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邱** 文档编号:6852527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

2、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Cl-、H+、Fe3+、SOB含有SO的溶液中:Ba2+、Na+、H+、NOC含有Cl-的溶液中:SO、NO、Cu2+、K+D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3+、SO、Na+、HCO2、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s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与N2的摩尔质量相等C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1:1D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1:23、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

3、仪器合理的是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 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用坩埚蒸发NaCl溶液用烧杯溶解KNO3晶体A B C D4、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铁片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B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ClO)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H+、HClO)D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l-)5、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

4、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A硫酸镁B氧气C二氧化碳D氧化钙6、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HNO3 = H+ + NOBNaHCO3 = Na+ + HCOCBaCl2 = Ba2+ + ClDNa2SO4 = 2Na+ + SO7、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美景仙境,其本质原因是A夜里的月色本身就很美B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光线是一种胶体D颗粒直径约为 1nm100nm 的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8、为加速漂粉精的消毒作用,最好的方法是A

5、用水溶解B加入少量稀盐酸C干燥后使用D加入NaOH溶液9、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对应的是 选项分类标准分类结果A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C根据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溶液和浊液D根据无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特点酸、碱、盐、氧化物等AABBCCDD10、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A盐酸 B氨水 C醋酸 D碳酸钠11、下列图像与其相应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固体直至过量的过程,溶液的导电性变化B向硫酸溶液中逐渐加水的过程中,溶液密度的变化

6、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D向2L 0.015mol/L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过程,沉淀质量的变化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量Na与1 mol 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B1 L 1 molL1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C通常状况下,NA个N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D1 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13、0.5mo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是( )A22.4L B11.2L C 5.6L D2.24L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2约含有6.021023个氮原子B1m

7、ol H2O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C钠的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98g15、下列物质中,含有氯离子的是A氯化氢B氯酸钾C盐酸D氯气16、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A BC D17、同温同压下,已知O2的密度为g/L,则NH3的密度为( )A17/32 g/L B32/17 g/L C32/17 g/L D17/32 g/L18、CH4+2O2CO2+2H2O属于下列反应类型中的( )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19、实现下列变化,一定要加入其它物质作氧化剂的是AZn ZnCl2BCl2 HClOCCaCO3 CO2

8、DCuO CuSO420、下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的溶液B的溶液C的溶液D的溶液21、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AX为一氧化碳、Y为氢氧化钙溶液BX为二氧化碳、Y为氢氧化钠溶液CX为氯化氢、Y为氢氧化钡溶液DX为二氧化硫、Y为氢氧化钠溶液22、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气体分子的直径 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ABC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

9、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A_,B_,C_,D_,E_。另外,请写出下面要求的离子方程式。(1)A与E:_。(2)B与E:_。(3)C与E:_。24、(12分)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0、1)仅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的离子分别是_。(2)若中所用氢氧化钠浓度为2 mol/L,当加入10 mL时开始产生沉淀,55 mL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值0.03 mol,继续滴加沉淀的量保持不变,随后再滴加沉淀部分溶解,到60 mL时沉淀的量降为0.025 mol且保持不变,则原溶液中:c(Fe2+)为_mol/L、c(Fe3+)为_mol/L、c(Cl-)为_mol/L。(若有些离子不存在,请填0 mol/L)25、(12分)I.在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使用了大量的84消毒液,它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其水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病毒

11、的核酸物质被氧化从而杀灭病毒。使用时需注意:勿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混用:宜储存在避光、阴凉处(1)由储存注意事项可推测84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取4个烧杯,分别倒入30mL 84消毒液。将4个烧杯分别置于20、30、40、50水浴中加热。已知:反应溶液氧化性直观的参数是氧化还原电位(ORP),ORP值越大,表明氧化性越强,消毒效果越好。实验采用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采集ORP数据,绘制图像如下:(2)分析图像,可以获得的结论是_;84消毒液不能直接用来洗手,需要加水稀释后才可使用,稀释时水的温度最好不超过_。(3)如果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和一种常见的盐

1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84消毒液也可用于漂白,该小组继续探究84消毒液在不同pH下使红纸褪色的情况,做了如下实验:步骤1:将5mL市售84消毒液稀释至100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12;步骤2:将稀释后溶液各20mL分别加入3个洁净的小烧杯中;步骤3:用H2SO4溶液将3个烧杯内溶液的pH分别调至10、7和4.(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步骤4:在3个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纸,观察现象,记录如下:已知:溶液中Cl-、HClO和ClO-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4)由实验现象可获得一下结论:溶液的pH再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_。结合图像进行分析,b、c两

13、烧杯中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图像表明,当调至pH=4时,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几乎变成HClO,由上述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性HClO_NaClO(填“”或“”),消毒液之所以为次氯酸盐而不是此路算是由于此路算不稳定,写出HClO见光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每有10.5gHClO分解,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26、(10分)某实验小组欲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的性质。(1)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继续向各试管中滴加10mL蒸馏水,用力振荡,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试液

14、。 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到结论_。 同学们在两试管中还观察到了其它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填字母序号)_。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无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2)如图所示。若能用装置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若用实验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上述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I两个气球中分别放入1gNaHCO3和1gNa2CO3固体,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盛有3mL 1 molL-1盐酸的试管中。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

15、列说法正确的是_。A装NaHCO3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Na2CO3的气球体积较大C生成气体的体积均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均根据固体计算若采用装置测定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质量分数,其计算所需的数据有反应前固体样品的总质量和_。27、(12分)某同学需要配制45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量筒、烧杯、_、胶头滴管、试剂瓶。(2)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将NaOH放在_称量,称取的固体质量为_。(3)配制时操作步骤如乙图所示,则甲图操作应在乙图中的_(填选项字母)之间。A与 B与 C与 D与(4)配

16、制过程中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的目的是_。(5)定容滴加蒸馏水时,若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则处理的方法是_。(6)该同学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6 molL1,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a砝码上有杂质 b洗净的容量瓶中残留有少量水c称量NaOH固体时,采用了“左码右物”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入少许水调至刻度线 f溶解固体的烧杯移液后未洗涤 g定容前溶液未进行冷却28、(14分)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和Na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

17、。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种物质混合能发生反应且都是电解质的是_(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的是_。(2)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_(多项选择)a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 b两物质都是有机物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 d两物质都是氧化物(3)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物质中的另一种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用洁净的烧杯取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得红褐色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9、(10分)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

18、据,试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2)反应开始至2 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3)当反应达平衡时后:若X、Y、Z均为气体,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为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Fe3+溶液呈黄色,故A不符合题意;B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BaSO4是难溶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CCl-、SO、NO、Cu2+、K+不形成沉淀、气体、水或弱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D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氢离子与HCO反应生成水和

19、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解析】A.N4属于单质,故A错误;B.N4的摩尔质量为56g/mol,N2的摩尔质量为28g/mol,并不相等,故B错误;C.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4与N2物质的量相等,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2:1,故D错误;故答案:C。3、B【解析】用50mL量筒取5.2mL稀盐酸,产生的误差较大,应该选用10mL量筒量取,故错误;苯和四氯化碳互溶,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故错误;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可以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故正确;容量瓶是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的仪器,用250mL容

20、量瓶能配制250mL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故正确;蒸发NaCl溶液应该选用蒸发皿,故错误;溶解固体物质可以在烧杯中进行,也可以在试管中进行,因此可以用烧杯溶解KNO3晶体,故正确;故选B。4、B【解析】氯气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中含:HClO、Cl2、H+、Cl-、ClO-、H2O,HClO、Cl2具有氧化性,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H+具有酸性,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氯水显酸性,能与铁片反应生成H2气体,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项不选;B氯水显酸性,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

21、2+H2O,故B项选;C氯水中含有H+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氯水中含有的HClO能使红色石蕊褪色,故C项不选;DCl-与Ag+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故D项不选;综上所述,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成分没有关系的是B项,故答案为B。5、C【解析】由信息可知,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高温下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稀硫酸和碳不反应,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氧气与Fe反应,氧化钙和碳不反应,“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为CO2。故选C。6、C【解析】AHNO3

22、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HNO3 = H+ + NO,故A正确; BNaHCO3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NaHCO3 = Na+ + HCO,故B正确; CBaCl2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钡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是BaCl2 = Ba2+ + 2Cl-,故C错误; DNa2SO4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Na2SO4 = 2Na+ + SO,故D正确;选C。7、D【解析】雾是小液滴,是一种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直径的大小10-9m10-7m。【详解】A. 夜里的月色形成的本质是形

23、成了气溶胶,由于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导致月色很美,故A错误;B. 雾作为一种胶体,确实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这也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故B错误;C. 光线不是胶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故C错误;D. 题干中所提及的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是一种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即10-9m10-7m,形成丁达尔现象时是形成美景仙境的本质原因,故B正确;故选D。8、B【解析】溶液中次氯酸浓度越大,消毒能力越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次氯酸为弱酸,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向漂白精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稀盐酸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次氯酸,以增加次氯酸的量,从而加速漂粉精的消毒

24、作用,故选B。9、A【解析】A、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依据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对反应分类;C、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区分分散系;D、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详解】A、化学反应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化学反应根据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故B正确;C、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C正确;D、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无机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故D正确;故选A。10、D【解析】试题分析: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取决于

25、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氨水、醋酸是弱电解质,盐酸、碳酸钠是强电解质,盐酸、碳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氨水、醋酸溶液,盐酸、碳酸钠溶液相比,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是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二倍,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所以硫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硝酸溶液强,选D。考点:考查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判断。11、B【解析】根据变化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分析曲线正确与否。【详解】A项: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固体时,发生CuSO4+Ba(OH)2Cu(OH)2+BaSO4。随着Ba(OH)2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恰好反应时,溶液

26、几乎不导电;Ba(OH)2过量时,溶液导电能力又增强。A项错误;B项:大多数物质的水溶液,密度比水大,且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密度也越大。向硫酸溶液中加水,溶液的密度逐渐减小,并趋近于1g/mL。B项正确;C项:一定温度下,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加入的KNO3晶体也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项错误;D项:一定量石灰水中通入CO2,先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后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两反应消耗等量的CO2,沉淀质量与V(CO2)的关系应为“等腰三角形”。D项错误。本题选B。12、A【解析】A. 足量Na与1 mo

27、l 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氯化钠,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A正确;B. 1 L 1 molL1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NA,因为溶剂水分子中还含有氧原子,B错误;C. 通常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NA个N2所占的体积大于22.4 L,C错误;D. 1 mol Na2O2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2NA,阴离子(O22)数为NA,D错误。答案选A。13、B【解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22.4L/mol,所以根据可知,0.5mo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0.5mol22.4L/mol11.2L,答案选B。14、B【解析】A.每个N2(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28、所以1molN2约含有6.021023个氮分子,A项错误;B.由水的分子式可知,1mol H2O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B项正确;C.钠的摩尔质量若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钠的相对原子质量,C项错误;D.硫酸的摩尔质量若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即98g/mol,D项错误;答案选B。15、C【解析】A选项,氯化氢是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有氯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选项,氯酸钾是离子化合物,含有氯酸根,不含氯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C选项,盐酸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故C符合题意;D选项,氯气是单质,不含氯离子,不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

29、C。16、C【解析】A. 不加热时FeCl3的水解程度小,难以得到Fe(OH)3胶体;B. FeCl3+2NaOHFe(OH)3+ 3NaCl,得到Fe(OH)3沉淀,不能得到Fe(OH)3胶体;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可以得到Fe(OH)3胶体;D. FeCl3+3NH3H2OFe(OH)3+3NH4Cl,得到Fe(OH)3沉淀,不能得到Fe(OH)3胶体。故选C。点睛:本题涉及的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就是控制条件使得FeCl3溶液中的FeCl3在稀释和加热条件下充分水解得到Fe(OH)3胶体。17、A【解析】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分析。

30、【详解】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O2、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32、17,则O2与NH3的密度之比等于32:17,O2的密度为g/L,NH3的密度为g/L,答案选A。18、C【解析】ACH4+2O2CO2+2H2O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BCH4+2O2CO2+2H2O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CCH4+2O2CO2+2H2O中C元素和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CH4+2O2CO2+2H2O不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C。19、A【解析】A试题分析:A、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B、可

31、通过Cl2与H2O反应实现,无需加入氧化剂,故B错误;C、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20、B【解析】A. 的溶液,c(Cl-)=0.3mol/L;B. 的溶液,c(Cl-)=0.4mol/L;C. 的溶液,c(Cl-)=0mol/L;D. 的溶液,c(Cl-)=0.25mol/L。通过比较可知,B选项中,c(Cl-)最大。故选B。21、A【解析】利用四选项涉及的物质的特点分别进行探讨,由题目的现象可知X气体只有能与Y反应使烧瓶内气压减小,才会出现小气球a膨胀鼓起来的

32、现象,进而对题目进行判断。【详解】A、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不会出现小气球a膨胀鼓起来的现象,故A错误;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能使瓶内气压减小,小气球a膨胀鼓起来,故B正确;C、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能使瓶内气压减小,小气球a膨胀鼓起来,故C正确;D、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水,能使瓶内气压减小,小气球a膨胀鼓起来,故D正确;答案选A。22、C【解析】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由物质所含分子数的多少、分子大小和分子间距。气体分子间距远大于气体分子直径,故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为气体物质的量多少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

33、、BaCl2 AgNO3 HNO3 HCl K2CO3 Ba2+CO32-=BaCO3 2Ag+CO32-=Ag2CO3 2H+CO32-=CO2+H2O 【解析】C与E、D与E产生气体,五种物质中,能与两种物质的产生气体的只有K2CO3,则E为K2CO3,C、D为HNO3、HCl中的物质;D与B能产生沉淀,HNO3不能产生沉淀,而HCl能与AgNO3产生AgCl沉淀,则D为HCl,C为HNO3,B为AgNO3;A与B产生沉淀,则A为BaCl2。故答案为BaCl2;AgNO3;HNO3;HCl;K2CO3。(1)A为BaCl2,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B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34、CO32=BaCO3;(2)B为AgNO3,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Ag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O32=Ag2CO3;(3)C为HNO3,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2=CO2+H2O。24、Fe3+、Cl- 0.15 0.1 0.4 【解析】(1)强酸性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CO32和SO32,加入过量硝酸钡生成沉淀,则该沉淀为BaSO4,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生成气体A,A连续被氧化生成D和E,则A为NO,D为NO2,E为HNO3,说明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一定为Fe2+,它在酸性条件下和NO3反应生成NO;溶液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35、,沉淀G为Fe(OH)3,生成气体F,则F为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4+;溶液H中通入CO2气体,生成沉淀I,则I为Al(OH)3,H为NaOH和NaAlO2,说明溶液中含有Al3+;溶液中含有Fe2+,就一定不含NO3,含有SO42就一定不含Ba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Fe3+和Cl。(2)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和阴阳离子电荷所带电荷数相同求解。【详解】(1)由分析可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是Fe3+和Cl。(2) n(NO)=0.005 mol,根据得失电子数可知n(Fe2+)= n(NO)3=0.015 mol,c(Fe2+)=0.015mol0.1L=0.15mol/L;加入氢氧化钠溶液60

36、mL时沉淀量降到0.025mol,说明此时为氢氧化铁沉淀,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5mol,所以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铁离子,n(Fe3+)=0.025mol0.015mol=0.01mol,则c(Fe3+)=0.01mol/0.1L=0.1mol/L;加入55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达到最大值0.03mol,加入6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降为0.025mol,说明n(Al(OH)3)=0.03mol0.025mol=0.005mol,则溶液中SO42:0.04mol,NH4+:0.005mol,Fe2+:0.015mol,Fe3+:0.01mol,Al3+:0.005mol,此时2n(SO42

37、)=n(NH4+)+2n(Fe2+)+3n(Fe3+)+3n(Al3+),所以c(Cl)=0.4 mol/L。【点睛】注意生成的Al(OH)3会和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AlO2和H2O。25、低于40时,NaClO能稳定存在;高于40时,NaClO易分解 40 NaClO+2HCl=NaCl+Cl2+H2O 越慢 b烧杯中溶液的pH大于c烧杯中溶液的pH,HClO的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慢,褪色较慢 2HClO=2HCl+O2 0.4 【解析】I根据图像可知,20、30、40时,ORP数据变化不大,氧化性基本保持不变;50水浴中加热,ORP数据减小,氧化性减弱;II根据溶液中的pH及氯原子的

38、存在形式及实验现象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强,次氯酸的浓度越小,氧化性越弱。【详解】(2)分析图像,NaClO溶液低于40时,能稳定存在;高于40时,易分解;稀释时水的温度最好不超过40;(3)已知NaClO与洁厕灵(HCl)混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和一种常见的盐,毒气为氯气,盐为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4)由实验现象可获得一下结论,溶液的pH再410范围内,pH越大,次氯酸的浓度越小,红纸褪色越慢;b、c两烧杯中,b烧杯中溶液的pH大于c烧杯中溶液的pH,HClO的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慢,褪色较慢;pH越大,HClO的浓度越小,褪色越慢,则氧化性HCl

39、ONaClO;HClO见光分解为HCl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ClO=2HCl+O2;2molHClO分解时,转移4mol电子,10.5gHClO即0.2mol分解,转移0.4mol电子。26、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D NaHCO3 A、C 沉淀总质量 【解析】(1)常温下,同质量、同体积的溶剂,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说明Na2CO3较NaHCO3易溶;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吸热,溶液呈碱性;(2)给碳酸钠直接加热,碳酸氢钠不直接加热,不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能分解而直接加热的碳酸钠不分解更能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当右边试管中的石灰水不

40、变浑浊,而左边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无法鉴别;而利用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同可以鉴别,可以通过分别加热碳酸钠、碳酸钠,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二者,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中,鉴别原理为: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中,根据关系式Na2CO3CO2、NaHCO3CO2可知,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多,采用实验,加热后利用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可以测定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质量分数。【详解】(1)称取两种

41、固体各2g,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10mL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说明在同样的温度下,同质量的两种固体在同体积的溶剂中,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故答案为: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A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吸热溶液温度下降,故A正确;B水解吸热溶液温度下降,故B错误;C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后呈红色,故C错误;D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碱性,碳酸钠俗称纯碱,滴入酚酞后呈红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A、D;给碳酸钠直接加热,碳酸氢钠不直接加

42、热,不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能分解而直接加热的碳酸钠不分解更能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当右边试管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而左边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故答案为:NaHCO3;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无法鉴别;而利用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同可以鉴别,可以通过分别加热碳酸钠、碳酸钠,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鉴别二者,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故答案为:、;实验中,鉴别原理为: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中,根据关系式Na2CO3CO2、NaHCO3CO2可知,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

43、化碳多,故答案为:AC;采用实验,加热后利用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可以测定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沉淀总质量。27、500 mL容量瓶 小烧杯 10.0g C 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重新配制 a d g 【解析】(1)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2)配制450mL溶液,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根据n=cV、m=nM计算出需要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3)甲图所示的操作为移液洗涤后向容量瓶内加水,结合配制步骤判断;(4)转移溶液时,要把残留在烧杯中的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5)配制溶液时出现错误操作,要重新配制;(6)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缺少的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2)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配制时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是450mL0.5 mol/LNaOH溶液,需要氢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化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