什么?(必然性)适应我国生产力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主线因素)
20、实践证明,它符合“三个有助于”。(重要意义)(3) 怎么做?继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第五课:公司与劳动者(一)生产的微观主体公司考点27:现代公司的组织形式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考点28:公司的类型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所有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法人。公司制是现代公司重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
21、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监督机构(监事会)公司的特点: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科学管理结构。考点29:公司的组织形式比较有限 责任公司股份有限 公司不同点公司的资本(最重要区别)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资本须征得其他股东的批准公司的资本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发起人数量必须由50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股东仅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股东表决权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一股一票原则公司财务不必
22、向全社会公开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开注册资本限制注册资本最低限为3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比较高,最低限为500万元人民币相同点1.都是依法设立的,所有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法人2.“有限”,即各股东都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3.“合股”,即它们都是由若干人共同集资来建立的,资金都被提成股份,持有股份的人都叫股东,他们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 选择管理者等权利4.通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涉及:决策机构即公司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负责解决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即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平常经营;监督机构即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5.两者都具有
23、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考点30: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及因素。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利润表现为公司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只有保持一定营利能力,才干开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2、公司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成功经营公司?或公司如何在竞争中取胜?)(1)公司要制定对的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公司形象。补充名校P33对话名师考点31:公司兼并与公司破产公司兼并及其作用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公司兼并相
24、对劣势的公司,可以扩大优势公司的规模、增强优势公司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公司和整个社会的资源运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公司破产及其作用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公司,按法定程序实行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实行公司破产制度,有助于强化公司的风险意识,促使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竞争力,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实行公司兼并和破产制度,可以扩大优势公司的规模,增强优势公司的实力,提高公司和社会的资源合理配置和运用效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二)劳动者考点32:劳动与就业1、劳动和劳动者劳动地位:劳动发明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发明
25、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者光荣。2、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1)紧迫性(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2)重要性: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A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就业实现社会劳动力可以不断再生产。(对社会)B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劳动者
26、) (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对党和政府来说从主线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增长就业岗位。从人民群众的主线利益出发,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就业提供保障。对劳动者来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对的的就业观念积极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对公司来说: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增长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承担社会责任。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考点34:树立对的的择业观念 (后面解释要去看具体见P43)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爱好
27、、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2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3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合法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可灵活选择。考点35:维护劳动者权益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重要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解决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2因素:(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2)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足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
28、性、发明性的保证。3做法(怎么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1)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2)依法签订劳动协议,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3)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加以维护。公司:公司经营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要严格执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做到依法经营,严禁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国家:A.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B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
29、律、法规的建设;健全劳动协议制度;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课:投资和理财考点36:利息、利率与本金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银行由于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例.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考点37:储蓄存款1活期储蓄: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不规定存期、存款的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蓄方式。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平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2定期储蓄:是事先约定期
30、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作为投资对象,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考点38: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取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重要经营目的的金融机构。(2)地位: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考点39:商业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1)存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2)贷款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营利的重要来源。(主体业务),贷款时,银行会本着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效益性等原则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3)结算业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除三大业务
31、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考点40: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储蓄存款(便捷的投资)债券(稳健的投资)股票(高风险高收益)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流动性较低高(特别是国债)高低收益性较低较高高具体分析风险性较低较低高低1.不同的投资方式,风险不同,收益也不同,一般来说,投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即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收益排序:股票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国债银行储蓄风险排序: 2.居民的投资方式有哪些?储蓄存款:获取利息。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购买股票:获取股息和红利、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
32、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也许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购买债券:获取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的利息。(4)商业保险: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3.树立理财观念:要分散风险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考点41:股票(高收益、高风险同在)(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东公司的所有权
33、。(2)特点: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后,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流通性。注意:不允许向公司规定返还其出资,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3)股东的权利:参与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权利。(4)股票投资的收入涉及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它来源于公司的利润。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具体见课本P50倒数第二段,后面分析一定要去看)(5)作用: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公司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考点42:债券1分类: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重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公司债
34、券。2特点:总体来说,债券是稳健的投资。(1)国债:风险小,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2)金融债券: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公司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3)公司债券:风险大、利率高。区别国债 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发行主体国家(各级政府)金融机构,重要是商业银行公司(公司)风险情况风险最小安全性较政府低,比公司高风险最大收益情况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他债券 高于政府债券,低于公司债券收益最高流通情况最强较强最低考点43:商业保险1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协议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协议约定的也许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导致的财产损失承担补偿保
35、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成协议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2种类: (1)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2)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送保险等。3.原则: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协议4.特点:购买商业保险投保人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 第 三单元:收入与分派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派(一)分派制度考点45:实行按劳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的因素(1) 生产决定分派,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派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
36、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的分派制度。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定(所有制结构决定分派方式)(2) 我国的分派制度从主线上来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3)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定,有助于提高资源运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考点46:按劳分派及其作用1.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派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涉及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派
37、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因素(1)也许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派的前提。(2)现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派的物质基础。(3)必要性。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派的直接因素。3.意义:(1)实行按劳分派,有助于充足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发明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按劳分派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派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派的社会地位。4.地位:按劳分派在所有分派方式中占主体地位。由于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5.合用于:公有制经济(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公司、公有控股公司中
38、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村经济中的耕种土地收入)考点47:我国多种分派方式并存 (1)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奉献参分派的制度。按劳动要素分派:指在私营公司和外资公司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按资本要素分派:涉及私营公司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按技术要素分派: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派:公司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干在生产经营中的奉献而参与分派的形式。按土地要素分派:房子出租获得的租金(2)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派的制度
39、。确立按生产要素分派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发明的尊重。有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发明社会财富的源泉充足涌流,以增长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二)收入分派与公平考点48:收入分派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 表现:重要表现为收入分派的相对平等,即规定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规定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 意义:收入分派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派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4.如何实现收入分派公平?(一个制度两个举措)坚持和
40、完善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的分派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派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合理的收入分派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增长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派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派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两个同步是后加进来的,同学们要记住)再分派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派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重要手段的再分派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派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派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长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
41、法收入。(改动的地方p62)要解决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防止收入差距过于悬殊又要反对平均主义主线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收入分派的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基础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增长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要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充足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考点49: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长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也许。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有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42、。只有公平分派,才干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2)两者又存在矛盾,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2. 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派和再分派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成共同富裕(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贯彻分派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既要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又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3)政府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强收入分派的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完善
43、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一)财政考点50:财政收入及其构成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考点51: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重要来源。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居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考点5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分派政策的制约是其重要因素。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因此增长财政收入的主线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只
44、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长社会财富总量,才干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连续增长。3.分派政策的影响:(对的解决国家、公司、个人的关系)(1)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假如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公司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公司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长,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2)假如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特别会减少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长。(3)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派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公司的连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考点5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派和
45、使用的过程。通过财政资金的分派,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考点54:财政支出的构成1.经济建设支出;重要支出2.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4.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险:重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救济:涉及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 困难户救济等。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社会优抚:涉及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贴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5.债务支出。考点55: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存在节余;支大于收,出现赤字;收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