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一章 社会研究导论第一节(一)社会研究: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结识的活动。(二)社会研究的特性:1目的性2经验性3理论性4社会性(三)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1社会研究的主体2社会研究的对象3社会研究的内容4社会研究的方法社会研究的主体有: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5社会研究者个人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性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集合概念社会研究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组织、社区、国家、社会等概念都是集合概念。集合概念
2、最大的特性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分为五种:1现状调查2态度调查3因果分析4预测分析5对策研究第二节(一)社会研究的目的:1探索未知的事物2验证不拟定的知识3扩展已有的知识(二)社会研究的意义:1社会研究的理论性意义2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三)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第三节(一)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保证社会研究的客观性2、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社会研究活动的效率。(二)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性:1、经验性2、理论性3、规范性4、多样性(三)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体系:1
3、、社会研究的方法论2、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3、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社会研究中的研究方式,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第四节(一)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1、拟定研究题目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收集资料阶段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5、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第二章 社会研究的重要类型第一节1、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2、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3、按照调核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4、从研究方法上看,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5、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一)理论研究关注点:在于探索
4、现象之是的因果关系和增长对社会现象内在规律的结识。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不同:(简答)1、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哲学研究的不同重要在其理论抽象的层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2、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重要在于前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二)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重要在于其研究目的的不同。应用性研究的重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第二节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一)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
5、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探索性研究通常涉及三个部分:1、实地考察;2、请教专家;3、查阅资料。(二)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规定:涉及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描述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1、描述研究要反映总体状况的一般特性;2、描述研究也要对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的概括。描述性研究的重要目的: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性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三)解释性研究:是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和研究。第三节(一)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核对象的所有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普查的重要特点:1、结论拟定2、资料精确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3、调查项目少4、
6、工作量大。(二)抽样调查: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记录量来推论总体情况。抽样调查的特点:1、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2、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进一步,资料的标准化限度较高,可以进行较进一步的记录分析和概括;3、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从而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性。一般来说,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人口普查都属于横向研究。(三)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少数个体进行进一步细致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个案调查的重要作用:是具体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个案调查的特点:1、调查的进一步性 2、由于调核对象
7、比较少,因此,个案调查一般比较节省人力和经费。3、个案调查一般不需要动员众多的调查员,而只需要由研究者或少数通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因此调查的质量往往更高。4、在个案调查中,由于需要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各种情况,其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往往有较长时间的进一步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调查者的主观态度及其语言和行为会对被调查者产生很大的影响。5、由于个案调查的调核对象很少,并且一般都没有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核对象,因此不能按照记录学的原理来将其调查结果推论到总体。 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第四节(一)定性研究:是通过参与观测、
8、进一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并采用分类、比较、归纳、矛盾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对该社会现象的总体有较进一步结识的一种研究类型。定性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实地研究。(二)定量研究是运用基于记录原理和概率论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性、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社会研究中的记录调查和实验研究属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1、定性研究侧重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性、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而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2、从方法论上说,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属于实证主义范式,其研究
9、方法更接近自然科学。3、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而定量研究则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4、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灵活性、特殊性,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参与观测、无结构访问、个人生活史是定性研究中重要的资料收集技术;定量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抽样调查、内容分析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式,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测等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第五节(一)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是指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二)纵向研
10、究:指的是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分别对某种或某些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收集该社会现象在当时的资料,将这些资料结合起来分析,以描述某种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纵向研究三种不同的类型:1、趋势研究2、同期群研究(队列研究)3、同组研究(追踪研究)第三章 选题与研究设计第一节(一)选题:是指社会研究者根据客观需要和自身的研究爱好及条件等因素来拟定研究题目的过程。研究题目: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或解决的问题。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1、拟定研究题目的内容2、要拟定研究的角度;3、要拟定题目的层次4、要拟定研究的目的。(二)选题的标准:是指研究者评价和选择研究题目时所采用的一般标准,涉
11、及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标准。选题的客观标准有:重要性、新奇性、可行性。选题客观标准中“新奇性”原则体现在:1、研究领域的新奇性2、研究视觉的新奇性上3、研究内容的新奇性4、研究方法的新奇性选题客观标准中“可行性”原则:1、研究人员的可行性2、研究方法的可行性3、组织体系的可行性4、物质条件的可行性5、社会可行性(三)社会研究的选题重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选题方式分为三类;1、研究者选题2、实际工作部门定题3、学术界选题研究者选题又分为:1纯自主选题2申报研究课题实际工作部门定题分为:1上级定题2委托研究课题 (四)选题过程涉及: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选择研究题目,
12、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拟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以及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等。第二节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研究设计最重要的内容:1、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2、拟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3、拟定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目的:1、拟定研究目的的层次。2、在对研究目的层次做出了明拟定位以后,研究者还需要对研究项目的具体目的做出分析和陈述。社会研究的目的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研究性质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二)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分为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产品等不同的层次。研究方法的设计涉及:1、拟定研究方式2、选择资料收集方案3
13、设计资料分析的方案拟定研究方式有四种: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3文献研究4实地研究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查第一节(一)社会理论:是通过抽象概括而对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做出的反映。(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社会理论有三个特点;1、社会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2、社会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可以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3、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社会研究课题有两个方面的来源;1、来自社会实践;2、来自理论的发展。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1、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2、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3、理论可认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
14、4、社会理论可认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二)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有:1、概念2、变量3、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1、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性的反映。操作性定义:是指用一组实际操作来说明概念的实际含义和使用方式。概念不仅有质的含义,也有量的含义。2、变量:是指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是其概率性特点,即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具有必然性;2、是社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经常无法直接观测和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有限度和方向之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还可以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理论的基本形态是理论命题、理论
15、模型。社会理论目的:一、是要描述各种社会现象存在和表现的限度;(描述性理论)二、是要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之间以及多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解释性研究)三、是要在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对未来和未知的领域做出预测。(预测性理论)根据各种命题所表述的理论类型的不同,分为:1、简朴描述性命题2、比较性命题3、解释性命题4、预测性命题。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性及其关系的再现。理论模型常用的表述方式有:1变量结构图示法2坐标图示法3公式法1、变量结构图示法的优点有:1它可以包含许多变量2 可以较清楚地表达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变量结构图示法的缺陷:它难以表达出
16、各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2、坐标图示法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表达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公式法是:用数学公式的方式来表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理论模型。公式法的基本形式是Y=f(x)公式法的优点:它可以较精确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精确的定量分析。公式法的缺陷:往往只能包含少量的变量。社会理论可以分为:1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社会理论)2微观社会理论3中观社会理论第二节(一)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结识论原则。涉及五种原则:1、经验归纳原则2、演绎推理原则3、假设检查原则4、记录性原则5、抽样推论原则根据现代记录学的研究
17、,被调查的个体(样本)的情况与总体情况相一致的概率限度重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总体的同质性限度;2、抽样的随机性限度;3、样本量。(二)理论建构是指研究者根据经验观测和经验概括而建构理论假设的过程。(三)理论检查一般分为两个环节;1、进行命题推演;2、对理论假设命题进行经验检查。命题推演涉及两种类型;1、命题的逻辑推演;2、命题的操作化推演。经验检查是指研究者按照理论假设中的内容去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以拟定理论假设能否被经验资料所支持。现代社会研究中的理解方法最初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经典论述。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最大的不同点是,定性研究不需要采用“假设检查”的研究逻辑。第五章
18、 抽样第一节(一)抽样的理论基础是数理记录学。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类;1、非概率抽样;2、概率抽样。(二)抽样术语:总体、样本和元素,抽样框和抽样单元,参数值、记录值和抽样误差。总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研究总体和目的总体。样本中元素个数与总体中元素个数的比率,即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的比率称为抽样比率。抽样框中的总体元素又被称为抽样单元。参数值与记录值之间的差异就是抽样误差。(三)抽样的环节有三个;1、设计抽样方案;2、抽取样本;3、评估样本。第二节非概率抽样方法:1、方便抽样(又叫偶遇抽样)2、配额抽样;3、判断抽样(又叫立意抽样)4、雪球抽样(又称网络抽样)。(一)方便抽样又称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使用
19、对自己最为便利的方法来选取样本。(二)配额抽样,是根据某些参数值,拟定不同总体类别中的样本配额比例,然后按比例在各类别中进行方便抽样.(三)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判断抽样经常被用于以下三种研究场景:1、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择特别能提供信息的独特个案;2、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取很难以接近的特殊人群;3、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取某种特殊个案类型,以便进行进一步探究。(四)雪球抽样又称网络抽样,是一种根据已有研究对象的介绍,不断辨识和找出其他研究对象的累积抽样方法。第三节概率抽样有:1、简朴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3、分层抽样4、多段整群抽样。(一)简朴随机抽样,也称纯随机
20、抽样,是指研究者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来抽取样本。(二)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三)分层抽样是指研究者先把总体分为若干个同质的层,然后用简朴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从每层中抽取样本元素。(四)实际进行多段整群抽样,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要决定是多抽群,还是多抽群中的元素。2、解决群大小不等的情况。 第四节样本规模重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抽样精度2总体规模3总体异质性限度第六章社会研究中的测量第一节(一)测量是人们通过对现实世界细致的系统观测而把握某种现象存在限度的过程。测量活动在平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五个作用:1、测量可以使人们客观和精确地把握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状况;2、测量工具通常
21、比人的感官更敏感;3、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测量,有时候还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物体和现象;4、靠一定标准化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会随特定观测者而变化;5、测量还能帮助人们观测非物理世界的存在。(一)测量过程涉及三个环节:1、要把测量对象以概念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概念化”过程;2、针对需要测量的概念,构造相应的测量工具,这属于“操作化”的内容;3、用测量工具对测量对象进行经验观测,这是“资料收集”的任务。社会测量的第一个环节是概念化。测量的成功与否,重要靠信度和效度两项技术性指标来评判。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测量工具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也许性,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在
22、多大限度上反映了概念的真实含义,指的是测量的准确性。第二节概念化和操作化是测量的两个关键环节。(一)概念化是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楚说明的过程,即在理论层次上对概念进行名义定义。进行概念化的因素:1、是平常生活中,用来指称事物的概念含义经常是模糊不清的;2、是由于有些测量对象纯粹是一种理论建构,在现实中没有明确的相应物,其存在自身就是一种概念定义。(二)操作化,是把概念抽象的名义定义进一步具体化,使其转化成能从经验上进行观测和测量的变量和指标。测量层次有四种;1、定类测量;2、定序测量;3、定距测量;4、定比测量。第三节(一)指数与量表是测量抽象概念的常用工具。量表,是一种将所测量的复合
23、变量的各个方面都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的测量工具。指数是将多个指标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分数。(二)建立指数的环节:1、指标的选取;2、指标的加权;3、解决缺失值。(三)量表有两种类型;1、李克特量表;2、语义差异量表。罗森伯格量表,是按照总加量表的形式而设计的一个具体的量表它反映了李克特总加量表的基本特点。语义差异量表,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出来的,重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别人的感觉。第四节(一)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也许性。信度有三种类型;1、再测信度;2、复本信度;3、折半信度。再测信度又称为稳定性信度,是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在
24、两种不同场合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限度。是最简朴、最直接评估信度的方法。复本信度是在一个测量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本来对同一群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时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限度。复本信度又称为等值性信度。(二)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可以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对的性限度。效度可分为三种;1、表面效度;2、内容效度;3、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表面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或学术界形成的共识之间的吻合限度,假如吻合限度高,则表面效度就高。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在多大限度上涵盖了被测量概念的所有内涵。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一些可以精确表达被测概念的标准之间的一致性限度。效
25、标效度分为: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第七章问 卷 设 计第一节(一)问卷有两种基本类型;1、自填式问卷;2、访问式问卷。问卷设计的基本规定有:1、 问卷在内容上要符合测量方案,要反映测量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的规定;2、问卷在语言上要注意用平常语言表达,以便被调查者能清楚地理解每个问题的含义;3、问卷具有规范性的结构,其中的各种问题应当按照一定的结构提问并给出回答的选项。(三) 问卷的基本结构有:1、封面 2、致被调查者的信3、填答指南4、问题和答案5、编码位6、访问记录和结束语填答指南有三种类型:1、总体性的填答指南 2、问卷各部分的填答指南 3、个别问题的填答指南第二节(一)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26、1、满足研究需要原则 2、考虑被调查者原则3、与资料分析方法相结合原则 4、考虑具体调查方式原则考虑被调查者原则需注意的五个问题:1、 被调查者的受教育限度;2、 被调查者的语言习惯;3、 被调查者的文化心理背景;4、 避免设计过长、过于复杂的问卷;5、 保持问卷卷面的简洁明快。(二)问卷设计的重要环节有:1准备阶段 2设计问卷初稿 3试用问卷初稿和修改 4拟定问卷并印制设计问卷初稿的具体做法有两种;1、卡片法 2、框图法卡片法遵循归纳法则,由个别问题开始,然后到部分,最后到整体;框图法遵循演绎法则,先从问卷整体开始,然后到部分,最后到个别问题。第三节(一)问卷设计的重要技术:1提问技术 2题
27、型选择3答案(选项)技术4问题的排序设计提问时应注意的十个问题:1、 提问应当尽也许简短;2、 提问应当力求明确,让被调查者一看就懂,切忌提出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问题;3、 要避免一题两问甚至多问;44、 应当避免使用抽象概念和专业术语进行提问;5、 应当中性提问,避免暗示和诱导;6、 不要使用否认形式提问;7、 提问要使被调查者有能力回答;8、 要尊重被调查者,避免询问他们不乐意回答的问题;9、 尽量避免设计某种情境进行提问;10、尽量使用第二人称提问。问卷设计中有七种题型:1、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 2、填空式问题3、二项选择式问题4、多项选择式问题 5、矩阵式问题 6、表格式问题 7、关联式
28、问题多项选择式问题的亚形式有四种:1、多项单选式 2、多项任选式3、多项限选 4、多项排序式排序设计要遵循六个规则:1、 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避免问卷显得杂乱;2、 把简朴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后面;3、 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爱好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4、 把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需要被调查者回忆的问题放在后面;5、在派访问员面访的情况下,可以先问一些个人或单位的基本情况,而把其他问题放在后面;6、假如设计了开放题,一般放在问卷的最后面。(二)高质量问卷的标准有:1、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问卷适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3、问卷合用
29、于研究对象 4、问卷中的问题少而精。第四节(一)最常用的方法有:1面对面的访谈调查2电话调查 3留置问卷4集中填写问卷 5报刊调查 6网络调查调查方式分为两大类:1问卷访谈调查 2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采用访谈式的调查又分为两种;1、直接的问卷访谈调查;2、电话问卷调查。访谈式的问卷调查三个弊病:1、成本较高;2、实行有时比较困难;3、匿名性较差。被调查者自行填写有五种实行方式;1、留置问卷;2、邮寄问卷;3、集中填写;4、报刊调查;5、计算机网络调查。对收集资料审核时要注意三点;1、完整性;2、有没有逻辑错误;3、通过检查问卷中的控制性问题来判断回答的可靠性。第八章 访 谈 法第一节(一)访谈
30、法又叫访问法,即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的交谈而获取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二)访谈法的优点有:1、信息量大 2、灵活性高 3、合用范围广4、控制性强 5、与其他方法结合获取更丰富的信息。访谈法的一个重要优点是:灵活性高。访谈法的缺陷有:1、开放式的访谈标准不一,其结果难以进行定量研究 2、成本较高3、访谈通常时间长4、隐蔽性差 5、受访谈对象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四) 访谈法有四种类型:1、结构式访谈法和无结构式访谈法 2、直接访谈法和间接访谈法3、个别访谈法和小组访谈法4、一般访谈法和特殊访谈法结构式访谈法也叫标准化访谈法,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法也叫开放式访谈法或
31、非标准化访谈法,是指不对访谈的方式和内容预设严格的限制,而只按一个大体的访谈提纲而围绕某一主题所进行的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法的最大特点是弹性大,有助于充足发挥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的积极性和发明性。第二节访谈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1访谈的准备 2进入访谈 3访谈的控制4结束访谈 5访谈记录与资料审核(一)访谈准备工作涉及:1熟悉调查内容 2了解被访者的社区特性3拟定并了解访谈对象4拟定实行访谈的工作计划5准备工具(二)进入访谈(三)提问控制实行的方式有:1、恰当的提问方式2、恰当的题目转换方式3、控制跑题 4、对问题的追问 5、合适的发问与插话。访谈技巧涉及动作与表情的技巧。(四)结束访谈应掌握两个原
32、则:1、适可而止 2、要把握住结束谈话的时机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五)记录的方式有两类;1、当场记录 2、事后记录第三节(一)访谈调查员应具有的一般条件有四个:1、诚实与精确2、爱好与能力3、勤奋负责 4、谦虚耐心访谈员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品质是:诚实与精确。访谈使用的特殊工具有三个;1、计算器;2、社区地图;3、录音录像设备。访谈调查员应具有的特殊条件有四个;1、性别;2、年龄;3、教育;4、语言与社会背景。(二) 访谈员调查守则有:1、外观与举止得体;2、熟悉调查的问卷;3、严格遵循问卷的规定提问;4、如实记录被访者的回答;5认真保管和及时上交调查资料,并且严格为被调查者保
33、密;5、 依法行事和遵守伦理规范。第四节(一)小组访谈法也叫集体座谈法,是指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小组座谈的方式了解社会情况或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二)小组访谈法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访谈的主题 2、准备调查纲目3、拟定访谈规模4、物色访谈对象5、选好访谈的场合和时间小组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要特别注意七个问题:1、 打破短暂的沉默 2、发明良好的访谈气氛 3、开展民主、平等的讨论4、把握访谈的主题 5、做一个谦逊、客观的主持人;6、做好被调查者之间的协调工作;7、应当场做好访谈记录。(三)小组访谈法的优点有:1、 了解情况快,效率高;2、 可以通过被调查者之间的互相交流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34、3、小组访谈法有助于把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把结识问题与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小组访谈法的缺陷有:1易受被访者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联单 2保密性差 3比较费时小组访谈的最大缺陷是:难以排除被调查者受一些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九章观 察 法第一节(一)观测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运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观测设备,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观测一般具有如下特性:1、 在观测之前先具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假设,然后根据研究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观测获取资料;2、 需要有系统的观测设计;3、 有系统完整的记录;4、 观测过程应避免主观和
35、偏见5、 观测的过程和获得的资料可以反复查证。(二)观测法有三个优点:1、 观测法可以实时地观测到社会现象或行为的发生;2、 可以得到不能直接进行访问调查或不便于进行访问调查的对象的资料;3、通过一些特殊的设备或特殊的方式,观测者可以在不干扰被观测者的情况下,获取最真实的资料,这是其他方法都不能做到的。观测法的缺陷有:1、 碰到要观测的事件是可遇不可求的;2、 人类社会中有许多现象是不适宜或不也许直接观测的,特别是涉及人的隐私行为,如夫妻间的吵架或密切行为;3、 研究事物或现象在长时间发展变化的历程或趋势,观测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4、 当意识到有观测者在场时很也许会改变被观测者的行为,因此研究
36、者由观测所得到的资料也许会在一定限度上被扭曲。第二节观测法的基本类型有四种;1、实验室观测和实地观测 2、参与观测与非参与观测3、结构式观测与非结构式观测4、直接观测与间接观测。(一)根据观测场合和对观测的情景与条件的控制限度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观测和实地观测。(二)根据观测者在观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说观测者与被观测者的关系,可分为参与观测和非参与观测。参与观测是人类学家研究原始部落文化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又称局内观测)(三)根据观测过程的控制限度和观测内容的标准化限度,可分为结构式观测和非结构式观测。结构式观测是指严格地界定研究问题和观测的项目,依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测,并采用标准化的工
37、具进行记录的观测。(四)根据观测是通过对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还是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发生后所留下的痕迹,可以分为直接观测和间接观测。实验室观测和实地观测,结构式观测和非结构式观测,参与观测和非参与观测都是直接观测。直接观测的共同的优点是:观测所得资料的真实性、生动性、客观性、丰富性。根据观测内容性质的不同,间接观测又可分为物质痕迹观测和行为标志观测。美国社会学家韦布将物质痕迹观测分为磨损测量和累计物测量。第三节观测的实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观测的准备阶段;2、观测的实行阶段;3、观测资料的审核、整理与分析阶段。(一)观测的准备涉及:1明确观测的目的 2制定观测方案3理论准备
38、和物质准备一个完整的观测方案涉及六个内容;1、观测的目的的意义;2、观测方式;3、观测的对象和内容;4、观测的工具和记录的方式;5、观测的时间和地点;6、观测过程中也许碰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观测的内容涉及:1、情景;2、人物;3、目的;4、社会行为;5、频率与连续期。(二)观测的实行涉及:1、进入观测现场2、对变量进行操纵与控制或参与到观测对象的生活当中 3、进行观测或测量并记录观测资料(三)观测资料的审核、整理与分析第四节(一)观测的信度涉及三种类型;1、不同观测者的相关限度;2、稳定系数,即同一观测者在不同时间观测的符合限度;3、信度系数,即不同观测者在不同时间观测的符合限度。影响观测信度
39、的因素有:1、观测内容界定的明确性;2、观测类别定义的严格性;3、环境的变化; 4、人的变化。(二)观测的效度指的是观测所获得的资料可以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被观测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限度。影响观测的效度的因素有:1、观测方式、观测人员、观测地点和观测时间对于研究课题的适当性;2、观测内容的选择与操作化的方式;3、“观测者偏见”;4、“被观测者效应”; 5、观测者的观测的敏锐性和记忆的准确性。第十章实验法第一节(一)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测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结识的一种方法。实验法相关概念有:1实验者 2自变量 3实验刺激
40、4因变量 5实验对象6实验组 7控制组 8实验检测 9前测 10后测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二)实验法的特点:1、人为设定观测情景;2、直接建立研究结论;3、实验结果受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主观影响。实验法与访谈、观测等方法最重要的区别是:它通过控制情景和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变化,以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第二节(一)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有两个;1、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2、有控制组实验原理 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先测量在没有受到A的影响之前B的情况(前测),然后施加实验刺激A并保持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再对受A影响后的B进行测量(后测)。最后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来鉴定
41、A和B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行实验法研究的条件:1、 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必须是明确和具体的;2、 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3、 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控;4、 实验程序必须是可反复的;5、 实验条件应当得到较高限度的控制。控制是实验研究的最本质特性。(二)在实际的研究中,研究者为发明出不同组的相同对象而使用的方法有四种:1、随机法2、配对法3、排除法 4、纳入法(三)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分为:1准备 2实行 3资料解决实验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实验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涉及五个过程:1、 拟定研究课题;2、 根据课题确立基本假设,并制定检查假设的实验设计;3、 根据研究变量引入具体的实验刺激
42、;4、 完善对因变量的测量方法,使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5、 进行实验刺激和因变量的预实验。实行阶段涉及六个环节:1、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2、在随机原则下组合实验对象,并对他们进行实验必需的指导;3、 对因变量进行前测;4、 进行实验刺激;5、 进行实验后测;6、 向实验对象说明实验的真实目的和因素,询问他们的实际感受。(四)实验的基本设计有:1、单变量的实验设计2、多变量的实验设计单变量的实验设计有:1、后测设计2、前测后测设计3、四组设计(又称为所罗门设计)多变量的实验设计有:1、完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 2、拉丁方设计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有三个;1、每个因素在每个研究对象的实验次数是相同的;2、
43、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3、每个顺序在每个研究对象的实验次数相同。一个实验中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1、特殊事件 2、被研究者的变化 3、受测经验的增长4、测量工具信度差5、记录方法的影响 6、被试者流失 7、前测影响 8、实验组与控制组出现沟通。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因素有:1、实验控制的影响2、样本的代表性影响3、测量工具的影响4、指标设计有局限性第三节(一)实验通常分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个基本类型。1、按照调查的目的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2、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调查可分为单一实验组实验、实验对照组实验、多实验组实验3、按照被调查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社会心理实
44、验、教育实验、经济实验、法律实验、军事实验、政策实验。(二)实验室实验有两个典型案例:1、齐默巴多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2、米尔斯来姆的权威服从研究。(三)现场实验的两个典型案例;1、霍桑实验;2、啤酒偷窃案。“霍桑实验”是较典型的严格控制型现场实验。“啤酒偷窃案”实验属于较少控制的现场实验。第四节实验法的优点:1、可检查因果关系;2、较为经济;3、易于反复;4、控制能力较强。实验法最重要的优点是:可以明确区分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从而明确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的缺陷有:1、人为干涉;2、样本选取的缺陷;3、实验人员的影响;4、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实验法最大的弱点是人为干涉。第十一章 文 献 研 究第一节(一)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与研究现象有关的各种文献材料,并通过对这些文献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来获得对所研究现象的结识的社会研究方法。文献,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等形式记录和储存人类各种知识和情报信息的资料。文献分为四种:1书面文献 2音像文献3缩微文献 4机读文献根据文献具体来源的不同,把文献资料分为两大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