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货币银行学复习题上课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货币银行学复习题上课用.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2、内生变量 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内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是由模型决定的。3、国际收支平衡 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4、通货膨胀 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应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应,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连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5.、格雷欣法则 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
2、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6、银行中间业务7、恒常收入 可预料的长期性的且有一种稳定的向上调整趋势的收入。8、联邦基金 指美国的商业银行存放在联邦储备银行(即中央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涉及法定准备金及超过准备金规定的资金。9、基础货币 也称货币基数、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通货。10、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之比,它表白每单位基础货币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11、利率的风险结构 指具有相同的到期期限但是具有不同违
3、约风险、流动性和税收条件的金融工具收益率之间的互相关系。12、回购协议 指的是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达成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预定的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13、表外业务 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14、法定准备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15、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的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营的各种方针措施。二、简答题 1简述何谓“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
4、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长,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2. 简述马克思的利息理论?3、简述银行监管应对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4、简述借贷资本的特点? 1)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 (2)借贷资本作为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而与职能资本相对立 (3)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 5、简述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6、试比较货币政策中的“单一规则”政策与“相机抉择”政策? 7、商业银行有哪些重要职能?(1)充当信用中介。(2)将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和积蓄转化为资本。(3)发明信用流通工具。(4)充当支付中
5、介。8、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涉及哪些环节?应涉及以下三个基本环节:(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公司、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3)从非金融部门等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9. 简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策略。10. 简述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货币制度是国家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这样一些方面:货币材料的拟定;货币单位的拟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拟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等。所有这些方面也称之为货币制度的构
6、成要素。11、简述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一、交易主体:资金的需求者、资金供应者和金融中介,还涉及套期保值者 二、交易对象:金融资产 三、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核心是价格机制,12、简述信用的本质特性?13、通货紧缩对经济有哪些影响?14、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是有哪些区别?1)中间人的身份不同2)业务风险不同3)发展的时间长短不同15、货币政策目的有那些?如何结识货币政策各项目的间的关系?货币政策最终目的,是指货币政策制定者所盼望达成的最终目的。它是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各国的货币政策目的一般来说有四个,即稳定物价、充足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充足就业与经济
7、增长是一致的,稳定物价与充足就业是矛盾的,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是矛盾的,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是矛盾的,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也是矛盾关系。三、论述题 1、试述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2、试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的的具体含义及目的间的矛盾何在? 3.试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1)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人们持有不生息的货币是由于心理对流动性的偏好。而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的偏好”或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三个动机所决定的:交易动机人们持有货币以满足平常交易的需要;防止动机人们为应付意外的、临时的或紧急需要的支出而持有的货币;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率的不拟定性,人们便根据对利率变动的预期,为
8、了在有利的时机购买证券进行投机而持有的货币;(2)交易动机和防止动机的货币需求重要取决于收入,是收入的增函数,与利率没有直接的关系。若以L1表达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防止需求,Y表达收入,则其函数式为:L1=L1(Y),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重要取决于利息率,是利率的减函数,若以L2表达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r表达利率,则其函数式为: L2=L2(r), 这样,这三种动机的货币总需求为:L= L1(Y)+L2(r);(3)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提出了投机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投机动机产生的关键在于未来利率的不拟定性。当利率高时,人们预期将来利率会下降,由于债券价格与利率的变动成反比,即
9、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会上升,那么,现在以低价买进债券将来就会获利。因此,人们就会抛出货币,购买债券,即人们的货币需求减少,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4)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不能成为实现充足就业的有效工具,而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增长财政支出,扩大投资,以直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因此,只有财政政策才干促成充足就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凯恩斯提出,国家必须对经济进行直接的调节和干预。4、试述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及其政策主张。(1)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题为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的论文。这标志着货币数量论的重新复活。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
10、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把货币也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因此,人们在决定保存自己的财富时,决定用货币还是其它资产选择。这样,就可以用消费者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2)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到最终财富持有者个人的货币需求函数。由于各种资产的实际收益取决于物价水平,货币需求函数又可分为名义和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两种,实际货币需求是实际持有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一方面以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为基础(MV=PT , =KY),但弗里德曼不将K、V当作一个固定的常数,而是当作变量,此外,Y也不是当期收入,而是恒久性收入;另一方面,弗里德曼
11、又是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d=L(Y,r)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混合物。5、试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涉及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1)再贴现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贴现政策的作用过程是:当中央银行认为有必要紧缩银根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时,就提高再贴现率,使之高于市场利率,这样就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于是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
12、行借款或贴现的数量,使其准备金缩减。商业银行就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从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使银根紧俏,市场利率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反之,过程则相反。(2)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发明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其作用过程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时,一方面增长了商业银行应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及发明信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使货币乘数变小,从而减少了
13、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发明信用和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抽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相应缩减。反之,过程则相反。(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其作用过程是: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少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事实上相称于投放了一笔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假如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地增长社会货币供应量,假如是流入商业银行,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长,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使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扩大,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倍数增长。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可卖出有价证券,以减少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信用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